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是指哪些国家和地区?为何而战?

要最简短的急用谢谢

“中东地区”或“中东”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林、 埃及、伊朗、伊拉克、 以色列、 约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塔尔、 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人口:中东地区人口总数约为4.9亿,包括大大小小数十个民族。其中以穆斯林为主体、人口过千万的民族包括:一、阿拉伯人。人口约有2.8亿,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国家,即阿拉伯国家联盟22个成员国。二、土耳其人。人口约5500万,主要分布在土耳其和塞浦路斯。三、波斯人。人口约3600万,主要分布在伊朗,在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巴林等海湾阿拉伯国家也有一定分布。四、库尔德人。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人口约2600万。五、阿塞拜疆人。是伊朗的第二大民族,占伊朗总人口的25%,约为1600万。六、普什图人。是阿富汗人口最多的民族,约为1200万,占阿富汗人口的40%以上。七、柏柏尔人。伊斯兰征服北非地区前的土著,被伊斯兰征服后皈依了伊斯兰教。由于柏柏尔人与阿拉伯人长期融合,人口估计在1400万到2500万之间。主要分布在北非,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国。

中东特征

1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联结处。这就使它在非洲和欧亚大陆之间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周围有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和里海等国际海域围绕其外缘或深入其内陆,也为中东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联系提供了有利的水运条件。同时,沟通这些海域的黑海海峡、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和曼德海峡不仅都是重要的国际航道,而且也是扼守这些航道的咽喉门户。马汉

黑海海峡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全长375公里,是欧亚两洲的分界线,也是黑海沟通爱琴海、地中海的惟一通道。克里米亚战争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的东北部,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长160公里,宽180--200米。自1869年开通后,它已成为沟通“三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和“四海”(地中海、黑海、红海和阿拉伯海)的交通要道,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航程;过去从伦敦绕道南非好望角,到印度孟买的航程约有10800海里,改经苏伊士运河后,仅为6300海里,缩短了航程40%。目前苏伊士运河的货运量约占世界海上贸易总货运量的20%,欧亚两洲的海运货物约有 80%经由苏伊士运河,世界约1/4的油轮要经过苏伊士运河,特别是西欧国家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大部分都要经过苏伊士运河运抵。

2丰富的石油资源

中东素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它在世界能源的供给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美国<油气杂志)的估计,截止到2000年1月1日,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1385.88亿吨,其中中东的储量约为926亿吨,约占肚界总储量的66.82%。目前世界上5个已探明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都在中东,它们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和伊朗,其中沙特阿拉伯一个国家的储量就占全世界的25%以上。

中东石油对世界经济,特别是西方经济的这种巨大影响,突出地表现在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供应危机对它们所带来的剧烈冲击,第一次石油供应危机是1974年爆发的。其起因是1973年10月6日第4次中东战争爆发以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支持或偏袒以色列的立场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强烈愤慨。阿拉伯产油国在沙特阿拉伯的带动下,以石油为武器,通过减产、禁运、提价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打击和削弱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世界上颐指气使的嚣张气焰,触发并加深了战后西方世界最为严重的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石油供应危机发生于1979年。由于1978年伊朗国内发生政治动乱,1979年伊朗的石油出口陷于中断,从而使石油的国际价格从1978年末的平均,2.86美元上涨到1981年10月的34美元。这两次给西方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都使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陷入低谷。西方经济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由此可见一斑。这也是中东战略价值的又一重要体现。

3、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

有史以来,中东地区既是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之地,也是多种民族迁徙的通道和融合兴替的场所。因此,中东是一个民族分布很复杂的地区,民族跨界而居的现象十分普遍。长期来,由于历史的或宗教和教派的原因,这些民族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多变,矛盾和冲突时而发生。其中既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不同民族之争,也有同一信仰的不同民族之争和同一信仰的同一民族之争。特别是在近代,英法等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为了维护其在中东地区的殖民统治,除了用武力镇压当地人民的反抗外,还通过人为的划界分疆,肢解原属同一民族的地区为不同国家,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他们利用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教派的分歧,或借口保护少数民族,或制造民族隔离,致使当地的民族矛盾和冲突愈演愈烈,成为导致这个地区动荡不安的一个主要原因,如阿以冲突、两伊战争、塞浦路斯希土两族之争、库尔德族的独立问题、黎巴嫩内战和阿富汗内战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无不与突出的民族矛盾有关。

4、扑朔迷离的宗教纠纷

中东地区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在这里,这些宗教都有自己的历史和传统,它们从产生之时起,便与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形形色色,主张各异的宗教思想及其教派体系之间的相互碰撞和冲突是中东历史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而且迄今仍对该地区的社会政治生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黎巴嫩,信奉基督教的人数约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其中教派林立,不仅有东正教派、天主教派,而且两派还衍生出许多教义歧异的教派和自主的教会,如希腊东正教派、亚美尼亚东正教派、科普特教会以及属于天主教的马龙派等等。同时,黎巴嫩的穆斯林也分为逊尼派、什叶派、德鲁兹派等不同教派。1975年爆发的长达17年之久的黎巴嫩内战就与这些教派武装的争权夺利有着密切的关系。

犹太教徒和穆斯林仍在为耶路撒冷的最终地位和归属问题争论不休,也仍然是解决阿以矛盾,实现中东和平的一个举世瞩目的焦点。

5、世界列强的激烈争夺

自古以来,中东地区就是外界各种强权势力争夺的对象。在早期,首先是亚述人、赫梯人、埃及人、希腊人,接着罗马人、蒙古人都曾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进行过角逐,留下过刀光剑影。从18世纪末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中东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成为欧洲列强入侵和争夺的主要场所。先是英、法在埃及的争夺,继之是英、法、俄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 (1853—1856年)。到了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东又是两个帝国主义集团在大战中争夺的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也是帝国主义列强在战后重新瓜分的地区之一。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占领了叙利亚和黎巴嫩,英国的势力范围则包括了埃及、约旦、巴勒斯坦、伊拉克、伊朗、塞浦路斯、阿富汗、亚丁和波斯湾沿岸的一些酋长国。英国军队还进驻奥斯曼帝国的京城君士坦丁堡,其军舰控制了黑海海峡,从而实现了将其东起印度,西至不列颠群岛串连在一起的目标,建立起一个从英国本土经非洲和中东到印度的大英帝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势力逐步取代英、法而称霸中东。与此同时,苏联也逐步向中东渗透,它在支持中东民族解放运动的同时,也把中东作为它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战后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中东一直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的地区。

土耳其海峡也称黑海海峡,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三部分。它是黑海出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整个海峡全长375千米。东部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长约30千米,最宽处为3.6千米,最窄处仅720米,水深约28~80米。中部马尔马拉海东西长约250千米,南北宽约70千米,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西部的达达尼尔海峡长65千米,宽1.3~7.5千米,水深57~60米。1973年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已建成一座公路大吊桥。

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大桥

游艇由南向北顺着博斯普鲁斯海峡慢慢开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于1973年的海峡第一座大吊桥。远远望去,两条高高架起的弧线,吊起一块平直的长板,横搭在海峡两岸,气势极为壮观。大桥全长1560米,水面部分为1074米,大桥桥身高出水面64米,整个桥身由耸立在两岸的两座高165米的门字形钢筋混凝土塔柱伸出去的两根90厘米粗的钢索吊起,每根钢索由12300根5毫米粗的钢丝拧成。桥宽33米,可并行6辆汽车。

到了80年代初期,随着土耳其城市现代化及交通事业的发展,一座大桥已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政府开始兴建第二座海峡大桥。命名为法蒂赫大桥的新桥,于1988年投入使用,在长度和荷重量等方面都优于老桥,水面部分长1090米,宽39.4米,比第一座大桥长16米、宽6.4米,可并行8辆汽车。桥高仍为64米,可通行任何巨型船只。

横跨海峡的两座大吊桥与亚、欧两边的高速公路相连,人们驱车从亚洲出发,穿越大桥,沿着宽阔的高速公路,可以直达欧洲各国,开阔壮丽的大桥,纵横交错的公路,上下回环的立交桥,组成了一幅雄伟的海峡交通图。

中东地区的阿以问题

中东地区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结合部,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丰富的地下资源,而且这里还产生过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二战以来,这里由各种原因引发的战争冲突此起彼伏,连续不断。战争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影响了本地区生产的发展。中东地区的各国人民及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多年来一直期盼着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希望通过国际社会的帮助及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实现和平。在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形成对峙局面之后,国际社会的注意力又回到长期陷于僵局中的中东和平进程上来。中东问题的形成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两个民族之间长期对峙斗争的结果。追溯阿以矛盾的历史根源,还需从巴勒斯坦问题说起。

1.巴勒斯坦的历史变迁

巴勒斯坦历史悠久。相传早在公元前3000年,一批半游牧部落的迦南人从阿拉伯半岛迁此定居。公元前2000年,他们在这里建立了迦南国,其领土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后来爱琴海沿岸的腓尼基人来到巴勒斯坦沿海地区建立了“腓尼西亚”国家。再后来,希伯来人从幼发拉底河沿岸迁来巴勒斯坦,他们在迦南文化的影响下,很快由游牧转为定居。希伯来人在巴勒斯坦不断与迦南人、腓尼基人以及当地部族作战,于公元前11世纪在巴勒斯坦的部分地区和约旦河东岸建立了第一个希伯来人的王国,把耶路撒冷定为首都。公元前10世纪,希伯来王国分成两部分,在北部的称为以色列王国,在南部的称为犹太王国。犹太王国的人称为犹太人,后来所有的希伯来人都叫犹太人。

公元前8世纪,亚述帝国征服了北部的以色列王国,其居民被亚述人同化。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消灭了南部的犹太王国,国王及大批居民被掳到巴比伦。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征服了巴比伦,允许当年被巴比伦掳去的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重新定居下来,并在耶路撒冷附近恢复一个附属小国,这些人即是现代犹太人的祖先。

从公元前6世纪直到本世纪初,巴勒斯坦一直处在周围大国的侵略、占领和掠夺之中,先后被波斯、希腊、罗马、土耳其等外族轮番占领。罗马帝国侵入巴勒斯坦后,先后几次对犹太人的反抗活动进行残酷镇压,100多万犹太人被杀害,其余大部分被赶出巴勒斯坦。从那时起,犹太人开始在各地流浪,主要去向是英、法、德、意等西欧国家。后来又大批流向波兰、俄国和北美国家。长期以来,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数量极少,据统计,到1882年,犹太人只有两万多人,仅占当地居民总数的8%。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发动了阿拉伯运动,确立了泛阿拉伯主义。公元637年,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和当地的土著居民同化,形成现代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

2.阿以矛盾的由来

中世纪末期,西欧各国商业迅速发展。移居在那里的犹太人有许多从事商业活动,由于同当地资产阶级发生竞争而受到排挤,大批犹太人被迫流亡到东欧和北美各国。19世纪初,东欧国家也开始排犹。在沙皇统治的最后几十年里,在俄国经常发生有组织屠杀犹太人的事件。欧洲犹太资产阶级受到排挤后,为了寻找出路,于19世纪末打起“犹太民族主义”的旗号,发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他们号召散居在各地的犹太人重建犹太国家。1897年,他们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大会,成立了犹太复国主义组织。1917年《贝尔福宣言》发表后,犹太复国组织内部一部分人曾主张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家应该团结阿拉伯人,反对欧洲帝国主义。但这一主张在后来的犹太组织代表大会上被否决。从此,犹太复国主义者完全选择了依附帝国主义实现其复国计划的道路。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瓦解后,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国际联盟于1922年决定把巴勒斯坦作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统治期间,进一步在巴勒斯坦扶植犹太复国主义势力,大批犹太人从世界各地迁来巴勒斯坦定居。英、犹合伙夺取阿拉伯人的土地,把阿拉伯人赶出家园。阿、犹两个民族便从此结怨。二战前夕,由于英国对犹太复国组织向巴勒斯坦移民政策的改变,使犹太人开始脱离大英帝国的轨道,转而寻求美国的支持。战后,美、英为争夺对巴勒斯坦的控制权,进行了连续几年的激烈斗争,最后于1947年11月在美国操纵的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英国统治结束后,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国面积1.12万平方千米;犹太国面积1.49万平方千米;耶路撒冷及其郊区(约158平方千米)实行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

这个分治决议的通过,使阿以矛盾进一步发展。因为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约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2/3,按照分治决议得到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犹太国人口只有60万,不足总人口的1/3,面积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6%,并且大部分是肥沃的沿海地带。联大分治决议通过不久,即遭到阿拉伯联盟成员国的强烈反对,他们发表声明坚决为反对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而战,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犹太复国主义者也在美国的支持下,加紧扩军备战,并经常对阿拉伯人居住的村镇发动武装袭击,把数以万计的阿拉伯人从他们生活的庄园里赶走。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委任统治终止之时犹太复国组织即宣布成立以色列国,并秘密策划向阿拉伯国家进攻的计划。面对犹太复国主义者的疯狂挑衅和对外扩张,邻近的阿拉伯联盟5个成员国(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在国内人民反犹斗争的推动下,于当年5月15日分别出兵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就这样爆发了。以色列在美国的政治保护和军事援助下,战争持续到1949年1月初,最后阿拉伯国家战败。经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和耶路撒冷的西半部,战争中有近百万阿拉伯人被以色列侵略者逐出家园,流落在附近的阿拉伯国家。之后,以色列在美、英、法等国的支持和怂恿下,单独或合伙出兵于1956年、1967年、1973年、1982年同阿拉伯国家先后发生了四次大规模的战争,小规模的流血冲突和暴力事件则不计其数。通过1967年6月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侵占了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城的约旦管辖区、加沙地带、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计6.5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这些原本属于阿拉伯人的土地,除西奈半岛在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签订《埃以和约》后归还埃及外,其余仍被以方占领。

长期以来,阿拉伯人对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存在一直持反对态度,他们反对《贝尔福宣言》,反对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当以色列国于1948年宣告成立时,阿拉伯国家就想用武力消灭它,因而导致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爆发。1967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开展武装斗争反对以色列。1968年通过的“巴勒斯坦国民宪章”重申了过去阿拉伯国家对待犹太人和以色列的政策,那就是“摧毁犹太复国主义”“把犹太复国主义者从巴勒斯坦的领土上赶出去”。在美国及其西方盟国政治、经济及强大的军事力量的支持下,经过一次次的战争,以色列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战胜了比自己大数十倍的阿拉伯国家,侵占了比它自己的面积还要大3倍的阿拉伯人的土地。他们不断扩大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犹太人定居点的规模,以达到永久吞并的目的。

3.时局的发展

40多年来,阿以双方始终强调以武力解决中东问题,实现本地区的和平。但经过多次交战,双方都认识到战争只能给他们带来痛苦、灾难、死亡和仇恨,只有通过和平谈判,才能实现阿以之间的和平与合作。1991年,马德里和会开启了中东和平进程,阿以双方同意接受国际社会提出的“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1992年,以色列工党在大选中获胜,拉宾组成新政府。拉宾政府顺应了人民要求和平的潮流,重视用和平手段解决阿以冲突。1993年9月巴以在挪威奥斯陆就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自治问题达成协议。1994年5月巴以签署加沙和杰里科第一阶段自治协议,以色列按照协议撤出了加沙地带、杰里科以及西岸7座城市。1995年巴以达成的约旦河西岸第二阶段自治协议即奥斯陆第二协议。协议规定:以色列分三个阶段从约旦河西岸撤军,巴勒斯坦实行自治。由于撤离所占领土触动了以色列的重大战略利益与传统的宗教观念,结果拉宾被极右的宗教分子刺死,继任总理工党领导人佩雷斯继续加快推进和平进程。1996年二三月份在以色列境内发生的几起巴勒斯坦人的暴力恐怖事件又激起以色列人的更大不安,结果造成工党在大选中失利,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在大选中获胜。内塔尼亚胡政府拒绝“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不允许建立巴勒斯坦国,不归还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并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继续扩大犹太人定居点的规模,中东和谈陷入僵局。新政府的强硬政策不仅导致巴以双方再次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而且还使以色列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外资退缩,经济增长率放慢;同时以色列在国际上也受到普遍谴责,地位严重孤立。由于国内外的巨大压力,内塔尼亚胡政府不得不重新回到和平进程的轨道上来,于1997年1月同巴勒斯坦签订了履行奥斯陆协议义务的希伯伦协议。希伯伦协议规定:以色列在10天之内从希伯伦80%的地方撤军,并规定从当年3月份开始按1995年签订的奥斯陆第二协议分三个阶段撤出除犹太定居点和军事地点以外的约旦河西岸的其他地区。希伯伦协议虽然签订,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又充满了矛盾和斗争,由于双方在撤离领土的面积及其他一些问题上意见分歧较大,特别是以方以安全为借口有条件撤军的强硬态度引起阿拉伯人的极大不满。1997年3月以色列开始在东耶路撒冷扩建犹太人定居点,巴方中止和谈,中东和平进程再度陷入僵局。在双方僵持长达19个月之后,最后在美国的干预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经过9天1夜的艰苦谈判,于1998年10月23日在白宫签署了巴以临时和平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巴勒斯坦制定具体的保障以色列安全的计划,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并删去宪章中消灭以色列的条款;以色列在3个月内从约旦河西岸13.1%的领土上撤军等。巴以临时和平协议的签署,可以说是中东和平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两国大多数人的拥护。但协议能否顺利执行,关键在于巴以双方能否恢复相互信任和真诚合作。如果这个过渡协议失败,那就预示着将有更严重的危机甚至更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发生。

中东问题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国际背景,要想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必将经历艰难的历程,无论前进的道路多么坎坷,实现中东地区的持久和平乃是大势所趋。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24
“中东地区”或“中东”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林、 埃及、伊朗、伊拉克、 以色列、 约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塔尔、 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中东战争为的是争夺圣城、领土、水源和资源而进行的大规模战争!
人口:中东地区人口总数约为4.9亿,包括大大小小数十个民族。其中以穆斯林为主体、人口过千万的民族包括:一、阿拉伯人。人口约有2.8亿,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国家,即阿拉伯国家联盟22个成员国。二、土耳其人。人口约5500万,主要分布在土耳其和塞浦路斯。三、波斯人。人口约3600万,主要分布在伊朗,在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巴林等海湾阿拉伯国家也有一定分布。四、库尔德人。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人口约2600万。五、阿塞拜疆人。是伊朗的第二大民族,占伊朗总人口的25%,约为1600万。六、普什图人。是阿富汗人口最多的民族,约为1200万,占阿富汗人口的40%以上。七、柏柏尔人。伊斯兰征服北非地区前的土著,被伊斯兰征服后皈依了伊斯兰教。由于柏柏尔人与阿拉伯人长期融合,人口估计在1400万到2500万之间。主要分布在北非,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国。

中东特征

1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联结处。这就使它在非洲和欧亚大陆之间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周围有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和里海等国际海域围绕其外缘或深入其内陆,也为中东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联系提供了有利的水运条件。同时,沟通这些海域的黑海海峡、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和曼德海峡不仅都是重要的国际航道,而且也是扼守这些航道的咽喉门户。马汉

黑海海峡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全长375公里,是欧亚两洲的分界线,也是黑海沟通爱琴海、地中海的惟一通道。克里米亚战争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的东北部,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长160公里,宽180--200米。自1869年开通后,它已成为沟通“三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和“四海”(地中海、黑海、红海和阿拉伯海)的交通要道,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航程;过去从伦敦绕道南非好望角,到印度孟买的航程约有10800海里,改经苏伊士运河后,仅为6300海里,缩短了航程40%。目前苏伊士运河的货运量约占世界海上贸易总货运量的20%,欧亚两洲的海运货物约有 80%经由苏伊士运河,世界约1/4的油轮要经过苏伊士运河,特别是西欧国家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大部分都要经过苏伊士运河运抵。

2丰富的石油资源

中东素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它在世界能源的供给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美国<油气杂志)的估计,截止到2000年1月1日,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1385.88亿吨,其中中东的储量约为926亿吨,约占肚界总储量的66.82%。目前世界上5个已探明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都在中东,它们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和伊朗,其中沙特阿拉伯一个国家的储量就占全世界的25%以上。

中东石油对世界经济,特别是西方经济的这种巨大影响,突出地表现在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供应危机对它们所带来的剧烈冲击,第一次石油供应危机是1974年爆发的。其起因是1973年10月6日第4次中东战争爆发以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支持或偏袒以色列的立场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强烈愤慨。阿拉伯产油国在沙特阿拉伯的带动下,以石油为武器,通过减产、禁运、提价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打击和削弱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世界上颐指气使的嚣张气焰,触发并加深了战后西方世界最为严重的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石油供应危机发生于1979年。由于1978年伊朗国内发生政治动乱,1979年伊朗的石油出口陷于中断,从而使石油的国际价格从1978年末的平均,2.86美元上涨到1981年10月的34美元。这两次给西方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都使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陷入低谷。西方经济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由此可见一斑。这也是中东战略价值的又一重要体现。

3、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

有史以来,中东地区既是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之地,也是多种民族迁徙的通道和融合兴替的场所。因此,中东是一个民族分布很复杂的地区,民族跨界而居的现象十分普遍。长期来,由于历史的或宗教和教派的原因,这些民族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多变,矛盾和冲突时而发生。其中既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不同民族之争,也有同一信仰的不同民族之争和同一信仰的同一民族之争。特别是在近代,英法等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为了维护其在中东地区的殖民统治,除了用武力镇压当地人民的反抗外,还通过人为的划界分疆,肢解原属同一民族的地区为不同国家,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他们利用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教派的分歧,或借口保护少数民族,或制造民族隔离,致使当地的民族矛盾和冲突愈演愈烈,成为导致这个地区动荡不安的一个主要原因,如阿以冲突、两伊战争、塞浦路斯希土两族之争、库尔德族的独立问题、黎巴嫩内战和阿富汗内战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无不与突出的民族矛盾有关。

4、扑朔迷离的宗教纠纷

中东地区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在这里,这些宗教都有自己的历史和传统,它们从产生之时起,便与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形形色色,主张各异的宗教思想及其教派体系之间的相互碰撞和冲突是中东历史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而且迄今仍对该地区的社会政治生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黎巴嫩,信奉基督教的人数约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其中教派林立,不仅有东正教派、天主教派,而且两派还衍生出许多教义歧异的教派和自主的教会,如希腊东正教派、亚美尼亚东正教派、科普特教会以及属于天主教的马龙派等等。同时,黎巴嫩的穆斯林也分为逊尼派、什叶派、德鲁兹派等不同教派。1975年爆发的长达17年之久的黎巴嫩内战就与这些教派武装的争权夺利有着密切的关系。

犹太教徒和穆斯林仍在为耶路撒冷的最终地位和归属问题争论不休,也仍然是解决阿以矛盾,实现中东和平的一个举世瞩目的焦点。

5、世界列强的激烈争夺

自古以来,中东地区就是外界各种强权势力争夺的对象。在早期,首先是亚述人、赫梯人、埃及人、希腊人,接着罗马人、蒙古人都曾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进行过角逐,留下过刀光剑影。从18世纪末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中东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成为欧洲列强入侵和争夺的主要场所。先是英、法在埃及的争夺,继之是英、法、俄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 (1853—1856年)。到了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东又是两个帝国主义集团在大战中争夺的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也是帝国主义列强在战后重新瓜分的地区之一。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占领了叙利亚和黎巴嫩,英国的势力范围则包括了埃及、约旦、巴勒斯坦、伊拉克、伊朗、塞浦路斯、阿富汗、亚丁和波斯湾沿岸的一些酋长国。英国军队还进驻奥斯曼帝国的京城君士坦丁堡,其军舰控制了黑海海峡,从而实现了将其东起印度,西至不列颠群岛串连在一起的目标,建立起一个从英国本土经非洲和中东到印度的大英帝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势力逐步取代英、法而称霸中东。与此同时,苏联也逐步向中东渗透,它在支持中东民族解放运动的同时,也把中东作为它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战后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中东一直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的地区。

土耳其海峡也称黑海海峡,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三部分。它是黑海出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整个海峡全长375千米。东部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长约30千米,最宽处为3.6千米,最窄处仅720米,水深约28~80米。中部马尔马拉海东西长约250千米,南北宽约70千米,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西部的达达尼尔海峡长65千米,宽1.3~7.5千米,水深57~60米。1973年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已建成一座公路大吊桥。

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大桥

游艇由南向北顺着博斯普鲁斯海峡慢慢开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于1973年的海峡第一座大吊桥。远远望去,两条高高架起的弧线,吊起一块平直的长板,横搭在海峡两岸,气势极为壮观。大桥全长1560米,水面部分为1074米,大桥桥身高出水面64米,整个桥身由耸立在两岸的两座高165米的门字形钢筋混凝土塔柱伸出去的两根90厘米粗的钢索吊起,每根钢索由12300根5毫米粗的钢丝拧成。桥宽33米,可并行6辆汽车。

到了80年代初期,随着土耳其城市现代化及交通事业的发展,一座大桥已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政府开始兴建第二座海峡大桥。命名为法蒂赫大桥的新桥,于1988年投入使用,在长度和荷重量等方面都优于老桥,水面部分长1090米,宽39.4米,比第一座大桥长16米、宽6.4米,可并行8辆汽车。桥高仍为64米,可通行任何巨型船只。

横跨海峡的两座大吊桥与亚、欧两边的高速公路相连,人们驱车从亚洲出发,穿越大桥,沿着宽阔的高速公路,可以直达欧洲各国,开阔壮丽的大桥,纵横交错的公路,上下回环的立交桥,组成了一幅雄伟的海峡交通图。

中东地区的阿以问题

中东地区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结合部,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丰富的地下资源,而且这里还产生过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二战以来,这里由各种原因引发的战争冲突此起彼伏,连续不断。战争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影响了本地区生产的发展。中东地区的各国人民及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多年来一直期盼着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希望通过国际社会的帮助及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实现和平。在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形成对峙局面之后,国际社会的注意力又回到长期陷于僵局中的中东和平进程上来。中东问题的形成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两个民族之间长期对峙斗争的结果。追溯阿以矛盾的历史根源,还需从巴勒斯坦问题说起。

1.巴勒斯坦的历史变迁

巴勒斯坦历史悠久。相传早在公元前3000年,一批半游牧部落的迦南人从阿拉伯半岛迁此定居。公元前2000年,他们在这里建立了迦南国,其领土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后来爱琴海沿岸的腓尼基人来到巴勒斯坦沿海地区建立了“腓尼西亚”国家。再后来,希伯来人从幼发拉底河沿岸迁来巴勒斯坦,他们在迦南文化的影响下,很快由游牧转为定居。希伯来人在巴勒斯坦不断与迦南人、腓尼基人以及当地部族作战,于公元前11世纪在巴勒斯坦的部分地区和约旦河东岸建立了第一个希伯来人的王国,把耶路撒冷定为首都。公元前10世纪,希伯来王国分成两部分,在北部的称为以色列王国,在南部的称为犹太王国。犹太王国的人称为犹太人,后来所有的希伯来人都叫犹太人。

公元前8世纪,亚述帝国征服了北部的以色列王国,其居民被亚述人同化。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消灭了南部的犹太王国,国王及大批居民被掳到巴比伦。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征服了巴比伦,允许当年被巴比伦掳去的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重新定居下来,并在耶路撒冷附近恢复一个附属小国,这些人即是现代犹太人的祖先。

从公元前6世纪直到本世纪初,巴勒斯坦一直处在周围大国的侵略、占领和掠夺之中,先后被波斯、希腊、罗马、土耳其等外族轮番占领。罗马帝国侵入巴勒斯坦后,先后几次对犹太人的反抗活动进行残酷镇压,100多万犹太人被杀害,其余大部分被赶出巴勒斯坦。从那时起,犹太人开始在各地流浪,主要去向是英、法、德、意等西欧国家。后来又大批流向波兰、俄国和北美国家。长期以来,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数量极少,据统计,到1882年,犹太人只有两万多人,仅占当地居民总数的8%。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发动了阿拉伯运动,确立了泛阿拉伯主义。公元637年,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和当地的土著居民同化,形成现代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

2.阿以矛盾的由来

中世纪末期,西欧各国商业迅速发展。移居在那里的犹太人有许多从事商业活动,由于同当地资产阶级发生竞争而受到排挤,大批犹太人被迫流亡到东欧和北美各国。19世纪初,东欧国家也开始排犹。在沙皇统治的最后几十年里,在俄国经常发生有组织屠杀犹太人的事件。欧洲犹太资产阶级受到排挤后,为了寻找出路,于19世纪末打起“犹太民族主义”的旗号,发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他们号召散居在各地的犹太人重建犹太国家。1897年,他们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大会,成立了犹太复国主义组织。1917年《贝尔福宣言》发表后,犹太复国组织内部一部分人曾主张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家应该团结阿拉伯人,反对欧洲帝国主义。但这一主张在后来的犹太组织代表大会上被否决。从此,犹太复国主义者完全选择了依附帝国主义实现其复国计划的道路。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瓦解后,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国际联盟于1922年决定把巴勒斯坦作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统治期间,进一步在巴勒斯坦扶植犹太复国主义势力,大批犹太人从世界各地迁来巴勒斯坦定居。英、犹合伙夺取阿拉伯人的土地,把阿拉伯人赶出家园。阿、犹两个民族便从此结怨。二战前夕,由于英国对犹太复国组织向巴勒斯坦移民政策的改变,使犹太人开始脱离大英帝国的轨道,转而寻求美国的支持。战后,美、英为争夺对巴勒斯坦的控制权,进行了连续几年的激烈斗争,最后于1947年11月在美国操纵的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英国统治结束后,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国面积1.12万平方千米;犹太国面积1.49万平方千米;耶路撒冷及其郊区(约158平方千米)实行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

这个分治决议的通过,使阿以矛盾进一步发展。因为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约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2/3,按照分治决议得到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犹太国人口只有60万,不足总人口的1/3,面积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6%,并且大部分是肥沃的沿海地带。联大分治决议通过不久,即遭到阿拉伯联盟成员国的强烈反对,他们发表声明坚决为反对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而战,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犹太复国主义者也在美国的支持下,加紧扩军备战,并经常对阿拉伯人居住的村镇发动武装袭击,把数以万计的阿拉伯人从他们生活的庄园里赶走。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委任统治终止之时犹太复国组织即宣布成立以色列国,并秘密策划向阿拉伯国家进攻的计划。面对犹太复国主义者的疯狂挑衅和对外扩张,邻近的阿拉伯联盟5个成员国(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在国内人民反犹斗争的推动下,于当年5月15日分别出兵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就这样爆发了。以色列在美国的政治保护和军事援助下,战争持续到1949年1月初,最后阿拉伯国家战败。经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和耶路撒冷的西半部,战争中有近百万阿拉伯人被以色列侵略者逐出家园,流落在附近的阿拉伯国家。之后,以色列在美、英、法等国的支持和怂恿下,单独或合伙出兵于1956年、1967年、1973年、1982年同阿拉伯国家先后发生了四次大规模的战争,小规模的流血冲突和暴力事件则不计其数。通过1967年6月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侵占了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城的约旦管辖区、加沙地带、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计6.5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这些原本属于阿拉伯人的土地,除西奈半岛在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签订《埃以和约》后归还埃及外,其余仍被以方占领。

长期以来,阿拉伯人对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存在一直持反对态度,他们反对《贝尔福宣言》,反对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当以色列国于1948年宣告成立时,阿拉伯国家就想用武力消灭它,因而导致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爆发。1967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开展武装斗争反对以色列。1968年通过的“巴勒斯坦国民宪章”重申了过去阿拉伯国家对待犹太人和以色列的政策,那就是“摧毁犹太复国主义”“把犹太复国主义者从巴勒斯坦的领土上赶出去”。在美国及其西方盟国政治、经济及强大的军事力量的支持下,经过一次次的战争,以色列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战胜了比自己大数十倍的阿拉伯国家,侵占了比它自己的面积还要大3倍的阿拉伯人的土地。他们不断扩大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犹太人定居点的规模,以达到永久吞并的目的。

3.时局的发展

40多年来,阿以双方始终强调以武力解决中东问题,实现本地区的和平。但经过多次交战,双方都认识到战争只能给他们带来痛苦、灾难、死亡和仇恨,只有通过和平谈判,才能实现阿以之间的和平与合作。1991年,马德里和会开启了中东和平进程,阿以双方同意接受国际社会提出的“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1992年,以色列工党在大选中获胜,拉宾组成新政府。拉宾政府顺应了人民要求和平的潮流,重视用和平手段解决阿以冲突。1993年9月巴以在挪威奥斯陆就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自治问题达成协议。1994年5月巴以签署加沙和杰里科第一阶段自治协议,以色列按照协议撤出了加沙地带、杰里科以及西岸7座城市。1995年巴以达成的约旦河西岸第二阶段自治协议即奥斯陆第二协议。协议规定:以色列分三个阶段从约旦河西岸撤军,巴勒斯坦实行自治。由于撤离所占领土触动了以色列的重大战略利益与传统的宗教观念,结果拉宾被极右的宗教分子刺死,继任总理工党领导人佩雷斯继续加快推进和平进程。1996年二三月份在以色列境内发生的几起巴勒斯坦人的暴力恐怖事件又激起以色列人的更大不安,结果造成工党在大选中失利,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在大选中获胜。内塔尼亚胡政府拒绝“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不允许建立巴勒斯坦国,不归还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并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继续扩大犹太人定居点的规模,中东和谈陷入僵局。新政府的强硬政策不仅导致巴以双方再次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而且还使以色列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外资退缩,经济增长率放慢;同时以色列在国际上也受到普遍谴责,地位严重孤立。由于国内外的巨大压力,内塔尼亚胡政府不得不重新回到和平进程的轨道上来,于1997年1月同巴勒斯坦签订了履行奥斯陆协议义务的希伯伦协议。希伯伦协议规定:以色列在10天之内从希伯伦80%的地方撤军,并规定从当年3月份开始按1995年签订的奥斯陆第二协议分三个阶段撤出除犹太定居点和军事地点以外的约旦河西岸的其他地区。希伯伦协议虽然签订,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又充满了矛盾和斗争,由于双方在撤离领土的面积及其他一些问题上意见分歧较大,特别是以方以安全为借口有条件撤军的强硬态度引起阿拉伯人的极大不满。1997年3月以色列开始在东耶路撒冷扩建犹太人定居点,巴方中止和谈,中东和平进程再度陷入僵局。在双方僵持长达19个月之后,最后在美国的干预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经过9天1夜的艰苦谈判,于1998年10月23日在白宫签署了巴以临时和平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巴勒斯坦制定具体的保障以色列安全的计划,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并删去宪章中消灭以色列的条款;以色列在3个月内从约旦河西岸13.1%的领土上撤军等。巴以临时和平协议的签署,可以说是中东和平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两国大多数人的拥护。但协议能否顺利执行,关键在于巴以双方能否恢复相互信任和真诚合作。如果这个过渡协议失败,那就预示着将有更严重的危机甚至更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发生。

中东问题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国际背景,要想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必将经历艰难的历程,无论前进的道路多么坎坷,实现中东地区的持久和平乃是大势所趋
第2个回答  2008-02-24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专题,图库)、 以色列、 约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塔尔、 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1948~1973年间,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进行的 4次战争。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这一地区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犹矛盾在新条件下日趋尖锐,加上新、老殖民主义以及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国家对这一地区的争夺,成为战争的主要根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2-24
中东地区”或“中东” 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东北部与欧亚大陆西南部的地区。
中东大部分为西亚,但与西亚的区别是:1.中东不包括阿富汗。2.中东包括非洲国家埃及。3.中东包括了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中东是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专题,图库)、 以色列、 约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塔尔、 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中东战争为的是争夺圣城、领土、水源和资源而进行的大规模战争!
第4个回答  2008-02-24
中东一般包括以下国家: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 以色列、 约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塔尔、 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
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矛盾是这片地区冲突的一大根源,其背后国际势力的介入使矛盾更加加剧。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教内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冲突。
石油资源及战略地位的重要是国际势力介入的主要原因。

中东是指哪些国家和地区?为何而战?
“中东地区”或“中东”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林、 埃及、伊朗、伊拉克、 以色列、 约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塔尔、 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

中东是指哪些国家
中东指的是位于亚洲西部和非洲东北部的一系列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西亚和北非的大部分地区。这些国家因其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独特性而备受关注。中东地区的国家众多,包括但不限于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卡塔尔、巴林、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

中东包括哪些国家
中东地区囊括了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阿联酋、伊拉克、黎巴嫩、阿曼、卡塔尔、叙利亚、也门、以色列、约旦、土耳其、塞浦路斯等国家。该区域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水资源极为稀缺,而石油资源却十分丰富。这种资源的矛盾导致了长期的冲突和战争。中东地区覆盖了从地中海东部南部到波斯湾沿岸的广阔地带,包括西...

谁来给我概括一下中东战争???
中东,一般指西亚沿地中海的一些国家和非洲的埃及等地。历史上长期以来的中东问题的核心就是巴勒斯坦问题。 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的远祖希伯来人来到巴勒斯坦地区,后因罗马帝国入侵,犹太人被驱逐出该地区,在此后的1000多年间,该地区成为阿拉伯人的长期居住地。逃往西欧的犹太人饱受压迫,19世纪末兴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犹太...

中东是为了什么而战
中东水资源短缺,所以因水而战 中东五海三洲,所以因位置而战 中东宗教混杂,所以因宗教而战 中东石油丰富,所以因石油而战

中东地区是指哪里 中东国家有哪些
中东地区是指哪里 中东,指从地中海东部南部到波斯湾沿岸的部分地区,包括除阿富汗外的西亚的大部分与非洲的埃及、地处于俄罗斯边界的外高加索地区。中东包含23个国家和地区,总面积为1500多万平方千米,大约有4.9亿人口。中东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地形以高原与平原为主,主要河流有幼发拉底河、尼罗河...

中东地区为什么战乱不断
一、为水而战:该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淡水资源缺乏.二、为地理位置而战:“两洋三洲五海”特殊的地理位置,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联系亚洲、欧洲、非洲三大洲,沟通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特别是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三、为石油而战:中东地区波斯湾及沿岸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四、为宗教文化...

为什么中东地区会战乱不止?
各方都占据了一片足够大的领土和经济资源,在地缘上长期来看鼎足之势明显。他们也都很难彻底把手伸到别的争夺者国土内。背后的原因,是连接这个国家的中间走廊是新月地带,它正好位于中东的四战之地。任何走进这个地区的霸权,都很容易被赶来的其他国家围攻。所以在漫长的地缘博弈中,这些国家最终都稳定...

从地理角度来谈谈中东地区为什么为水而战
1. 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多以炎热和干旱为特点,大部分土地被沙漠覆盖,河流稀少,导致该地区的水资源极为有限。2. 由于水资源短缺,中东地区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约旦等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00立方米,使得这些国家成为贫水国家。3. 为了争夺有限的水资源,中东各国之间频繁发生冲突。例如,约旦河...

...是哪年哪月哪日,因何而战由哪国挑起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次中东战争发生于1956年,起因是埃及政府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化。以色列在英法的支持下入侵埃及,随后英法联军以保护运河通航自由为名进攻埃及。在埃及的抵抗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英法军队于12月22日撤退,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撤离埃及。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日战争,发生于1967年6月5日。以色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