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梨花一溪月”的出处是哪里

如题所述

“一树梨花一溪月”出自唐代佚名的《杂诗》。
“一树梨花一溪月”全诗
《杂诗》

唐代 佚名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翻译及注释
翻译
如画江山与身在长安的我没太多关系,暂且在长安度尽春天。
一树的梨花与溪水中弯弯的月影,不知这样美好的夜属于谁?
注释
⑴不关身:不关己事。

⑵长安:唐代都城,今西安。暮春:晚春。
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赏析
这首诗意境很像唐代诗人常建的另一首诗:“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落第长安》)两首诗不但字句相似,声韵相近,连那羁旅长安、有家难回的心情也有相通之处。
然而二诗的意境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又有着极为明显的差别。
常建写的是一个落第的举子羁留帝京的心情,具体情事交代得过于落实、真切,使诗情受到一些局限。比较而言,倒是这位无名诗人的“杂诗”,手法高妙,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旧山虽在不关身”,也就是“家园好在尚留秦”。常诗既说到“长安”又说“留秦”,不免有重复之累;此诗说“不关身”也是因“留秦”之故,却多表现了某种遗憾的意味,用字洗炼。
“且向长安过暮春”与“且向长安过一春”,意思差不多,都是有家难归。常诗却把那原委一古脑儿和盘托出,对家园的思念反而表现不多,使人感到他的心情主要集中在落第后的沮丧;这首《杂诗》作法正好相对。诗人抛开了那切实的具体情事,而把篇幅让给那种较空灵的思想情绪的刻画。

“一树梨花一溪月。”那是旧山的景色、故乡的花。故乡的梨花,虽然没有娇娆富贵之态,却朴实亲切,在饱经世态炎凉者的心目中会得到不同寻常的珍视。虽然只是“一树”,却幽雅高洁,具备一种静美。尤其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潺湲小溪的伴奏之中,那一树梨花简直像缥缈的仙子一样可爱。三句不仅意象美,同时形式美 。“一树梨花”与“一溪月”的句中 排比,形成往复回环的节律,对表达一种回肠荡气的依恋怀缅之情有积极作用 。从修辞角度看 ,写月用“一溪”,比用“一轮”更为新奇,它不但同时写到溪水 ,有一箭双雕的效果,而且把不可揽结的月色,写得如捧手可掬,非常生动。
这里所写的美景,只是游子对旧山片断的记忆,而非现实身历之境。眼下又是暮春时节,旧山的梨花怕又开了吧,她沐浴着月光,静听溪水潺溪,就像亭亭玉立的仙子。然而这一切都“虽在不关身”了。“不知今夜属何人?”总之,是不属于“我”了。这是非常苦涩难受的心情。花月本无情,诗人却从“无情翻出有情”。这种手法也为许多唐诗人喜用。苏頲的“可惜东园树,无人也著花”(《将赴益州题小园壁》)、岑参的“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山房春事》),都是著例。此诗后联与苏、岑句不同者,一是非写眼前景,乃是写想象回忆之境,境界较为空灵;一是不用陈述语气,而出以设问,有一唱三叹之音。
这首《杂诗》不涉及具体情事,但它所表现的情感,比常建诗更细微,更带普遍性,更具有兴发感动的力量,能在更大范围引起共鸣。这恰如清人吴乔所说:“大抵文章实做则有尽,虚做则无穷。雅、颂多赋是实做,风、骚多比兴是虚做。唐诗多宗风、骚,所以灵妙。”(《围炉诗话》)。
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创作背景
从诗境看,这首诗应是作者科举落第后身在长安有感之作。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一树梨花一溪月”的出处是哪里
“一树梨花一溪月”出自唐代佚名的《杂诗》。“一树梨花一溪月”全诗《杂诗》唐代 佚名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翻译及注释翻译如画江山与身在长安的我没太多关系,暂且在长安度尽春天。一树的梨花与溪水中弯弯的月影,不知这样美...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无名氏的《杂诗》以想象中的故园梨花溪月之幽雅高洁来反衬游子客居异地,有家难回的羁旅愁怨。全诗是这样写的:“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一、二两句交待诗人羁旅长安,有家难归的困窘;三、四两句想象故园旧山之景,抒写思乡念亲之情。一树梨花,沐浴着朗朗月光,静听...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无名氏的《杂诗》以想象中的故园梨花溪月之幽雅高洁来反衬游子客居异地,有家难回的羁旅愁怨.全诗是这样写的:“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一、二两句交待诗人羁旅长安,有家难归的困窘;三、四两句想象故园旧山之景,抒写思乡念亲之情.一树梨花,沐浴着朗朗...

一树梨花一溪月 不知今夜属何人——作者是哪个朝代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出自唐朝诗人太上隐者的古诗作品《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望采纳。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梨花八首经典古诗)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唐· 无名氏 《杂诗 》长安洛阳的梨花再美,在游子的心中,都赶不上故园家乡的梨花。这也是非常奇特的味觉和嗅觉之感。童年在哪里,哪里的风土食物,花香就会记得一辈子。梨树也特殊,每个地方的梨树品种都不一样,当梨树开花时,人们想的是这梨树的果实是否是家乡的味道?在家乡,那...

描写小溪的10句古诗词(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1. 溪回谷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宋·杨万里《晚归遇雨》婉转曲折的溪水在山谷中萦绕着,我正愁着没有前进的道路,忽然看到前面有一两枝盛开的梅花。2.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唐代无名氏《杂诗》。家乡那一树树梨花,倒映在小溪中的明月,也不知道今夜会有谁在那里欣赏...

赞美梨花的诗句
关于梨花的诗句整理如下:1、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佚名《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2、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梅尧臣《苏幕遮·草》3、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4、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杨基《...

“寂寞空庭春欲晚,一树梨花一树寒。”出处与解释。
“一树梨花一树寒”可能出自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也应该不是古诗,可能是小说作者改的或者是误抄,“寂寞空庭春欲晚,一树梨花一树寒。”描写的应该是典型的闺怨,梨花开在4-5月,一树梨花一束寒不符合自然气候变化,勉强可以理解为心寒。新妇...

红楼梦第三回诗句赏析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3. 关于梨花的诗句 描写梨花的诗句: “ 一树梨花一溪月 ” “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 “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 宋•王洙《梨花》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一枝...

惊蛰茶语:一树梨花一溪月
茶会当日,我以简单而雅致的茶具——彩漆铜胆瓶、借来的影青高足盏和天青茶罐,搭配捡来的古砖壶承与竹鞭茶则,布置出“一树梨花一溪月”的茶席,期待与朋友们共享茶香与春日的静美。品鉴的三款普洱茶,在梨花香气中,茶香氤氲,仿佛让人置身于月夜下的梨花溪边。茶席的构想中,我借用了“一树梨花一...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