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 核分人
2007—2008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人教版)
考生注意: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得分 评卷人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1—4题 14分)
1. 用课文原句填空。(2分)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每空2分,共4分)
①写出《天净沙•秋思》一诗中点明主旨的句子:
, 。
②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个思念家乡的连续的句子:
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敦煌莫高窟 ,它的第249号窟复制品正在沈阳世界遗产博览会上展出。这组艺术
珍宝包括一尊弥勒佛、两尊菩萨和分为11个部分的敦煌壁壁画。虽是复制品,但无论近观
还是远看,都与实物相差很多,令人叹为观止。
①请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加点字“复”的读音: (1分)
②按照部首检字法,加点字“煌”应查 部。(1分)
③填入选段横线处的最恰当的成语是 (1分)
横空出世 举世闻名 得天独厚 高山仰止
④选段画线句子有一处用词不当,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空白处。(1分)
改正: 。
4. 名著阅读。(每小题2分,共4分)
①《春》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 (姓名)。
②请结合《春》一文说说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细致地欣赏江南春天的美。
答:
得分 评卷人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5-20题 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5.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一部记录 的书。其中孔子被尊
为圣人,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2分)
6.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2分)
知 之 为 知 之,不 知 为 不 知。
7. 解释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
②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
③见贤思齐焉 齐:
④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
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9. 请写出文章中漏选的一则,它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2分)
答: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7分)
只是一个普通人
⑴圣诞节的下午,大雪纷飞,一位老妇人在雪中踽踽(读jǔ。踽踽:形容一个人走路孤零零的样子)独行。
⑵一对年轻的夫妇谈笑风(shēng),抱着满怀的圣诞礼物,他们没有注意到那位老妇人。一位母亲领着两个孩子,在前往孩子祖母家的路上匆匆走过,他们也没注意到老妇人。一位牧师右手拿着《圣经》神气十足地走过去,像一个全副武装的基督战士。然而,他的思维定格在神圣的事情上,并没有留意到她。
⑶如果这些人注意一下,他们就会发现那个老妇人没有穿鞋,光着脚走在冰天雪地里。她双手紧紧地攥着没有纽扣、破旧不堪的外套衣领,抵御寒风。
⑷到了汽车站,她停了下来,弓腰驼背,红蓝相间的围巾裹在头上。她在等候去市中心的公交车。一位绅士拿着一个看起来挺重要的公文包,在她边上等车,不敢靠得太近。毕竟,她可能会有某种传染病。一个十几岁模样的女孩也在等车,她看了好几次老妇人的脚,但什么也没有说。
⑸公交车来了,老妇人慢吞吞地、费劲地上了车,坐在司机身后靠边的座位上。绅士和女孩都冲到了车尾。与老妇人坐在一起的男人坐立不安,抚弄着大拇指。
⑹一个小男孩指着那个老妇人说:“快看呀,妈妈,那个老奶奶光着脚!”尴尬的母亲把他的手拽了下来说:“不要指着别人,雷德鲁!那样不礼貌。”接着,她的目光投向了窗外。“她肯定有成年的子女,”一位穿着皮大衣的女士说,“她的孩子们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她有一种道德优越感,因为她把自己的母亲照顾得很好。一位老师坐在汽车的中部,扶着她膝上的礼物袋,对坐在她旁边的朋友说:“难道我们交的税还不够处理这种情况吗?”“人们应该学会存钱。如果她在年轻的时候存了钱,现在就不会受苦了,这是她自己的错。”一个衣着得体的年轻大学生补充说。
⑺所有人都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因为他们都发表了如此精辟的分析。
⑻这些同胞对人漠不关心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善良商人的反感,他从钱包里取出一张崭新的20美元钞票,走过过道,上前塞进老妇人颤巍巍、满是皱纹的手中。“拿着,夫人。给您买双鞋。”老妇人点点头作为答谢。商人大踏步地走回自己的座位,对自己十分满意——因为他不是一个光说不做的人。
⑼到了下一站,一个年轻人上了车。他穿着一件厚重的蓝夹克,脖子上还围着一条围巾,灰色的羊毛帽罩住了耳朵。一根线在他的帽子下绕着一直到耳朵里,与一个随身听连着,他的身体随着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的音乐摇摆。付过车费后,他一屁股坐在一个靠过道的座位上,正好与老妇人斜对角。
⑽但当年轻人瞥见老妇人光着的双脚时,他身体立刻停止了晃动,一下子僵住了。他的目光从老妇人那里移到了自己的脚上,他穿着一双崭新的、昂贵的名牌运动鞋。年轻人弯下腰,开始解他的鞋带。他脱掉了他抢眼的新鞋子,又脱掉了袜子,然后在老妇人面前蹲了下来。“夫人,”他说,“我看见您没穿鞋,那就把我的鞋给您吧。”慢慢地,轻轻地,他双手抬起老妇人那长着厚茧的双脚,把自己的鞋袜给老妇人穿上。老妇人使劲地点点头表示感谢。
⑾汽车到了下一站。年轻人下了车,光着脚走在雪地里。乘客都涌到窗前,看看他光脚艰难地在雪地里走远。
⑿ “他是谁?”一个人问道。
⒀“他一定是一位先知。”一个人说。“他一定是个圣人,”另一个人说。“他一定是位天使。”又有一人说。
⒁但那个指过老妇人的小男孩说:“不,妈妈,我看得很清楚,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选自《梦想的阳光早餐》)
10. 根据拼音写汉字,为加点的词语注音。(2分)
谈笑风(shēng) 崭( )新
11. 分别从年轻人和作者的角度谈谈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3分)
答:
12. 阅读选文后,在下面方框中补全故事情节。(2分)
13. 文章第⑴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4. 选文第⑼段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5. 谈谈你对小男孩的看法。(4分)
答:
得分 评卷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春天在花开的声音中苏醒
①冬天在雪花的凝结中蔓延,秋天在树叶的秋千中摇摆,夏天在香樟的绿中膨胀,而春天在花开的声音中苏醒。每个季节都有一个开端,它打开了通往各个季节的门,它又像一句咒语,一旦读出,魔法显灵……四季中最让人温暖的是春天吧,它也拥有了最富有诗意的咒语。
②雪花不再凝结,地上的花朵也像冬眠结束了,想要活动筋骨一样,慢慢睁开了眼,眼睫毛在阳光下颤动,拨动空气中细小浮尘,一点触及开来,伸开双手,昂起了脑袋,哗变缓慢地张开,每一次向外张,都震动出细小声波,载着浮尘,随着风儿,传递给其他生命。燕子接收到讯号,飞回了温暖的故乡。小熊听到声波的颤动,睁开了眼,开始和蜜蜂抢蜂蜜。小草感受到了空中声弦的波动,从土地里扬起脸蛋,接受雨露的洗礼。树叶戴上耳机,花开的声音传入耳畔,于是跟着一张一吸。花开的声音传送到每个角落,点亮了所有失去颜色的事物,所有失去香味的味道,所有失去活力的跳动。万物都聆听到了花开的声音,它们虔诚的接收声音的召唤,把春天从睡梦中叫醒。
③春天苏醒,张开它绿色的裙摆,跟随花开的声音,翩然起舞。随后,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加入进来,组成一首动感的舞曲。而舞曲的开端——花开的声音像盐粒一样,溶解在了绿色的衣裙中,消散开来,没有痕迹的烙在每一个角落。烙在繁盛的花海,烙在随意蔓延的绿意,烙在小鸟飞行的路迹上,烙在温暖的阳光中,烙在一张张笑脸里。
④笑脸里蕴含的是希望吗?因为春天拂过脸庞,感受到了万物融合的暖意,所以就不禁笑了吧。分开来,再串联在一起,首尾连接,组成一个希望,呈现在春天的衣裙后。花开的声音是花对春天的呼唤,虽然细微,却绵延不绝,不曾终止,直到它真正来临。心中也会埋藏着这种声音吧。当你独自面对大雨时,当你看见好风景却无人分享时,当你仰望候鸟时,当你的孤单在北半球开放,然后寂寞在南半球收尾时,心中就会有一朵花在悄然开放,发出细小的声音,声音是如此微小,像一根针投入了大海中,激起不了海浪。但是有声音总是好的,至少证明你心中还没有放弃希望,还没有彻底绝望,像死人一样发不出声音。既然有花开的声音,何不让它更有力些,去唤醒沉睡在城堡的希望。这声音是希望的开端,它为希望打造了一道门,让希望的光线照进来,温暖蔓延每一寸肌肤。不要让这个开端毁灭,有开端,就有了希望。心的呼唤千丝万缕的连接着希望。
⑤心中有一朵花,它慢慢鼓动花瓣,发出的声音以一个开端的姿态去打击你的骨骼,唤起了一丝一丝的光线,越来越多的织成希望,在你我心中铺张。 (选文有删改)
16.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哗变( ) ②悄然( )
17. “春天在花开的声音中苏醒”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运用这种写法好在哪里?(3分)
答:
18. 第①段中作者说“四季中最让人温暖的是春天吧,它也拥有了最富有诗意的咒语”,从选文中找出作者这样说的根据。(4分)
答:
19. 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4分)
答:
20. “冬天在雪花的凝结中蔓延,秋天在树叶的秋千中摇摆,夏天在香樟的绿中膨胀,而春天在花开的声音中苏醒。”请借用散文《春》里的句子表现花开的声音。(2分)
答:
得分 评卷人
第三部分 写作(21题 40分)
21.作文(40分)
请以“我从 中学到语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横线上可以填写“聊天”“游戏”“影视”“报刊”“广告”等词语。②尽量写出自己独特的学习体验。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和人名。
题 目
追问我需要七年级下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