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主要内容

如题所述

 "贞观之治"的重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第一,唐太宗君臣论治。唐太宗与大臣们经常议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对人民的剥削压迫要有所节制。
第二,选贤任能,兼听纳谏。唐太宗坚持任人唯贤,不因血缘、地域
唐朝版图
甚至是政敌而舍贤才。因此能够从各阶层搜罗许多杰出人才。并注意对地方官吏的任用和考察。他能够兼听众议,注意纳谏。其臣下敢于犯颜直谏,形成了封建社会中少有的良好政治风气。
第三,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批牲畜,用以农耕。
第四,布德怀柔,民族关系密切。对于依附的各族,一般不改变其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尊重其习俗,任命各族首领以统辖本部。还通过"和亲"进一步发展民族关系。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08
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的重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第一,唐太宗君臣论治.唐太宗与大臣们经常议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对人民的剥削压迫要有所节制.
第二,选贤任能,兼听纳谏.唐太宗坚持任人唯贤,不因血缘、地域甚至是政敌而舍贤才.因此能够从各阶层搜罗许多杰出人才.并注意对地方官吏的任用和考察.他能够兼听众议,注意纳谏.其臣下敢于犯颜直谏,形成了封建社会中少有的良好政治风气.
第三,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批牲畜,用以农耕.
第四,布德怀柔,民族关系密切.对于依附的各族,一般不改变其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尊重其习俗,任命各族首领以统辖本部.还通过"和亲"进一步发展民族关系.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第2个回答  2019-11-04
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
第3个回答  2017-02-08
一、内容
"贞观之治"的重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第一,唐太宗君臣论治。唐太宗与大臣们经常议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对人民的剥削压迫要有所节制。
第二,选贤任能,兼听纳谏。唐太宗坚持任人唯贤,不因血缘、地域
唐朝版图
甚至是政敌而舍贤才。因此能够从各阶层搜罗许多杰出人才。并注意对地方官吏的任用和考察。他能够兼听众议,注意纳谏。其臣下敢于犯颜直谏,形成了封建社会中少有的良好政治风气。
第三,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批牲畜,用以农耕。
第四,布德怀柔,民族关系密切。对于依附的各族,一般不改变其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尊重其习俗,任命各族首领以统辖本部。还通过"和亲"进一步发展民族关系。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二、影响
文治方面
1.奠定国基(对当世影响)
贞观年间,太宗的各项善政,使官吏廉能,社会安定,人民丰衣足食,解决温饱,经济发展迅速,造成中兴局面,奠定了唐代274年的基业。
2.确立制度(对后世影响)
贞观年间,经太宗的苦心经营,延续了隋代的多种政制,如三省六部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常平仓制等,堪称完备,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3.政风沿袭(对后世影响)
太宗施政有方,选贤问廉能,克己纳谏,成为一种良好的政治风气。历代有为的治国者,皆追慕「贞观政风」而力图仿效。
4.用人唯才(对当世影响)
太宗用人唯才,不问出身,且重修《氏族志》,以功臣代世胄,科举代门第,逐渐改变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门第的风气,世家豪族轮流掌政的恶习,广开平民高仕的机会,清除旧社会的观念,缓和了社会矛盾。
5.文化传播(对当世影响)
太宗戮力复兴文教,奖励学术,大兴国学,又下诏修诸经正义及史籍,外国君长如高句丽、日本、高昌、吐蕃等皆遣弟子来唐留学,使唐代学术文化传播四方。东亚各国尤以日本、高丽为甚,深受唐文化影响。
6.民族混成(对当世/后世影响)
唐太宗武功显赫,却少有鄙视边族,故东亚各民族逐渐混入,唐代名将和大臣,不少为同化了的外国人,原属鲜卑族的元氏、宇文氏、长孙氏等,在太宗时已不被视为外国人。
武功方面
1.声威远播(对当世影响)
唐太宗在位期间武功全盛,将唐帝国发展为当时东亚地区最强、文化最盛的国家,四方臣服,西北外夷共尊太宗为「天可汗」,并筑「朝天可汗道」,以便向唐室进贡。
2.领土扩大(对当世影响)
唐代此时版图辽阔,超汉宣帝在位时,至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达到鼎盛,是时领土东临於海,西逾葱岭,北逾漠北,南至南海。
3.中外文流(对当世影响)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平定东突厥,贞观九年(635年)平吐谷浑,贞观十四年(640年)平高昌,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平定薛延陀,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平定龟兹和焉耆,贞观十九年(645年)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征高句丽,大漠南北和天山南北两路得以通行无阻,对外交通及贸易遂得以加强,从而促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的内容是: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

简述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简述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和贞观之治形成的
第一,唐太宗君臣论治。唐太宗与大臣们经常议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对人民的剥削压迫要有所节制。 第二,选贤任能,兼听纳谏。唐太宗坚持任人唯贤,不因血缘、地域甚至是政敌而舍贤才。因此能够从各阶层搜罗许多杰出人才。并注意对地方官吏的任用和考察。他能够兼听众议,注...

什么是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的重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第一,唐太宗君臣论治。唐太宗与大臣们 经常议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经常 以亡隋为戒,注意对人民的剥削压迫要有 所节制。 第二,选贤任能,兼听纳谏。唐太宗坚持 任人唯贤,不因血缘、地域甚至是政敌而 舍贤才。因此能够从各阶层搜罗许多杰出 人才。并注...

简述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和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同时为后来...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和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回答: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同时为后来的开...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从李渊建立大唐,李世民登上权力巅峰,大唐就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贞观之治就恰好是大唐盛世的开始部分。从贞观之治开始大堂的整个社会经济开始复苏。贞观之治达成古代政治理想社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口增长百分之八十,是人口增长的一个高峰...

贞观之治是哪个皇帝统治下的治世局面
贞观之治的具体政策内容 1、唐太宗君臣论治。唐太宗与大臣们经常议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对人民的剥削压迫要有所节制。2、选贤任能,兼听纳谏。唐太宗坚持任人唯贤,不因血缘、地域甚至是政敌而舍贤才。因此能够从各阶层搜罗许多杰出人度才。并注意对地方官吏的任用和考察...

贞观之治的内容是什么?
贞观之治的内容包括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民族和睦以及对外关系友好等多个方面。在政治方面,贞观之治倡导君臣共治,注重选拔贤能,严格遵守法制,实行科举制度,使得政府管理效能得到提升。此外,还建立了完备的监察制度,对官员进行监督,保证了政治清明。在经济方面,贞观之治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贞观之治的各方面治绩是?
1.亡隋为戒 隋末民变,使太宗认识「民依於国,国依於民」的道理。隋末之混乱,使二十七岁登基、英气勃发的太宗时时引以为戒,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嘱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致力纠正前朝君臣猜疑之失,这是贞观君臣共济致治的基本因素。2.君主贤明 太宗即位後,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

贞观之治的内容是什么?
重用少数民族将领,促进民族融合。唐太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得到了大臣的忠诚和人民的拥护。在他的悉心治理下,贞观年间(627年〜649年),政治清明,社会秩序稳定,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唐朝国力逐渐强盛。这段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段辉煌时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