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的性格是什么????急!

鲁迅笔下的!!!!!!快快快!

1、架空的精神胜利
阿Q在当时的社会上没有任何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是一个弱者,经常受人欺辱,处处遭到失败。但他却不敢正视失败,承认失败,往往用精神上的胜利去掩盖现实中的失败。他常常被人打,每当遭打之后,他就在心里想:“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样一想,打他的成了他的儿子,而他则成了别人的老子,他也就胜利了。在赌博时,他的一堆“很白很亮的洋钱”被人家抢走了,遭到了失败,但他却“擎起右手,用力地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虽然“热辣辣的有写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人一般”,他又“胜利”了。有时他挨了打,又被别人逼着自己骂成“虫”,这似乎是“遭了瘟”,但不到十秒钟,他又“胜利”了,他想自己是“第一个能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他以这个空洞的“第一个”而自豪。这种架空的精神上的胜利,遮掩了现实中惨痛的失败。这种精神胜利法便得他无视欺辱,不愿去反抗欺辱,永远安于被欺辱的地位。
2、盲目的自尊
在未庄,谁也瞧不起阿Q,他处处受人歧视,但他却很自尊。他头上有几块癞头疮,他就想尽办法进行掩饰;他忌讳说“癞”,以及近于“癞”的音,连“灯”,“光”,“烛”,“亮”都忌讳。倘若别人硬要拿他的癞头开玩笑,他又会说:“你还不配!”“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刮宫内容的癞头疮”了。他不知道自己家先前的样子,但跟人口角时却往往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你算什么东西!”他连老婆也没有,但他却常常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甚至身上的虱子没有王胡多,放在嘴里嚼得不如王胡响,他也认为这失了体统!这种盲目的自尊,使得他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甚至把缺点当成优点,或者用虚无的幻影来安慰自己,陶醉自己。
3、盲目地排斥“异端”
凡是阿Q看不惯的,新奇的事物,他就视之为“异端”,就盲目地加以排斥。比如城里人把长凳叫做条凳,油煎大头鱼用葱丝而不用葱叶,他就认为城里人错了。钱太爷的儿子钱少爷到东洋留学,辫子剪了,腿也直了,阿Q对他“深恶而痛绝之”。另外,他还十分讲究“男女之大防”,“他的学说是: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盲目地排斥“异端”,势必使得他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反对变革,拒绝任何新鲜的东西,永远安于现状。
4、麻木,愚昧
阿Q又是个愚昧,麻木,浑浑噩噩的人。在一次赛神会上,他赌钱赌得正高兴,忽然间,“他不知谁和谁为什么打起架来了。骂声打声脚步声,昏头昏脑的一大阵”,“身上有几处很似乎有些痛,似乎也挨了几拳几脚似的”。(文中着重号是笔者加的。)他的一堆洋钱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被人家抢走了。赵家被抢,这本不关他的事,但被抓到县衙门,他却糊里糊涂地招认了。他被从监狱了抓进抓出,心里很坦然,认为“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有时要在纸上画圈圈的”。最后他被拉出去杀头,在游街示众时,“有时虽然着急,有时却也泰然;他意思之间,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09
“阿Q”性格特征再分析

内容摘要

本文试图从生存需要的角度,用心理分析的方法,重新分析《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的性格特征。文章对阿Q的精神世界进行了重新思考和分析。阿Q的精神被黑暗的旧社会迫害得成为病态和畸形,丧失了普通人的思维规律,然而他有自己的处事之道,也具有中国人普遍的劣根性。阿Q因恋爱的失败倒致丢了生计,接着因去谋生路而铤而走险,参与盗窃团伙,又因有盗窃的嫌疑被人陷害致死。阿Q虽然与社会抗争,但终究无法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直到走向灭亡。造成阿Q的悲剧,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阿Q个人性格方面的因素。阿Q的形象,体现了二十世纪初旧式的中国人的愚昧、软弱、自私、虚荣、狂妄的劣根性。本文最后提出了“结束阿Q悲剧,提高民族素质”的口号。

关键词 阿Q 劣根性 中国人 精神胜利法

《呐喊》和《彷徨》是鲁迅先生的两本小说集,其中的《阿Q正传》 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代表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已经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被世界各地的读者欣赏,成为世界名著,“阿Q”也成为世界“名人”。后来又有艺工作者将《阿Q正传》改编成戏剧、电影,阿Q又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为广大观众所接受。直到现在“阿Q”二字经常还挂在人们的嘴边,出现在学者和普通人的笔下。总之,《阿Q正传》 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阿Q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如此之大,究其原因是什么呢?《阿Q正传》成功塑造“阿Q”这个乡下农民的形象,鲁迅先生通过这个形象,揭露和批判了二十世纪初,旧式的中国人身上存在的致使中国长期落后挨打的愚昧、软弱、自私、虚荣、狂妄的劣根性。

《阿Q正传》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广泛、深刻,本文只是就作品所揭露和批判的以阿Q为代表的二十世纪初旧式中国人的劣根性作简要分析。

一、自卑与自负。阿Q是极其卑微的小人物,没有职业,没有家,没有住处,有时穷得只剩下一条裤子;甚至连姓名也没有,只是靠给人打短工为生: 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但他却瞧不起所有未庄的人,赵太爷的儿子进了学,阿Q也不以为然,以为“我”的儿子将来比他阔多了。后来阿Q进了几次城,便十分自负,但因为城里油煎大头鱼的加葱法和条凳的称呼异于未庄,他又瞧不起城里人。阿Q把自己头上的癞疮疤作为高贵的标志,别人嘲笑他时,便说:“你还不配……”。中国人以为自己是“中央之国”,四周皆是蛮夷之地,等到人家的洋枪大炮打开了国门,才知道自己的落后。中国人把自己抽大烟,娶小妾等陋习也看作是“国粹”,这何异于阿Q把自己头上的癞疮疤视为自己的荣耀?当时的国人并没有看到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何种程度。这便是阿Q所代表的中国人的自负心理。极度自负的人往往会朝着极度自卑的方向发展,阿Q为了逃过别人侮辱,免受皮肉之苦,甘愿自轻自贱,用自轻自贱来换取别人的同情,从而避免别人的侮辱。如未庄的闲人揪住阿Q的辫子往墙上撞时,他就说“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 ——还不放么!”这完全丧失了人格和自尊……这是多么可怜,多么令人心酸!而中国历史上象阿Q这样,为了保全性命置人格尊严而不顾的统治者又有多少呢?他们为了自己的性命和富贵,毫无廉耻地向敌屈膝投降,转而对待自己的百姓却象豺狼一样。如宋朝君臣为了自己的小朝廷,不惜向夷人纳贡称臣。[i]

二、投机“革命”。 阿Q对革命不了解。“但他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ii]鲁迅用段文字写出了阿Q由痛恨革命到向往革命的心理变化,同时也写出了阿Q对革命的误解,他对革命的目的不够明确,搞错了革命的对象。阿Q投机革命为的是分财产,娶老婆(“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是为了对别人进行报复(“未庄人却都是他的俘虏了”),甚至连小D和五胡这样的同胞他也“不留”了。他对革命并不了解,并不懂得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他投机革命只是为了谋取个人私利。所以阿Q“参加革命”遭到假洋鬼子拒绝后,就想到衙门里告状,告假洋鬼子谋反,好让他满门抄斩。阿Q不是真正的革命者,阿Q若“革命”成功,也会变成“赵太爷”那样新的统治者,“赵太爷”若失势,也会变得象阿Q那样可怜。从当阿Q大声叫嚷“造反了!造反了!”的时候,赵太爷竟怯怯地迎着低声叫他“老Q”,也可以看出“赵太爷”投机者的嘴脸。可见无论是以阿Q为代表的下层被压迫者,还是以赵太爷为代表的统治阶级,都有投机的本能。善于投机而立于不败之地,是中国人的劣根之一。中国有长期的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当他们打进汉语居住区时,汉人中种族中间那些忠愤激烈,有节概,有血气的人,不是慷慨死敌,就举室自焚了;而那些贪生无耻,善于投机,迎合取巧之徒,民族的败类,反多得生存传种的机会。优胜劣败的公理,在我们这里,恰恰相反。鲁迅指出,“中国人都是伶俐人,也都明白中国虽完,自己决不会吃苦的;因为都变出合式的态度来……这流人是永远胜利的,大约也将永远存在。在中国唯有他们最适于生存,而他们生存的时候,中国便永远免不了反复着先前的命运。”[iii]这是对国人善于投机,明哲保身,最好的解释和讽刺。

三、软弱与胆怯。阿Q头上有几处癞疮疤,本来别人并未注意,但是他自己神经过敏,经常怀疑别人在嘲笑他。于是经常与人打架,但阿Q又是一个弱者,体力不行,觜也来得慢,经常打败仗,便“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然而不知怎么一回事,总还是阿Q吃亏的时候多。于是他渐渐的变换了方针,大抵改为怒目而视了。”。[iv]看了这段文字,我们感到心酸。这写出了阿Q作为一个弱者,在强大的势力下不得不无可奈何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的心理变化和行动的调整。其实,无论阿Q怎样努力,他都无法维护他自己做人的尊严。阿Q挑起事端与王胡打架,输了时,便说君子动口不动手,来求得王胡的让步,但王胡却不吃这一套,仍然将阿Q痛打之后满意而去。假洋鬼子哭丧棒才举起来,他已伸出头颅以待了,丝毫没有反抗的意识。作品《阿Q正传》第九章大团圆中写到:“都是一脸横肉,怒目而视的看他;他便知道这人一定有些来历,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便跪了下去了。”于是长衫人物又鄙夷似骂道:“奴隶性!……”这些都是阿Q软弱与胆怯天性的体现。著名历史学家徐旭生与鲁迅讨论中国人的民族性,结果说中国人的大毛病是听天任命与中庸,这毛病大约是由惰性而来的。鲁迅回答他道;这不是由于惰性,是由于卑怯性。“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以自慰,倘他有了权力别人奈何他不得时,则凶残横恣,宛然如一暴君,做事并不中庸。”阿Q虽然软弱、胆怯,但他幻想自己“革命”成功之后,就要疯狂地掠夺别人的财产,娶妻,压迫、剥削王胡、小D之类的自己的同胞。

四、精神麻醉法。阿Q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受到别人侮辱,没有能力改现实,无法面对现实,便只好在想象中麻醉自己,忘记痛苦。

1、精神扭曲。作为一个生活的弱者,阿Q无力抗拒黑暗的现实和恶势力的迫害,丧失了普通人的思维规律,近乎于精神失常。王胡有络腮胡子,阿Q因此“看不上眼”。阿Q与王胡比赛捉虱子,因为自己的虱子不如王胡的多,不如王胡的大,所以阿Q很是不平。作品写到:“阿Q最初是失望,后来却不平了:看不上眼的王胡尚且那么多,自己倒反这样少,这是怎样的大失体统的事呵!”于是阿Q挑起了事端,与王胡打架,但却以失败而告终,被痛打一顿,自取其辱。之后,阿Q找到了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对毫无抵抗力的小尼姑则动手动脚,大肆其轻薄,便在她身上发泄恼恨,这是一种劣习,一种精神的扭曲。因为赵家遭抢,阿Q被人陷害,一步一步走向刑场,他丝毫没有意识到反抗,为自己辩白。最后要画押了,阿Q又担心自己画不圆,被人笑话而烦恼。这是多么的愚昧和悲哀,这是鲁迅对病态国民性的感受的结晶,鲁迅是要用它来显示“愚民的专制”的真相,在鲁迅心目中,阿Q正是无数麻木愚昧的中国人的代表。

2、健忘。健忘是阿Q麻醉自己的一个方法。阿Q受了别人的侮辱,十分恼恨,但很快就忘了,于是阿Q心情便平静下来。如果不健忘,自欺的效力就不能维持,只有借着自欺迅速忘却恼恨的直接原因,心境才能恢复平和,阿Q也才能重新高兴起来。如阿Q遭假洋鬼子哭丧棒的痛打,就是用“ ‘忘却’这一件祖传的宝贝”来求得解脱的,使他有心情去“调戏”小尼姑。再如,阿Q欲对吴妈非礼遭到了拒绝,被秀才打了后去干活,舂完米,觉得有些热,便脱了衣服到外面去看热闹。他到赵太爷的院子里看到许多人对着吴妈在说些什么。“阿Q想:‘哼,有趣,这小孤孀不知道闹着什么玩意儿了?’他想打听,走近赵司晨的身边。”阿Q却忘了刚才自己对吴妈非礼的事,阿Q反应太慢,他没有意识到这是他刚才对吴妈非礼所引起的事端。差点又要遭一顿毒打。阿Q欲对吴妈非礼传出后,未庄的女人们都躲着他,阿Q却不知道为什么。他发现“未庄的女人们忽然都怕了羞……甚而至于将近五十岁的邹七嫂,也跟着别人乱钻,” 阿Q很以为“奇”。这简直是健忘之极!

3、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是阿Q气质的核心内容,也是他赖以生存的精神基础。阿Q如果没有精神胜利法,恐怕也活不到被枪杀。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现实生活中,无法摆脱因惨痛的失败或被人侮辱的巨大痛苦而在虚拟的世界中想象与现实相反的结局,或施以假设条件,在精神上得以解脱的一种方法。精神胜利法虽然使阿Q活了下来,但也使他丧失了人格,丧失了做人的尊严,生不如死。阿Q生活在未庄的最底层,什么人都可以欺负他,阿Q与人打架,经常是要吃亏。但他却常常十分得意,他有一种妙法以自慰:就算儿子打了老子了,自己的钱被人抢了,他在愤怒之中抡圆了巴掌打了自己一个耳光,仿佛打了别人一样。就是受了再厉害的凌辱,他也会用类似的方法为自己解脱,从而莫名其妙地高兴起来。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是阿Q的最本质的精神特征。这类自欺欺人的现象,在当时的中国十分常见。这正暴露出国人的弱点,不敢正视残酷的现实,只好在想象中度日。中国人的“精神胜利法”或从阿Q时才有了这一正式的说法。但是“精神胜利法”并非都是鲁迅批判的东西,在那样的年代里,“精神胜利法”或是自嘲都是无可奈何的事。鲁迅也有一道诗《自嘲》就是采用精神胜利法来聊以自慰的。“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任何一位伟大艺术家的作品,都出自他自己的经历或是心灵的感悟。鲁迅也是这样。但我们应从辩证法的高度去分析“精神胜利法”。有道是一个问题往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侧面 。“精神胜利法”从消极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是愚昧、麻木、落后,从积极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是乐观向上、自嘲。鲁迅生活的年代社会是黑暗的。他“横眉冷对”那黑暗的世道,“俯首甘为”劳苦大众;可是他孤军奋战,势力单薄;面对军阀混战,面对反动政府,鲁迅作为一个文人,无力对抗,也只好“躲进小楼成一统”了。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这里说的“回到古代去”,即指避开反动统治的黑暗的现实,“躲进小楼成一统”,自得其乐;具体是指明鲁迅在北京时期整理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于是他能够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冷静观察中国社会,从历史中寻求借鉴,探索未来新兴中国的出路。

阿Q还真得活跃了一段时期,当他表演完了自己的“精神胜利法”(中兴)之后,便是自己的“末路”了。首先是与吴妈恋爱失败,并因此丢了生计。然后为了生计,他逼上梁山,进城加入盗窃团伙。回到未庄,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这时,赵家遭了抢,他因为有“前科”所以被人陷害当作主犯枪杀。这就是阿Q,阿Q就这么简单!

《阿Q正传》发表于民国10年,其署名是“巴人”,取“下里巴人”,并不高雅之意。鲁迅先生早年去日本留学,饱尝弱国子民受歧视的痛苦。在微生物学讲义的电影里,他忽然看到有个中国人将被斩的镜头,而在座的中国人也随声附和地嘲笑自己的同胞。鲁迅愤然离开了,他陷入了沉思:要使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强身壮体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拯救国人的思想和灵魂。而《阿Q正传》 正是要完成这样一项伟大的任务。《阿Q正传》最大的贡献就是揭露和批判了以阿Q为代表的二十世纪初旧式中国人身上普遍存在的软弱、自私、虚荣、狂妄的劣根性。作者在描写阿Q时,选材典型,揭露深刻。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在读《阿Q正传》时,不知不觉就脸红了。因为自己做过许多与阿Q所做的类似的事,好象作者在讽刺自己。鲁迅先生在谈到《阿Q正传》 的成因时说:“……我记得《阿Q正传》 一段一段陆续发表的时候,有许多人都栗栗危惧,恐怕以后要骂到他的头上……从此疑神疑鬼,凡是《阿Q正传》中所骂的,都以为就是他的阴私……等到他打听出来《阿Q正传》 的作者名姓的时候,他才知道和作者素不相识,因此,才恍然自悟,又逢人声明不是骂他。”[v]所以阿Q有着广泛的典型性。阿Q作为一个典型形象将永存于世界文学之林。

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用他那浓重的笔墨来揭露黑暗的社会。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鲁迅先生生活的时代和《阿Q正传》 所揭露的病态社会已经不复存在,鲁迅先生已经完成了他的伟大的历史使命。但愿中国的阿Q们越来越少,结束阿Q的悲剧,提高民族素质,重振民族雄风是新一代人的一项伟大任务。

[i]详见于《靖康纪闻》。

[ii]这段文字选自鲁迅作品《阿Q正传》。

[iii]见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

[iv]引自《阿Q正传》

[v] 见鲁迅《华盖集续编补编》

作者注:本文未标明出处的引文皆引自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 。

参考文献:《鲁迅全集》《鲁迅研究资料》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孔范今主编,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出版)

阿Q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这篇文章分析准确,思路清晰,富有启迪。倘若选取的角度再独特一点则更有看头。
第2个回答  2013-03-05
还不懂吗?阿Q正是大部分中国人的缩影!鲁迅先生想告诉我们的一个简单道理你们还没悟出来吗?还在这精神胜利!
第3个回答  2007-12-09
穷开心的幻想主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