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对亚洲外交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

如题所述

二战以后,世界格局逐渐呈现两极趋势,美苏对峙的冷战格局开始确立。60年代末,国际形势和美苏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尼克松政府不得不对外交政策进行必要调整。尼克松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收缩”的开始,逐步调整了美国对苏、对华的基本策略,使美苏关系和美中关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转变,美苏中三国关系便由原来的“美—苏中”两极对抗逐步转化为“美—苏—中”相互影响、相互制衡的“战略三角”关系。“尼克松主义”的提出1969年7月,尼克松出访亚洲途中,在关岛与随行记者就美国的亚洲政策进行了一次非正式谈话,提出了美国对亚太地区政策的新构想。尼克松承认,越南战争是一场“令人沮丧的战争”,美国虽然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但“必须避免采取那些会使亚洲国家依赖我们,以至把我们拖入类似越南战争这种冲突中去的政策”。为达到这一目的,美国要向亚洲友邦强调,我们仍将信守条约义务,但是,就国内安全而言,就军事防务而言,除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核武器威胁以外,美国将鼓励并期待亚洲各国自己承担起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①尼克松后来又在1969年11月3日的越南问题演说以及1970年2月18日的外交政策报告中称将采取相对保守的战略。追问

能简单一点吗?别只顾着ctrl+c,ctrl+v

追答

对于日本采取扶持,监视,对中国拉拢,借日本对抗中国,借中国制衡日本,借中日牵制苏联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16
和日韩台等其他国家结盟封锁以中国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在这些国家部署武器或者军售,以遏制共产主义向美国渗透。在中美建交后稍有放松。
第2个回答  2012-08-04
对中国由敌对变为拉拢
第3个回答  2012-08-08
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这一阶段苏联的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明显的差距,美国一家独大,环顾全球“莫余毒也”,表现在外交上,就是采取“不是朋友就是敌人”的策略。构筑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等外交包围圈,以打压中苏。
第二阶段,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由于苏联拼命发展军事工业,综合国力大增,美苏差距大大缩小,而美国受经济危机影响,发展放缓,国内矛盾突出,加之常年全球扩张,极大消耗了国力,很难维持全球扩张。在战略争夺上,苏联已经掌握了主动权。这时候,美国的策略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在维持传统盟友的基础上,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以制衡苏联。
第三阶段:80年代中期到苏联解体。这个阶段,由于苏联常年对外扩张,消耗严重,而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已无力采取攻势。而美国逐渐得到恢复,同时里根的上台,重新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在外交上,采取“一切反对苏联的都是朋友”策略,大力支援中国,拉拢亚太国家,分化收买海湾国家,最终加速了苏联的垮台。

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对亚洲外交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
60年代末,国际形势和美苏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尼克松政府不得不对外交政策进行必要调整。尼克松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收缩”的开始,逐步调整了美国对苏、对华的基本策略,使美苏关系和美中关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转变,美苏中三国关系便由原来的“美—苏中”两极对抗逐步转化为“美—苏—中...

美苏“冷战”结束后,美国推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美苏冷战时,美国采用的3种方式,网友:头皮发麻

冷战后美国对全球战略做出了怎样的调整
1993年1月13日,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提名听证会上提出,冷战后美国“需要设计一项新的战略”来保护美国利益:第一必须促进美国的经济安全,第二必须保持强大的防务力量,第三鼓励正在发生的全球民主化革命,并强调对国外民主和人权的支持能够而且应该是改善美国安全的一项中心战略原则。1月18日,克林顿发表...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外交政策的作出了那些调整
1、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实施对华关系的正常化。2、在第三世界实行局部收缩,确保战略重点。3、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与盟国的“伙伴关系”。4、以实力为后盾,以遏制为手段,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

试述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外战略的新变化
冷战结束以来,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是美国对外政策急剧的内源性张力的产生,美国在总结冷战遗产之后,迫不及待地对自身的对外政策进行结构性、战略性、整体性调整,经过若干年的调整,美国经济和军事力量继续保持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单个国家所拥有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尤为重要的事,美国不仅保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等硬实...

“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是什么?他的目的是什么?
还包括对中苏政策的“实力”和“谈判”两个方面。9. 尼克松政府在任期内实施了多极均势外交,成功撤出越南战场,改善中美关系,并调整了美国的国际地位。10.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标志着冷战遏制政策的结束,并为后续几届政府的外交政策奠定了基础。

冷战期间美国外交战略
一 美国遏制战略的重要目标:在维护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观念的根本前提下,为美国垄断资本开辟市场、攫取商业利润服务,维护美国经济安全和繁荣 分析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中经济因素的难点在于,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发展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大国政治、经济关系的互动是不一样的,它是不平衡的互动。这就要求我们 一方面坚持以...

美国总统怎样制定外交政策
第二阶段: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的战略调整阶段(缓和战略)1. 尼克松、福特时期(1969—1977)① 1969年8月8日,尼克松提出了“新联邦主义”,将政权下放给州和民众。② 1969年7月在关岛讲话中,提出了“新亚洲政策”,阐述了对外三原则,伙伴关系平衡关系,实力,谈判,全球战略从亚洲收缩,以确保欧洲...

冷战时期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具体内容是:(1)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与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以此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2)承认美苏战略核武器达到一定平衡的现实,以谈判牵制苏联,保持苏美之间的均势;(3)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实施对华关系正常化,利用中国制约苏联;(4)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在亚洲实行亚洲人...

分析冷战期间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维护自己的势力范围。其采取的对华遏制政策也是如此。战后初期,美国普遍把丢掉国民党中国认为是外交政策最大的失败之一,而且被迫把在亚洲的战略支撑重心转向了日本。所以一方面对华遏制是为了抵制共产党的意识形态维护自由世界的自由、民主等价值观,另一方面也维持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