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写作背景

如题所述

《呼兰河传》写作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全国抗日形势低迷,时值萧红随丈夫离开重庆,飞抵香港,当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在大东酒店为二人举行欢迎会。3月,萧红参加香港女校纪念三八劳军筹备委员会在坚道养中女子中学举行的座谈会。

面对国破山河的场景,加之作者本身就是出生的东北哈尔滨是呼兰区,《呼兰河传》应运而生。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9月1日,《呼兰河传》开始在《星岛日报》副刊《星座》连载;12月20日完稿;12月27日连载完毕。


拓展资料:


1、《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教育部新课标必读书目,几代人背诵过的文学名著,中国孩子躲不过的美文名篇,自然与世界、自由与成长的永恒主题。

2、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3、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28

萧红写作《呼兰河传》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而《呼兰河传》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20世纪10年代中期前后,那时,日军还未侵略中国。

《呼兰河传》单本的创作,于1938年开始于武汉,1940年完成于香港。1941年底,萧红病危之际要求骆宾基送她北上:萧红要回到家乡去。萧红曾计划写《呼兰河传》的第二部。

拓展资料

《呼兰河传》简介

她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但也是寂寞的,她的活动地就是后院的那个大花园。在这座大花园里,作者和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干活,童年的生活充满了乐趣。萧红在离开家乡来到香港后,她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用自己那轻盈的文笔写下了这篇文章,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但处处是故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7-02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她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拓展资料: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

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4-09
《呼兰河传》创作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5-30

    《呼兰河传》创作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

    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

    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拓展资料: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和张爱玲等人并称"民国四大才女"。被鲁迅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多篇作品章节被收入中小学语文教材。

《呼兰河传》写作背景
《呼兰河传》写作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全国抗日形势低迷,时值萧红随丈夫离开重庆,飞抵香港,当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在大东酒店为二人举行欢迎会。3月,萧红参加香港女校纪念三八劳军筹备委员会在坚道养中女子中学举行的座谈会。面对国破山河的场景,加之作者本身就是出生的东北哈尔滨...

《呼兰河传》创作背景
《呼兰河传》写作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全国抗日形势低迷,时值萧红随丈夫离开重庆,飞抵香港,当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在大东酒店为二人举行欢迎会。3月,萧红参加香港女校纪念三八劳军筹备委员会在坚道养中女子中学举行的座谈会。面对国破山河的场景,加之作者本身就是出生的东北哈尔滨...

《呼兰河传》写作背景
根据百度百科查询到《呼兰河传》写作背景是萧红出生于呼兰的地主家庭里,心思多疑而缜密、性格执拗而坚强,内心空虚而脆弱,一生坎坷,经历了社会的磨难与艰辛,短暂的一生让人心生同情与怜悯。由于童年的经历,萧红始终无法摆脱不安、恐惧、忧愁、痛苦的情绪。《呼兰河传》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中创作出来的。萧...

呼兰河传的写作背景
《呼兰河传》创作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

呼兰河传的写作背景
该作品的写作背景主要设定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到40年代初期的中国东北地区,特别是在日军还未侵略中国之前的时期。该作品以作者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描绘了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虽然文本中的“呼兰河”并非指《呼兰府志》所记载的那条流动的呼兰河,而是位于松花江和呼兰河北岸的一座有...

《呼兰河传》写作背景
在1942年的抗日战争烽火中,身处香港的萧红怀揣着对故乡和童年深深的思念,这促使她创作了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之作的《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艺术形式的创新:它没有明确的主角,每个章节虽然独立却又紧密相连,形成一个整体。萧红以其卓越的回忆叙事技巧,散文诗般的抒情风格,以及既...

萧红|《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无疑是写写停停的。茅盾先生为《呼兰河传》作序。五千来字的文, 28个“寂寞”。他叹息复叹息萧红的种种寂寞:寂寞的幼年,寂寞的童年,寂寞的精神、寂寞的心境,寂寞的生活,寂寞的环境,寂寞的呼兰,寂寞的死亡,寂寞的坟墓……他认为“寂寞”是萧红的人生写照。我却不能确认萧红是否是“寂寞”的。在我...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
萧红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描绘了呼兰河及其周边的人们在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挣扎中的种种景象。一、背景设定与地理描述 《呼兰河传》以作者萧红故乡呼兰河流域为背景,详细描绘了这片土地的风景、风俗与人情。小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呼兰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如四季更迭、河流的流淌等。二、社会生活的描绘 ...

《呼兰河传》是怎样的一部小说?
《呼兰河传》有三重视角:1、童真童趣的儿童视角——“我”,孩子看不清事件的内涵,于是产生了“陌生化效果”;2、成年叙述者视角,叙述者是处在一种超然的境界,与小说中人物保持着距离;3、萧红视角,萧红视角是居高临下的,读者可能看不见她,但她随时会出来发议论,有时连议论也不发,但读者...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谁?
创作背景:萧红写作《呼兰河传》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而《呼兰河传》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20世纪10年代中期前后,那时,日军还未侵略中国。《呼兰河传》单本的创作,于1938年开始于武汉,1940年完成于香港。1941年底,萧红病危之际要求骆宾基送她北上:萧红要回到家乡去。萧红曾计划写《呼兰河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