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必掌握的实词与虚词

如题所述

文言文专题复习——虚词(16个)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6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何、为、若、且、虽、乎、者”。《中考指要》p.52强调了前9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
复习“之”
(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
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如: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代人,他们)(《出师表》)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谨食之(代物,指蛇)(《捕蛇者说》)
③操蛇之神闻之(代事,这件事)(《愚公移山》)
④肉食者谋之(代事,这件事)(《曹刿论战》)
“之”代人时,多指代第三人称,但是,有时“之”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我们”。如: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①主人处处款之(《于园》)
2.“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曹刿论战》)
(二)“之”用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如: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③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4.“之”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5. “之”用作音节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如:久之,目似瞑。(《狼》)
(三)“之”用作动词。译为:“去”、“往”、“到……去”。如:至之市。《郑人买履》
二、复习“其”
1.用作人称代词,代第三人称,译为“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八则》)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其”用作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那些”、“这”、“这种”等。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其一犬坐于前(《狼》)
3、“其”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问、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难道”等,或不译。如: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马说》)
4、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三、复习“而”
(一)“而”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也”等,也可不译。如: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译作“然后”“就” 。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八则》)
②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 水落而石出(《醉翁亭记》) ④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3.表示转折关系,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八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4.表示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敏而好学。(《<论语>八则》)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熙熙而乐(《捕蛇者说》) ④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⑤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二)用作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如:
①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②俄而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
四、复习“然”
1.“然”用作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然”用作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
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3.“然”用作形容词,译作“对的”、“正确的”。如: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4.“然”用作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五、复习“则”
(一)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表示承接关系。说明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
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如: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如:
①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②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捕蛇者说》)
③至则无可用
(二)“则”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六、复习“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七、复习“以”
(一)“以”用作介词 ,有三种情况: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本句中前一个“以”表原因,“因为”,后一个“以”表目的,“用来”。)(《出师表》)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 如: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以天下之所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二)“以”用作连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用来”、“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以”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之驴》)
(三)“以”用作动词,可译为“认为”。如:
①一儿以日初远(《两小儿辩日》)
②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③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以”用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如:
固以怪之矣。(作副词,通“已”,译为“已经”)《陈涉世家》
八、复习“于”
介词“于”的用法主要有五种:
1.表示处所,译作“从”、“在”、“到”等。如: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3.“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如:
“受制于人”的“于”。
4.“于”表示时间,可译为:“到”。如:
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5.“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如:
①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九、复习“焉”
1.焉”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焉”用作句末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疑问语气) (《曹刿论战》)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肯定语气)(《愚公移山》)
3.“焉”用作代词,相当于“之”。如:
①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它,代这篇文章)(《捕蛇者说》)
②时而献焉。(它,代蛇)(《捕蛇者说》)
4.“焉”用作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相当于“于之”,即“从这里”“在那里”。如:
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十、复习“何”
(一)“何”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等。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何”用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如: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3.“何”用作宾语,可译为“什么”“哪里”。如:子何恃而往?(《为学》)
(二)“何”用作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三)用作复音虚词。
1.“如……何”相当于“把……怎么样”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2.“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如: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3.“何以” 即“以何”,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如:何以战?(《曹刿论战》)
十一、复习“为”
(一)“为”用作介词,读作“wèi”。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给”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
3. 表示被动,译作“被”。如:
①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二)“为”用作动词 ,读作“wéi ”。
1.可作判断动词,译作“是”。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②知之为知之《<论语>八则》
③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两小儿辩日》) ④若为佣耕(《陈涉世家》)
2.“为”也可作一般动词:如:
①为坛而盟(筑)(《陈涉世家》)
②以丛草为林(当作,作为)(《幼时记趣》)
③孰为汝多知乎!(认为)(《两小儿辩日》)
④ 为人五(雕刻)(《核舟记》)
(三)“为”用作名词,如:或异二者之为(指心理活动)《岳阳楼记》。
十二、复习“若”
1.“若”用作代词。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如:
①若毒之乎?(你)(《捕蛇者说》)②更若役,复若赋…… (你的)(《捕蛇者说》)
2、“若”有时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如: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3.复音虚词“若夫、至若” 为句首语气词。用于引起下文,意思近似“像那”“至于”“又如”。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4.“若”有时用作动词,译为“如同”、“像”。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若”有时相当于“如”、“比得上”,如: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
十三、复习“且”
(一)“且”用作连词。主要有三种情况:
1.表递进关系,译为“况且、而且”。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并列关系,如:河汉清且浅(《古诗十九首》);
3.表让步关系,译为“尚且” ,如: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二)“且”用作副词,主要有两种情况:
1.译为“将要” “将近”,如:
①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虎大骇,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
2.译为“姑且、暂且” ,如: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十四、复习“虽”
“虽”用作连词,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口技》)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2.“虽”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②虽不能察 ,必以情。(《曹刿论战》)
十五、复习“乎”
1.“乎”用作语气助词 。可表示各种语气。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示疑问语气)(《<论语>八则》 )
②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表示感叹语气)(《捕蛇者说》)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示反问语气)(《陈涉世家》)
④死国可乎(表示商量语气)(《陈涉世家》)
2.“乎”还可用在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
3.“乎”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可译为“在”“对”“对于”。如:
①今虽死乎此……叫嚣乎东西……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十六、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文言文专题复习——古今异义词
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甚至词义相差很远。这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
例如:
①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②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江”、“河”在古文中专指长江、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比过去词义扩大了。
2.词义缩小。
例如: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④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例③中“妻子”,指老婆和孩子;今仅指老婆。例④中“亲戚”,兼指同姓家族(血缘关系)、异性亲属(婚姻关系);今专指族外亲属。二者词义都缩小了。
3.词义转移。
例如:
⑤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捕蛇者说》)
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例⑤中“涕”,指眼泪;今指鼻涕。例⑥中“去”,指离开;现在的意思正好相反,去,是到某地去,而不是离开某地。它们属词义转移。
4.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例如:
⑦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例⑦中“卑鄙”,古代的意思是身份低微,出身低下,是一个表示谦虚的中性词语;今天指品质恶劣,变成贬义词了。例⑧中“牺牲”,古代指祭神的猪、牛、羊等祭品,属中性词;现常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变成了褒义词。
以上几种情况,很容易望文生义,歪曲文意。因此,我们学习古文时,要认真阅读注释,比较每个词的古今差异,对照上述词义变化规律,深入理解,分类整理,牢固记忆。
B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卑鄙:(古:身份低微,出身低下。今: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鄙:(古: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轻视,看不起。)
C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水,池塘。)
曾不能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曾:(古义:并,尚且,连……都……今义:曾经。)
D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
但:(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奖:(古:勉励,鼓励。今:奖励,嘉奖。)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E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儿女:(古义:小孩和女子。今义:指子女。)
F
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方:(古义:方圆。今义:方向或四个角都是90度的四边形,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
发于声(《孟子》二章)
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
G
由是感激(《出师表》)
感激:(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今:深刻地感谢。)
两股战战(《口技》)
股:(古义:大腿。今义:臀部。)
夜篝火(《陈涉世家》)
篝火:(古义:用笼罩着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在野外架起木柴燃烧的火堆崐。)
H
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
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何苦:(古义:愁什么。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会计:(古义: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今义:一个词,名词,指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
J
借第令毋斩(《陈涉世家》)
借第:(借:古义是即使,假使。今义指暂时用别人或暂时给别人用的钱或物。第:古义是仅、只。今义表示次序。)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二章)
举:(古义:被起用。今义:举起。)
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间:(古:参与。今:隔开,不连接,中间,空间,或时间。)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简:(古义:简拔,选择。今义:简单。)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K
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开张:(古:扩大。今:(店铺)开始营业)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可以:(古:可以凭借。今:表示许可,可能。)
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可:(古义:大约。今义:常用作表示可以、可能、许可、值得等。)
L
烈士暮年(《龟虽寿》)
烈士:(古义:指有雄心壮志的人。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Q
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其实:(古义:两个词;其:代词,它的;实:果实。今义:一个词,用来说明某崐一事实的连词。)
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情:(古:实情。今:感情。)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二章)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R
入则无法家拂(《孟子》二章)
入:(古义:国内。今义:进入。)
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
S
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所以:(古:用来…的原因。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虽人有百手(《口技》)
虽:(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
春社近(《游山西村》)
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
T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痛恨:(古:痛心,遗憾。今:极为仇恨。)
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滕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汤:(古:热水。今: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临表涕零(《出师表》)
涕:(古:眼泪。今:鼻涕。)
W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闻:(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无为:(古义:无须,不要。今义: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
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往往:(古义:到处、处处。今义:常常。)
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X
牺牲玉帛(《曹刿论战》)
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弃某种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形:(古义:身。今义:样子。)
惟吾德馨(《陋室铭》)
馨:(古义:美好。今义:芳香。)
Y
而后喻(《孟子》二章)
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
引喻失义(《出师表》)
义:(古:适宜,恰当。今:意义,含义。)
不宜异同(《出师表》)
异同:(古:差异,偏义复词。今:不同与相同。)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一般:(古义:一种。今义:指普通。)
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狱:(古:诉讼案件,罪案。今:监禁罪犯的地方。)
Z 默而识之(《论语》八则)
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
征于色(《孟子》二章)
征:(古义:表现,征给。今义:征求,象征。)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钟:(古义:一种容器。今:计时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何坐(《晏子使楚》)
坐:(古义:犯罪。今义:多用于\“坐下\”。)
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忠:(古: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忠诚。)
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
再:(古:第二次。今:又一次。)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实词有那些,虚词有那些,现在初中就学这个了,我不太 清楚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虚词:介词,副词,连词,拟声词.我想你主要是区分不好介词和副词吧,记住,介词后一般跟宾语,常用介词有"于""为""向"等,副词后一般跟宾语句,即一个小句子,这是它和介词最大的不同.

120个实词18个虚词
120个实词18个虚词介绍如下:一、文言文常见实词 1、备:周全、详尽;例如前人之述备矣。具备;例如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准备;例如犹得备晨炊。2、策:马鞭。例如执策而临之。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记录,例如策勋十二传。3、长:cháng。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与短相对。例如北市买...

文言文120个实词18个虚词
文言文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如下:一、实词 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2、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3、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有哪些?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有如下:1、其: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婉商,“还是”;表期盼,“可要”、“要”。2、焉:代词,三人称疑问代词,表疑代词,哪儿,哪里,怎么;语气助词:陈述感叹疑问语气。3、于: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在”、“向”...

初中文言文重要实词和虚词
1. 初中常用文言文实词虚词 常见文言虚词 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

初中生必掌握的实词与虚词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6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何、为、若、且、虽、乎、者”。《中考指要》p.52强调了前9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复习“之”(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

语文中的实词和虚词有哪些?
一、实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也有人认为代词属于虚词,但多数学者认可代词为实词,因为代词虽然很难解释独立语义,但毕竟其指代内容是明确的。无论在现代汉语...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顺口溜
1. 初中常用文言文实词虚词 常见文言虚词 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

初中文言文实词大全
1. 初一 初二、初三、常用的文言文虚词、实词都有哪些 虚词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七年级文言文实词虚词
2. 七年级上册和下册文言文的虚词实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活用词特 第一册 一、《论语十则》通假字:不亦说乎(“说”通“悦”,读yuè,愉快) 是知也(“知”通“智”,读zhì,智慧) 诲女知之乎(“女”通“汝”,读rǔ,你) 词类活用:温故而知新(形容词做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知识”) 不耻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