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记愁横浅黛》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如题所述

忆旧游·记愁横浅黛
周邦彦 〔宋代〕
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坠叶惊离思,听寒螿夜泣,乱雨潇潇。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光摇。渐暗竹敲凉,疏萤照晚,两地魂消。
迢迢,问音信,道径底花阴,时认鸣镳。也拟临朱户,叹因郎憔悴,羞见郎招。旧巢更有新燕,杨柳拂河桥。但满目京尘,东风竟日吹露桃。
译文

情人愁锁眉黛,泪洗脂粉。门掩着,两人相对,千言万语归于无言,默默出神。那秋夜,格外静。只听得秋叶坠地之声,寒蝉凄厉之泣,遂把愁人从默默出神之中惊醒。满天乱雨潇潇,更撩起无穷的离愁的别绪。她无心再整晚妆,如云的乌发蓬蓬松松也已插不住金钗;痴呆地不能成眠,眼睁睁注视着“窗影烛光摇”,随着摇曳的烛光,人物的内心活动也在升腾。雨渐停风渐住,只剩残雨敲竹,院内时有流萤在夜空中闪动,秋夜越是清冷,那相思的愁火越是残酷地折磨着人;“两地魂销”,人分两地相思不见,对此寂寞黯然失魂。
心上人已离她远去,欲探寻离人的消息只能去道路旁、花荫下,去仔细辨听来往奔走的骑马人中,有没有自己熟悉的骏马的嘶鸣。也曾想过亲自登上高大的朱门去与心上人相会,但可叹因心上人而容貌憔悴的她,却又羞于去见自己的心上人。旧年的燕巢里也会飞进新燕,远去的薄幸人是否又觅新欢?垂柳有意流水无情,不见那千丝万缕的柳丝轻柔地吻着桥下那匆匆流去的水波!但见满眼飘自京都的飞尘,被东风卷裹着从早到晚地吹弄着带有露水的薄命桃花。
赏析
“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劈头一个“记”字,起笔便突出了词人记忆常新之深情,从而领出临行前与情人话别的那番情景。头两句先为人物写容:黛石淡扫的蛾眉愁锁、莹莹泪水冲洗着面颊上的红粉;“门掩秋宵”是说秋夜深沉,闺门已经掩上,女主人公要休息了。
“坠叶惊离思,听寒螿夜泣,乱雨潇潇。”三句写连窗外轻轻的坠叶声也使充满离别情思的女主人忽然而惊;“寒螿夜泣”中寒蝉凄切入耳,像断肠人的啜泣声;更别说那卷地而起的秋风夹着潇潇乱雨,尤其无情,点点滴滴就如同浇在她心中。
“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光摇。”凤钗半脱去鬓,窗影烛光摇。鬓边凤钗已半脱,则情人临歧抱泣之状可以想见。烛光摇动窗影,也刺激着词人锐感的心灵。古诗词中,剪烛西窗乃团圆之传统象征。可是眼前这窗影烛光,却成为远别长离的见证,此情此景,叫人如何忘得了。

“渐暗竹敲凉,疏萤照晚,两地魂消。”歇拍这三句,将词境从深沉的回忆之中轻轻收回现。此时,正夜色沉沉,凉风敲竹铿然有声,一点流萤划破夜色。静极暗极之夜。正是凄寂之极,深重之极的词人之心。多情锐感的词人,遥想远方之情人,此时此刻必正是相思入骨,两人异地,一样魂消。
“迢迢,问音信,道径底花阴,时认鸣镳。”中“迢迢。”换头短韵二字,而意境遥深。它紧承“两地魂消”而来,又引起下边的音信相问,遂将歇拍之想象化为具体,把两地相思情景融为一境。“问音信,道径底花阴,时认鸣镳。”两地相思既深,自会音书相问。不知情人音书如何,却只好时时来到小径里、花阴下,辨认门外过路的马嘶声。底,宋人口语,犹言里。马嘶不言听而言认,即辨认声音。以视觉之字代听觉,妙。
“也拟临朱户,叹因郎憔悴,羞见郎招。”也想到朱门边去候望,可是又自伤憔悴,怕被郎招。这分明是怨其不归的气话。怨之至极,正见得相思之入骨。此二句借用元稹《会真记》里莺莺诗“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怨然女子口吻。这是矛盾、真实而又复杂的心情,词人把它生动地刻划出来。
“旧巢更有新燕,杨柳拂河桥。”又从女子一面写回自己一面。此二句暗用韩偓《香奁集·春昼》诗:“藤垂戟户,柳拂河桥。帘幕燕子,池塘伯劳。”旧巢更来新燕,杨柳又拂河桥,则从彼秋宵至此春天,别离久矣。显然此词之借用韩诗,是融摄其整个诗意,非一般挦扯古人辞句者可比。
“但满目京尘,东风竟日吹露桃。”上句显用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下句,暗用李义山《嘲桃》诗:“无赖夭桃面,平明露井东。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原来,结笔二句是向女子报以衷情:京华风尘满目,夭桃秾李成天招展,但我心有专属,终不为京尘所染,且不为夭桃所动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是作者在汴京求官,接到昔日相好的一位女子从外地寄来的信,因而回忆起当初分手时的情景,引发思念之情所作。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忆旧游·记愁横浅黛》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劈头一个“记”字,起笔便突出了词人记忆常新之深情,从而领出临行前与情人话别的那番情景。头两句先为人物写容:黛石淡扫的蛾眉愁锁、莹莹泪水冲洗着面颊上的红粉;“门掩秋宵”是说秋夜深沉,闺门已经掩上,女主人公要休息了。“坠叶惊离思,听寒螿夜...

忆旧游·记愁横浅黛赏析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刻画了一个深情的风尘女子对远方心上人的深深思念。上片聚焦于她的愁容与内心世界,"黛石淡扫的蛾眉愁锁"与"莹莹泪水洗红粉",展现出她因相思而无法入睡的愁苦。"秋宵门掩"与"坠叶惊离思",通过窗外落叶、寒蝉和秋风秋雨的描绘,进一步渲染出她内心无法平息的离别情思。"凤钗...

古代爱情诗忆旧游原文及赏析
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坠叶惊离思,听寒螀夜泣,乱雨潇潇。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光摇。渐暗竹敲凉,疏萤照晚,两地魂销。迢迢。问音信,道径底花阴,时认鸣镳。也拟临朱户,叹因郎憔悴,羞见郎招。旧巢更有新燕,杨柳拂河桥。但满目京尘,东风竟日吹露桃。这是一阕感慨身世之作。上阕...

泪洗红铅的上一句泪洗红铅的上一句是什么
泪洗红铅的上一句:记愁横浅黛。诗词名称:《忆旧游·记愁横浅黛》。本名:周邦彦。字号: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钱塘(今浙江杭州)。出生时间:1057年。去世时间:1121年。主要作品:《拜星月慢》《长相思》《大_春雨》《氐州第一》《点绛唇》等。主要成就:...

忆旧游宋 周邦彦 忆旧游
忆旧游,词人周邦彦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怀旧的画卷。首句"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拉开记忆的序幕,展现了一幕秋夜分别的场景,女子愁眉深锁,泪痕斑驳,两人静默相对,只闻落叶声、寒蝉泣和潇潇雨声,勾起无尽离愁。"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光摇",描绘了临别时的细节,女子凤钗滑落,...

忆旧游·记愁横浅黛原文
忆起往昔的游历,心中愁绪如浅黛般挥之不去,泪水洗过红妆,秋夜的寂静中,门扉紧闭。落叶飘落,仿佛惊动了离别的思绪,寒蝉的夜鸣与零落的雨声交织,增添了无尽的哀愁。凤钗半脱,云鬓微乱,窗棂间烛火摇曳,凉意从竹林深处传来,疏疏萤火映照着晚间的孤寂,两人的魂魄仿佛被这秋夜的冷寂所消融。遥望...

忆旧游词牌格律
忆旧游词牌的格律,遵循宋人周邦彦在《忆旧游·记愁横浅黛》中的典范。此调要求六个特定的领格字,如"记"、"听"、"渐"、"道"、"叹"、"但",它们通常采用去声。词的韵脚部分遵循严格的平仄规律,如"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强调音韵的交替。"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

忆旧游的词牌格律
格律对照例词:【宋】周邦彦《忆旧游·记愁横浅黛》此调有六领格字,如此词“记”、“听”、“渐”、“道”、“叹”、“但”,并宜用去声。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韵)。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坠叶惊离思,听寒螀夜泣,...

古代关于黛的诗句
1、《忆旧游·记愁横浅黛》宋·周邦彦 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 坠叶惊离思,听寒螀夜泣,乱雨潇潇。2、《金陵十二钗正册——钗、黛》清·曹雪芹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3、《题丁慕琴绘黛玉葬花图》近代·弘一 收拾残红意自勤,携锄替筑百花坟。玉钩斜畔隋家冢,...

忆旧游·别黄澹翁译文 | 注释 | 赏析
注释 忆旧游:词牌名,又称。双调,以周邦彦《忆旧游·记愁横浅黛》为正格,此词为变格。此词上片十句,押四平韵,五十一字;下片同,共一百零二字。黄澹(dàn)翁:名中,作者好友,《阳春白雪》中有其词《瑞鹤仙》一首。苦送春、随人去天涯:可能本自王观《卜算子》“才始送春归,又送君...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