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是出自——汉·班固《汉书》
原文:然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译文:但是刘向、杨雄博览群书之辈,都称赞司马迁有记载史事的才华,佩服他擅长讲述事情的道理,不用华丽的辞藻去说明,道理质朴却不粗俗,他的文章直白,所记载的事件经得起核实,不凭空加以赞赏,也不掩饰过错,因此叫作实录
这就话的中心思想是作者注重史德,实事求是不拘于儒家教义的约束,对史实总是细加考证,秉笔直书,不妄加赞美,也不隐其恶行
“不虚美,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体现的正是史家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引刘向.扬雄之言,赞扬《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实录精神要求史家要全面而系统地直书史事,承认客观事实的存在,对具体史实的载述,要符合事实的本来面貌,不能随从流俗和习惯,不做任
司马迁在《史记》中,完全秉持这一史家的优良传统,通过捕捉人物事件的典型性,冷静客观地刻画世间人物的百态万象,全方位地展现社会生活,反映历史的真实本质。
作者注重史德,不拘于儒家教义的约束,对史实总是细加考证,秉笔直书,不妄加赞美,也不隐其恶行。表现一:对项羽的描写,高度评价了他在反秦斗争中的领导作用,将他列入本纪。说明司马迁所看重的是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表现二:对陈涉的描写,不因为他出身低微而贬低他,将他列入世家,因为在秦王朝的严密统治下他首先发难,的确是非常之功
在记载历史人物的事迹时,“不虚美,不隐恶”的是哪本书?
这句话是出自——汉·班固《汉书》原文:然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译文:但是刘向、杨雄博览群书之辈,都称赞司马迁有记载史事的才华,佩服他擅长讲述事情的道理,不用华丽的辞藻去说明,道理...
被班固称誉为具有“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的历史、文学著作是
司马迁坚持务实求真的态度写成的《史记》。东汉史学家班固称赞这部书:“不虚美,不隐恶。”
被班固称誉为具有“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的历史、文学著作是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写道:“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司马迁写史记,力求能够如实表达事实的真相,了解和掌握真实可靠的材料,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不虚美不隐恶的借鉴历史
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体现了严格的实录精神。他在《大史公自序》中虽然很谦虚地不承认是自比于《春秋》,但实际他正是仿照《春秋》的原则而作的,他说《春秋》之作,“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不虚美不隐恶是对司马迁的哪部著作的评价?
是对司马迁《史记》的评价,《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不虚美,不隐恶” ——《史记》的实录精神
“不虚美”主要表现在帝王公侯的传记里。虽是为君王作传,太史公却没有使用许多溢美之词,而是真实地记录君主事迹。班固在修《汉书》时,有时会碍于君王尊严,选择对某些事件隐去不写,司马迁却不会因为这些事情牵涉到政治现实就有所隐讳。即使是面对最高统治者,他也敢于揭露其丑恶一面。 这是...
辩而不华 质而不俚是哪部书里的.其作者是谁
1.作者:东汉历史学家班固 出处:《汉书·司马迁传赞》,《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意思:不用华丽的词藻说明,质朴而不粗俗。原文:“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2.《史记》司马迁 ...
《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读后感
编者按:《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讲述的是史记中有许多不完美的点,但是人总是有缺陷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回不去的叫从前,到不了的为远方,不完美的才是人生。在不虚美、不隐恶的《史记》中,司马迁很好地向我们诠释了人无完人的真谛。不完美的人物形象也可铸就辉煌的人生!好酒及色...
《史记》不虚美 不隐恶 的评论
的确是非常之功。表现三:对汉武帝的描写,一面肯定其“外攘夷狄,内修法度”的历史功迹,一面也在《平淮书》里揭露他晚年由于穷兵黩武、奢侈浪费、财政困难而加紧搜刮人民的情况,并在《封禅书》里无情地抨击他一味迷信、梦想会见仙人的荒唐事情。说明司马迁敢于大胆抨击当代最高统治者的丑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