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一大群人跳的是什么风格的舞

甩袖的那个

  藏族是一个喜欢唱歌的民族。他们不但节日唱歌、祈神唱歌,而且劳动唱歌,甚至调解纠纷时也离不开唱歌。

  劳动中的歌舞
  西藏人总是边干活边唱歌,甚至以舞蹈动作相配合。歌唱使劳动具有节奏,动作轻松舒展,并且减轻疲劳,使工作不致过分单调。那些江河两侧的田野,很像农人们的天然舞台,他们成群结队地唱着歌送肥,唱着歌耕地,唱着歌锄草、收割、打场。而长年生活在高山草原的牧人,放牧有牧歌,剪毛有剪毛歌,驮盐有驮盐歌,接羔育幼、拴牛牧羊,都有其独特的歌曲。

  对歌
  藏语叫“次加”,意为“歌的争斗”。这种娱乐形式在西藏城乡非常普遍,男女老幼无一例外地都乐意参加;无论在劳动、休息或集会时,随时随地都能热烈地对唱。走路的时候,前一拨和后一拨对;过节的时候,这个村与那个村对,男人们和女人们对。过去西藏邮电事业很不发达,藏族人很少有人能书写情书,情歌对唱是他们谈恋爱的重要方式,许多青年男女是通过情歌往复而最后组成家庭的。   

  酒歌
  喝酒要有酒歌相伴。在平日应酬上,往往主人家有一两位妇女,一人斟酒,一人唱饮酒歌。酒歌唱过,客人仍不饮酒,或者没有按藏族规矩,先喝三口,再干一杯,便被认为是无理。
  有一首山南酒歌,讲饮酒的规矩:美酒不要催快喝快喝,饮酒跟毛驴饮水不一样;酒歌不能催快唱快唱,唱歌跟比赛射箭不一样;舞蹈不要催快跳快跳,跳舞跟铁匠打铁不一样。   

  圈舞   
  圈舞围绕篝火旋转,藏文史料《拉达克王系》记载,早在公元3世纪前后的德晓勒时期,西藏各地歌舞盛行。从更远的时代起,藏族人即有围绕篝火欢歌狂舞的习俗。这些旋转不息的歌舞,陪伴这个民族走过无数个世纪的时光,传承发展直至今日。藏族圈舞泛称为“谐”,雅鲁藏布江流域农民的圈舞称为“果谐”;康区和藏北的圈舞叫“果朝”,又称“锅庄”,舞步雄浑而豪放;林芝一带的圈舞称为“博”,“博”是“谐”的变音。后藏地区的圈舞名叫“堆谐”,后来传到拉萨,成为表演性很强的“踢踏舞”。圈舞进入祭神和庆典,成为一种大型仪礼歌舞,为“谐饮”。在那些农事闲暇的冬日,劳动归来的夜晚,美丽幽静的村庄,农人们一边唱着“来吧!来吧!来跳果谐吧!”的歌,一边汇聚到麦场、庭院、林间空地,燃起一堆篝火,跳起跟土地一样朴素的农民圈舞。尤其是藏历新年和望果节,“果谐”跳起来简直是不分日夜。跳舞时没有器乐伴奏,舞者不时发出“曲曲曲”或“休休休”的声音,或者吹口哨,或者一起数着快板,以协调舞步、统一节奏。

  弦子和锅庄   
  和农民的“果谐”相比,流行在藏东康巴人中间的昌都锅庄,舞姿更加潇洒,气势更为高扬,充分显示出康巴男性的剽悍之美。而以巴塘弦子为代表的藏东“康谐”,则更为优美与抒情,充分展示康巴女子优美的体态和迷人的歌喉。   
  昌都锅庄通常分为“曲朝”(寺庙锅庄)、“仲朝”(牧区锅庄)、“王朝”(农区锅庄)3种。“曲朝”普遍是在寺院宗教节日的时候跳,迎送康区大活佛时也跳。这是一种庄严、隆重,充满宗教气息的舞蹈,是男男女女为祈祷来生幸福而献给神佛的舞蹈。清朝乾隆年间,这种舞蹈被引进当时的京都——北京,成为宫廷朝庙乐舞的组成部分。而农区和牧区的锅庄则更为热烈奔放,充满自豪。藏北草原每逢新年佳节、结婚喜庆,特别是一年一度的草原赛马盛会,牧人们都要燃起篝火,夜以继日地跳牧区锅庄。与农区锅庄相比,“仲朝”的曲调更为深沉,舞步更为粗犷,男子的动作,激烈奔放,铿锵有力,俯仰翻转,令人眼花缭乱;而女子的动作则小而含蓄,有时腰肢随着歌曲的旋律轻轻摆动,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堆谐
  “堆谐”是拉萨流行的歌舞。堆谐意为上部地区的歌舞,它的家乡是古代南北两个“乃堆”万户管辖的地方。据西藏音乐家边多先生的研究,“堆谐”是从自娱性的民间圈舞“果谐”演变过来的。它和“果谐”不完全相同的是“堆谐”有六弦琴伴奏,而且带有表演的性质。“堆谐”曲调优美,旋律悠扬,快板和慢板节奏变化很大,每个曲调都配有固定的歌词。以珠穆朗玛峰附近的定日为中心的南方“堆谐”,比较粗犷朴实;以拉孜为代表的北方“堆谐”,则具有热情流畅的特征。拉萨一些杰出的民间艺人,对来自遥远的西藏西部的原始“堆谐”,进行再创造,重新填词作曲,使之更优美、更婉约、更细腻、更有市井气息。例如生活在上世纪前半期的盲目艺人阿觉朗杰,谱写了诸如《重堆宁久》、《阿觉得》、《阿久索朗多布杰》、《甲令赛》等等脍炙人口的歌曲。他是与瞎子阿炳生活在同一时代,而且完全可以与之相媲美的民间艺术大师。   

  谐钦
  “谐钦”,意为大歌,它是一种庄严的歌舞,也是一种颂歌,一种大型团体歌舞。“谐钦”只能在隆重的仪礼中表演,一年或几年一度的宗教节日往往也要跳“谐钦”。歌舞是大型的,一般男女各16人,有的更多。他们的服装有严格的规定,男的身穿缎袍,戴圆形黄绒帽;女的穿彩缎藏袍,戴弓形或三角形头饰。过去跳“谐钦”是一种“差”事,子子孙孙一代接一代。现在则由民间老艺人担任教练,舞蹈者从当地少男少女中挑选。表演程序是先唱后跳,歌声缓慢,时起时伏,伏时声音低沉浑厚,起时高亢悠远,句句唱词拉得很长,唱完一段之后开始起舞。舞步时而向前,时而后退,时而向左,时而向右,脚下发出不同节奏的声音。西藏各地都有“谐钦”,虽然表演形式类似,但歌词却完全不同。寺庙属民表演的“谐钦”,大都歌颂寺庙的辉煌;贵族属民表演的“谐钦”,大都歌颂所属家族的功绩。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12
就叫“甩袖舞”
第2个回答  2012-06-11
锅庄舞
第3个回答  2012-06-11
民族舞
第4个回答  2012-06-11
锅庄舞、、

藏族舞蹈种类及风格特征
1、锅庄舞:是流行于西藏地区的民间舞蹈,舞步明快、节奏强烈,动作幅度较大,是一种集体的圆圈舞。堆谐:是流行于西藏的拉萨和日喀则等城市的一种民间舞蹈,舞姿优美、步伐轻快,具有很高的表演性。2、果谐:是流传于西藏各地的民间舞蹈,动作矫健、步伐轻快、节奏鲜明,常常在节日和庆丰收等场合表演。康...

藏族的锅庄舞
在拉萨城关区北郊,有一个藏北草原风格的歌舞团—西藏羌塘草原曲扎牧民锅庄歌舞团,姑娘小伙子跳的就是原汁原味的藏北草原锅庄。

锅庄舞的特点
锅庄舞的风格特色:在西藏,锅庄以昌都锅庄最为有名,每逢节日、庆典、婚嫁喜庆之际,广场上、庭院里,男女相聚,围成圆圈,自右而左,边歌边舞。男性穿着肥大筒裤,有如雄鹰粗壮的毛腿,女子脱开右臂袍袖披于身后,飘逸洒脱。动作要点:男女各站一边,拉手成圈,分班唱和,通常由男性带头启唱,歌声...

藏族舞蹈的分类有哪些? 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1、锅庄。这种舞蹈是以优美为主,结合柔和的音乐和柔美的舞姿,同时舞者的衣服以水袖为主,这种舞蹈形式是具有大众性的。2、弦子。这种舞蹈形式是韵味十足。3、踢踏。这种舞蹈是根据音乐的节奏来表现优美的舞姿,同时这种舞者脚穿藏式皮靴。4、热巴。这种舞蹈是以流浪为主。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生活的一种缩...

传统而多样的藏族民间舞蹈
从动律上看,既有“舞靴”,又有“舞袖”;从韵律上讲,既有“圆滑风”,又有“顿挫风”,既有“点”的强烈音响,又有“线”的圆曲流动,呈现出同一民族不同形态的多风格特征。因此,西藏被称为“歌舞的海洋”并非溢美之词,而是藏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真实写照。尽管藏舞千姿百态,品种繁多...

藏族舞蹈属于什么舞种?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较常见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锅庄、踢踏等。藏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而各具特色。自娱性的圆圈舞除《果谐》和《果卓》外,《堆偕》、《...

请说出藏族民间舞蹈的特征
1、集体歌舞“谐”“谐”是藏族集体歌舞的总称,包括《果谐》、《果卓》、《堆谐》和《谐》等。其中,《果谐》在西藏农村建设中常见,是一种结合了简单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化的劳动歌舞。《果卓》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呼,是一种自娱性圆圈舞。《堆谐》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后演变成男子...

迪庆锅庄舞艺术特色
擦司舞通常男女分列,形成圆圈,以问答对唱的形式进行。德钦奔子栏一带的锅庄舞风格独特,曲调低沉豪放,舞姿豪放稳健,舞蹈节奏富有变化。跳锅庄时,有严格的顺序,包括序歌、招福锅庄等步骤,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曲目,跳唱需按程序进行。总的来说,迪庆锅庄舞以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形式和严格的节奏,...

弦子舞有什么特色
弦子舞是藏族传统舞蹈,起源于巴塘,广泛流传在西藏昌都和云南、青海、四川等省的康区,其中巴塘弦子较有名气。弦子舞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自乐性歌舞,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表演形式 表演时由男子拉弦子,女子舞彩袖,随着弦子节奏的变化,歌声舞姿变化多样。弦子的歌词大部分为迎宾、相会、赞美...

锅庄舞-高原人民的激情
      藏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说到藏族舞蹈大多数人脑子里会立马浮现出“锅庄”二字。锅庄舞,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2006年5月20日,锅庄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