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的时代背景

详细点。

西汉(前206年-9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东汉合称汉朝。前206年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而后经过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取胜后,前202年最终统一天下称帝,建国号为“汉”,定都长安。史称西汉。至9年1月10日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一共210年。假如不算少帝、昌邑王等一些在位时间较短且为吕雉等人的傀儡的皇帝的话,西汉一共经历了12个皇帝。也有人把王莽推翻后的更始帝也算作西汉,这样西汉灭亡则是在26年。
西汉极盛时的疆域东、南到海,西到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葱岭一线,西南到今云南、广西以及今越南中部,北接大漠,东北至今朝鲜半岛北部。
项羽以“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封刘邦,以治所在汉中称“汉王”,称帝后遂以封国名为王朝名。又刘邦都城长安位于刘秀所建汉王朝都城雒阳之西,为加以区别,故史称“西汉”,有时又以都城与刘秀所建汉王朝的相对位置代称为“西京”。而刘邦建立的汉王朝在刘秀所建汉王朝之前,因此历史上又称前者为“前汉”。
西汉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西汉定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陵寝遍布关中,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显示出“汉并天下”、多姿多彩的时代风貌。

西汉时期,牛耕和铁器的使用已逐步推广。手工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纺织业和瓷器制作发达。西汉是古代中国商业非常发达的一个朝代,社会的稳定和交通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不仅国内贸易,而且对外贸易也非常发达。通过丝绸之路西汉甚至与大月氏、印度、帕提亚帝国、罗马帝国等国家有间接的贸易关系。西汉文化对当时的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位于今越南中部和北部的交趾刺史部、位于朝鲜半岛北部的汉四郡县、弥生时代的日本等地区都受西汉文化的或多或少影响。
秦末民变和楚汉战争,造成期间全国人口减少。汉朝建立后实施的政治措施“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经过六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到元狩三年(前120年)时,全国人口达到4000万。从元狩三年(前120年)起,期间自然灾害频繁,并且赋税徭役沉重,到汉武帝末年(前91年),全国人口只有3200万。武帝之后,继任者吸取了教训,继而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至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的户口调查,户口达到12366470户,人口已经达到59594978人。根据现在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葛剑雄研究此时的实际人口超过了6500万人。

春秋战国时代有所谓“儒墨道法”,即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但自行法家之法的秦朝亡国后,汉朝有鉴秦亡经验,乃先用道家之法治国,是为黄老之术。直到汉武帝时,思想上已有大改变,那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为儒学深深影响中国文化之始。
儒家在秦亡之后恢复得最快,并发展成具有汉朝的特色的两汉经学(详见《西汉经学传承列表》)。由于独尊儒术,儒家大量吸收法家的学说,把法家的思想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从而使两汉时期的儒家已经与先秦儒家有了根本的不同。这一过程有时称为儒家的法家化。从而产生了所谓的“外儒内法”
法家学说并没有随着秦朝的结束而消亡。在汉初仍然是较有影响的学说之一。代表人物有晁错、张汤等。但是在汉代,法家学说已经有了新的发展变化,也就是法家的儒家化。西汉中期,自张汤开始,以儒释法之风逐渐盛行,到了东汉时期,法家已经完成了儒家化并消失,成为儒家思想内核的一部分。

在各边境国家中,西汉最常接触的乃匈奴,早在刚立国不久,汉太祖刘邦已出手派兵攻打匈奴,但失败外还在“白登之围”中被困。到汉武帝时曾十二次征伐匈奴,一度把匈奴驱出漠北,但随着征伐继续,匈奴问题始终都未能彻底解决。
汉宣帝时期,匈奴内乱加重,先是五单于争立,后是三单于互斗。汉朝充分利用匈奴内部的矛盾,扶植呼韩邪单于,并于汉元帝建昭三年(36年)在康居斩杀北匈奴郅支单于,使南匈奴统一成为汉朝的藩属国,算是解决了汉初以来的匈奴问题。
而为了对付匈奴,汉武帝先后两度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欲联络西域诸国夹击。虽未能达到目的,但此行却加深了西域与汉朝间的往来。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汉军开始在西域的乌堡和蔚犁进行了屯田,这是汉朝势力伸入西域之始。之后,西域各国多数归降汉朝,接受汉朝的册封。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在西域正式设立管理机构—西域都护府,西域至此正式纳入汉朝的疆域。之后历代统一的中原王朝都在一统中原之后,往往都会把西域纳入,即使就是明朝也纳入了吐鲁番和哈密力。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13
开始时经济实力低下,后来文景2帝改革,国力上升,武帝加强皇权。
满意的话选满意答案
第2个回答  2012-07-13
中央集权的发展期
第3个回答  2011-05-24
高祖建立汉朝,百姓经过多年战乱终于等到安定一统的局面,劳动力、生产力急需恢复。
所以西汉之初,内部以黄老之学治国;外部以和亲政策减少匈奴的压力。到七国之乱后,中央急需加强集权统治,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削减封国数量及权利,增加中央可支配的财力和兵源。在此基础上,汉武帝成就了千古伟业,永远解除匈奴之患。
整个西汉时期都笼罩在外戚政治下,从吕雉到王莽贯穿始终。其中有为帝国做出卓越贡献的窦婴卫青霍去病,但以差一点儿灭绝刘氏的吕后始,以篡夺刘氏的王莽终。足以证明西汉皇帝幼年即位,大权旁落的基本情况。也是后世经常借鉴的教训。
下回说明白!!!

西汉时期的期是什么意思?
西汉期的历史背景是战国时期的延续,战国时期的分裂导致了大量的战争和动荡。刘邦在经历“三章八条”失算后以长平之战得胜,名垂青史。建立西汉王朝后,经历了汉武帝的中兴,汉昭帝的“宽阔凭轼”,以及汉宣帝、汉文帝的文化繁荣等阶段。对历史的研究和了解,也在很大程度上以此为重要标志。西汉时期,...

西汉时期的时代背景
西汉(前206年-9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东汉合称汉朝。前206年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而后经过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取胜后,前202年最终统一天下称帝,建国号为“汉”,定都长安。史称西汉。至9年1月10日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一共210年。假如不算少帝、昌邑王等一些在位时间较短且为吕雉等...

介绍一下汉朝的历史背景
西汉为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另外,部分学者亦将蜀汉列入汉朝的延续而将其归入汉朝的一部分,如此汉朝灭亡则是在263年,但大部分说法均将由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归入三国史中。两汉时期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一段历史...

汉武帝实行大一统的背景是什么
4、军事上: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5、总之,汉武帝在位时,西汉出现了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汉武帝的集权措施(中央、

西汉东汉哪个在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西汉和东汉的时间背景。西汉是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的一个朝代,而东汉则是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的一个朝代。从时间上来看,西汉比东汉早了将近200年。其次,我们可以从历史事件的发展来看西汉和东汉的先后顺序。西汉是由刘邦建立的,他在公元前202年击败了项羽,结束了楚汉战争,...

汉代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汉代的历史背景是:1、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出现的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极其具有代表性,扮演了承先启后的重要关键地位。2、汉朝分为西汉(前202年-9年)与东汉(25年-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汉;亦有以东汉与西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西汉为汉高帝刘邦所建立,建都...

汉朝战争历史背景
只是,景帝在位期间,听取晁错的意见,进行削藩。操之过急,结果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为此时期唯一的一次动乱,且为期不到一年,结果由周勃的儿子周亚夫所平定。七国之乱后,朝廷设法剥夺各个诸侯王的力量,加强中央集权。大汉盛世(前141年-前48年)对外战争 西汉中期算是汉朝最强盛的时段。景帝死后...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背景、措施、及影响
背景:汉武帝时,西汉王朝进入全盛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为推行和巩固大一统准备了物质基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推行和巩固大一统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1)客观上: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为后期的大一统打下基础)(2)主观上:汗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措施:(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进一步...

西汉末年历史,西汉末年历史背景
1.黄龙元年(前49年)十二月,汉宣帝刘询因病崩于未央宫,汉元帝刘奭即位,西汉开始走向衰败。2.汉元帝,柔仁好儒,导致皇权旁落,外戚和宦官势力兴起。3. 汉元帝死后,汉成帝刘骜即位。4.汉成帝好女色,先后宠爱许皇后、班婕妤和赵氏姐妹(赵飞燕、赵合德),由于赵氏姐妹不能生育,汉成帝和...

汉代处于哪个时期
1. 汉代的定义和存在时间: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王朝时期,始于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止于公元220年曹魏的建立,汉朝共历经四百多年,期间包括西汉和东汉两个阶段。西汉始于刘邦而后覆灭于王莽篡政;东汉则是刘氏后裔的政权重建至魏、蜀、吴鼎立为止。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