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诗句有哪些?思乡的

如题所述

杜甫——《月夜忆舍弟》

  【年代】:唐
  【作者】:杜甫——《月夜忆舍弟》
  【内容】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赏析】: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实乃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25
杜甫——《月夜忆舍弟》

  【年代】:唐
  【作者】:杜甫——《月夜忆舍弟》
  【内容】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9-25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9-27
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第4个回答  2012-10-06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思乡诗句
杜甫思乡诗句如下: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4、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

杜甫表达思乡之情的名诗句是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月夜忆舍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的思乡的诗句有那些?只要一两句
「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的思乡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杜甫《绝句二首》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 杜甫《江汉》

杜甫思乡的诗句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

杜甫思乡的诗句有哪些
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 羁鸟思旧林,心事逐芳草。离乡怀远方,久作长安道。客路秋飒然,乱愁转乡国。白日无心云,归期岂堪说。接下来对杜甫的思乡诗句进行详细解释:杜甫在异乡漂泊,时常表达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其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思乡思亲的诗句
1、《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

思乡的优美古诗词(七首杜甫思乡诗词)
很有意思,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借月思乡之诗: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前半句好理解,天上一轮满月,就像一块明镜飞挂在天空中一样;而后半句,就要理解诗人是在赏月,他一定想到了许多...

杜甫的诗句有哪些?思乡的
杜甫——《月夜忆舍弟》【年代】:唐 【作者】:杜甫——《月夜忆舍弟》【内容】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赏析】: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

杜甫关于思乡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