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未有人明确说过这句话,但从历史上看确实是有这个意思的。文人误国,从明史来看确实有那么点意思,从朱棣之后,言官当道,上至皇帝,下至囚犯,上至国家生死存亡,下至鸡毛琐事,皆能喷个狗血淋头;其次言官结党营私也不在少数。当然也不是一棒子打死,譬如于谦。
有宋一代善待文人,太祖皇帝教后世子孙刑不上大夫,更是留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车马簇,书中自有千钟粟!
据《宋史·苏颂传》记载,北宋熙宁二年,金州知州张仲宣因贪赃枉法而被判死刑,司法官对其处以脊杖刑和黥刑,然后发配海岛。审刑院知院事苏颂听闻此案后,向宋神宗上奏说,古代刑不上大夫,张仲宣官居五品,如果对其处以黥刑,并令其与徒隶为伍,即使他这个人不值得怜悯,但仍然处罚过重,因为这使大夫的名誉受到了污辱。
宋神宗认为有道理,于是免除了张仲宣的杖刑和黥刑,将其流放贺州。此后针对官吏不适用杖黥法,成为宋朝固定的法律制度。这是对“刑不上大夫”原则的具体制度化。
可是,北宋末年,靖康之耻真的只能怪宋钦宗、宋徽宗两位皇帝,当宋徽宗突破文官设置的重重阻碍清查京城守卫,发现号称八十万禁军却只有三五万人,还有一半是老弱病残当作何感想。自杯酒释兵权后,汉人王朝最后一个尚武王朝唐王朝完全终结了。
官本位是古代官制文化的核心。官员不仅拥有权力,还拥有财富、声誉和各种特权;做官首先是一种身份等级,其次才是一种职业。从观念形态来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传统文化基本的价值取向,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训亦可引申为“唯有做官高”。这主要是因为做官有种种好处。
首先,在古代社会分层体系中,元代人分十等,官居第一,即“官”代表较高的社会地位。其次,升官与发财始终紧紧联系在一起。
官职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官员除了有正常的俸禄之外,还有占田荫客、不纳赋税、不服劳役、年节赏赐、陋规津贴等各种好处。再次,法律还赋予了官员种种特权。王公贵族即使犯罪,亦有“八议”或“官当”制度,即可免于或从轻处罚。
文官的选拔,早期靠举孝廉,后期靠科举,选出的都是文人里的精华,也就是能代表整个文人集体的人物。本来按理说,他们与血雨腥风的战场根本不沾边,但越到后期,文人越发激进,变得跟吃了枪药似得,只要一旦表示要求和,马上就攻击那些人“卖国”、“无耻”,然后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把他们给批斗一把。
国家被这些家伙绑架以后,越开越远,最后只能是翻车一途,所以明朝最后惨遭建奴屠戮;清朝在庚子国乱以后再也恢复不了元气,也失去了人民的认同,最后孙文和袁世凯联手埋葬了它。
其实早年的文人并不这样,早年在秦汉时代,武官完全是纯武人集团组成,文武个集团互不从属,也没什么交集,彼此独立。文人要谈战争,只能把自己变成武人,就像东汉的班超,已开始准备以文化成就自己,后来觉得不实际,也没意思,就投笔从戎,替东汉镇守西域。文武两班总体上虽称不上和睦共处,却也是井水不犯河水。
由于早在唐末,传统的军事制度“府兵之制”崩溃,以及唐末、五代十国时代武人藩镇割据、尾大不掉,皇帝认为这出在武人集团自成体系的原因,出于制衡武人的考虑,皇帝把后勤支持、装备调拨、物资管理以及军事决策的权利划给了文官,这样一来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武人变成文官的附属和附庸,这一点在明朝发挥到极致。
有时候高品级的武官,反而必须向低品级的文官行礼,比如万历名将戚继光对首辅张居正的信里就自称“门下走狗小的戚某”,虽说戚继光的确官职不如张居正高,但也不至于变成“门下走狗”这个程度,武官对文官的从属,由此可见一斑。
但这种安排的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文人把持了军事,就导致武人在外处处掣肘,在文人们看来,“名节”永远比“成败”更重要,对“名节”的追求近乎变态,以至于不顾胜负,这就导致国家一次次被他们坑得很惨。
比如邓艾偷渡阴平时,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率优势兵力据城阻挡,此时如果诸葛瞻像司马懿当年那样闭门不出,凭着邓艾那点兵力还能奈何诸葛瞻。可叹诸葛瞻仅仅为了争一口气,就中了邓艾的激将法,不顾国家前途出战,最后战死军中,还把蜀国最后一点老底拼掉了。
他是忠诚,但这种实际是赌上了国家前途来成就他一人名节的鲁莽忠诚,实在让人难以认同。
中国古代都是由文人治国,而那些技术人员都是最低价的匠人,文人是最高等的,然后是农民,然后才是匠人,商人是最低等的。所有的新技术出现,所有的商人在应用新技术提高生产力的时候,在那些狗屁文人眼里,永远都是奇技淫巧不值一提。
古代知识分子的总体形象通常是一副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弱不禁风的模样,更代表不识愁滋味,只会吟风弄月的游手好闲和“下笔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世事不通,除了对其社会地位、学识水准的有些仰慕之外,在世人眼中,“百无一用是书生”。
文人可能有骨气,可能有大志,但是他们从来看不起技术的发展,在这样的文人集团的带领下,中国那些心灵手巧的“匠人”永远出不了头。
文人误国,不是说文人无大志,不是说文人无骨气,而是文人永远不重视技术的发展,不提倡科技的进步,甚至他们会阻挠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他们空有想法,却不知道怎么去实现,这就是文人误国的根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官
历史上说文人误国有这么回事吗?
当然有。远至王莽妄套经典,硬将汉制全盘改为周制;近至明清各种党争,尤其是明末东林党争,以上种种,皆是文人误国。但是“文人误国”这话本身有斟酌。古中国本就是以文人充官吏,科举制后尤甚,管理国家以文人为主:以此,误国固然有文人,但是历朝盛世中丰国、壮国的又有多少不是文人?可知丰国、...
历史上说文人误国有这么回事吗?
并未有人明确说过这句话,但从历史上看确实是有这个意思的。文人误国,从明史来看确实有那么点意思,从朱棣之后,言官当道,上至皇帝,下至囚犯,上至国家生死存亡,下至鸡毛琐事,皆能喷个狗血淋头;其次言官结党营私也不在少数。当然也不是一棒子打死,譬如于谦。有宋一代善待文人,太祖皇帝教后世...
为什么总有人说文人误国呢?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文人过于空谈道理因为科举制度可以让很多社会底层的人有翻身改变命运的聚会,所以很多人终其一生也在科举考试的路上。但是他们走这条路的唯一方式就是读书,而且很多都把所有的实践花在读书上,没有实践的机会,遇到一些实际情况的时候,他们也只能照搬古代的模式,或者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二、不利于...
有种说法叫文人误国,为什么?
所谓的文人误国,大概是指那些太过重文轻武的朝代了。文人权势过重,势必会导致朝廷内部拉帮结派,想要弹劾哪个武将就弹劾。就比如承受了“莫须有”罪名的岳飞,那这样,武官还要在文官裤裆子底下讨生活,就会形成极不平衡的局面,不利于朝政。另外若是武大于文,那也会造成危险的局面。就比如...
为什么说“文人误国”
因为国家的兴衰成败需要找到一个替罪羊,惹最高统治者显然不妥,因为中国人的首要政治道德就是要求臣子忠君,不得随意批评和评价皇室,骂以前的皇帝也可能会让当前的有权大爷不爽;惹武夫也不太合适,没准马路上就被大头兵打了黑枪。所以,只好骂骂女人、文人这些伤害值比较低的人群咯 ...
总说“文人误国”,历史上有哪些文人误国的例子呢?
这次事件,堪称历史上“文人误国”的鼻祖。不过叔孙通其人,和后世那些不懂应变的腐儒,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人用谭嗣同的话来说,就是个货真价实的“乡愿”,虽然是当时闻名的大儒,但是最擅长趋炎附势,拍君主的马屁,连刘邦都被他拍的舒舒服服。太史公司马迁这么评价他,&...
历史上的文人为什么总是会被说是误国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古话,是说有些人不切实际纸上谈兵,但实际上却无法对国家做出有效的贡献,反而是一心做实事的人更能振兴国家
为什么总说“文人误国”呢?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文主内,武主外,长年不再皇帝身边,自然没有多少感情,而且功高盖主,文官的花言巧语就很有可能让一个国家损失一名得力干将。还有很多时候,只要国家局势动荡,不少学生就会上街游行,很容易就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来。很多读书人,社会经验不足,只是理论...
历史上有哪些书生误国的例子?
所以就是因为朱熹在不确定的时间创造了不恰当的理论学说,使得今后的文人,被儒家思想完全的禁锢,没有能够开发出新的思想导致后来的知识分子缺乏自己的思考平生就知道死读书。总的来说书生误国的例子应该还是比较多的,因为在历朝历代,很多的那些奸臣都是高级的知识分子,但是他们并没有用他们的知识来帮助...
在古代为什么经常有人会说书生误国呢?
不是所有的书生都误国,会误国的是以下三种书生:一、笔下有万言,胸中无一策。长平之战中的赵括,如果考兵法知识,没准他能高中第一,绝对是读书的一把好手,实打实的高材生。赵括打完长平之战之后,给我们贡献了一个成语“纸上谈兵”。赵孝成王,自从中了范睢的反间计之后,长平之战就已经是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