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处分起源

如题所述


在人类与犯罪斗争的历史长河中,法律理论不断进步,刑事古典学派和刑事实证学派是其中的两大代表。古典学派强调行为决定犯罪本质,主张以报应论为基础的刑罚,认为刑罚是对犯罪的等价回应。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犯罪现象的复杂化,古典学派的局限性逐渐显现。


实证学派,如克莱茵,提出了保安处分理论,认为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是刑事立法的核心,区别于古典学派的确定性刑罚,保安处分根据行为者的人身危险性进行不定期的处罚。尽管克莱茵的理论在初期未被广泛接受,但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龙勃罗梭、菲利和李斯特等实证学派代表人物的出现,使得保安处分理论得到了重生。他们倡导社会责任论和社会保卫论,强调犯罪是由生理、自然和社会原因共同作用,刑罚更多是社会防卫手段,提倡矫正、隔离等替代措施,以改造行为人并保护社会。


实证学派的思想推动了保安处分的全面发展,它被各国立法者接纳并不断完善,成为20世纪刑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假释、缓刑一道,构成了刑法改革的新方向。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法律理论的革新,为现代社会的犯罪预防和矫正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扩展资料

保安处分是指,以特殊预防为目的,以人身危险性为适用基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特定人所采用的,以矫正、感化、医疗等方法,改善适用对象,预防犯罪的特殊措施。刑法上用以补充或代替刑罚以维护阶级统治的措施。它适用的对象不限于有犯罪行为的人,也包括有犯罪嫌疑或妨害社会秩序嫌疑的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保安处分起源
实证学派,如克莱茵,提出了保安处分理论,认为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是刑事立法的核心,区别于古典学派的确定性刑罚,保安处分根据行为者的人身危险性进行不定期的处罚。尽管克莱茵的理论在初期未被广泛接受,但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龙勃罗梭、菲利和李斯特等实证学派代表人物的出现,使得保安处分理论得到了重生...

保安处分的起源
这是因为:1、从目的观上看,无论是适用刑罚还是采用保安处分,都是为了保卫社会安全,二者虽然手段不同,但实际上都是殊途同归。2、近代刑法并不以给犯人一定痛苦为目的,而是以改善犯人,预防再犯为其主要目的,这与保处分的特殊预防作用具有共同之处。3、刑事古典学派主张罪刑相称,随着刑法理论的进化...

检察监督原则的质疑
监督,检察院对刑罚(包括保安处分)的执行进行指挥、监督,但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这些监督权是基于控诉权而派生的,它们不能说明检察权的本质,检察权的本质上应当是一种控诉权,而非监督权,因此,检察院不应定位为专门法律监督机关。

泰国刑法典目录
2. 导言:对刑法典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进行了简要介绍,为读者理解后续章节提供基础。3. 颁布刑法典令:详细描述了刑法典的公布和执行过程,包括佛2499年(公元1956年)的初次公布以及后续的修正案。第一编: 总则 - 第一章: 一般犯罪规定,包括犯罪定义、刑法适用、刑罚与保安处分、刑事责任等关键概念...

中国法制史的主要内容?
新的内容主要是规定了保安处分。 4.民事诉讼法注意其当事人进行主义。 5.刑事诉讼法注意自由心证原则。 其他如行政法和法院组织法,一般性了解。 (六)人民民主政权 1.工农民主政权时期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法律文件,其特点是由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规定的政治制度是工农兵代表大会...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