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论原文及翻译
翻译:乐府和声诗最兴盛的时期是在唐朝。开元、天宝年间,有一个名叫李八郎的人,他擅长唱歌并且名扬天下。当时新科进士在曲江开宴会,其中有一个名士先邀请李八郎,让他换掉衣服隐瞒身份,他衣冠破旧,精神颓废,被带到宴会场所。说:“表弟希望你能坐在末席。”众人都不屑一顾。饮酒过后乐声响起,歌者...
急求李清照《词论》的翻译~!!
李清照《词论》继承了苏门论词的菁华,并提出了她自己新的词学观点,对南宋中后期江湖词派的词学理论具有深刻的影响。 北宋中后期,苏门盛行作词论词之风。这种风气和当时词坛是息息相关的。苏轼继柳永以后登上词坛,追求一种与柳词不同的风格。苏轼有意提高词的品位,常常以柳词的低俗为戒, 他批评秦观道:“不意...
词论李清照原文赏析在线翻译解释
注释 声诗:指可以演唱的五七言诗。开元、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李八郎:李衮,唐代有名歌唱者。唐·李肇《国史补》有记载。曲江:地名,在长安城东南。故弊:破旧。惨沮:沮丧。坐末:犹陪下座。曹元谦、念奴:二者皆唐代有名歌唱者。咨嗟:感叹。哂:冷笑。罗拜:团团下拜。郑卫之声:...
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翻译成现代汉语
这句出自李清照的《词论》翻译:(众人都晒笑起来,甚至还有人生气起来。)等到李八宝一曲歌唱完后,却引得众人都哭了起来。(团团拜伏在李八宝周围,都说:你肯定就是李八郎啊。)望采纳,谢谢!
李清照批评东坡词是“句读不葺之诗尔”--这是什么意思啊?为什么李清照...
“句读不葺之诗”意思是“以诗为词”。苏轼常把散文议论写进诗,被称作“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又常把他诗的这种特点写进词,又被称作“以诗为词”。“句读不葺之诗”出自宋代李清照的《词论》。节选原文: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
词论全文翻译
词的独特性在于其音律要求极高,如《声声慢》、《雨中花》等词牌,韵脚多样,需要兼顾五音、五声、六律以及发音的清浊轻重。即使是王安石、曾巩这样的文豪,若尝试创作词,也可能因其无法适应这种严谨的音律而显得不伦不类。词的独特艺术形式,使得它与诗有所不同,直到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等人的...
李清照《词论》内容是什么?
《词论》是李清照所著的一篇关于词的专论文章,创作的年代推断为南渡之前。作者鲜明地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强调词在抒情文学中的特殊性。作者认为词应分五音、五声、六律、清浊、轻重,并协以乐;词应高雅、浑成、典重,要讲究铺叙和故实。这些是李清照早期创作经验的总结...
词论作品全文
在宴会上,李八郎请求坐在末席,无人理会。当音乐响起,著名歌手曹元谦、念奴的表演引得众人赞叹。忽然,那位名士点名让李八郎演唱,起初众人嘲笑,甚至有人愤怒。然而,当李八郎开口一曲,全场皆泣,众人认出他就是李八郎。此后,郑卫之声愈发流行,各种新词曲目如《菩萨蛮》、《春光好》等层出不穷。...
李清照的诗词及译文
你看,想当初,作者看到天上的“雁字”(李清照《一剪梅》词:“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曾勾起她对丈夫的相思之情;到了中年,家门罹难,屏居乡里时,又产生了“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李清照《念奴娇》词)的惆怅之情;如今看到过雁这一“旧时相识”时,便愈加伤情。在一群人人常见的飞禽身上,既寄托着纯真的夫妻之...
求李清照晚年的词及解析,谢谢
又如《清平乐》中“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李清照在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是宋代的重要词论,也成为她词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