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复读生的高考心态问题

高考复习当中如何能让自己的优势学科发挥优势?自己的优势学科常有厌学情绪,不想做题,但又担心高考时这门功课会出现失误,反而因优势学科而失分很多,现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对于复读生来说,应该怎么办?
在线等待中

复读高考生其实重点还在于如何把握自己的心态呵呵 你看下面这篇文章 相信对你有帮助!
一心:克服自卑

高考失利,是复读生在人生中所遭遇的一次较大打击。在沮丧的情绪状态中,他们很容易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产生怀疑,对自己的高考失败作出消极的归因和评价。尤其是那些因低分而落榜的复读生,他们甚至会将考试失败的影响泛化到生活中去,缺乏自信,动辄便说出“我不如别人”、“我真的不行”、“我非常无能”之类的话,无论在父母面前,还是在同学、朋友中间,都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低人一等。另外,低分考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起点低,这也是他们产生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高分考生虽然没能进入理想的高校,但是有一个不错的高考成绩在手,便多了些底气,然而在“高四”生涯中,当他们遇到成绩优于自己的同学或者考试失利时,自卑心理也会油然而生。而那些与应届生一起学习的插班生,则更容易产生自卑的消极情绪。

自卑心理容易造成复读生心境压抑、注意力分散,非常不利于正常的学习和考试。因此,在复读时能否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相当重要。只有富于理性地面对现实,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失利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才能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采用适合个人特点的复习方法,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接近来年的考试目标。需要强调的是,不同层次的复读生起点不同,能够提升的空间也存在差异。正所谓“因材施教”,每一个复读生在树立新的目标时,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过分苛求,只会使自己陷入低落的心理状态。

二心:淡化焦虑

相当多的复读生都难以逃脱焦虑的困扰。相对于应届高三生,复读生的紧张和压力更具份量。除了高考失利带来的精神压力外,高昂的复读费用给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以及难以预料的前途等等都催生了其内心的忧伤和焦虑。复读生--特别是低分考生--相当在乎平时考试的成绩,其在乎的程度超过了普通高三学生。成绩稍有下降,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就会接踵而至。此外,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也成了复读生不能承受之重。在孩子复读的时候,家长最关心的往往是:一年后孩子的成绩能比今年提高多少?能不能考上重点大学?家长的这种心态无形中增加了复读生的心理压力,容易造成紧张、压抑的家庭氛围。如果复读生的实际表现与家长的期望相差甚远,更会使前者感到无地自容,使其随着心理压力的增加而产生更强烈的焦虑情绪。

心理学试验已表明,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形关系。在倒“U”曲线的前半段,随着焦虑水平的上升,学习效率也随之加快;但一旦过了曲线的顶点,超过一定的焦虑程度时,学习效率反而会降低。过度焦虑会让个体处于相对非理性的情绪状态,造成人的精神极度紧张,学习愿望和兴趣降低,思维活动受到抑制,认知范围狭窄、注意力下降等。因此,面对各种压力,复读生要学会并善于自我减压,通过积极、科学、合理、健康的方式宣泄和转移焦虑情绪。可以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坚持日日执行,既能增强体质,又能达到放松的目的。另外,复读生要正确对待平时的考试,把它看作是对自己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及时查漏补缺,不要纠缠于分数的囹圄中而无法自拔。作为家长,更应该时时激励孩子的自信,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在复读路上与孩子携手并进。

三心:改变冷漠

很多教过复读班的教师都深有体会:在复读班里,人际关系容易淡漠(特别是入学初期)。这主要是因为复读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背景,突然集中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彼此的信任难以及时建立起来,导致同学们缺乏交流,没有归属感。甚至有的学生会表现出没有安全感以及自闭,在他看来,身边的每一个同学特别是成绩优秀的同学都是自己将来高考潜在的对手。如果一个复读班里普遍存在这种心态,就难以形成一个融洽的集体。

无庸置疑,融洽和谐的班级氛围,有助于学生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自信心增强,以昂扬的斗志、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而人际关系恶劣、充满冲突和冷漠的环境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压抑情绪。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曾经说过:“人以群居。”人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而人际关系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媒介,也是个体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身处艰难困境的复读生,非常需要拥有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而周围的“复读战友”其实就是最大的支持力量之一。复读生之间彼此的倾诉与鼓励,关心与互助是减轻焦虑的良方。因此,复读生应该屏蔽一些消极的不合理观念,共同构建一个团结向上、朝气蓬勃、平等友爱的集体,促进同学间正常融洽的交往,增加自信心和力量感,获得更多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总之,复读生只有调适积极的情绪,主动适应新环境,才能够为自己的成材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

走进复读行列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完备的心理素质。希望每一位复读生都能牢记巴尔扎克的那句话--“苦难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进取者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弱者则是万丈深渊”,在经受这番磨练后,更加成熟,更加勇敢!(
回答者:黎泽维老师 - 秀才 二级 6-19 17:55
其他回答共 1 条
哪些人适宜复读
1.强烈要求复读
有些考生要求复读,既不是父母强加的意愿,也不是反复劝说后的勉为其难之举,而是自己因为渴望提高成绩、渴望上大学而作出的选择。
这样的复读生对自己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学习愿望。他们进入复读班后一般都会埋头苦读,第二年考试时,多数人都能够考入较为理想的大学。
2.高考时明显失误
有些考生平时的学习成绩比较稳定,而在高考中由于种种原因明显失误,与原来的成绩差几十分甚至上百分。这种失误不是学习实力本身有问题,而是由于某些偶然因素。
比如,有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奶奶在他高考前病故了。孩子情绪过度悲伤,一时难以调整,导致高考失败,远远低于他的真实水平。
这样的考生如果复读一年,第二次参加高考的得分甚至会比正常情况下的成绩更提高一步。
还有些考生,由于考试技巧等原因造成了高考失利。例如有位考生看到数学试卷中有一道题的分值较高,就先去做那道题,可是做了半个多小时还是没做不出来。一方面舍不得抛开,另一方面又惦记着前面后面的题都空着,心里很矛盾。最后,不会做的没得到分,会做的也白白丢了分。
这类考生只要总结经验教训,把握考试技巧,第二年一定会比第一年考得好。
3.肯吃苦
复读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在体力上、心理上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有的考生就有一股犟劲儿,有执着的精神。虽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他肯吃苦,肯下功夫,敢于坚持和拼搏,这样的考生很适宜复读。
4.有潜力
有些落榜的考生,智商不低,能力也不差,就是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有一个孩子,高一时学习成绩相当好,爸爸为了奖励他,给他买了一台电脑。结果,那一个暑假玩上了瘾,开学后也每天放学不忘上网,周末就更是整天都不离电脑半步。他的学习成绩节节下降,高考失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这个考生经过反思认识到,高考失败不是自己没有能力,而是自己把精力用错了地方。他痛下决心,相信复读一年,坚决不上网,一定能把成绩提上去。
我相信他能成功,因为能力和基础都有,荒废的学业还能补回来。愿意“痛改前非”的学生应该去复读,给自己一个赢的机会。
哪些人不适宜复读
1.坚决不复读
有一个考生,高考成绩比当年重点线低67分。他认为这是自己的真实水平,能上个普通大学就满足了,不想为了一个“重点”的目标再浪费一年时间。
考生家长却一心想让孩子去复读,争取第二年考上重点大学。为了说服孩子,他们还用上了“激将法”。
“人家都能上重点,你为什么就不能上重点?你就是没有志气!没有毅力!不求上进!”
孩子对这件事其实有自己的看法,父母的刺激并不能让他心服口服。所以,如果强行被送去复读,肯定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甚至以“破罐破摔”作为对父母的“报复”。
坚决不复读的孩子,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尊重他自己的想法。就是勉强地让孩子去了复读学校,人在教室,头脑里却想着别的事,家长能够控制吗?回家后他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做功课,家长能整天盯着他吗?他开着电脑上网,却说是在做作业,家长能知道吗?
逼出来的复读不会有好的效果。
2.不想再念书
有的考生念书念烦了,心思就不在书上。
他们自己也知道:我考不上大学是理所当然的事,我没努力,没下功夫。我感觉念书太痛苦了,太没意思。我想工作,想当警察,当警察是我的愿望。我干嘛在那里没完没了地做题呢?我这人坐不住,我喜欢活动……
不想念书的孩子,讨厌念书的孩子,经过说服仍改变不了观点的孩子,我也建议家长不要勉强他复读,不想念书就不要硬逼他念书。18岁的青年人,应该给他一个选择的权力。他想工作就让他工作。像那个想当警察的孩子,既然他有强烈的愿望,那就让他去实现,把警察的工作做好也是对社会做贡献嘛。
3.自我控制能力差
有些考生之所以高考没考好,自我控制能力差是首要原因。他们经不起引诱,不是上网就是玩游戏,或是从事其他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活动,老师、家长多方的督促、批评和教育都难以改变。
当然,人的坏习惯不是改变不了的,只不过要下很大的功夫,而且要权衡一下利弊。
这样的孩子被送去复读,他就是那个毛病,就是控制不住,就是要玩。过去上高中时,好歹还有一个班集体,还有班主任老师,还有学校的纪律约束,到了复读学校,没有严格的管理,他会更加管不住自己。
所以,我认为这种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孩子,如果他要求去复读,那是好事情,如果他自己不想复读,家长也别勉强他。该干什么干什么,把他引到正路上就是对社会做了贡献。
4.有突出特长但学习基础很差
有些学生有突出的特长,比如说足球踢得非常好,多数热情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足球训练之中,也因此占用了原本属于学习的时间,导致学习基础很差。
这类学生由于底子太薄,即使复读一年,考上大学的可能性也不大。而且他平时踢惯了足球,家长让他在这一年里老老实实坐下来学习基本上不可能,因为不踢足球他就腿痒痒、心里难受,满脑子想的都是足球的事。多少年形成的习惯,想在一年中改变是不容易的,结果足球没练好,学习也还是老样子。
我觉得,家长对这样的孩子,干脆提供一个机会让他发挥特长。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不要太苛求他。逼着他复读、上大学,不仅这条路很难走得通,突出的特长也被扼杀了。
是否复读,把决定权留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吧!

复读前应做好哪些准备:不能松懈要注意方法
对于准备复读的学生,复读前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一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摆脱因为高考失利造成的情绪低落。二就是要总结经验教训,敢于对过去的学习模式进行彻底突破。
其次,不能松懈。不要因为距下次高考还有一段时间而出现松懈的学习状态。经过一年的冲刺,短暂的休整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尽快进入第二轮冲刺的状态。
再次,注意方法,要苦学,勤学。从报名到开课最少也有两周或更长的时间。那么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预习。例如英语,你可以按高考大纲多积累一些词汇,每天背十个单词,第二天在背新单词时,先复习前一天背过的十个单词,以此类推到开课时,你就能积累几百个单词,开课后再坚持下去你的英语水平就会提高。
另外,要重视课上听讲、记笔记。听讲是学习规律中的重要环节。大家报名来复读,主要就是来听教师讲课的。上课全神贯注听讲,是相当重要的,在听讲的同时要注意思考,要纵向思维,也要横向思维多方面联系起来分析,必定会加深理解。同时要做好笔记,因为笔记是收集整理知识的最佳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十分重要。成功是有捷径的,这个捷径就是要不断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使自己尽量不犯同样的错误。
复读学习开课前,如能做好充分准备,在复读学习中必会受益。

复读生学习方法: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
1、复读生区别于高三,应集中于薄弱科目。
(1)复读生通过已参加的高考知道了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提高弱势科目的分数是主要课题。弱项是因长期不重视或感到难学而产生的科目,必须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加以大幅提高。提高弱项是复读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从复读开始就要给弱势科目多分配时间。
(2)薄弱科目和单元是通过努力就能大幅提高分数的“金矿”。永远的拉分科目——数学就是投入精力即会涨分的科目。
2、成绩要在较短期内获得较大提高。
长时间的慢慢提高对大多数科目没有必要,且消磨锐气。要在一定时间段内刻苦投入,在成绩开始提升时加把劲儿,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大幅提高成绩。
3、成绩提高用四大件——精华教育学习阶段论
学习是用屁股-> 手 -> 脑袋 -> 心的过程。
第一阶段(屁股):态度决定一切
能长时间坐得住已经意味着成功的一半。检查一下自己的屁股是不是固定在课桌的面前,这是成功的第一步。成绩大幅提高的学生第一个共同点是能用“屁股”学习,做到在座位上最少两个小时不挪窝(高考就是2-2.5小时)。两小时不动,慢慢习惯了再适当延长时间,随着时间增加再提高效率。
第二阶段(手):不能坐着空想
手在休息,只用眼睛做的学习就像用没有线的针缝衣服一样荒谬。随着动手写过的纸张的堆积会看到成绩上升。也许在自己都感觉不到的时候成绩已经进入了较高的分数段了。
第三阶段(头脑):跳出机械学习阶段
把自己的头脑动员起来,进入自我开拓的阶段。在了解高考出题原则后,从基础阶段开始,按各科特点自我开发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变被动为主动,提速前进。
第四阶段(心):全心全意热情投入
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方法有效,大幅提高,能感觉到学有所成的喜悦、充实、满足、幸福……因而有可能获得预料之外的成绩。
4、用新教科书、新笔记本开始学习
(1)高三使用过的书和笔记本做过很多标记,会容易掌握和感到亲切。但是联想到失败的记忆也会对发掘新的意义成为障碍;
(2)复读是新的人生。不要迷恋过去,不要满足于高三掌握过的内容,要以开拓精神来更宽、更深地学习。
5、制定可行性计划
过高的计划不但不能完成,而且会丧失自信心和进取精神,时间一长就会原谅自己,把完不成任务看成是应当的。无法实现的计划没有意义,自我计划是对自己的承诺,不管什么情况都要实现。应该通过圆满完成计划树立必要的自信心。
6、以周为单位进行学习
学习计划以周为单位制定最为有效。一星期中只做6天的计划,把星期天空出来。学习计划一定要完成。每周六晚上睡觉前享受完成目标的成就感和欣喜。

复读生学习方法: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
1、复读生区别于高三,应集中于薄弱科目。
(1)复读生通过已参加的高考知道了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提高弱势科目的分数是主要课题。弱项是因长期不重视或感到难学而产生的科目,必须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加以大幅提高。提高弱项是复读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从复读开始就要给弱势科目多分配时间。
(2)薄弱科目和单元是通过努力就能大幅提高分数的“金矿”。永远的拉分科目——数学就是投入精力即会涨分的科目。
2、成绩要在较短期内获得较大提高。
长时间的慢慢提高对大多数科目没有必要,且消磨锐气。要在一定时间段内刻苦投入,在成绩开始提升时加把劲儿,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大幅提高成绩。
3、成绩提高用四大件——精华教育学习阶段论
学习是用屁股-> 手 -> 脑袋 -> 心的过程。
第一阶段(屁股):态度决定一切
能长时间坐得住已经意味着成功的一半。检查一下自己的屁股是不是固定在课桌的面前,这是成功的第一步。成绩大幅提高的学生第一个共同点是能用“屁股”学习,做到在座位上最少两个小时不挪窝(高考就是2-2.5小时)。两小时不动,慢慢习惯了再适当延长时间,随着时间增加再提高效率。
第二阶段(手):不能坐着空想
手在休息,只用眼睛做的学习就像用没有线的针缝衣服一样荒谬。随着动手写过的纸张的堆积会看到成绩上升。也许在自己都感觉不到的时候成绩已经进入了较高的分数段了。
第三阶段(头脑):跳出机械学习阶段
把自己的头脑动员起来,进入自我开拓的阶段。在了解高考出题原则后,从基础阶段开始,按各科特点自我开发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变被动为主动,提速前进。
第四阶段(心):全心全意热情投入
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方法有效,大幅提高,能感觉到学有所成的喜悦、充实、满足、幸福……因而有可能获得预料之外的成绩。
4、用新教科书、新笔记本开始学习
(1)高三使用过的书和笔记本做过很多标记,会容易掌握和感到亲切。但是联想到失败的记忆也会对发掘新的意义成为障碍;
(2)复读是新的人生。不要迷恋过去,不要满足于高三掌握过的内容,要以开拓精神来更宽、更深地学习。
5、制定可行性计划
过高的计划不但不能完成,而且会丧失自信心和进取精神,时间一长就会原谅自己,把完不成任务看成是应当的。无法实现的计划没有意义,自我计划是对自己的承诺,不管什么情况都要实现。应该通过圆满完成计划树立必要的自信心。
6、以周为单位进行学习
学习计划以周为单位制定最为有效。一星期中只做6天的计划,把星期天空出来。学习计划一定要完成。每周六晚上睡觉前享受完成目标的成就感和欣喜。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10
高考复习当中如何能让自己的优势学科发挥优势?自己的优势学科常有厌学情绪,不想做题,但又担心高考时这门功课会出现失误,反而因优势学科而失分很多,现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对于复读生来说,应该怎么办?

我也是个复读生,我觉得楼主你应该把你优势学科是哪门说出来也好分析......
我去年语文127 数学23 加一起150呵呵 在朋友的鼓励下学习的吧。。之前基本上不喜欢学习的。。。
但是来到这个学校第一次考试我语文就打了80分,作文给我38.我当时就想撕卷子,后来觉得是自己心态不对,我讨厌教自己语文的那个老师。
我觉得楼主你应该先放轻松心理,你要先想优势科目你比别人强说明你有这个天赋,你就是比别人厉害,即使没发挥出来应有的水平你也不要难过。一来不是高考,二来,卷子可能达的不够顺手。要相信自己的实力。不管怎样,要放轻松,别想太多。
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弱势科目上,按部就班的学习优势科目,但是侧重你的弱势科目。这样注意力转移了,你就不会那么忧虑了。
要知道,在弱势科目上倾注更多的时间,会获得更多的分数和信心。
优势科目就算没考好也不会低于你平时水平的5——10分。
所以要相信自己。
第2个回答  2008-02-04
心理困难高原期

发生时间:大体出现第二年在四月末到五月,填报志愿期间尤其突出

临床症状及危害:俗话说“编筐织篓,全在收口”,而四、五月这一期间本来是高考冲刺阶段,但有些复读生却出现异于应届生的表现,不是重视知识的梳理和高考前的备战,而是出现了对高考的迷茫,对学习的木然,似乎很着急,又似乎无所谓,好象不是自己在参加高考。学习质量明显下降,甚至无心学习,出现吸烟、喝酒、上网的现象。尤其在高考志愿的填写期间。过多的精力投放在这上面,出现一周甚至几周学习中断现象,这是高考前及其可怕的情形。严重的回导致前功尽弃、功败垂成的情况发生。

心理原因探究:其主要原因在于,经过近一年的复习,学生的体力、脑力、精力已经消耗的所剩无几,尤其是复读生,可以说连续二年的高考可以说是超负荷。出现了学习中“高原区”,出现了“缺氧”现象,他们知道这段时间对于自己这一年甚至一生的意义,但的确会出现自己不希望“心不在焉”的现象,所以出现了苦闷、懈怠甚至不和常理的叛逆现象。而报考志愿时又发现自己现在的成绩和自己的理想学校有差距,就会加剧此类现象的出现。

应对策略及方法:首先是坚持,告诉学生“行百理者,半九十”,“坚持就是胜利”,这种坚持不一定是坚持在学多少,是一种状态上的坚持,是一种心态上的坚持,是整个一年复读的延续。千万不能中断。咬咬牙,一定要把这一个月盯下来。就如同“长征”,没有一个红军战士事先知道要走“二万五千里”,但就是一步步走完了这伟大的征程。告诉学生坚持到6月7日就是成功。哪怕这一个多月一点新知识都没有,你另十个月的知识增长也足够你应对即将到来的高考。

其次关于志愿的问题与自己成绩的问题也好理解,当你的成绩到了本科线,你困惑在报哪个重点大学,当你的实力达到重点线,你考虑的焦点又在名牌大学上,这是一个人的普遍心理状态。另外习惯上所有平时的考试难度都稍高于高考试题。所以你的高考成绩一般也高于你平时的考试成绩。当然报考具有其复杂性,在此就不赘述了。

总之,笔者以为,作为高考复读生一定要淡化“复读情节”。不妨换个思路,同学们想想,以往你是十二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才换来一次高考机会。而今年你是用一年搏一次高考机会,来实现理想、改变人生。无论怎么样都是“只赚不赔”的!
参考资料: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第3个回答  2008-02-04
自己认为是优势学科,是因为这科的考分常常很高,但是自己又有厌学情绪,所以在根本上自己对这科的了解不是很深,甚至自己的高分都是运气.

所以我认为应该从大局出发,考分都没贵贱之分,想想自己的总分,不能让自己在复读后又失利,先总结优势学科的经验,将其他科目的分提起来,再保持自己的优势学科.
第4个回答  2017-03-22
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的情感交流。
复读学生心理负担过重,不仅有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而且家庭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因缺少关爱而变得自卑、情绪低迷,易冲动;有的家庭,父母工作忙对孩子无暇顾及,导致孩子学习上无人关注;还有的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娇纵了孩子自私、任性、我行我素的心理……以上家庭因素地影响,都可能导致孩子心理上畸形发展,在性格上孤僻、胆小、忧郁、人际关系不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合作等。这些都会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可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协同工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就个别问题与家长取得联系,密切合作,以鼓励为主,帮其树立自信心。

很多带过复读班的教师都深有体会。在复读班里,人际关系容易淡漠(特别是入学初期)。这主要是因为复读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背景,突然集中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彼此的信任难以及时建立起来,导致同学们缺乏交流,没有归属感。甚至有的学生会表现出没有安全感以及自闭,在他看来,身边的每一个同学特别是成绩优秀的同学都是自己将来高考潜在的对手。如果一个复读班里普遍存在这种心态,就难以形成一个融洽的集体。
毋庸置疑,融洽和谐的班级氛围,有助于学生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自信心的增强,以昂扬的斗志、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而人际关系恶劣、充满冲突和冷漠的环境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压抑情绪。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曾经说过:“人以群居。”人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而人际关系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媒介,也是个体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身处艰难困境的复读生,非常需要拥有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而周围的“复读战友”其实就是最大的支持力量之一。复读生之间彼此的倾诉与鼓励,关心与互助是减轻焦虑的良方。因此,复读生应该屏蔽一些消极的观念,共同构建一个团结向上、朝气蓬勃、平等友爱的集体。促进同学间正常融洽的交往,增加自信心和力量感,获得更多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总之,复读生只有调适积极的情绪,主动适应新环境,才能够为自己的成材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