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功与过的辩论词

秦始皇的功与过的辩论词,
我需要的是秦始皇的功大于过,正方辩论次,
我急着要呢``

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而秦始皇的政绩、作为对於后世亦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 秦始皇的性格
秦始皇的性格,是残酷且独裁又好大喜功。其实,这只是他人格的特质之一而已。而他的性格和早期未及帝位时有相当关系。因为其实身世不明,到底是否为子楚之亲生儿子,使得他及赵姬遭受许多屈辱。幼时缺父爱,即位时又无实权,而导致他性格冷酷,苛刻寡恩,造成了这个独裁者,亦造就了日后诛杀所有曾和赵姬有仇之人。尉缭说:「秦王缺乏仁爱,而有虎狼之心,穷的时候可礼让下人,得志时也轻易的吃人,不可和他长久往来。」秦始皇勤於政事,而造就了其五帝三皇都未及的政局,由此可见他对於治国积极的态度。但也因他太过急躁,於短短的十来年大兴土木、四处征战,在秦始皇当政的十二年间,其为政之苛暴实非百姓所能忍受。
◎ 秦始皇的政绩篇

一、政治

1.提高帝王尊严:赢政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故兼采古代共主之尊号而合为『皇帝』,用作天子之专称。从此中国历史上之君主便称为『皇帝』,赢政则被叫做秦始皇。此外,又用一系列专门名称来显示全国最高统治者之无上权威,如皇帝自称『朕』,其命令叫『制』或『诏』,其用印则曰『玺』。

2.厉行中央集权:丞相等各自向皇帝负责,一切听命於皇帝。另废除世卿世禄制,自中央至地方官员均由皇帝任免,无权世袭。

3.实施严刑峻法:秦朝在秦国原有的法律基础上,修订了一套严密之法律,颁行於全国。

二、军事

1.修筑长城:秦始皇把战国时北方燕、赵、秦三国旧修之长城连接起来,『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万余里』。

三、经济

1.统一货币:禁止使用六国各自的龟、贝、玉等币。规定全国统一使用金、铜两种圆形货币,其中金为上币,铜为下币。

2.统一度量衡:以商鞅时的秦国度、量、衡器具,作为全国斗算长短、大小、轻重之标准。

3.定土地私有:秦自商鞅时废井田、开阡陌以来,即逐渐允许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统一全国后,秦室更加重视农业生产,让占有土地之百姓呈报占田数并纳税,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制之合法。

四、交通

1.修建驰道:秦在原来六国车马道路之基础上,修建宽阔一律之驰道,以首都咸阳为中心。

2.沟通水路:秦疏浚鸿沟作为水路枢纽,又於公元前二一四年,修长达六十多里之灵渠,沟通了湘、漓二水。

五、文化

1.统一文字:战国时期,『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瀳、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令李斯把原来秦国之大篆整理简化而成小篆,在全国通行。后又简化小篆成隶书,亦在秦代流行於全国。

2.统制思想:为防止百姓反抗,秦始皇在思想上也实行了严厉之统制,如颁布禁书令,大肆收缴焚毁书籍,又坑杀非议朝政的儒生四百余人,史称『焚书坑儒』。

六、对外
秦始皇於并吞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复北伐匈奴、南平百越,使中国版图大定,西自陇蜀,东至辽东,北起大漠,南抵南海,形成后来中国疆域之基础。

1.北伐匈奴:战国末年以来,匈奴时常南侵,威胁到燕、赵、秦等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公元前二一五年,乃在燕、赵、秦旧长城之基础上,加以增筑,连结成一条长达五千余里的所谓『万里长城』。是为古代中国及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

2.经略百越:百越乃古代中国南方越族之泛称,在全国统一之前,秦已逐渐征服瓯越、闽越等。

◎ 秦始皇暴政篇

1.徵敛无度,赋税奇重: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与工程建设,满足穷奢极欲之生活,始皇不惜对民众课以重税,全国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的严重状况,以致民不聊生,百姓『衣牛马之衣,食犬口之食』。

2.好大喜功,滥用民力:秦始皇急功近利、不恤民情,连年大兴土木、四处征战,为了自己之奢欲,在首都附近造阿房宫、修骊山墓,所耗民夫竟七十万人以上。据估计,当时服兵役之人数远超二百万,占壮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如此重税苦役,实非百姓所 能忍受。

3.严刑峻法,民怨鼎沸:秦自商鞅变法以来,法令即十分严苛,一人死罪诛及三族,一家犯法邻里连坐,百姓动辄被罚充苦役或惨遭酷刑。

4.箝制思想,焚书坑儒:秦始皇还把严刑峻法施之於思想领域,大肆统制思想,禁锢思想自由。
秦始皇无论在政治、军事、文化上,都有他伟大的贡献,但他残暴的个性,却使人民痛苦不堪,或许这是秦朝灭亡的一大因素.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09
中二(4)zq原创
论秦始皇的功与过
中二(4)班 周秦 23号
资料:“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自秦亡后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人盛赞他为“千古一帝”(李贽《藏书•卷二目录》);有的人说秦始皇“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章太炎《秦政记》);有人歌颂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秦主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自《秦王扫六合》)他们都高度评价秦始皇的功绩,肯定其对历史的作用,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另一些人则咒骂秦始皇“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 “以暴虐为天下始”(贾谊《新书•过秦论》);“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贞观政要》卷八);“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陈登原《国史旧闻》)。他们都指斥秦始皇统治的残酷,是暴君。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评论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也都有其片面性。”
(摘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10868.html?si=3
秦始皇一生中一共干了这样几件大事:
1. 统一六国,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法律,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2. 修建了长城,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诗歌题材。
3. 秦始皇焚书坑儒
一、 秦灭六国,一统中国
资料:“秦王政15年(前230年),内史腾率兵灭韩国,俘韩王安,所得韩地置颍川郡,韩亡。
秦王政17年(前228年),秦军攻入赵国国都邯郸(在此之前坑杀赵国40万军队),赵王迁被迫降秦,赵破。
秦王政18年(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领兵攻燕。
秦王政19年(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蓟,燕王杀太子丹求和,燕破。
秦王政20年(前225年),王贲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魏国,包围魏都大梁,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三个月后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秦王政21年(前224年),王翦率领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屯兵练武、坚壁不战、以逸待劳。一年后,楚军斗志涣散、粮草不足,遂从前线撤军。王翦乘机追击,消灭楚军主力,占领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江南,灭越国置会稽郡。楚亡。
秦王政25年(前222年),王贲打下辽东,俘燕王喜;接着打下代城,俘代王嘉。燕、赵彻底灭亡。
秦王政26年(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投降,齐亡。
(摘自http://baike.baidu.com/view/6586.htm
这件事应该是秦始皇的功劳吧。首先,在春秋战国时期,度量衡没有统一,货币没有统一。这样,虽然对于君主来说,没有什么大的麻烦。可是,对于老百姓来讲呢,只有金子才能流通,没有金子,又没有兑换货币的机构,国家和国家之间不就难以进行沟通和人才交流了吗?因此,虽然为建设大统一的国家而付出了牺牲,但这些人不是白死的,最终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了。并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和法律,这样,因为是在一个国家里了,交流自然方便了。
二、 秦始皇修建了长城
资料:“经年累月征发数十万人进行着极为沉重劳动。这种摇役负担给人民造成的痛苦,从下述记载就可看出达到多么可怕的程度。清人杨廷烈著《房县志》记载:有人发现一种全身长毛的“毛人”,据说他们的祖先乃是逃避秦始皇筑长城劳役的民夫,由于躲入深山老林,年长日久,全身长出毛,传说当碰到毛人时,他先问你:“长城筑完乎?秦皇还在么?”只要回答:“长城未筑完,秦始皇还在!”“毛人”就会吓跑。这个记载当然只能视为人民群众的一种传说,然而如果历史上根本没有那样残酷的现实,绝不会出现这种可怕的传说。它反映了秦始皇的作为都是建立在对广大劳动人民残酷剥削和压榨之上的,而这种剥削和压榨远远超过社会所能承担的程度,致使社会简单的再生产都难以维持下去,所以就连对历史发展有利的一些措施,也给当时的人民造成灾难。”
(摘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10868.html?si=3
“秦灭六国之后,即开始北筑长城,每年征发民夫四十余万。在当时生产力极度低下,男人辛苦劳作尚不能裹腹,女人纺织的布都无法蔽体的情况下,征调如此之多的民力去从事非生产性劳动,造成的结果只能是死亡人数无法统计,千里之地尽是尸首,血流成河的惨剧,所以百姓十户人家里有五户想要造反也就不足为奇了。“孟姜女哭塌长城”的民间传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普通百姓对修筑长城的怨言。当时所修筑的长城,并非今所见之长城(今长城主为明朝时所修建)而是相当不牢固的夯土墙,秦长城主要目的是标名与匈奴的界线,并没有实质的防御功用,况且当时匈奴实力并不强,始皇仍遣蒙恬发兵十万攻击匈奴,后人对此的评价是:“兴兵远攻,贪外虚内,务欲广地,不虑其害”。蒙恬死后没多久,匈奴便轻松跨过秦长城,不但收复了原来的失地,并且占领了燕、代等郡。综上所述,长城本身在后世抗击游牧民族的战争中是否有意义还属争议话题,但至少在秦始皇时代的作用除了虚耗国力以外,没有任何作用。”
(摘自http://baike.baidu.com/view/2389.htm
秦始皇其实只不过是把之前各国修筑的长城连起来,并加以修复,适当延长。他“把原来秦、赵、燕三国修建的长城连接起来,再向东向西延伸出去,筑成一道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城防的万里长城”(摘自《中国历史学习手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印刷厂印刷1985.1北京第一次印刷)。秦始皇为了保护中原的人民和皇室,修建了长城,有许多人死于这场浩大的工程中,可是,他保护了更多人,虽然生命是可贵的,可是牺牲上述人以换得多数人的生命,这个不等式是有重大意义的!
三、 秦始皇焚书坑儒
资料:“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专制王朝——秦朝建立。由于当时社会上百家争鸣,严重的阻碍了秦始皇对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并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公元前213年秦丞相李斯进言,说诸子百家“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于是,秦始皇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于当年开始销毁除法家以外的所有诸子百家的著作,一直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史称“焚书”(《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等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其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摘自http://baike.baidu.com/view/14125.htm
资料:“而在焚书开始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为了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在当时秦首都咸阳将四百六十余名儒士和方士坑杀,史称“坑儒”。另有一说,这件事是由几个方士的畏罪逃亡引起的。原来,秦始皇十分迷信方术和方术之士,以为他们可以为自己找到神仙真人,求得长生不老之药。他甚至宣称:“吾慕真人, 自谓‘真人’,不称‘朕’。”而一些方士,如侯生、卢生之徒,也投其所好,极力诳称自己与神相通,可得奇药妙方。但时间一长,他们的许诺和种种奇谈总是毫无效验,骗局即将戳穿。而秦法规定:“不得兼方,不验,辄死。”因此,侯生、卢生密谋逃亡,在逃亡之前,还说秦始皇“刚戾自用”,“专任狱吏”,“贪于权势”,未可为之求仙药。始皇知道后大怒道:“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是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遂下令拷问咸阳400多名书生,欲寻侯生、卢生。事后,将相关460名书生以巨石掩埋。除了坑杀于咸阳的四百六十余人外。同时还谪迁了一批人至北方边地。事情发生后,始皇长子扶苏进谏道:“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不仅怒而不听,还使扶苏离开咸阳,北监蒙恬于上郡”
(摘自http://baike.baidu.com/view/14125.htm
秦始皇这个被许多诗书所称作暴君的君主,此时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原来真的是暴君!他试图损毁几乎所有的文学书籍,可是,他始终不会明白,即使它能毁灭文字,可他不能毁灭人们的思想,那几百名书生没有白死,他们的死是重于泰山的,书籍没有了,可还有知识分子,如果知识分子也没了,那总会留下一些书,书也没了的话,那就应该反抗了。第一次可以忍,第二次也可以忍,可是人的耐心是有限的,不能一味迁就,因此,在连书都被毁灭的情况下,也该让那个人毁灭了!

二世元年(前 209)七月,一队开赴渔阳(今北京密云)的闾左戍卒九百人,遇雨停留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境),不能如期赶到渔阳戍地。秦法"失期当斩",戍卒们面临着死刑的威胁。于是,在陈胜、吴广的领导下,在大泽乡举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旗帜。
公元前 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
综上所述,秦始皇一生功过相抵,既无过错也无功劳,这就是我对秦始皇的评价。
字数:3249中文字符

参考资料:
1、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10868.html?si=3
2、 http://baike.baidu.com/view/6586.htm
3、 http://baike.baidu.com/view/2389.htm
4、 http://baike.baidu.com/view/14125.htm
5、 《中国历史学习手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中国青年出版社印刷厂印刷1985.1北京第一次印刷
6、 李贽《藏书•卷二目录》
7、 章太炎《秦政记》
8、 李自《秦王扫六合》
9、 贾谊《新书•过秦论》
10、 《贞观政要》卷八
11、 陈登原《国史旧闻》
第2个回答  2007-12-07

一、

秦始皇既然能识用李斯等帮助秦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的人才,就证明他具备英明君主的素质,秦朝虽然累世富强,但是如果君主平庸,那以秦之强也基本上只能守成,就象秦始皇之前的几代秦君;如果君主差劲,那么即使占有天下也可能失去,就象秦二世。一个有作为的君主,不仅要知人善用,而且还要善于择取臣下的建议,秦始皇在大多国策制定中还是能做到这一点的。

二、

虽然秦朝的富强是历代努力的成果,但是在秦始皇以前秦朝还没有灭过一个大国,六国是在秦始皇手里灭掉的,这样就结束了中国经历了数百年的割据混战。有的人说秦朝不过继承了周朝的底子,但是周朝控制过长江以南吗?答案是否定的。秦朝的疆土有多大,大家学历史时候都学过,就不多说了。假如没有秦始皇,现代在中华这块热土上的是否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华民族、华夏儿女的无上称谓是否还会有呢?

三、

采取书同文、车同轨、一法度措施,统一了民族文化。这种影响最为深远。中西学者都评论过,中国各地虽然有不同的方言和习俗,但是却具有共同的文化,尤其是文字,对中国民族的完整和文明的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西方到现在都没有最后完成这种融合。

四、

有人常说秦皇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然而在秦代那个时代,建筑技术不发达,不动用大量民力,行吗?在历史上我们提起秦帝国的建筑能有多少——长城、灵渠、秦直道、秦始皇陵、阿旁宫。长城是典型的军事壁垒,当时匈奴的威胁实在太大了,必须要有。灵渠是半军事用途的工程,它保证了帝国对岭南地区的统治,必须要有。秦直道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系统,更是国家基础性设施。秦始皇陵,是秦始皇死后的地宫,历朝历代的帝王对其地宫都倾注心思,何况秦始皇一代伟人?再说阿旁宫,阿旁宫相当于美国的白宫、中国的中南海,标着这一个国家的形象,是国家的形象工程。修建阿旁宫不仅仅是帝王的居所更是世界第一帝国的政治中枢,同样必须要有。这些不可以说是功吗?

五、

有人指责秦始皇执行厉法残酷。当时帝国信奉的国家哲学——法家学说认为“严法以治乱世”,帝国则依据国家哲学制定了相对于六国严格的法律,法律向蛛网一样渗入社会每个角落,可以这么说,帝国法律是严谨的,其执行也是严格的,就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现在人们常常困惑于法律的不完善、司法腐败,一直提倡法律的公正严明,那我们又怎么能够指责中国第一位倡导用完善司法制度治理国家的、2000年前的帝王呢?在指责他的同时,我们是否应当汗颜呢?

五、

焚书坑儒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一个统治阶级来说,一个国家建立起来以后,其最敏感最核心的事,就是维护其绝对统治。而思想统治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纵向比较一下,汉武帝,一旦发怒,杀的人远不止这些;朱元璋为了他的子孙能够永保他的大明江山,不知杀了多少人;康熙帝搞个文字狱,由此而归西的人远不是百可以计算的……焚书坑儒的目的就是实现帝国思想文化体系的唯一性,与任何时期任何统治者的目的一样。况且秦始皇命令在焚书行动中曾命令不得烧毁关于农业(相当于现在科学技术、医疗、天文、冶金、地理、建筑)方面的书籍,可见对实用的知识还是重视的。

六、

有人批评秦始皇的扬农抑商政策,在经历数百年春秋战国的混战后,帝国对子民最大的保证就是人人有饭吃,这也是一种最基础人权的保证。但在国力有限的情况下,必然选择“耕”而非选择“商”。从社会结构看,“耕”更够让人民避免生存危机,能够安心生活;推崇“商”则是让人民为了或许的利益而冒险,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而从制度上看,“耕”是一种屯垦,它让民众守在自己的土地下,而不是像“商”一样四处奔波。秦帝国扬农抑商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保持帝国的稳定,保持社会的稳步发展。追溯历史,中国历代帝王也同样强调农业问题,新中国历代领导集体也始终强调“三农问题”。我们应当感激帝国重视农业,重视土地的政策,才会逐步产生伟大的中华民族、产生辽阔的疆土、产生至今活力四溢的中华文化。

从上面分析中可以看出,秦始皇之雄才大略古今中外罕有人比,它不仅完成中国统一,而且从思想文化、政治法律、经济制度、军事建设等方面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其功劳足可以惊天地、泣鬼神,而他的过失却是可以谅解的。功远大于过。
第3个回答  2007-12-16
过:(1)徵敛无度,赋税奇重
(2)好大喜功,滥用民力
(3)严刑峻法,民怨鼎沸
(4)箝制思想,焚书坑儒
功: (1)大一统的君主集权制
(2)统一度量衡
(3) 统一文字
(4)给后人留下大量的文化遗产:如兵马俑等
无论怎么说都绝对是功大于过。
第4个回答  2007-12-14
哇,我们正好明天要用这个,你也在问

秦始皇功大于过~~
我们上历史课要辩论 我是正方:功大于过 大家帮忙据几方面的理由 谢谢~~解析:我认为,秦始皇的功劳大于过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统一了中国,不但是疆土上的统一,更是文化、思想、制度、习俗上的统一,这就避免了中国像欧洲大陆一样,分裂为许多小国家,而是逐渐形成了一个泱泱大国。战国时期的七...

历史辩论会:秦始皇是过大与功,还是功大与过?
解析:功大于过:1.统一全国;2.统一货币 度量衡 规定车轨 修驰道 统一文字;3.实行土地私有;4.南攻越族;5.北击匈奴;6.以法为教;7.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其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巩固和发展统一,促进中华民族形成.过大于功:1.焚书坑儒,禁锢了思想;2.严酷的刑罚;3.赋税严重;4.徭役繁重;5....

秦始皇的功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功(辩论)
从上面分析中可以看出,秦始皇之雄才大略古今中外罕有人比,它不仅完成中国统一,而且从思想文化、政治法律、经济制度、军事建设等方面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其功劳足可以惊天地、泣鬼神,而他的过失却是可以谅解的。功远大于过。

秦始皇的功与过(反方)???
1.徵敛无度,赋税奇重: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与工程建设,满足穷奢极欲之生活,始皇不惜对民众课以重税,全国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的严重状况,以致民不聊生,百姓『衣牛马之衣,食犬口之食』。2.好大喜功,滥用民力:秦始皇急功近利、不恤...

秦始皇过大与功的辩词
过大于功。答: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统一六国天下,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留下长城兵俑。这些都是事物的两面性,不好说对或是错。至于焚书坑儒,不过是听了法家李斯的谗言,烧了百家诗书(但保留了医学、占卜、农业的书籍),杀了数十个鼓吹分封制的儒生。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

辩论会:秦始皇的功与过。主持人的台词
③ 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开创了幅员辽阔的秦帝国,促进了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④ 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压制了人民的思想 ⑤ 焚书坑儒,摧残文化 ⑥ 实行暴政,大兴土木,建阿房宫,修骊山陵墓,耗费民力;法律残酷,最终促成农民大起义,使秦朝灭亡。总体评价:秦始皇在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

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评价1:功过相抵,他不算一个好皇帝,但确实为后人做了许多贡献,当时的人就苦了,孟姜女哭长城大家都听说了吧,为了修长城,牺牲了多少人,但是长城为我们后人赢得了多么大的荣耀!评价2: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了中国统一,建立了中国统一的中央集团制的封建国家,推动了...

秦始皇的功过是非怎么评价?
2、过失:秦始皇的过主要体现在暴政方面.他穷奢极侈,横征暴敛,赋税沉重;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骊山陵等,百姓的徭役负担沉重;他又修筑长城,使得大量百姓因此丧命;在文化上,他焚书坑儒,使得中国古代文化收到了沉重的打击;他还制定了严酷的刑法,使得百姓苦不堪言.以上这些措施最终导致了秦的快速灭亡.3...

求秦始皇功大于过的资料(辩论会用)简洁一点,事例多一点
秦始皇功大于过的理由: 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做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将影响较大的几项罗列如下: 1.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 2.废封国,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 3.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国内交流.; 4.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国...

辩论会 秦始皇过大于功的四辩陈词,急急急
他焚书坑儒,残害了不少进步人士,摧残了文化,禁锢了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他生性残暴,实施暴政,刑法残酷,徭役繁重。他贪图享乐,修筑阿房宫和豪华的骊山陵墓。他任用奸臣,害死不少忠良。他迷信之极,派人寻长生不老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