如何使作文教学回归生活的本源

如题所述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所以,我们应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架起生活与语文学习的桥梁,让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回归生活,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和希望。
那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该怎样去做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再现生活,化抽象为具体
善于把握和利用生活中资源,能把抽象的语言表达得更形象。在课堂中创设再现教材内容、激发学生自己去琢磨、尝试、发现的相关情境,能有效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如在教学《搭石》一文,我事先了解到城里的绝大部分孩子因为没见过搭石,更没走过搭石,缺乏搭石方面的感性认识。于是,我在前一天傍晚冒雨赶了很多路,找来十多块旧砖块(在选择砖块时,我又根据教材中的细节描写就新旧砖块作过认真对比:新砖块太平整,走起来不能发出文中形容的“踏踏”声,只有旧砖块才能产生这种效果)。当学生学到“什么是搭石”时,我就让他们学着文中的描述亲自来“搭一搭”。第一次搭的学生只能将大概的意思用一排砖块表达出来,但未能把握“二尺左右间隔”的含义,距离搭得很密。此时,我就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里的“搭石”和文中的“搭石”在方法上有什么区别?反应快的学生马上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同学搭的搭石没有按“二尺左右间隔”搭。我就因势利导,“那么,就象这位同学搭的密密麻麻多搭些石头在这儿可以吗?”同时又请学生上来摆设并试着跨一跨、走一走,学生马上得出结论“不可以”,学生在尝试过程中认识到:“二尺左右的间隔”是根据生活经验得出的合理间距,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既方便人们一步一步迈步子,又不会阻碍水流的通过,搭石也才会更坚固。至此,关于“搭石”是什么、怎么搭的等问题,学生已也然于心。
搭石完成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中俗语“紧走搭石慢过桥”的内涵,我再次安排几名学生分组上来走一走,边走边体会“走得快容易保持平衡”、“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动作协调有序,还有踏踏的声音”等等。
在此基础上,我紧紧抓住“情境创设”的目的和意义展开深化,让学生从中明白:作者对“搭石”描写如此细致生动,用词如此科学和准确,是他亲自实践、仔细观察、认真体会的结果;同学们对课文的掌握如此轻松,一点不觉得枯燥反而充满乐趣,也是因为大家动手实践、认真观察和体会的结果。课文内容的描写都来自真实的生活,在课堂中让学生体验现实,就是要以生活为情境,回归生活,用形式多样的生活材料为课堂增添乐趣,化呆板为生动。“情境”强化了学生的感受,使他们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在如临其境之中不断产生共鸣。
二、以自然为依托,把自然融入课堂,化枯燥为愉悦
“大自然是人类生活的根基,智慧的源泉。大自然的万千姿态、绚丽色彩及富有音乐感的声响,又成为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课本。我们应该顺乎自然,利用儿童学习语言的经验,让儿童回归大自然,投入周围世界宽阔而丰富的怀抱中去。”的确,大自然是最丰富、最生动的教材,大自然课堂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感。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时,正好我们学校操场东边就有完整的一面墙长满爬山虎。于是我就让孩子们带上语文书和笔,直接将课堂搬到了操场。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着重抓住以下环节:一是让孩子们实地观察爬山虎的茎、叶、脚,让同学之间互相说说看到的样子,由同学互相记录,然后到课文中去找到相应的句子,和作者比一比谁说得好。二是让孩子们到文章中去读读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然后到实际的爬山虎身上去寻找答案。三是将现实中观察到的、文中没有描写到的关于爬山虎的一些细节,在课文后面进行补充描述或续写。在这三个环节之中,同学们始终充满兴趣。在同学们依托“自然”这一教材自学了本课后,我组织大家开展“你问我答”,即以课本为题目,以观察到的爬山虎为内容展开竞赛。孩子们因为有了先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铺垫,充满自信、对答如流。他们在自然情境中学会了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合作学习。同学们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正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既紧扣教材特点,又突破教材难点。
以自然为教材,变抽象为具体,变间接为直接,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活情趣,让教材中那些原本显得“枯燥”的内容,在学生都变成了具体、直接、生动的对象,可闻可见。学生对这样的教学能不感到愉悦吗?
三、在生活中创新,延伸拓展教材,化单一为多彩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广泛,其潜在的生活美更是丰富多彩。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头活水,语文教材中所选的习作,都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真可谓来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学生怕上作文课,总觉得作文没东西可写。于是我在引导学生多读书的同时,更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迁移,即学会在生活中求创新,延伸拓展教材,化单一为多彩。如在阅读了名著《西游记》中“猪八戒偷吃人参果”一节后,我就专门买了一些人参果,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每人分别尝一小块),然后让学生二度创作《“猪八戒”吃人参果》;学生在作文中不知如何描写心理活动,我就从家里搬来一盆罕见的“落地生根”植物,用它做奖品,层层设计悬念(会是什么礼物?这次是谁获奖?下次有我吗?为什么老师给他这样的一棵?……),举办了别开生面的表彰会,学生的心情从头到尾都在变化,表彰会开完了,学生的“心理活动片段描写”也收到了奇效,学生们感叹:“哦,原来生活中的心理活动描写并不难,只要写出真实感受就行了!”显然,设计层层悬念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心理活动描写做好有效的铺垫。为了学生在作文中能更好地添加提示语,我又充分地运用文本,常常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课文的理解,给课文添加各种各样的提示语,感受语言的魅力。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从课堂这一教育的主体区域延伸开去,通过生活中多样性的教育活动延伸和拓宽教育空间,有利于丰富“教育源”,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学生的心灵身在学校中无处不受到滋润、感悟,从而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如何使作文教学回归生活的本源
三、在生活中创新,延伸拓展教材,化单一为多彩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广泛,其潜在的生活美更是丰富多彩。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头活水,语文教材中所选的习作,都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真可谓来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学生怕上作文课,总觉得作文没东西可写。于是我在引导学生多读书的同时,更重视引导学生学会...

四个回归的内容是什么
教育应当与生活紧密相连,以生活为学习的来源和应用场景。回归生活本源强调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实践和体验。这样,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生活能力和幸福感。3. 回归社会本位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教育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课程内容...

四个回归的内容是什么
教育源于生活,也应该服务于生活。回归生活本源意味着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这意味着教育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提升生活能力和幸福感。三、回归社会本位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社会培...

回归本源什么意思
详细解释如下:回归本源的含义 回归本源这个概念可以理解为回溯事物的起源,探寻其本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现象和事物,这些现象和事物可能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演变,已经与最初的形态有所不同。回归本源就是要我们透过这些纷繁复杂的现象,去探寻事物的本质,了解它的原始状态。本源的重要...

回归生命的本源读后感
首先,读是基础.读后感包括“读和感”两个部分.“读”是“感”的基础,“感”因“读”而触发,没有“读”也就无所谓“感”,所以读和感要求首先要精读原作,准确全面地把握原作写作意图和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原作恰当的引述.为下面的“感”酝酿情感,使“感”有坚定的基础,这样不但...

回归本源什么意思
三、回归本源的实践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回归本源的理念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在科技领域,追求技术的本质有助于创新;在企业管理中,回归企业的初心有助于制定长远的发展策略;在个人成长中,坚守初心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总之,回归本源是一种追求真实、本质的理念,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世界时,不忘...

1. 如何认识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要立足于人的生成性,还教育以生活的本性和充满智慧挑战的特点,关注学生发展的真实需要,通过教育创新,使教育从以往单向的传授知识的模式转换为基于真实情景的交往活动。关键词:教育与生活;生活世界;教育功能 作为维系社会和人的发展所必需的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而孤立地存在。“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须知参差多态 乃是幸福本源【学生的差异性是教师幸福的本源】
[摘要] 学生的差异性即参差多态是客观存在的,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不同的,表现为智力结构体系、学习风格、人格气质方面的差异。教师要在学生的差异性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就要公平地对待学生的差异性,将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并在教学中实现与学生的交往,将整个课堂看做一个和谐自然的生态体系。 [关键词] 差异...

作文《课下活动》500字怎么写
二、实现写作向生活的回归 传统作文教学忽视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以及学生真实情感的抒发,作文完全沦为理念的机械宣扬,学生成了盛装教师思想和意识的容器,在作文中看不到多彩的生活,看不到生命活力,看不到生命的张扬,看不到鲜明的个性,这是对作文教学本源的一种颠倒。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

你是如何努力学习的同时还保持对生活的乐趣的?
学习也是一样,只有不断深入的学习,你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无论做什么事情,上乘的境界是乐在其中。只有乐在其中,做事才能又快又好。很多作家,伏案耕耘,通宵不眠,浑然不知疲倦;很多科学家,足不出户,埋头研究,近乎痴迷。他们为什么能进入这样一种化境?因为他们把写作和研究当成一件乐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