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跃式跳高过杆的技巧

不知道如何练习

背跃式 要技巧的。。

助跑 是关键。

背越式跳高过杆训练教学技巧

发表于2004年第四期

初步接触背越式跳高的学生,在学生过杆过程中,无论老师怎样强调头后仰,收腿、挺髋,无论学生如何注意运用都是语言提示,过杆动作仍然是”团身”,在训练教学中,我针对这些情况,联系理论,想出“四步教学训练法”并用于实践中,效果显著。

第一步:改被动为主动

在学生已掌握好助跑与起跳衔接的基础上,首先估计一下学生在正常水平下起跳的高度(不管过杆时动作怎样),然后再用海绵垫层垫的高度比正常水平下高度再高一层垫(垫厚约为30cm)再让学生助跑起跳,当然此时实际高度高于学生们的能力,他们则很难安 稳的落垫,则腰会落在最上层垫边缘上,然后滑下。这样重复多次略高于实际水平的练习的目的是给腰部肌肉和躯干以足够的刺激,让引起“反弓”的肌肉本体感觉器兴奋度增大 ,神经抑制减弱,自然形成期望中的“反弓。

第二步:加强本体运动感觉

当学生能初步形成“反弓”时就可在起跳点上加一块弹跳板,横杆改为弹性绳, 以此来增加腾空过杆时间,这样可给学生在空中有充分时间来体会、感觉空中“反弓”是怎样的。利用此手段可改善加强肌肉本体感觉,使之更准确,更精确,大脑印象更深刻,动作更优美、用弹性绳可去掉学生畏惧,怕疼的心理,使其大胆尝试。

第三步:模拟

去掉弹跳板,横杆仍为弹性绳,让学生在正常高度下起跳,此时老师仍可用语言提示来帮助巩固学生动作。

第四步:检验效果

在充分练习以上三步基础上可将横杆改为标准跳高横杆来检验一下效果,若学生仍未形成“反弓”意识,则应加强第一、二步的练习,若“反弓”意识不明显应加强第二步练习,来达到最终练习目的。

综上,如果教师能够有尺度的把握好这四步的练习强度,相信对学生杆上动作有很大改善和帮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借阅别人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
一、助跑的技术要素

(一)技术特点
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点是弧线助跑,助跑线一般为“J”其优点是:
1.助跑的预备段是一条直线或曲率很小的线曲,因此全球便于加速和发挥速度。
2.向弧线过渡时比较平缓自然,可以避免停顿或减速。
3.弧线曲率由大变小,使身体逐步加大内频。
4.最后一步与横杆约成20度至30度角,以保证人体在腾空后,有一个适宜的相对于横杆的垂直位移距离。

(二)助跑技术
助跑的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并为提高起跳效果和顺利地越过横杆创造条件。背越式跳高一般采用8至12步助跑,分直线助跑段与弧线助跑段。
1.直线助跑技术:近似于短路途中跑技术,跑进时身体重心高而平稳上体适当前倾,后蹬充分有力,前摆积极抬腿,两臂协调配合大幅度摆动;
2.弧线助跑技术:身体逐步内倾,加大外侧腿臂的摆动幅度,保持头、躯干成一直线向内倾。助跑的整个过程应有明显的加速性和较强的节奏感,尤其是最后几步逐渐加快,到最后一步最快。

二、背越式跳高助跑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一)助跑弧线的曲率不当:

在学习弧线助跑中,经常会出现助跑弧线不正确的问题,主要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错误1:在助跑中,身体内倾不是逐渐加大,而是一开始进入弧线时,身体内倾最大,跑至最后两步时身体反而直立起来,表现在助跑路线上有跑直线的不合理现象。错误2:在助跑中,身体内倾没有变化,表现在助跑路线上有跑圆弧的不合理现象。
错误3:在助跑中,身体内倾由不变大,表现在助跑上有绕弯的不合理现象。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学生未能掌握好弧线助跑的技术,形成正确的弧线并并依靠本体感觉来控制身体内倾的变化。

检查错误的方法:检查学生的助跑步点及路线是否正确,可以按照弧线助跑的技术要求,对每一步进行检查,通常每一步跑进方向的转折(一般称转折角)应逐渐加大。

主要教学手段:

1、运用各种半径弧线跑练习。
(1)直道和上、下弯道的加速跑。
(2)半径为6-8米的圆圈跑、螺旋跑和“8”字跑;
(3)直线接弧线或直线切入圆圈跑。

2、借助器械练习
教师利用长的绳子连接教师和学生(学生用内侧手抓绳子的一端)。弧线助跑时,教师用力牵拉绳子以加大向心力,迫使学生躯干保持适当内倾,加强肌肉的本体感觉。

3、利用标志物进行弧线助跑练习
教师利用标志线或在地面上画出前进路线,要求学生沿标志或路线反复练习,加强正确弧线助跑感觉。途中的大小块可以用小木块或海绵块,可以放在弧线的一边或两边都放,只放单侧可以避免直线助跑,放两侧可以避免圆弧助跑和绕大弯助跑。

(二)助跑最后一步的方向不正确

在背越式跳高助跑教学中,最后一步出现的问题通常比较严重,主要会产生外八字的跑法,最后起跳时的正确位置应仍然沿弧线方向跑进;而错误技术往往造成错误的起跳位置,致使最后一步的路线偏离了弧线的自然延伸,从而使下肢产生两个不同方向的分离,导致力的分解,县最后一步支撑中助跑速度方向偏离支撑点,以致无法产生正确的起跳,上体会过早倒向横杆。

产生原因:起跑前有躲杆意识或急于做背向横杆动作,起跳腿下意识地偏离起跳点。
主要教学手段:
1.反复进行上1-3起跳练习,强调最后一步上步时起跳腿的摆动方向。
2.在起跳点放置标志物,以控制最后一步的跑进方向;
3.在起跳点放置适当大小的综垫或弹性跳板,反复进行起跳练习,练习中强调跳上起跳点起跳;
4.标出起跳点,反复练习。

(三)起跳时脚位不正

背越式跳高最后一步放脚尖的方向与起跳同等重要,脚位不正确,同样会对起造成极大的影响。通常初学者在起跳时脚尖会自然地产生外展,形成外八字的放脚动作,这种放脚技术,一会造成起跳时横向水平速度过大,产生冲杆现象;二易造成踝关节的损伤。

教学手段:
1.上一步放脚模仿技术练习,练习中要求放脚方向要正;
2.行进间沿直线做上1-3步起跳练习,注意强调沿直线放脚起跳;
3.在起跳点沿跑进方向放一小垫子,要求在垫上起跳;
4.短程助跑弹性跳板起跳练习,在起跳点上放置有弹性的跳板,方向与助跑方向一致,要求踏板起跳。

背越式跳高的训练有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及恢复训练四方面。

身体训练是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身体训练水平的发展是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的基础,是大负荷训练的物质保证,是不断提高运动成绩的先决条件。身体训练有以下内容:速度训练有一般速度和专项速度。一般速度30—6m反复跑、100—150m,反复跑、30—60m追逐跑;专项速度有弧线跑30m计时,全程助跑计时,后四步助跑计时,下坡跑接弧线跑20m,下坡跑度弧线跑20m,,快速摆臂摆腿的模仿练习,快速起跳练习。

弹跳力训练有自然弹跳力和专项弹跳力两种。前者的方法有各种行进间跳跃!跨步跳、单足跳20—30m,计时、四步助跑五级跳";后者有带助跑4—5步的跳跃,计时30—60m,跳跃及各种跳深、跳栏架、跳台阶、综合跳等。

力量训练有一般力量素质训练和专项力量素质训练两种。前者的训练方法有助木举腿、高抬腿走、实心球练习等;后者的训练方法有负重弓箭走、负重蹬台阶4cm,负重半蹲起、及利用其他器械练后群肌、小肌群力量。

协调性训练有各种体操技巧练习,各种绕栏、跨栏跑,各种球类运动等均能提高运动员的灵敏和协调能力。技术训练跳高技术是影响运动成绩的最重要因素。只有掌握合理的技术,才能充分发挥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潜力,取得好成绩。

技术训练在教学和训练中反复进行,技术训练中应包括学习掌握跳高的基本技术和一些主要环节的动作,但应侧重于进一步改进技术细节,不断完善整个技术的节秦,提高技术水平。在训练中应采用简化的练习和专门辅助手段,各个技术环节分别练习,逐一改进,并进行大量的完整技术练习,进一步增强肌肉感觉和体会技术动作。只有不断地在突破某些技术环节的基础上,再进行完整的技术训练才能提高运动成绩。

在技术训练时,更强调根据运动员个人特点在技术细节上有所创新,如:对弹跳力好的运动员要求多练跳跃,发挥自己的长处;对有一定基础的运动员强调大强度,时间短而有效的训练方法。

心理训练在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比赛成绩。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保持最佳竞技状态。心理训练有感知觉训练、表象训练、集中注意力训练、意志训练、自信心培养五种。

在训练中不仅要与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还必须因人而异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提高心理训练水平,逐渐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恢复训练随着运动员水平的不断提高,优秀运动员的负荷越来越大,故恢复过程也显得十分重要。主要的恢复训练方法有:教育学手段与方法,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心理恢复的手段和方法,同时应对恢复训练的水平进行必要的测定。一、越式跳高助跑技术特点:
(一)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点是弧线助跑
弧线助跑与直线助跑相比较有不足之处。如弧度不易固定、步点不易准确、助跑不易丈量和起跳时容易造成过早转体倒肩等。但是弧线助跑的积极因素,特别对于背越式起跳、过杆等动作结构,却是非常必要的。助跑线一般为“J”形,其优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降低身体重心。背越式最后3-4步弧线跑,因身体承受离心力作用,致使身体向弧心倾斜,半径越短跑速越快,人体内倾越大,这就自然降低了身体重心。研究资料证实:身体内倾30度可降低重心13厘米。重心降低,自然加长了起跳时的工作距离。
(2)由于背越过杆的要求,起跳后身体要转成背向横杆的姿势,采用弧线助跑在不影响跑速的情况下,至起跳时身体已成侧对横杆了,最后一步与横杆约成20度至30度角,以保证人体在腾空后,有一个适宜的相对于横杆的垂直位移距离。这为起跳作好了准备,有利于起跳时的身体绕纵轴旋转。
(3)弧线助跑在起跳时有一个身体由内倾转向垂直的运动,弧线曲率由小变大,使身体逐步加大内倾,有关资料表明:其所产生的法向加速度可以加大支撑点的压力,增加起跳效果;所产生的切向加速度(即离心加速度)有助于向横杆方向的运动。这是身体起跳后由垂直转为水平的主要动力。
(4)弧线助跑由于身体内倾,可以避免起跳时的过早倒向横杆。
(二)助跑技术
助跑的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并为提高起跳效果和顺利地越过横杆创造条件。背越式跳高一般采用8至12步助跑,分直线助跑段与弧线助跑段。
1.直线助跑技术:跑进时身体重心高而平稳上体适当前倾,后蹬充分有力,步幅由大变小,前摆积极抬腿,两臂协调配合大幅度摆动,积极为弧线助跑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为起跳作准备。
2.弧线助跑技术:身体逐步内倾,加大外侧腿臂的摆动幅度,保持头、躯干成一直线向内倾。助跑的整个过程应有明显的加速性和较强的节奏感,尤其是最后几步逐渐加快,到最后一步最快。

二、背越式跳高助跑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一)助跑弧线的弯曲程度不当
在学习弧线助跑中,经过自我的学习和训练中经常会出现助跑弧线不正确的问题,主要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错误1:在助跑中,身体内倾不是逐渐加大,而是一开始进入弧线时,身体内倾最大,跑至最后两步时身体反而直立起来,表现在助跑路线上有跑直线的不合理现象。
错误2:在助跑中,身体内倾没有变化,表现在助跑路线上有跑圆弧的不合理现象。
错误3:在助跑中,身体内倾不变化,表现在助跑上有绕弯的不合理现象。
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学生未能掌握好弧线助跑的技术,形成正确的弧线并并依靠自我的感觉来控制身体内倾的变化。
检查错误的方法:检查学生的助跑步点及路线是否正确,可以按照弧线助跑的技术要求,对每一步进行检查,通常每一步跑进方向的转折应逐渐加大。
主要教学手段总结:
1、运用各种半径弧线跑练习。
(1)直道和上、下弯道的加速跑。
(2)半径为6-8米的圆圈跑、螺旋跑和“8”字跑;
(3)直线接弧线或直线切入圆圈跑。
2、借助器械练习
利用长的绳子连接教师和学生(学生用内侧手抓绳子的一端)。弧线助跑时,教师用力牵拉绳子以加大向心力,迫使学生躯干保持适当内倾,加强肌肉的本体感觉。
3、利用标志物进行弧线助跑练习
教师利用标志线或在地面上画出前进路线,要求学生沿标志或路线反复练习,加强正确弧线助跑感觉。途中的大小块可以用小木块或海绵块,可以放在弧线的一边或两边都放,只放单侧可以避免直线助跑,放两侧可以避免圆弧助跑和绕大弯助跑。
(二)助跑最后一步的方向不正确
在背越式跳高助跑教学中,最后一步出现的问题通常比较严重,主要会产生外八字的跑法,最后起跳时的正确位置应仍然沿弧线方向跑进;而错误技术往往造成错误的起跳位置,致使最后一步的路线偏离了弧线的自然延伸,从而使下肢产生两个不同方向的分离,导致力的分解,县最后一步支撑中助跑速度方向偏离支撑点,以致无法产生正确的起跳,上体会过早倒向横杆。
产生原因:起跑前有躲杆意识或急于做背向横杆动作,起跳腿下意识地偏离起跳点。
主要教学手段总结:
1、反复进行上1-3起跳练习,强调最后一步上步时起跳腿的摆动方向。
2、在起跳点放置标志物,以控制最后一步的跑进方向;
3、在起跳点放置适当大小的综垫或弹性跳板,反复进行起跳练习,练习中强调跳上起跳点起跳;
4.标出起跳点,反复练习。
以上练习中,教师应在一旁观察并及时进行纠正。
(三)起跳时脚位不正
背越式跳高最后一步放脚尖的方向与起跳同等重要,脚位不正确,同样会对起跳造成极大的影响。通常初学者在起跳时脚尖会自然地产生外展,形成外八字的放脚动作,这种放脚技术,一会造成起跳时横向力量过大,产生冲撞到杆的现象;二易造成踝关节的损伤。
教学手段总结:
1.上一步放脚模仿技术练习,练习中要求放脚方向要正;
2.行进间沿直线做上1-3步起跳练习,注意强调沿直线放脚起跳;
3.在起跳点沿跑进方向放一小垫子,要求在垫上起跳;
4.短程助跑弹性跳板起跳练习,在起跳点上放置有弹性的跳板,方向与助跑方向一致,要求踏板起跳。
对于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技术中常见的错误,还有许许多多,等待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实践中解决,但一条不能变的是一经发现马上纠正,从而提高整个背越式跳高的质量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0
背跃式 要技巧的。。

助跑 是关键。

背越式跳高过杆训练教学技巧

发表于2004年第四期

初步接触背越式跳高的学生,在学生过杆过程中,无论老师怎样强调头后仰,收腿、挺髋,无论学生如何注意运用都是语言提示,过杆动作仍然是”团身”,在训练教学中,我针对这些情况,联系理论,想出“四步教学训练法”并用于实践中,效果显著。

第一步:改被动为主动

在学生已掌握好助跑与起跳衔接的基础上,首先估计一下学生在正常水平下起跳的高度(不管过杆时动作怎样),然后再用海绵垫层垫的高度比正常水平下高度再高一层垫(垫厚约为30cm)再让学生助跑起跳,当然此时实际高度高于学生们的能力,他们则很难安 稳的落垫,则腰会落在最上层垫边缘上,然后滑下。这样重复多次略高于实际水平的练习的目的是给腰部肌肉和躯干以足够的刺激,让引起“反弓”的肌肉本体感觉器兴奋度增大 ,神经抑制减弱,自然形成期望中的“反弓。

第二步:加强本体运动感觉

当学生能初步形成“反弓”时就可在起跳点上加一块弹跳板,横杆改为弹性绳, 以此来增加腾空过杆时间,这样可给学生在空中有充分时间来体会、感觉空中“反弓”是怎样的。利用此手段可改善加强肌肉本体感觉,使之更准确,更精确,大脑印象更深刻,动作更优美、用弹性绳可去掉学生畏惧,怕疼的心理,使其大胆尝试。

第三步:模拟

去掉弹跳板,横杆仍为弹性绳,让学生在正常高度下起跳,此时老师仍可用语言提示来帮助巩固学生动作。

第四步:检验效果

在充分练习以上三步基础上可将横杆改为标准跳高横杆来检验一下效果,若学生仍未形成“反弓”意识,则应加强第一、二步的练习,若“反弓”意识不明显应加强第二步练习,来达到最终练习目的。

综上,如果教师能够有尺度的把握好这四步的练习强度,相信对学生杆上动作有很大改善和帮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借阅别人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参考资料:http://www.ty121.cn/Article/Class2/Class35/200502/980.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12-02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
一、助跑的技术要素

(一)技术特点
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点是弧线助跑,助跑线一般为“J”其优点是:
1.助跑的预备段是一条直线或曲率很小的线曲,因此全球便于加速和发挥速度。
2.向弧线过渡时比较平缓自然,可以避免停顿或减速。
3.弧线曲率由大变小,使身体逐步加大内频。
4.最后一步与横杆约成20度至30度角,以保证人体在腾空后,有一个适宜的相对于横杆的垂直位移距离。

(二)助跑技术
助跑的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并为提高起跳效果和顺利地越过横杆创造条件。背越式跳高一般采用8至12步助跑,分直线助跑段与弧线助跑段。
1.直线助跑技术:近似于短路途中跑技术,跑进时身体重心高而平稳上体适当前倾,后蹬充分有力,前摆积极抬腿,两臂协调配合大幅度摆动;
2.弧线助跑技术:身体逐步内倾,加大外侧腿臂的摆动幅度,保持头、躯干成一直线向内倾。助跑的整个过程应有明显的加速性和较强的节奏感,尤其是最后几步逐渐加快,到最后一步最快。

二、背越式跳高助跑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一)助跑弧线的曲率不当:

在学习弧线助跑中,经常会出现助跑弧线不正确的问题,主要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错误1:在助跑中,身体内倾不是逐渐加大,而是一开始进入弧线时,身体内倾最大,跑至最后两步时身体反而直立起来,表现在助跑路线上有跑直线的不合理现象。错误2:在助跑中,身体内倾没有变化,表现在助跑路线上有跑圆弧的不合理现象。
错误3:在助跑中,身体内倾由不变大,表现在助跑上有绕弯的不合理现象。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学生未能掌握好弧线助跑的技术,形成正确的弧线并并依靠本体感觉来控制身体内倾的变化。

检查错误的方法:检查学生的助跑步点及路线是否正确,可以按照弧线助跑的技术要求,对每一步进行检查,通常每一步跑进方向的转折(一般称转折角)应逐渐加大。

主要教学手段:

1、运用各种半径弧线跑练习。
(1)直道和上、下弯道的加速跑。
(2)半径为6-8米的圆圈跑、螺旋跑和“8”字跑;
(3)直线接弧线或直线切入圆圈跑。

2、借助器械练习
教师利用长的绳子连接教师和学生(学生用内侧手抓绳子的一端)。弧线助跑时,教师用力牵拉绳子以加大向心力,迫使学生躯干保持适当内倾,加强肌肉的本体感觉。

3、利用标志物进行弧线助跑练习
教师利用标志线或在地面上画出前进路线,要求学生沿标志或路线反复练习,加强正确弧线助跑感觉。途中的大小块可以用小木块或海绵块,可以放在弧线的一边或两边都放,只放单侧可以避免直线助跑,放两侧可以避免圆弧助跑和绕大弯助跑。

(二)助跑最后一步的方向不正确

在背越式跳高助跑教学中,最后一步出现的问题通常比较严重,主要会产生外八字的跑法,最后起跳时的正确位置应仍然沿弧线方向跑进;而错误技术往往造成错误的起跳位置,致使最后一步的路线偏离了弧线的自然延伸,从而使下肢产生两个不同方向的分离,导致力的分解,县最后一步支撑中助跑速度方向偏离支撑点,以致无法产生正确的起跳,上体会过早倒向横杆。

产生原因:起跑前有躲杆意识或急于做背向横杆动作,起跳腿下意识地偏离起跳点。
主要教学手段:
1.反复进行上1-3起跳练习,强调最后一步上步时起跳腿的摆动方向。
2.在起跳点放置标志物,以控制最后一步的跑进方向;
3.在起跳点放置适当大小的综垫或弹性跳板,反复进行起跳练习,练习中强调跳上起跳点起跳;
4.标出起跳点,反复练习。

(三)起跳时脚位不正

背越式跳高最后一步放脚尖的方向与起跳同等重要,脚位不正确,同样会对起造成极大的影响。通常初学者在起跳时脚尖会自然地产生外展,形成外八字的放脚动作,这种放脚技术,一会造成起跳时横向水平速度过大,产生冲杆现象;二易造成踝关节的损伤。

教学手段:
1.上一步放脚模仿技术练习,练习中要求放脚方向要正;
2.行进间沿直线做上1-3步起跳练习,注意强调沿直线放脚起跳;
3.在起跳点沿跑进方向放一小垫子,要求在垫上起跳;
4.短程助跑弹性跳板起跳练习,在起跳点上放置有弹性的跳板,方向与助跑方向一致,要求踏板起跳。

背越式跳高的训练有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及恢复训练四方面。

身体训练是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身体训练水平的发展是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的基础,是大负荷训练的物质保证,是不断提高运动成绩的先决条件。身体训练有以下内容:速度训练有一般速度和专项速度。一般速度30—6m反复跑、100—150m,反复跑、30—60m追逐跑;专项速度有弧线跑30m计时,全程助跑计时,后四步助跑计时,下坡跑接弧线跑20m,下坡跑度弧线跑20m,,快速摆臂摆腿的模仿练习,快速起跳练习。

弹跳力训练有自然弹跳力和专项弹跳力两种。前者的方法有各种行进间跳跃!跨步跳、单足跳20—30m,计时、四步助跑五级跳";后者有带助跑4—5步的跳跃,计时30—60m,跳跃及各种跳深、跳栏架、跳台阶、综合跳等。

力量训练有一般力量素质训练和专项力量素质训练两种。前者的训练方法有助木举腿、高抬腿走、实心球练习等;后者的训练方法有负重弓箭走、负重蹬台阶4cm,负重半蹲起、及利用其他器械练后群肌、小肌群力量。

协调性训练有各种体操技巧练习,各种绕栏、跨栏跑,各种球类运动等均能提高运动员的灵敏和协调能力。技术训练跳高技术是影响运动成绩的最重要因素。只有掌握合理的技术,才能充分发挥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潜力,取得好成绩。

技术训练在教学和训练中反复进行,技术训练中应包括学习掌握跳高的基本技术和一些主要环节的动作,但应侧重于进一步改进技术细节,不断完善整个技术的节秦,提高技术水平。在训练中应采用简化的练习和专门辅助手段,各个技术环节分别练习,逐一改进,并进行大量的完整技术练习,进一步增强肌肉感觉和体会技术动作。只有不断地在突破某些技术环节的基础上,再进行完整的技术训练才能提高运动成绩。

在技术训练时,更强调根据运动员个人特点在技术细节上有所创新,如:对弹跳力好的运动员要求多练跳跃,发挥自己的长处;对有一定基础的运动员强调大强度,时间短而有效的训练方法。

心理训练在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比赛成绩。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保持最佳竞技状态。心理训练有感知觉训练、表象训练、集中注意力训练、意志训练、自信心培养五种。

在训练中不仅要与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还必须因人而异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提高心理训练水平,逐渐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恢复训练随着运动员水平的不断提高,优秀运动员的负荷越来越大,故恢复过程也显得十分重要。主要的恢复训练方法有:教育学手段与方法,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心理恢复的手段和方法,同时应对恢复训练的水平进行必要的测定。一、越式跳高助跑技术特点:
(一)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点是弧线助跑
弧线助跑与直线助跑相比较有不足之处。如弧度不易固定、步点不易准确、助跑不易丈量和起跳时容易造成过早转体倒肩等。但是弧线助跑的积极因素,特别对于背越式起跳、过杆等动作结构,却是非常必要的。助跑线一般为“J”形,其优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降低身体重心。背越式最后3-4步弧线跑,因身体承受离心力作用,致使身体向弧心倾斜,半径越短跑速越快,人体内倾越大,这就自然降低了身体重心。研究资料证实:身体内倾30度可降低重心13厘米。重心降低,自然加长了起跳时的工作距离。
(2)由于背越过杆的要求,起跳后身体要转成背向横杆的姿势,采用弧线助跑在不影响跑速的情况下,至起跳时身体已成侧对横杆了,最后一步与横杆约成20度至30度角,以保证人体在腾空后,有一个适宜的相对于横杆的垂直位移距离。这为起跳作好了准备,有利于起跳时的身体绕纵轴旋转。
(3)弧线助跑在起跳时有一个身体由内倾转向垂直的运动,弧线曲率由小变大,使身体逐步加大内倾,有关资料表明:其所产生的法向加速度可以加大支撑点的压力,增加起跳效果;所产生的切向加速度(即离心加速度)有助于向横杆方向的运动。这是身体起跳后由垂直转为水平的主要动力。
(4)弧线助跑由于身体内倾,可以避免起跳时的过早倒向横杆。
(二)助跑技术
助跑的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并为提高起跳效果和顺利地越过横杆创造条件。背越式跳高一般采用8至12步助跑,分直线助跑段与弧线助跑段。
1.直线助跑技术:跑进时身体重心高而平稳上体适当前倾,后蹬充分有力,步幅由大变小,前摆积极抬腿,两臂协调配合大幅度摆动,积极为弧线助跑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为起跳作准备。
2.弧线助跑技术:身体逐步内倾,加大外侧腿臂的摆动幅度,保持头、躯干成一直线向内倾。助跑的整个过程应有明显的加速性和较强的节奏感,尤其是最后几步逐渐加快,到最后一步最快。

二、背越式跳高助跑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一)助跑弧线的弯曲程度不当
在学习弧线助跑中,经过自我的学习和训练中经常会出现助跑弧线不正确的问题,主要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错误1:在助跑中,身体内倾不是逐渐加大,而是一开始进入弧线时,身体内倾最大,跑至最后两步时身体反而直立起来,表现在助跑路线上有跑直线的不合理现象。
错误2:在助跑中,身体内倾没有变化,表现在助跑路线上有跑圆弧的不合理现象。
错误3:在助跑中,身体内倾不变化,表现在助跑上有绕弯的不合理现象。
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学生未能掌握好弧线助跑的技术,形成正确的弧线并并依靠自我的感觉来控制身体内倾的变化。
检查错误的方法:检查学生的助跑步点及路线是否正确,可以按照弧线助跑的技术要求,对每一步进行检查,通常每一步跑进方向的转折应逐渐加大。
主要教学手段总结:
1、运用各种半径弧线跑练习。
(1)直道和上、下弯道的加速跑。
(2)半径为6-8米的圆圈跑、螺旋跑和“8”字跑;
(3)直线接弧线或直线切入圆圈跑。
2、借助器械练习
利用长的绳子连接教师和学生(学生用内侧手抓绳子的一端)。弧线助跑时,教师用力牵拉绳子以加大向心力,迫使学生躯干保持适当内倾,加强肌肉的本体感觉。
3、利用标志物进行弧线助跑练习
教师利用标志线或在地面上画出前进路线,要求学生沿标志或路线反复练习,加强正确弧线助跑感觉。途中的大小块可以用小木块或海绵块,可以放在弧线的一边或两边都放,只放单侧可以避免直线助跑,放两侧可以避免圆弧助跑和绕大弯助跑。
(二)助跑最后一步的方向不正确
在背越式跳高助跑教学中,最后一步出现的问题通常比较严重,主要会产生外八字的跑法,最后起跳时的正确位置应仍然沿弧线方向跑进;而错误技术往往造成错误的起跳位置,致使最后一步的路线偏离了弧线的自然延伸,从而使下肢产生两个不同方向的分离,导致力的分解,县最后一步支撑中助跑速度方向偏离支撑点,以致无法产生正确的起跳,上体会过早倒向横杆。
产生原因:起跑前有躲杆意识或急于做背向横杆动作,起跳腿下意识地偏离起跳点。
主要教学手段总结:
1、反复进行上1-3起跳练习,强调最后一步上步时起跳腿的摆动方向。
2、在起跳点放置标志物,以控制最后一步的跑进方向;
3、在起跳点放置适当大小的综垫或弹性跳板,反复进行起跳练习,练习中强调跳上起跳点起跳;
4.标出起跳点,反复练习。
以上练习中,教师应在一旁观察并及时进行纠正。
(三)起跳时脚位不正
背越式跳高最后一步放脚尖的方向与起跳同等重要,脚位不正确,同样会对起跳造成极大的影响。通常初学者在起跳时脚尖会自然地产生外展,形成外八字的放脚动作,这种放脚技术,一会造成起跳时横向力量过大,产生冲撞到杆的现象;二易造成踝关节的损伤。
教学手段总结:
1.上一步放脚模仿技术练习,练习中要求放脚方向要正;
2.行进间沿直线做上1-3步起跳练习,注意强调沿直线放脚起跳;
3.在起跳点沿跑进方向放一小垫子,要求在垫上起跳;
4.短程助跑弹性跳板起跳练习,在起跳点上放置有弹性的跳板,方向与助跑方向一致,要求踏板起跳。
对于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技术中常见的错误,还有许许多多,等待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实践中解决,但一条不能变的是一经发现马上纠正,从而提高整个背越式跳高的质量
第3个回答  2021-01-20

跳高背越式教学技巧助跑与起跳技术

背越式跳高的七大技巧 背越式跳高的七大技巧有哪些
1、当头、肩越过横杆后,及时仰头、倒肩、展体,挺胞,并稍后收双腿,形成杆上背弓姿势,同时身体重心尽量靠近横杆,以充分利用腾空高度。2、当身体重心移过横杆后,应加速向上甩腿越过横杆。过杆后以背部落垫。3、注意好跑线,要有节奏的先4不慢,后不加快,在转弯时要加速,左脚靠近垫子,右腿一...

跨越式跳高动作要领
在山羊或跳箱上做仰卧背弓、顺势屈小腿举小腿练习,立定背越式跳越橡皮筋练习,体会倒肩、抬臀、挺髋,屈小腿过杆后小腿自然上甩,肩背落垫的动作。还可以中短距离助跑起跳过杆练习。降低横杆高度,用橡皮筋代替横杆,消除心理害怕因素。 海绵包应厚、软,符合厚度、宽度与长度要求。有背越式跳高海绵垫卖。同时,注意...

跳高的背跃式需要注意哪些技巧
在技术上要求做到助跑点准确;起跳充分向上"旋转";过杆时身体舒展成"桥"与横杆大致成十字交叉;头、肩、背和小腿依次越过横杆后,肩背领先落垫。 (三)学习和掌握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 1.全程助跑和丈量方法(以左脚起跳为例) 走步丈量法:先确定起跳点。起跳点的位置一般在离近侧跳高架的立柱1米左右(或横杆长...

背越式跳高的全程动作要领
俯卧式和滚式跳高时,起跳腿是在近于横杆一侧起跳。背越式为曲腿摆动,其他姿势一般为直腿摆动。背越式过杆时,身体由侧对横杆转向背对横杆,然后以手臂、头、肩顺序过杆;髋部在杆上充分伸展成背卧和反弓姿势。身体过杆后,收腹举腿,用背部落在海绵包上。俯卧式过杆时,摆动腿先摆过杆,身体在杆上沿纵轴翻转成...

背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背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助跑、 起跳、腾空过杆、落地。技巧:培养节奏感、增强爆发力、掌握平衡、训练灵活性。 1. 助跑: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是背对横杆跑,步数一般为8—12步,助跑要快,节奏感强,最后四步必须准确而有节奏。 2. 起跳: 起跳时,重心要迅速放在起跳点上,快速有力的蹬腿,使身体腾空而起。 3. 腾...

背越式跳高动作要领
正面助跑直体过杆:起跳后,起跳腿收起,屈膝越过横杆,起跳腿(或摆动腿)落地。过杆时,上体保持正直,臀部上提,髋部前送。侧面助跑直体过杆:方法同上。过杆与落地:两手撑地,起跳腿向上收并屈膝,随即将膝向侧上方翻转。侧面助跑四步,跳越斜放横杆。2、背越式跳高助跑技术特点 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

背跃式跳高过杆的技巧
背跃式 要技巧的。。 助跑 是关键。 背越式跳高过杆训练教学技巧 发表于2004年第四期 初步接触背越式跳高的学生,在学生过杆过程中,无论老师怎样强调头后仰,收腿、挺髋,无论学生如何注意运用都是语言提示,过杆动作仍然是”团身”,在训练教学中,我针对这些情况,联系理论,想出“四步教学训练法”并用于实践中,...

怎样做到背跃式跳高
操作方法 背越式的步点采用弧线助跑。先在横杆中间外侧30厘米左右地方确定起跳点,先向右走5步,为A点。然后再向右走6步为B点。再向前走步为C点。从C-B-A助跑,CB段为直线助跑,B-A为弧线助跑。经过反复背越式跳高是指背部朝向横杆,身体各部分依次过杆的一种过杆技术。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由助跑、...

背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背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和技巧如下:1、跳高助跑时,一般为6至8步,助跑的角度与过杆姿势有关,在25°~90°之间。助跑时,要求在身体重心向前平稳移动的情况下,均匀加速,要跑得轻松自然。助跑的最后3~4步要采用降低重心跑。在动作结构上要和一般跑有所不同:上体前倾小,两臂动作大,脚跟先着地...

背越式跳高技巧,急!!!被学校选中参加比赛了
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阶段组成的。各阶段彼此紧密相连、相互作用。 (一) 助跑 1. 助跑的任务 从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路线可以看到,在助跑开始的前段直线跑,应尽可能大的获得水平速度。在助跑后段的弧线跑应为跑跳创造尽可能大的离心加速度,有助于向横杆方向运动。 2. 助跑的技术要点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