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效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释】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潇潇:形容雨势急骤。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这举。等闲:轻易,随便。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天阙:宫殿前的楼观。
【译文】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赏析】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加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生于北宋末年的岳飞,亲眼目睹了华夏的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他少年从军,以“精忠报国”、“还我山河”的已任。转站各地,艰苦斗争,为的是“收拾旧山河”。这首词所 抒写的即是这种英雄气。上片通过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表达雪耻复分,重整乾坤的壮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三十”两句,自伤神州未复,劝人及时奋起,可为千古箴铭,而“八千里路”严峻激烈的复国征战,尚露热血之奋搏,遂以“莫等闲”自我激励,实现其驱除胡虏,复我河山之壮志。
2、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苏轼
江汉西来2,高楼下、葡萄深碧3。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4。君是南山遗爱守5,我为剑外思归客6。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7,君休读。狂处士8,真堪惜。空洲对鹦鹉9,苇花萧瑟。独笑书生争底事10,曹公黄祖11俱飘忽。原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12
【注释】
1.鄂州:今湖北武汉市。
2.江汉西来:相对于苏轼谪居的黄州,长江是从西边流来的。江汉;指的是长江,非长江和汉水。
3.高楼:指黄鹤楼。葡萄深碧:指江水像葡萄酒一样清澈碧绿。李白《襄阳歌》:"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出泼醅。"
4.岷峨雪浪:指长江水是从岷山、峨眉山的雪水发源而来。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江带岷峨雪,川横三峡流。"此处暗用其句。锦江春色:直用杜甫《登楼》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锦江:在四川,为岷江的支流。
5.南山遗爱守:在终南有德政的太守。遗爱:《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后来指留德惠于民间。朱寿昌曾任陕州通判,地近终南山,故有此称。
6.剑外:即剑门外。苏轼的家乡在剑门以西,故称"剑外思归客"。
7.《江表传》:记三国时事的史书,已佚。
8.狂处士:放荡不羁的处士,此处指祢衡。处士:古代指有才学而不出仕的人。
9.空洲对鹦鹉:意为空对鹦鹉洲。祢衡死后埋在汉阳城外的沙洲里,因其写过著名 的《鹦鹉赋》,后人以示纪念,遂称其洲为鹦鹉洲。
10.争底事:争何事。底:何。
11.曹公黄祖:指东汉末年的曹操和黄祖。曹操想收拢祢衡,但祢衡有意触怒曹,曹便借黄祖之手杀之,见《三国志》。
12.追黄鹤;指赶上崔颢的《黄鹤楼》诗。李白曾因崔颢题诗黄鹤楼,而己无法超过,便不在黄鹤楼题诗,后作《登金陵凤凰台》而赶上了崔颢的那首诗。此处引李白、崔颢的故事是为鼓励朱寿昌要有豁达的胸怀。
【赏析】
这是元丰四年(1081年)苏轼寄给朱寿昌的词作。描写了江汉的壮丽景色,并借古人以抒发自己的苦闷和不满,具有苍凉悲慨、郁愤不平之气。
上阕即地写景,由景到情,把对长江景色的描写、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朱寿昌的称赞融为一体。但有情就要倾吐、抒发,故有"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以引出下文。
下阕即景怀古。江表传、鹦鹉洲、黄鹤楼等,处处都联系当地的历史遗迹来评人述事,使眼中景,意中事,胸中情有机的交融在一起,字里行间流露出慷慨郁愤之气,颇耐人咀咏。末三句"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则是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回忆所下之结论,意在勉励朱寿昌要胸襟开阔,作一个风格超迈的人。
6、满江红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鸟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赏析】
这首词中,柳永首创《满江红》调名,此调全用仄韵,宜抒悲壮情怀。柳永这首词写的就是厌倦仕途,渴望归隐的悲愤之情。
“暮雨初收”几句写的是,天将暮时,又下起雨来了,雨一歇,夜幕就已降临,船泊江边,江水是那样澄静,对面岛屿上,水蓼疏淡如烟,阵阵苇风,带来凉意。“长川”即桐江,今浙江中部,是钱塘江自建德县梅城至桐庐一段的别称。水蓼和芦苇都于秋天繁盛开花,可见时间是萧瑟的秋天;雨后的秋夜,更使人感到清冷。“萧索”是风吹芦苇之声。这几句写傍晚泊船情景,以静态描写为主。
至“几许渔人飞短艇”始,词境由静态变为动态,写的是天更加黑下来,渔人们驾着小舟,匆匆回到村落中去;那舟上的点点灯火,闪耀夜空里,映照江水中,黑暗中向前飞行。“几许”犹云多少。黑暗中,一切都看不见,惟见灯火闪烁,才知道这是渔舟,“尽载灯火”四字,点出渔舟夜归之神。这里的动,反衬出整个环境的静寂,因为只有静寂黑暗中,飞动的灯火才显得特别鲜明。渔人带着一天的劳动果实回到家中,心情是喜悦的,“飞短艇”的“飞”字,就表现出他们的喜悦心情,这又更加反衬出外漂泊者的孤独和凄苦,这样很自然地过渡到“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三句。“回程”指由原路回去。渔人的家庭生活的欢乐,使作者更加感到自己的漂泊之苦,渴望结束这种羁旅行役生活,回去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整个上片分为两段,前半段写景,后半段抒情,情景之间融合无隙,境界浑然。
过片几句,句短调促,对仗工整,语意连贯,从烟、波、山着笔,语简意丰,最是传神。写的是词人一早醒来,见船沿桐江再向前行,美丽景色使忧愁一扫而光:桐江上空,腾起一阵广漠浓密的晨雾,江中碧波似染,岸边峰峦如削;船过严子陵滩,只见白鹭船尾飞翔,鱼虾船旁跳跃。“鹭飞鱼跃”,亦写江上环境之清幽和生物的自适情趣,从而引发作者对于游宦生活的厌倦情绪。“游宦”二句,情绪一抑,兴起哀叹。“区区”有跋涉辛苦之义:“成底事”就是一事无成。游宦生涯既是如此,自然便兴起归隐于云山泉石之间的意念,况是早有此愿。看到这桐江的美丽景色,缅怀古代的严光,这种想法变得更加强烈,所以末尾即以渴望归隐的感叹作结。“归去来”之“来”是语助词,加强感叹的语气,无义。
“从军乐”,即指王粲《从军行》一诗,因为平仄要求,故改“行”为“乐”,用以代指作者对飘泊生活的怨恨和怀乡思归的心情。柳永一生,政治上极不得意,只做过余杭县令、盐场大使、屯田员外郎一类小官,死后由别人出钱埋葬,景况极为凄凉。这“归去来”的悲叹声中,实饱含着无限辛酸。整个下片是回叙白天旅途中之所见并抒发由此而生的感慨。
这首词抑扬有致的节奏中表现出激越的情绪,从泊舟写到当时的心绪,再从忆舟行写到日后的打算,情景兼融,脉络清晰多变,感情愈演愈烈,读来倍觉委婉曲折、荡气回肠。可见柳永不愧是一位书写羁旅行役之苦的词中高手。
7、满江红
张先
飘尽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觉。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过雨小桃红未透,舞烟新柳青犹弱。记画桥深处水边亭,曾偷约。
多少恨,今犹昨;愁和闷,都忘却。拚从前烂醉,被花迷著。晴鸽试铃风力软,雏莺弄舌春寒薄。但只愁、锦绣闹妆时,东风恶。
【赏析】
此为追念夕日恋情之作。
上片前两句写春的萌动讯息,饶有情趣:寒梅飘尽,早春将至,这一切似乎是不期然而然的,故而连最殷勤、最爱热闹的粉蝶游蜂也未曾察觉。一“笑”字,暗示出有心人先万物而感到了春意。以下五句,随时序而换笔:渐渐地水蓝了,山绿了,大地回春,人家开始感到融和的淑气;浴雨的桃花初放,色泽尚未殷红;萦烟的新柳才青,长条还很纤细。这里以小桃、弱柳隐喻娇弱的美人。就这样美好的初春里,词人与所爱之人初遇,并且有过难忘的私下相会。画桥深处,水边小亭,寻春的人们可以去与小桃新柳相见,也可以这里期待着初恋的情人。这样美好的背景,便已暗示出当时约会的美妙。两句又分别领以“记”字、“曾”字,点醒上片所写全是回忆。
过片四句,词笔收回到现:往日欢爱已经逝去,只留下永无穷尽的怀念,使自己沉湎于犹新的记忆中;常常因为醉心于旧日的美好情境,而忘却了眼前的愁恨凄凉。至此,词笔又返回到往日。“拚从前”二句,感叹自己那时常心甘情愿地痛饮以至于烂醉,为的是既被容貌所迷,更为出色的歌才倾倒:她的歌声,象晴空的鸽铃,柔和的春风中荡漾;象娇小的雏莺,薄寒的春林里弄舌。上片借桃柳隐喻其人,此处又喻以娇小的禽鸟,更觉生动。词情至此,已达高潮。作者却收束处突然转出爱情的悲剧结局,词情从高潮跌入低潮,形成凄怆的尾声。可是作者似乎不忍把话说死,有意写下“但只愁”一语让人想象与回味。
这首词中,作者娴熟地、大量地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上片前半多用兴,下片后半多用比。最后还以“东风恶”来比邪恶势力摧残美好爱情,使词自有传统的含蓄之美。又于抒情回忆中展现一个悲剧性的爱情故事,结构上作了错综变化的安排。词人这样打破时间顺序,错综安排结构,不仅收到了富于情节性、曲折性,引人入胜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充分表现了激情的波澜起伏。
参考资料: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