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悬赏!!!!!!!!

求一篇以"中华情"为话题的文章,题材不限,字数800左右,最好能写出华人华侨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之类的文章 当然其他的也可以.
在线等! 一但采纳 还将加分
我要的是文章 不要材料! 谢谢

浓浓中华情融入“水的立方”
——记港澳台侨同胞自愿捐资兴建国家游泳中心
日期:2003-12-26

[收藏] [字体:大 中 小]

12月24日,国家游泳中心正式开工。三年后,一座新颖别致的奥林匹克建筑——“水的立方”,将以她那冰晶状的亮丽身姿与鸟巢型国家体育场相对映衬,一起装点景观如画的奥林匹克公园。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其他新建场馆不同的是,这个总投资一亿美元的体育设施,将全部由港澳台侨同胞自愿捐资兴建。它将是港澳台侨同胞为中华民族第一次举办奥运会贡献力量,表达民族情、圆奥运梦的一个载体。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喜讯传出,全球的炎黄子孙都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在海外的华人华侨更是通过不同方式传递着喜讯,分享这无比的快乐。一位在国外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华裔老人激动地说,北京申奥成功,是世界对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尊重,是经济实力的体现。祖国强大了,我们在海外的华人也感到自豪。他说,在他的记忆里,近一个世纪以来,北京申奥成功是能够让全世界华人都为之庆贺的大事之一。

捐资共建奥运场馆是港澳台侨同胞强烈的共同愿望。近水楼台先得月,第一位现金捐款人是一位参加港澳台侨同胞共建北京奥运场馆新闻发布会的海外华文媒体的朋友。

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不久,北京就进入了紧张的筹备工作。面对广大人民群众要为奥运做贡献的要求,北京市政府表示,北京有信心也完全有能力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所以不鼓励市民捐款。但是此伏彼起,来自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的呼声不断通过不同途径传到北京,而且愈发强烈。

他们说,现代奥运会有一百多年历史,中国第一次赶上这样的机会,说什么他们也要给中华民族首次举办奥运盛会做一点贡献。去年7月下旬,为满足广大海外同胞这种真诚的强烈愿望,经过再三考虑,北京市政府决定在准备修建的奥运场馆中选择一个,为广大港澳台侨同胞提供捐资共建奥运场馆、为奥运做贡献的机会,这个场馆最后指定为国家游泳中心。

为了更好地做好港澳台侨同胞的捐资工作,北京市人民政府设立了一个办公室,即北京市港澳台侨同胞共建北京奥运场馆委员会(简称共建委员会),作为管理这项工作的专门机构;办公室设在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经过反复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共建委员会制定了有关的条例和办法,并逐步向社会推出。2003年7月15日,北京市侨办以申奥成功两周年为契机,专门邀请了港澳台和海外56家华文媒体来京采访,并举办了港澳台侨同胞共建北京奥运场馆新闻发布会。记者们一听说是这件事,兴致特别高,早早地就赶到会场。当北京市侨办主任、共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乔卫介绍完情况后,请记者提问。哪知,一反常态,没有人提问,回应的是一阵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一位资深记者认为,在多年的采访中这样的情况极为少见。这起码表现出媒体对此事是表示欢迎的。当时,第一个站起来“提问”的是来自中国台湾《世界论坛报》的发行人段宏俊,他说:“别的不说,我们先捐10万美元行不行?我要排第一号。”就在当天新闻发布会后,一位叫欧阳乐耕的日本华文媒体记者找到了乔卫。他当时将身上仅有的准备为父亲就医的一千美元交给乔卫。这笔钱成为首笔现金捐款。

霍英东先生捐了2亿港币,远在美国的华侨华人兴建的中文学校学生从自己的零用钱里拿出20、50美元。钱的多少不同,只是一个数字概念,但他们的心愿是一样的——为家乡举办奥运盛会做贡献。

12月24日,是港澳台侨同胞捐资共建的国家游泳中心开工的日子。北京市政府邀请了60多位港澳台侨同胞代表参加开工仪式。记者在这几天中对他们进行了采访。在他们中间,捐资数额从几十美元到上千万美元不等,但他们表现出的真诚的爱国热情令人感动。

刚刚提到的那位欧阳乐耕先生认为,这次自愿捐款就像孝敬父母一样,与捐款帮助朋友不一样。据了解,欧阳先生的父母都有重病住在医院,平时的开销很大。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是美国很有影响的一个华文教育组织,它联系着美国近300所中文学校数万个华侨华人家庭。该协会秘书长庄吉珊女士介绍说,在每个中文学校,学生们每天都会将自己了解到的有关中国的新闻张贴在学校的新闻消息栏里,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的第二天,消息栏里的帖子特别多,而且直到现在,有关北京奥运会的内容经常见到。大家都感到特别自豪。她的一位朋友告诉她,把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告诉美国的同事是她在美国多年感到最自豪的事情。

协会在得知北京决定接受海外华侨华人自愿捐款建场馆的事情后,专门搞了一个启动仪式,这之后,大家都是踊跃地捐款。虽然大部分学生捐款的数额只有几十美元,但都是他们积攒的零用钱。学生们都表示要以自己有限的能力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支持。庄吉珊女士还说,现在每天都有很多华侨华人家庭捐款,协会接受捐款几乎成为一项主要的工作。

乔卫告诉记者,一位菲律宾的华商一定要捐款,也给他刚刚几岁的女儿捐一份这笔钱出自她的压岁钱。他说,2008年时,我要带女儿到北京,告诉她,这届奥运会也有你的一份贡献。以后,当她自己有了孩子,她会自豪地告诉她的孩子,中国的第一次奥运会,有你妈妈的一份贡献。这位先生感慨地说,为奥运捐款不仅只是为奥运做贡献,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告诉后代不忘血脉和自己的中国根。有意思的是,此君只会说闽南话,与乔卫谈话时需要他的秘书林小姐(华人)做普通话翻译。哪知,老板的事情尚未谈完,这位林小姐就找到乔卫。林小姐说,我事事都要在老板的指示后去做,但这件事要在老板的前面做。她拿出1400美元,并说这是我家14口人的捐款,我们要为北京奥运会出力。

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的霍英东先生,早在1990年时,就曾为北京亚运会捐资建设了游泳馆、武术馆和体育博物馆。在中国举办奥运会一直是他的愿望。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办奥运的时候,霍老许下心愿,一旦北京申奥成功,他将为北京建设奥运场馆捐资出力。2001年,在得知北京申奥成功这一喜讯后,霍老也万分激动,他终于有机会可以为祖国举办的奥运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次他决定捐款2亿港币。他的长子霍震霆说,北京市政府决定将国家游泳中心作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捐资建设的场馆,并不是北京市政府缺钱,政府做出这样的决定完全是为了尊重、顺应和满足广大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实现“百年奥运,中华圆梦”的良好心愿,为大家创造参与奥运会的机会。

金光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黄志源表示,海外华侨华人就像远嫁他乡的女儿,对自己的“娘家”有着特殊的感情。申奥成功,使我们备受鼓舞,每一个华侨华人都愿意为北京奥运会增砖添瓦。

来自马来西亚的蔡马友先生捐了50万美元。他说是从市侨办那里得知可为奥运建设做贡献,所以就决定捐款。如果自己错过了这个机会,他会永远感到遗憾。

记者从市侨办了解到,到目前为止,已有2000多名港澳台侨同胞自愿认捐7000多万美元,并已收到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人的捐款1200多万美元。港澳台侨同胞捐款100美元以上者,就会在奥运场馆周围的地砖上留下捐款者的名字。这不仅是一种褒奖方式,而且也是在告诉世人,北京举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同样也凝聚着全球华人的心声和力量。

为了表达对捐资人的敬意和尊重,共建委员会制定了一个港澳台侨同胞捐资建设奥运场馆的奖励与管理办法:当捐款数达100美元的时候,将会在指定的媒体和已经开通的专门网站(www.bjgj-2008.gov.cn)上公布这个人的姓名,除非他要求保密。同时将会在指定的一个区域地砖上刻下捐赠者的名字。当捐款数达1万美元的时候,除了在地砖上留名纪念之外,有关方面还会设置一座特殊的留名墙,在留名墙上进行留名纪念。无论是个人也好,社团也好,10万美元以上的捐资者,除享有上述奖励外,都会作为嘉宾,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出面邀请其出席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同时对捐款50万美元、100万美元和以上的,都做了一些安排。有关方面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留名纪念的地砖,会安排在自然景观优美,又饱含中华传统文化的奥运场馆旁。这样做,并不只是为了褒奖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做过贡献的港澳台侨同胞,而且也是告诉世人,北京能够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同样凝聚着港澳台侨同胞浓浓的中华情。

(12月26日 北京日报 吴东)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09
  未了中华情
  章开沅

  未了中华情
  开栏语 1912年诞生的中华书局,至今已经整整90岁了。90年的历程,中华书局在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建设中,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海内外赢得了盛誉。90年风风雨雨,唤起多少美好的回忆。面对新世纪,继往开来,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中华书局,将一如既往,谱写出更加辉煌的新篇章。从今年三月开始,我们假《光明日报》一角,特开辟《我与中华书局》专栏,刊登与中华书局相关的书、人、情、事之作,而这些作品大多出自与中华书局有密切而长久来往的作者或中华书局老同仁之手,读来情真意切,令人难以忘怀。我们藉此以纪念中华书局90华诞,并向所有爱我“中华”、关心“中华”的学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华书局 2002岁首

  往事如烟,甚至连美好的回忆也渐趋模糊。

  第一次见到中华书局前后两位“老板”,大概是在1961年10月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学术会议期间。湖北社联的李秘书长抗战期间曾是金老板(灿然)在延安马列学院的同学,所以特地为我引见这位前辈学者。李侃则是因为负责编辑会议论文集,与我有所磋商。会议期间,各地学者云集武昌,大家都匆匆忙忙,不可能有什么深谈,但不料我已经给他们留下了印象。

  1963年,学校为了帮助我提高,给以一年进修时间。已经于1957年离校的老院长杨东莼对我非常关心,以全国政协名义把我借调到北京,协助文史资料委员会征集北洋史料。李侃是东老的学界忘年交,闻讯后立即向金老板推荐,由中华免费提供住宿与写作条件。从此我就与中华结成不解之缘。中华书局当时还在翠微路,虽然说不上庭院幽深,但也颇为宽敞而又安静,后面还有可以散步的林园。住在中华的前辈知名学者很多,大多是参与校订二十四史,与我比较熟悉的有唐长孺、王仲荦等。少数是30岁左右的年轻教师,实为中华有意扶植的新作者群。这是金老板倡议的一项新举措,受益的除我以外,还有祁龙威、戴学稷和研究元史的两位周先生(一位在北大,一位在内蒙古大学)。我们除利用中华丰富藏书潜心研究外,还可以经常向朝夕相处的老学者请教,他们的醇雅风范对我们影响颇深。同时,这一举措也有利于编辑与作者的沟通,相互补益,相得益彰。中华古代史编辑室赵守俨、近代史编辑室的李侃等,都与许多知名学者结成深厚的合作情谊。

  我在学术界出道较迟,正是中华为我的成长提供了浓郁的学术氛围,不仅从此大开眼界,而且还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与我以前僻处武昌一隅独自摸索真有天壤之别。但是说来惭愧,住在中华一年多期间,我只出版了一本小书《武昌起义》。因为我当时主要是利用北图善本室的《近代史料信札》等珍贵资料撰写《张謇传稿》,而此稿由于上海人民出版社有约在前且已签订合同,所以不能转让给中华出版。但中华是宽厚的,丝毫没有为此使我感受压力,他们最大的期望是为国家培植英才。

  《张謇传稿》在“文革”前未能出版,因为名为“学术讨论”实为政治批判的“左”倾思潮已经涌来,“为资产阶级树碑立传”的帽子正好扣在我的头上。加以在李秀成评价问题上我与戚本禹意见不合,又被扣上一顶“为叛徒辩护”的大帽子,从1964年秋季开始就被剥夺了讲课与发表论著的资格。但这对我也未尝不是好事。10年以后,《张謇传稿》终于在李侃、陈铮等老友促成下,名正言顺地由中华书局出版,并且在海内外得到较高评价,日本东方书店还出了日文译本,总算化解了我对中华的一块心病。

  当然,“文革”后我与中华最大的合作还是《辛亥革命史丛刊》的编辑出版。1980年元旦,中南地区辛亥革命研究会在中山市隆重举行成立大会,并决定编辑出版学术《丛刊》。大家认为这种高品位的学术集刊最好由中华出,而已经晋升为“老板”的李侃当即慨然允诺。《辛亥革命史丛刊》很快就在国际史坛享有较高的声誉,除了由于许多稿件颇具学术价值以外,中华编校排印的严谨作风与精益求精的事业追求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每10年一次纪念辛亥革命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集照例由中华出版,经由中华付梓问世的许多有关辛亥革命的佳著与珍贵资料,也增添了辛亥革命研究与中华书局的难分难解情缘。

  辛亥革命不仅产生了中华民国,也产生了中华书局,而中华书局又促进了辛亥革命研究这一史学分支的成长与繁荣。作为辛亥革命研究队伍的一员,在中华书局90华诞之际,我谨向这个老字号的几代领导和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2-17
记得吗,你的祖先叫炎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秦风》
登上那古老的城墙,抚摸着泛苔的柱梁,当我兴奋地倚栏远望,总会有一丝酸涩冲上喉头,总听到有一个声音大声地说:记得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有人跟我说,曾经有一条大鱼,生活在北溟那个地方,它化作一只巨鸟,在天地之间翱翔。巨鸟有如垂天之云般的翅膀,虽九万里亦可扶摇直上。圣贤赋予我们可以囊括天宇的胸襟,为我们塑造一个博大恢弘的殿堂。
那时候,有个怪异的青年名叫嵇康,他临刑前,弹奏了一曲绝响,那宽袍博带在风中飞扬,他用了最优雅的姿态面对死亡。几千年过去,依旧有余音绕梁,只是他不知道,真正断绝的不是曲谱,而是他的傲骨,乃至他身上的衣裳。
我也曾梦回大唐,和一个叫李白的诗人云游四方,他用来下酒的是剑锋上的寒光,他的情人是空中的月亮。我曾见他在月下徘徊、高歌吟唱,长风吹开他的发带,长袍飘逸宛如仙人模样。
可是后来换了帝王,他用一杯酒捧起了文人,摒弃了武将。他的子孙最终躲进了人间天堂,把大片的土地拱手相让。然而在寒冷的北方,正有一支军队征战沙场,敌人都说,有岳家军在,我们打不了胜仗。可叹英雄遭忌,谗士高张,一缕忠魂终于消散在西湖之傍,一个民族的精神就这么无可逆转的消亡。然而血色夕阳中,我依稀见到有人把它插进土壤,那是将军用过的,一支宁折不弯的缨枪。
时间的车轮悠悠荡荡,终于在甲申那里失了方向。于是瘦西湖畔,梅花岭上,为纪念这个悲剧建起一座祠堂。那个叫史可法的文弱书生,他不愿散开高束的发髻,更不能脱去祖先留给他的衣裳,于是他决定与城共存共亡,丢了性命,护了信仰。残酷的杀戮,如山的尸骨,并不能把民族的精神埋葬,有人相信,千百年后,它依然会在中华大地上熠熠发光。
就在千百年后的今天,我坐进麦当劳的厅堂,我穿起古奇牌的时装,我随口唱着my heart will go on,却莫名其妙的心伤,因为我听到一个声音大声的说:忘了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我记得了,一群褐发蓝眼的豺狼,带着坚船利炮,拆了我们的庙宇,毁了我们的殿堂。于是百年之后的今天—— 我们拥有音乐神童,却不识角徵宫商,我们能建起高楼大厦,却容不下一块公德牌坊,我们穿着西服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
在哪里,那个礼仪之邦?在哪里,我的华夏儿郎?
为什么我穿起最美丽的衣衫,你却说我行为异常?为什么我倍加珍惜的汉装,你竟说它属于扶桑?为什么我真诚的告白,你总当它是笑话一场?为什么我淌下的热泪,丝毫都打动不了你的铁石心肠?
在哪里,那个信义之乡?在哪里,我的华夏儿郎?
我不愿为此痛断肝肠,不愿祖先的智慧无人叹赏,不愿我华夏衣冠倒靠日本人去宣扬。所以,我总有一个渴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拾起自己的文化,撑起民族的脊梁。
记住吧,记住吧,曾经有一个时代叫汉唐,曾经有一条河流叫长江,曾经有一对图腾叫龙凤,曾经有一件羽衣——名叫霓裳!
第3个回答  2008-02-09
最经典的,韩庚!!
出道经历:2001年,SM ENTERTAINMENT主办了“H.O.T. China”选拔大赛,韩庚当时展现出的独特的舞蹈魅力,和他俊美的容貌让在场的韩国评委团都感到惊叹。从中脱颖而出。

通过那场选拔赛,韩庚到韩国进行唱歌、舞蹈、演技等各方面的练习和培训,准备将来在全亚洲地区的演艺活动。韩庚是SM很重视的造星计划的主角,这是第一次在中国掀起的造星风暴。

韩国SM娱乐公司精心策划的面向全亚洲娱乐市场的“Super Junior(超级少年)”project终于浮出水面,由12名美少男组成的“Super Junior”是BoA、东方神起经纪公司SM娱乐公司迈向世界市场的重要Project,10名以上组成的大型组合从一开始便引起各方关注。

11月初,SUPER JUNIOR组合正式出道,开始在亚洲各地的演出活动。他们韩国出道后,会参加各种演出活动,之后会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其他地区发展。我们期待着这12个大有前途的新人组合。

而实际上,这次的“Super Junior”便有一位中国成员韩庚是2001年参加在中国举行的选秀活动“H.O.T.China”时,凭借其出众的舞技及才华而被选中。韩庚以中国韩国为首在亚细亚成为最高的梦.韩国语70%可以听懂,50%可以会话,日语和英语也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中.2年前演技课程也充分的学习了,歌手希望能象KANGTA一样,演技希望能象刘德华一样做的很好

在中国少数民族出身的"赫哲族"的韩庚从12岁开始练习中国传统舞蹈、芭蕾舞、中国武术等,曾经有在香港、澳门、美国参加了很多演出活动。多次的演出活动证明了韩庚的出众才华。

从13岁开始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学习了传统舞蹈

在中国存在的56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全部很熟练,为了提高柔韧性还学习了芭蕾

韩庚一来到韩国就先开始解决语言问题.弄懂"最难的外国语中的一种"的韩国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和老师一起不管是睡着还是醒着只说韩语

学习传统舞蹈的他,HIP-HOP,JAZZ等现代舞都能很快的掌握

在唱R&B,HIP-HOP的时候是很温柔的声音

不只只是唱歌和演技,还有学习武术的计划.不只几乎都看过刘德华所有的作品,还很喜欢象李连杰,成龙那样开发高难度的武术的武打演员.将来也想拍摄很帅的武打电影

练习演技的时候最难的部分是爱情戏.脸会很红心脏也会扑通扑通的跳.理想的女孩子是文静的和孝顺的女孩子.不喜欢话很多的女孩。
很会照顾人。

不论在中国还是韩国,都不会忘记他是一个中国人!
PS:曾有FANS拍到一张照片,是韩庚回国时在机场用手机把自己和国旗拍下来的镜头,当何炯在快乐大本营里问他时,他只说了一句“因为觉得国旗很漂亮”
具体的关于他的其它故事,LZ可以去网上搜一下,你会发现韩庚真的是一个善良而又爱国的人!!
第4个回答  2008-02-09
承德避暑山庄,曾经作为大清帝国的第二个皇权中心,在历史上为中华民的繁荣和安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如今的避暑山庄,依然是红墙碧瓦,任凭岁月变迁,不改昨日容颜。每一天它都接受者来自五湖四海游客宾朋的观赏和游览,默默地用自己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画诉说着那一个个久远的故事。也许关乎民族兴衰、也许关乎是非成败、也许关乎悲欢离合,也许关儿女情长,也许……。

2007年的9月25日,旧历是八月十五中秋节。避暑山庄门前依然人流如织,游客在谈笑中游览着避暑山庄的雄秀美景。在这匆匆的人流中,有一位老人格外的引人注目,和这些游客不同的是,老人似乎并没有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只见他独自一人蹒跚的走在园中,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凝望、时而怅然若失、时而又淡淡一笑……在他那沧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