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理心理学的论文一篇,只要跟这有关系就好。沈政 林庶芝编

如题所述

  摘 要:人们由于生理和心理原因,情绪起伏较大,因情绪引发的问题也较多,尤其是大学生群体。近年来,许多恶性案件都与人们的情绪有关,因此人们应主动了解自己情绪的特点,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本文运用生理心理学上的一些原理,分析情绪与健康的关系,阐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健康的不同影响,同时为人们如何培养积极情绪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情绪 生理健康 控制和调节

  在情绪产生和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有机体生理功能的改变,整个有机体内部和外部器官的活动,神经过程和生化过程都共同参与其中。情绪的好坏同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对人们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人一旦长期被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所困扰,就容易精神失常、患溃疡病。因此,情绪在调节人的活动、维护身心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 情绪
  1.1 情绪的定义
  情绪与认知不同,它似乎与个体的切身需要和主观态度联系着。从这种联系中可以引申出情绪的两种特殊存在形式,其一为内在状态或体验,其二是外显表情。这是认知过程所不具有的特征。因此,情绪与认知是带有因果性质和互相伴随而产生的。情绪可以发动、干涉、组织或破坏认知过程和行为;认知对事物的评价则可以发动、转移或改变情绪反应和体验。
  许多学派给情绪下的定义反映了这些特点和这类关系。功能主义把情绪定义为:情绪是个体与环境意义时间之间关系的心理现象。阿诺德的定义为:“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倾向。这种体验倾向为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模式所伴随。” 拉扎勒斯提出与阿诺德雷斯的定义:“情绪是来自正在进行着的环境中好的或不好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它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价。另一位学者杨(Young,1973)在上世纪70年代,给情绪下的定义为:“情绪起源于心理状态的感情过程的激烈扰乱,它同时显示出平滑肌、腺体和总体行为的身体变化。”他把情绪标定出感情过程的扰乱,暗示了情绪同有机体的利害关系和联系。但它更强调情绪的“干扰”性质。这些定义都标示出情绪对人的需要和态度的关系。
  从心理生物学的研究文献中来看,情绪一词至少有两种含义:情绪是一种私人的主观情感或感触,人们能报告许许多多个人的感受或体验,又是伴有明显的愉快或难过的表示;情绪是一种特别的躯体的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的表现或显示,这一含义强调的是情绪状态,这是可以用身体反应的状况说明的。
  1.2 情绪的分类
  情绪有很多种,可以说每个人每天都在体验着不同的情绪,喜怒哀乐。
  在情绪类型的划分上,存在多种分类方式。传统的情绪理论认为人类的情绪可以通过几个维度进行区分,目前较为常用的范式是“效价-唤醒度”的划分方法:依据效价讲情绪分类为正负两极,位于正极的称积极情绪,通常能带来愉悦感受,如喜悦、快乐、希望、满足等。位于负极的称消极情绪,通常产生不愉悦的感受,如愤怒、悲哀、恐惧等。同时依据唤醒度区分情绪的强弱,唤醒度越大,所产生的情绪就越强烈。
  2、 情绪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2.1 情绪的变化与神经生理反应密切相关,情绪反应与自主神经活动联系密切,情绪发生时伴随指交感和副交感等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改变。早在2000年前,中外医学家就注意到了消极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我国古代医学典籍《内经》中曾明确指出:“大怒伤肝,暴喜伤心,思虑伤脾,惊恐伤肾。”国外医学著作中也有许多关于情绪紧张导致神经功能失调、身体虚弱,而乐观、愉快的情绪又使人恢复健康的论述。
  Mahl(1950)提出的心身疾病理论强调焦虑和恐惧的重要性。他认为恐惧经常阻止着有机体的行为表现从而一起疾病。例如,愤怒和焦虑之间的冲突引起高血压;儿童因与成人分离而产生的恐惧和哭喊会导致气喘病;依赖性和焦虑之间的冲突会产生溃疡病。Mahl的理论是用狗、猴及学生所做的研究为根据的。他把那些为准备考试而学习到深夜同那些不参加考试的学生进行比较,发现“焦虑组”比“非焦虑组”有更多的盐酸分泌。Brady(1958)对“执行操作”的猴子进行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他把两只猴子绑在并排的两把椅子上,其中的一只被称为“执行猴”,训练它按动杠杆是它和另外一支猴子来避开点击。如果前后按动钢钒的时间间隔不超过20分钟,它们就永远不受点击,如果超过20分钟没有按动杠杆,两者均受点击。也就是说,两只猴子受点击次数相等,不同的是后一只猴子把命运完全交给了“执行猴”。实验结束后发现,“执行猴”发生了溃疡,而另外一只却没有。研究者对此的解释是,长期的慢性焦虑导致副交感神经占优势,引起胃酸的过多分泌。
  2.2 积极情绪与生理健康
  积极情绪就是对自己的过去感到幸福、满意;对未来充满希望、乐观;对现在感到如意快乐。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想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
  积极情绪使个体有更大的创造性,更有效地认知和做出决策,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并提供心理能量,使人在压力背景下远离困扰。积极情绪能拓宽注意,能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速度和灵活性。
  积极情绪具有更长远利益上的适应意义。它可以使个体获得一系列的个人自愿,比如身体资源(身体技能、健康)、社会资源(友谊、社会支持网络)、智力资源(知识、执行控制)和心理资源(张力、创造性和乐观)等,积极情绪具有拓展我们的注意、认知和行为,开阔知觉、思维在脑中反应倾向的功能;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个体思维开阔、心态积极而放松,更容易发现事件的积极意义。
  积极情绪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功能,笑是一剂良药,它能增加人的积极情绪和增加自我免疫系统功能的改善,这种免疫系统功能的改善是通过积极情绪的主观体验来调节的。实验表明,经常使用幽默的人增加了唾液-免疫球蛋白A水平,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第一道防线,从而增强了免疫功能,促进健康。如“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儿医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积极情绪能起到抵御疾病的力量,如勇气、乐观主义、希望、诚实和毅力等等,研究表明,乐观的、焦虑少的成人比悲观的、焦虑的成人表现出更低的不稳定血压和更多的积极心境。大量的医学研究也显示了积极情绪对于疾病的预防能力,坚强、乐观、自信和冷静地对待疾病,可以通过大脑对丘脑、胸腺的调节,影响体内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功能,增加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体内其他功能,从而增强体内抵抗疾病的能力。在情绪和癌症的大量实践中都证明了积极的情绪不仅能够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而且对癌症的治疗以及降低复发率都有很明显的作用。同时,积极情绪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2.3 消极情绪与生理健康
  消极的情绪,如焦虑、沮丧、愤怒和悲伤等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又文献报道,癌症患者有24%存在严重抑郁,有18%存在轻度抑郁。美国医学界曾对500多为胃肠病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因消极情绪造成疾病者占74%。很多学者也认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和寿命的主要因素已不是细菌、病毒、理化、生物等外在因素,而是紧张、焦虑和抑郁等内在的情绪因素。
  人类的任何一种情绪都是由内在的化学和物理变化形成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在很大可能的程度上诱发一些生理疾病,它可能会引起皮肤功能紊乱,使包括皮肤病在内的许多疾病恶化。我们平时所谓的“胀气”现象就是由情绪引起的消化道肌肉痉挛,而打嗝则是情绪在胃部肌肉上的体现。这些方面大家都会有所体会,当情绪处于低落状态时,会感觉内分泌失调或有其他身体不适应症状产生。
  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个体的思维会变得越来越狭窄,思维往往聚焦于引起消极情绪的事件或情景而无法自拔,心态变得警惕而紧张,肢体血流加速,不仅增加心血管的负担,而且会导致个体在不清醒和理智的状况下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甚至有很强危害性的举动。这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解释着现代社会各个阶层不断上升的自杀率,包括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和寒窗苦读几十个年头的博士生。
  3、 培养积极情绪,促进生理健康
  3.1 合理表达与发泄消极情绪
  消极情绪并不一定完全有害于健康,如果能合理的表达和应对,它也可能促进健康。其中倾诉时最有效也是最容易做到的方法,和亲人朋友推心置腹的交流和倾诉,把自己感受到的压力和紧张感告诉他们。或者通过一些高强度的体育锻炼来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得到及时的排解。
  3.2 强调积极情绪对消极情绪的撤销
  积极情绪通过扩展个体瞬间思维序列,依靠分解或取消对具体行为的准备,来减轻消极情绪对个体思维和身体的控制。学会转移和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放松自己,去接触新的事物或者让自己沉浸在自己的爱好或运动中,体验快乐和幸福,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3.3 主动培养积极情绪
  合理利用放松法,包括冥想、瑜伽和肌肉放松练习。根据科学的实验证明,当人进入冥想状态时,大脑的活动会呈现出规律的α脑波,此时,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与灵感便会源源不断的涌现,此外对于事物的判断力和理解力都会大幅提升,同时身心会呈现安定、愉快、心旷神怡的感觉。瑜伽练习对个体的肌肉系统、精神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都非常有益;保持微笑,实验表明,我们的大脑并不能区别真实的微笑和装出的微笑,因此,当我们微笑时,大脑反应方式是一样的,都会释放出同样的快乐化学物质,久而久之,我们的微笑就会变成真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