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里和公司签订的保密协议,脱密期是多长时间啊?

和公司签署保密协议,公司老是拿这个压员工,请问怎么才能算是解除保密协议啊,得多长时间啊?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一般是两年。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可见,如果你离职以后,有2年的竞业限制期限。根据第23条,假如你离职后,单位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如果没有补偿,就可以不受限制。

相关链接
http://www.chinacourt.org/flwk/show1.php?file_id=119409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12-01
离职的时候就可以解除了

劳动合同中脱密期需要多长时间
劳动合同中的脱密期一般需要二年。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则一般在二年以后,当事人才可以从事相关被限制的业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

脱密期应该多长时间·,国家有规定吗?
不超过六个月。《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 1996年劳动部 第二项:“用人单位与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时,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前或该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时间内(不超过6个月),调整其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相关内容”。《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后,...

脱密期应该多长时间·,国家有规定吗?
总的来说,脱密期的长度一般不超过6个月,但在具体操作中,企业应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同时注重对员工的保密管理和教育,以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

保密协议中的脱密期是什么意思?
关于脱密期的规定,是一般6个月-1年,重要1年-2年,核心2年-3年,这个规定,一般人是查不到的,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或其他法律法规都没有对脱密期进行明文规定,此规定的来源应来自于国家保密局的规定,参考云南省保密局公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密人员保密管理工作的意见》解读之四,第四部分...

公司签保密协议需注意事项
保密协议应明确离职后不能从事的职业范围,以确保敏感信息的安全。此外,需规定离职后的脱密期,一般建议为2年,以便员工在新工作中逐渐适应并忘掉旧公司信息。同时,应明确违约赔偿金数额,通常为保密费的24-50倍,以确保违约行为的严重性得到惩罚。脱密期或竞业限制期应合理设定,若无脱密期限制,员工...

离岗离职脱密期多长时间
离岗离职脱密期时间是1至5年。一般情况下,核心涉密人员为3年至5年,重要涉密人员为2年至3年,一般涉密人员为1年至2年。脱密期自机关、单位批准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之日起计算。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对特殊的高知密度人员,...

保密协议中脱密期限和同业竞止期
一个是在用工期间,一个是离职之后,但是貌似这个脱密期和劳动合同法规定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有相悖之处。禁业补偿金应该按月发放,按季度发放貌似不太合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

我在2015年初与前公司签订了永久保密协议,现在原公司公开了专利,那么我...
所谓永久保密本来就不合法 脱密期六个月 如果是敬业禁止也有时间限制并且要给你钱,不能单方面约定

保密期与脱密期的区别
现在企业通过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进一步约定该保密义务。与竞业禁止(离职后不得从事与原 公司 相竞争的行业)不同,保密的义务可以是终生的,只要那个商业秘密一直还处于未公开的状态,员工就得一直保守秘密(无论是在职,还是离职,或者离职多少年后),没有时间限制的。 脱密期的含义 脱密期中的“密...

我是一个军工单位的涉密人员,脱密期一年,如果想辞职是不是一定得在本...
脱密期一年,属于一般涉密人员,可以辞职。辞职后脱密期仍受国家监控,到同行业公司可能会有一定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十四条 从事国家秘密载体制作、复制、维修、销毁,涉密信息系统集成,或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等涉及国家秘密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经过保密审查,具体办法由国务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