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祐 后汉书 部分古文翻译

原文:
吴佑字秀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年二十,丧父,居无担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垣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佑辞谢而已,守志如初。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①。佑越坛共小史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佑倨,请黜之。太守曰:“吴秀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
时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佑赁舂②。佑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佑以光禄四行③迁胶东侯相。时济北戴宏父为县丞,宏年十六,从在丞舍。佑每行园④,常闻讽诵之声,奇而厚之,亦与为友,卒成儒宗,知名东夏,官至酒泉太守。佑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讼者,辄闭合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安丘男子毋丘长与母俱行市,道遇醉客辱其母,长杀之而亡,安丘追踪于胶东得之。佑呼长谓曰:“子母见辱,人情所耻。然孝子忿必虑其难,动不累妾,今若背亲逞怒,白日杀人,赦若非义,刑若不忍,将如之何?”长以械自系,曰:“国家制法,囚身犯之,明府虽加哀于我,恩无所施。”佑问长:“有妻子呼?”对曰:“有妻,未有子也。”即移安丘逮长妻,妻到,解其桎梏,使同宿狱中,妻遂怀孕,至冬尽行刑,长泣谓母曰:“负母应死,当何以报吴君乎?乃啮指而吞之,含血言曰:妻若生子,名之‘吴生’,言我临死吞指为誓,属儿报吴君。”因投缳而死。
求翻译。 (注意不是“年九十八卒”那个)

好不容易试译如下:

吴祐字秀英,是陈留长垣人,父亲吴恢,任南海太守。吴祐二十岁时,父亲去世,家中没有一担一石之粮,却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常在家乡水边牧猪,同时漫步吟诵经书。遇到父亲生前的老朋友,(朋友)对他说:“你是两千石官员的儿子却做这样下贱的事,就算你不觉得羞耻,又怎么对得起你去世的父亲呢?”吴祐只是表示谢意,坚守志节并不改变。后来被举为孝廉,将前去应召,郡里给他饯行,吴祐跟小吏雍丘黄真畅谈多时,与他结友而别。功曹认为他太傲慢了,请求罢免他。太守说:“吴季英有知人之明,你先不要多言。”黄真后来也被举荐为孝廉,拜新蔡县令,世人称赞他清廉有节操。
那时有位公沙穆到太学游学,没有川资衣粮,就换上衣服去当雇佣,这一天爱雇到吴佑处舂谷子。吴佑跟他说话大吃一惊,二人便于杵臼之间一起定下生死之交。吴佑因符合光禄四行的要求被任命为胶东侯相。这时济北戴宏的父亲在此当县丞,戴宏便函跟随在父亲身边。吴佑每次出来走动,总听到琅琅书声,惊奇而厚待他,也与他定交为友,戴宏后来成了大学者,闻名于东方,官至酒泉太守。吴佑行政只求简约平和,以身率物亲自垂范。民有争讼时,他例闭门反省考虑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断案,以道理开导诉讼各方。从此之后,争底细渐渐减少,吏民怀念他不愿欺骗他。小吏孙性私自征收老百姓的钱给父亲买衣服,父亲得到衣服时发怒说:“有这么好的顶头上司,你怎么忍心欺负他,做对不起他的事呢!”催促他到吴何处领罪。孙性又惭愧又害怕,带着衣服到府中去自首。吴佑让左右退出问他这是为什么,孙性就把父亲的话说了。吴佑说:“你国为养父亲的缘故做了错事,人们说:‘看一个人犯的错误就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了’。”于是叫他回去向父亲道歉,并把衣服赠送给他。另外有个安丘男子叫做毋丘长的,跟母亲一起到市场去,路上遇到一名醉客污辱他母亲,毋丘长把这人杀了逃亡他乡,从安丘县追踪到胶东抓着了他。吴佑唤来毋丘长对他说:“你母亲受辱,这是人子所不能容忍的。然而孝子忿恨时要想想后果,行动要不给父母留下牵连。而今你违背亲人逞其凶气,白日杀人,赦免你吧不合道理,严惩你吧又于心不忍。你说该拿你什么办?”毋丘长就自己戴上枷锁,说:“国家制定了大法,我自己触犯了它。大人虽说同情于我,这恩情也没处去实施了。”吴佑问他有无妻子?回答说:“有妻还没有生子。”就行文到安丘县抓来他的妻子,妻子来到,便除掉他俩的枷锁,让他俩同宿狱中,妻子就怀孕了。至冬季终了时该行刑了,毋丘长哭着对母亲说:“我辜负了母亲自应去死,可该怎么报答吴大人的恩情呢?”当场就咬断指头吞进肚中,含血而道:“妻若生下儿子,就名‘吴生’,告诉他我临死吞指为誓,嘱咐儿子要报答吴大人。”便自缢而死。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后汉书吴祐传原文及翻译
祐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及冀诬奏太尉李固,祐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祐亦径去。冀遂出祐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园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选自《后汉书•吴祐传》,有删节)注:①薏苡:一种禾本科植物。② 啬夫:农夫。译...

后汉书吴祐传原文及翻译
吴祐让他回去感谢父亲,并将衣服送给他的父亲。在胶东九年,吴祐升任齐相,大将军梁冀上表推荐他担任长史。当梁冀诬陷太尉李固时,吴祐听闻后请求见他,与他争论,但梁冀不听。吴祐愤怒地离开。梁冀于是将他调任河间相,吴祐便辞官回家,不再做官,亲自耕作,教授经书。他活到九十八岁去世。

吴祐 后汉书 部分古文翻译
吴祐字秀英,是陈留长垣人,父亲吴恢,任南海太守。吴祐二十岁时,父亲去世,家中没有一担一石之粮,却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常在家乡水边牧猪,同时漫步吟诵经书。遇到父亲生前的老朋友,(朋友)对他说:“你是两千石官员的儿子却做这样下贱的事,就算你不觉得羞耻,又怎么对得起你去世的父亲呢?...

后汉书 吴佑传 翻译
与冀争之,不听。时扶风马融在坐,为冀章草,祐因谓融曰:“李公之罪,成于卿手。李公即诛,卿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冀怒而起入室,祐亦径去。冀遂出祐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园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

「杵臼之交」出自《后汉书.吴佑传》,杵臼之交的故事是什么?
杵臼是舂捣粮食或药物等的工具。“杵臼之交”出自《后汉书.吴佑传》。原文:时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佑赁舂。佑与语大惊,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间。杵臼之交,意思是交友不嫌贫贱。古人用杵臼作为名字应该是取杵臼之交的寓意,广交朋友、不嫌贫爱富。东汉时期,有一个穷苦好学的读书...

杵臼之交是何意·出自于哪?
“杵臼之交”形容贫贱之交。此典出自《后汉书·吴祐传》:“时公孙穆东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舂。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后汉时候,有一位读书人名叫公孙穆,他非常喜爱学习,他读书读到一定阶段,很想再求深造,进一步去游太学。不过,想进太学读书,需要很高的费用,...

公沙穆杵臼之交
在《后汉书·吴佑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了公沙穆与吴祐之间的深厚友谊。公沙穆当时正前往太学求学,不幸的是,他身无分文,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他不得不改变装束,以客佣的身份在那里工作。他的工作是为吴祐舂米,也就是用杵臼将谷物研磨成粉。一次交谈中,吴祐发现了公沙穆的真实身份,他被...

<后汉书.吴佑传>中“居无檐石”的“石”怎么读?
《后汉书·吴祐传》:“﹝ 祐 ﹞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 檐石 yán shí 意思是一担粮食,比喻粮食少.望采纳,谢谢!

成仙的注释
《后汉书·吴祐传》:公沙穆游太学, 家贫无资粮,变服为吴祐春米。吴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杵臼,捣米的木杵和石臼。[3]“节序登堂”二句:意思是,四时八节,成生必定携眷到周生家拜问 兄嫂,亲密如一家兄弟。是称赞成生恪守古训,对周生夫妻亲而有礼。节序: 犹言四...

兼两词语解释
“两”在古代汉语中,常指车辆。这一点在《后汉书·吴祐传》中有所提及。文中吴祐劝说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时提到,“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意为如果这本书完成,将会用两辆车装载。同样,在清·顾炎武的《浯溪碑歌》中,也提到了“匪烦兼两载”,意指不必用两辆车进行装载。这里的“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