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三万余,挡几十万兵,如何评价安史之乱中张巡的功过?

如题所述

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一路势如破竹,给李唐江山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以征讨杨国忠为名,正式举起反旗,从范阳起兵。

这个三百多斤的胖子,玄宗的干儿子、偷羊的胡人以无限勇猛之势奔着李唐江山席卷而来。


狼烟滚滚,裹挟着他觊觎九五的野心

马蹄震震,宣告着他征服天下的欲望


从此刻起他携大军彻底撕碎了年老玄宗的盛世美梦,自起兵起便战无不胜,兵峰直指东都洛阳。


《资治通鉴》称:"禄山乘铁舆(防箭的铁轿),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震地。时海内久承平,百姓累世不识兵革,猝闻范阳兵起,远近震骇。河北皆禄山统内,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守令或开门出迎,或弃城窜匿,或为所擒戮,无敢拒之者……"

李唐危在旦夕。

 å®‰å²ä¹‹ä¹±ä¸‹ï¼ŒæŽå”åå°†çš†å› å„种原因出师不利

直到安禄山的铁骑无情肆虐李唐江山之时,玄宗才不情不愿的如梦初醒,他再也没有任何理由继续欺骗自己了,必须鼓起勇气面对残酷的现实。

好在安禄山虽然功勋卓著,但也并非当世第一名将,当时李唐将领中有两位已身经百战,论军事素养和作战能力甚至要高于安禄山,他们就是封常清和高仙芝,这两位为李唐开疆扩土,常年在环境艰苦的一线作战,立下过赫赫战功。

至少在封常清看来,安禄山只不过是蹦跶不了两天的跳梁小丑,于是便主动请战,他相信用不了几天,他就能将安禄山的头颅带回来献给玄宗。


可想象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

首先安禄山的军队是清一色的正规军,战斗力强悍,相反封常清只是匆匆招募了六万人,这六万人没有经过任何军事训练,一群乌合之众怎么可能是安禄山的对手,被打得节节败退,最后无奈退守潼关和高仙芝兵合一处。如果,他们死守潼关,战局或许能实现逆转。

与此同时,李唐内部又出现了问题,因为小人进言,玄宗下令封常清、高仙芝出潼关与安禄山决战,最后兵败如山倒,玄宗一气之下砍了这两位当世名将,局面进一步恶化。



 å±€åŠ¿è™½ç„¶ä¸åˆ©ï¼Œä½†ä¹Ÿæ¶ŒçŽ°å‡ºäº†ä¸€æ‰¹ç† ç† ç”Ÿè¾‰çš„将星,张巡登场

虽然封常清和高仙芝没能抵挡住安禄山,但江山代有人才出,有一大批战场新星冒出了头,比如,河北战场的郭子仪、李光弼,书法大家颜真卿,当然还有姗姗来迟的本文主角张巡。

张巡小时候便博览群书、通晓阵法,出任县令取贤任能显赫政绩,面对杨国忠的专权敢于发声,是一位志存高远、不拘小节的人杰。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的上司毅然投降了叛军,令他十分愤怒,率领当地吏民数千人加入了抗衡叛军的潮流中,随后开启了他一段时间内的辉煌人生,充分展示了他超强的军事战斗力和不屈的品质,同样给世人留下了千年的话柄。


张巡的功与过

张巡在安史之乱爆发时的地位远远不如封常清、高仙芝这种沙场悍将,甚至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但在后来安史之乱稍微平定之后的论功行赏中却引起来很大的争议,这是为什么?究其原因,是他的功劳和过错都非常大。

    忠君爱国、意志坚定

安史之乱爆发之初叛军势头强盛,乱世之下能保住命就算万幸了,墙头草遍地都是,今天我降你,明天你降你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就连他的顶头上司都降了,他依然忠于社稷,坚持与叛军战斗。

后来,爆发了马嵬驿事变,张巡有六个手下都劝他投降,他还是心志坚定不为多动,并亲自砍了那六个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从此以后他的手下没有一人再敢说半个降字。

    领军能力强大、指挥能力卓绝,频频以弱胜强

张巡进驻雍丘之后兵马严重不足,战斗力肉眼可见,一次战斗中仅仅只有一千人守城,其余人出城偷袭。但仅仅靠这几千人张巡与叛军不停周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并身先士卒将叛军打得节节败退。

他为人聪明善兵,应对战场局势也是灵活应变,不墨守成规,总能出奇制胜,即使面对困境也能想出很好的办法。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与叛军足足对峙了60天,将一部分叛军部队牢牢锁在了该地无法动弹。


雍丘之战只是张巡爆发的开始,随后的睢阳之战才真正让他闪耀苍穹。睢阳是当时唐朝财赋重镇江淮的门户,一旦失守,后果可想而知。这儿就成为叛军的必争之地,大唐必守之城。所以,一场大战即将来袭,叛军集合十三万大军逼近睢阳,张巡带着麾下三千人紧急入驻睢阳与当时的守军会和,兵力加起来只有六千八百人。

六千八百对十三万,睢阳之战拉开序幕之后打的异常艰难和惨烈,叛军一天二十多次进攻,张巡的守军顽强抵抗,一天下来城墙之下足足有两万具叛军尸体。就这样张巡每次都亲自督战,死死防着叛军的进攻。同时,守军也有一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粮草不足。

    粮草不足,带头吃人

粮草不足历来是兵家大忌,睢阳之战打了半年之后,张巡的粮食储备已经变得岌岌可危,到七月中的时候,粮食就彻底吃光了,士兵怎么可能饿着肚子打仗、没有力气怎么守城。于是,守军便开始吃所有能吃的东西,树皮、菜叶、纸张老鼠、马全部都吃光了。

无奈,相邻友军又作壁上观迟迟不救援,没有一点粮食,又没有援兵,还要抵挡几万人的进攻坚守城池,张巡的将士们已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了。

将士们全都饿得两眼发红,怎么办?

这时张巡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决定:吃人。

他带头将自己的爱妃分吃一空,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不久之后,睢阳变成了一座人间炼狱,在最后守城的两个月中,守军足足吃掉了三万多老弱妇孺。

守军打到还剩四百人时终于再也守不住了,张巡仰天大喊:


"臣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无以报陛下,死当为厉鬼以杀贼!"


最后被叛军抓住,被处死时铁骨铮铮,颜色不乱,以身报国。


毫无疑问,张巡以弱打强杀死叛军数万人,挡住了他们进攻江淮的脚步,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同时他吃人之事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都争议不断,有人认为,如果要吃人,还不如以死明志,有人觉得,张巡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坚决不投降,誓死尽忠,功大于过。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食人三万余,挡几十万兵,如何评价安史之乱中张巡的功过?
毫无疑问,张巡以弱打强杀死叛军数万人,挡住了他们进攻江淮的脚步,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同时他吃人之事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都争议不断,有人认为,如果要吃人,还不如以死明志,有人觉得,张巡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坚决不投降,誓死尽忠,功大于过。

守一城而吃3万人,如何评价安史之乱中的张巡?
虽然睢阳之战意义深远,张巡的战功居功至伟,但其中有一个很大的道德污点,即吃了3万人。“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打仗更是如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吃不饱穿不暖,拿什么打仗。但张巡当时的处境特别困难,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情形下,在能吃的都已经吃了的情况下,最后张巡不仅把...

守一城而吃3万人,如何评价安史之乱中的张巡呢?
张巡是安史之乱时期,非常著名的将领。他之所以著名是因为他在镇守睢阳的时候,让士兵们吃了三万睢阳老百姓,甚至连他的小妾都被他给吃了。不管他有多大的功劳,我认为这都是惨无人道的行为。狗尚且不吃同类,何况是人呢?安史之乱爆发迅速,长安洛阳眨眼间就失守了。谁都想不到安禄山的速度会如此之...

守一城而吃3万人,如何评价安史之乱中的张巡?
对于睢阳之战中的张巡,我的评价是果断、坚韧、有才能。张巡一直是历史上争议比较大的一个人物,人们敬佩将十倍于自己的敌人挡在城外近一年,人们同时又认为他吃人过于残忍。我认为,张巡在那种情况下做出这样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睢阳的身后事富饶的江淮之地,这些地方不仅有数不清的百姓,这里还是后来朝...

守一城而吃3万人,如何评价安史之乱中的张巡?
张巡是唐玄宗时期的真源县令。在安史之乱时张巡率兵固守睢阳,有效阻止了叛军的南侵,保障了唐朝东南领土的安全,最后因粮草耗尽而被擒遇害。他身先士卒、作战英勇,善于使用各种灵活多变的战术积极防御,同时对唐朝忠贞不渝,因此获得了史书上的一致称颂。不过张巡却因为在守城时吃人肉,而引起了不小的...

如何评价张巡
可以从功、过两方面,评价唐朝名臣张巡:一、功 睢阳之战中,张巡的战功可谓居功至伟,即便在世界历史范围内,能够以区区不到一万的兵力,跟十几万敌军周旋,并且坚守睢阳十个月。若再加上在此期间的雍丘之战、宁陵之战,张巡事实上和燕军对抗了21个月,也就是快两年。史书记载,张巡与许远在内无...

守一城而吃3万人,如何评价安史之乱中的张巡?
1. 张巡是唐朝安史之乱期间的真源县令,以坚守睢阳城而闻名。2. 在叛军南侵时,张巡率军固守睢阳,成功遏制了敌人的进攻,捍卫了国家的东南领土。3. 张巡身先士卒,勇敢善战,运用多种战术积极防御,表现出对唐朝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受到历史的高度评价。4. 张巡在守城期间下令食用人肉,这一行为在...

守一城而吃3万人,如何评价安史之乱中的张巡?
张巡虽然在安史之乱中为唐王朝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事实上叛军的主力根本就没有对付他,叛军的主力一直在洛阳长安一线,与朔方军作战。即使南下的叛军,主力主要也是走南阳襄阳一线,在这一线大唐主要的将领是鲁灵和来慎,他们的功劳远大于张巡。可以说,由于他们,安史叛军才没有杀到江南,但是这两个人...

为守一城而吃掉三万人,这位唐朝的“食人魔王”是谁?
在安史之乱中,有一个人为守一城而吃掉三万人,被称为唐朝的“食人魔王”。这个人就是睢阳之战的领导者张巡。睢阳之战是唐朝安史之乱中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后人对这场战役的争议性比较大,对张巡这个人也褒贬不一。评价一个人是分两方面的,从历史战争角度上来看,张巡是一个英雄人物...

张巡杀了妻妾和三万妇孺当军粮,为什么还被人称为英雄?
张巡生在唐中宗年间,算是个“富二代”,不过他并不是个纨绔子弟,而是一个上进好学的三好青年。到安史之乱爆发时,47岁的张巡在真源县做县令,安禄山大军声势浩大,几个月时间,就攻陷了洛阳和长安。河北、河南也相继陷落,安军所到之处,唐朝的地方官员望风而降。这个时候,张巡并没有像其他县令...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