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对联为什么双七字最多?双七字对联平仄格式有几种?什么都不懂,何谈?

如题所述

没找到标准答案,我猜一个:

对联起源于先秦,称为“桃符”,多是四个字,跟当时的诗体有关,比如《诗经》。

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具史料记载,后蜀广政二十七年(公元九六*四年)的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

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的三、四句,五、六句,即颔联,颈联,两两对仗,就象今天的对联。所以从前蒙童学作诗前先学对对子。

我认为七个字,一般已经可以表达很丰富的意思,而且读起来也顺口,做起来也比长联容易许多,所以更多见。

对联仄起平收,用马蹄韵格式。
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

也可:
上联:平仄仄平平仄仄
下联:仄平平仄仄平平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06
这东西初中语文书上就教过了。追问

初中教过,平仄为什么用错。不是一两个!

追答

很明显没好好读书啊

追问

平仄怎样分?

楹联的平仄规则是什么样的?如何通俗易懂的解释?
其次,对联不只有马蹄格一种格式,还有鱼竿,全平全仄等等其他的格式,比如非常著名的对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连字数都不一样,更遑论平仄了。这种对联往往追求“言外之意”,深韵义理,也自然是佳作。综上所述,两种答案都没有错,只需加上对应的前提。对于符合马蹄格的律句对联来...

楹联的平仄有几种格式
二字句,仄仄-平平。这是正格。重音节在后一字上,所以,第一字有时是可宽的。如,“作赋-观书”“眼底-眉尖”“落絮-游丝”“白鹤-青鸾”等等。三字句,平仄仄-仄平平。这是常用的,也有如平平仄-仄仄平。这三字句就相当与七言律句的后三字,其变化也不外如此。就三字而言,第一字也是可...

七字对联平仄如何把握?
1、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七言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2、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七言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3、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七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4、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七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对联的平仄顺口溜
出句尾字应为仄,对句末字总是平等。七言对联的平仄顺口溜全文为:出句尾字应为仄,对句末字总是平。除却韵脚莫孤仄,出句莫孤平。从来没有四连仄,何曾有过四连平。莫把两平夹一仄,休将两仄夹一平。二字四字应相反,四字六字应相同。都云一三五不论,须知二四六分明。遵从六项为合律,...

七字对联的平仄要求及规则
是上联还是下联,一看尾字便知。七言对联三要点:(1)词性相对,词意相应;(2)仄入平收:即上联末尾一个字须是仄声,下联末尾一字须是平声;(3)二、四、六平仄相对,要符合马蹄韵,即上联二、四、六要么是“平、仄平”,要么是“仄、平、仄”,下联在与上联平仄相对的基础上,同此。

对联的每个字的位置上下联都要平仄相对吗
如果一副对联上下联各只有三个字或五个字的话,那么最好能平仄相对,如果是七字以上的对联,能够做到完全平仄相对那当然更好,如果做不到,那么逢双字(即二 四 六 八 十)最好能平仄相对,因为上下联能做到平仄相对会更具有音韵美,举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对联的平仄有什么讲究?
这是马蹄韵对联规则的精华所在,因状如马蹄的节奏,“马蹄韵”因此而得名。 以上联为例,马蹄韵有两种平仄排列规则(平仄杆): 第一种: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二种: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不论是句脚平仄还是句中平仄,均应遵循此规则: 句脚平仄:不管多少句的联语,每一分句的句脚字只要从...

写对联每一个字都要讲究平仄吗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现代对联的创作中,这一规则并非绝对。对于较短的对联,如三字或五字对联,平仄相对的要求可能会更加严格。但对于七字以上的对联,尤其是较长的对联,完全做到平仄相对是比较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创作者往往力求在双数位置上的字保持平仄相对,以保持音韵的和谐。对联的平仄...

七字以上的对联平仄怎么写
1、忌三连平。即在尾三字中,必须有一个仄声。2、忌犯孤平,即在整句句子中,除了尾字外,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平声字。注意这两点,就能避免律句中的禁忌。3、忌诗中的变格:在(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式中,倒数第三字与倒数第二字,在律诗中常常可以互换,即尾三字变为“仄平仄”的格式。

对联平仄规则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当代楹联界公认的平仄相谐规则是中南大学楹联研究所余德泉教授提出的“马蹄韵”规则。不论是句脚平仄还是句中平仄,均应遵循此规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