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带举国之兵攻打东吴,致使蜀魏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开始出现局部动荡,夷陵一战中,刘备兵败,也致使和东吴孙权,抗曹魏的目标出现了崩裂,魏国也因此强大起来。
刘备攻吴,其一关羽驻守荆州,曹魏来兵犯境,派于禁、庞德攻打荆州,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于禁投,于是,联合东吴,东吴派吕蒙绕后,夹击关羽,关羽腹背受敌,最终兵败麦城,被潘璋部下杀害,刘备大怒,张飞派兵前往替关羽报仇,途中喝酒被自己的部下所杀,刘备大哭。
三兄弟自桃园三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而关羽、张飞先后都是因为东吴才死去,刘备大怒,急于为关羽报仇,率兵伐吴。
其二,东吴不信守诺言,曾联合抗曹魏,解东吴一时燃眉之急,如今倒戈曹魏,共同对抗刘备,刘备怎能忍下这口气,于是,兴兵让孙权知道什么叫压力,逼迫孙权屈服自己,使得东吴丧失与蜀国争天下的机会,但这一时的愚蠢致使蜀国政策错失,只可联合孙权,不应与东吴为敌。
其三,蜀国早就因为在荆州一事与东吴闹僵,如今因为荆州失去,荆州的地理位置是咽喉要道,所以要再次出兵夺回。
后世的文学作品中,把刘备这一人物刻画的无比正面,谦虚温良、礼贤下士,是个君子典范。然而实际上,能在乱世中站住脚,白手起家夺得三分之一的天下,又怎么会是一个等闲单纯之辈呢?
众所周知,刘备爱哭。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战死,荆州也落入了东吴手里,刘备听闻自己的结义兄弟惨死,整天痛苦三天都滴水未进。情深意切,可以理解,毕竟是多年情同手足的兄弟横死,所以这种悲痛做不来假。
不过在同一年,有消息传到蜀地,老对手曹操的儿子曹丕,把汉献帝正式撵下皇位,自己做了皇帝了。并且有消息传来,被废的汉献帝也已经被杀害了。
于是刘备又哭了,这次简直忧虑的肝肠寸断,病得都起不了床。要说他为八竿子打不着的汉献帝(他自己觉着俩人是亲戚,可实际上肯定不熟)哭成这样,谁都不会信的,好兄弟的死也没这待遇。
那他在忧虑啥?其实还不是做皇帝那档子事。想当年虽然曹操占优势,可三家还算平级,这下曹丕那小子抢先做皇帝了,怎能不急。
当然,有人明白他的心,于是大小官员们就说,不然汉王您也当皇帝。刘备假惺惺的脸色大变:说啥呢,我怎么能学这种逆贼做的事情?
第二次的时候,这口气就开始有点松动了:唉,我虽然是有合理血统的,但也不能真的自己立自己呀,不然不就是逆贼了吗?言下之意,我自己做这个事不行,你们一定要加把劲把我给推上去呀。
第三次,在自己信任的诸葛孔明家里,他倒出了真实想法:不是我要推三阻四,就是怕天下人说三道四啊。说白了,还是怕人家说闲话,皇帝他也是想当的。
有一个问题也值得一说,蜀汉房名得到消息,汉献帝好像被杀死了,也因此,自诩正统的刘备才能看似不情愿的称了帝。而事实上,我们也知道汉献帝退位后可是活到寿终正寝,哪里被杀了。
难道他们的消息那样不灵通吗?未必吧。试想一下,要是汉献帝没死,刘备怎么能名正言顺的称帝呢?顶多也就是给自己封个临时职位罢了。
好在最后终于称帝,那么问题来了,斥曹操为逆贼,自己前去讨伐才是名正言顺,并且照当时的情形看,是最应该做的一件事。可刘备却执意要跑去伐吴为兄弟报仇,手下众人多次规劝都没用。
对比一下知道汉献帝和关羽死时的表现,这就有点矛盾了。其实他当时可能对汉献帝的死还真没啥感觉,做这个决定更不是仅仅职位关羽报仇。
其实就像后世的南宋,为什么赵构一直不向北收回国土呢?他难道不知道岳飞衷心?可是岳飞不识趣呀,想要迎回二圣。原来正经的皇帝回来了,自己岂不是很尴尬。
刘备也吗,面临着同样的情况,这一旦伐魏,把汉献帝救出来了,自己这皇帝还做不做了。
于是他一考虑,就带着七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向东吴。然而陆逊的一把火把他烧的大败而归,也吗,没脸回成都,病倒在白帝城,竟就这样一命呜呼了。
明眼人都知道应该去伐魏,为什么刘备执意伐吴?
好在最后终于称帝,那么问题来了,斥曹操为逆贼,自己前去讨伐才是名正言顺,并且照当时的情形看,是最应该做的一件事。可刘备却执意要跑去伐吴为兄弟报仇,手下众人多次规劝都没用。对比一下知道汉献帝和关羽死时的表现,这就有点矛盾了。其实他当时可能对汉献帝的死还真没啥感觉,做这个决定更不...
明眼人都知道应该去伐魏,为什么刘备执意伐吴?
好在最后终于称帝,那么问题来了,斥曹操为逆贼,自己前去讨伐才是名正言顺,并且照当时的情形看,是最应该做的一件事。可刘备却执意要跑去伐吴为兄弟报仇,手下众人多次规劝都没用。对比一下知道汉献帝和关羽死时的表现,这就有点矛盾了。其实他当时可能对汉献帝的死还真没啥感觉,做这个决定更不...
曹魏为什么不在夷陵之战吴蜀两国反目的时候趁机伐吴?
东征吴国刘备虽然打的是为二弟关羽复仇的旗号,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刘备意在荆州。关羽兵败身死荆州丢失后,曹丕的谋臣关内侯刘晔已经成功预测到刘备一定会在近期出兵伐吴。所以刘晔建议曹丕早做准备,在这场孙刘两家翻脸的时刻谋取利益最大化。可以说如果曹丕按照刘晔的推测认真准备的话,也许三国并立的局面在...
刘备挥师伐吴的给力行为,为何说看过就知道蜀国要亡?
因为刘备虽然志向远大,野心勃勃,但他在一些计谋方面稍逊一等,某一些行为过于偏激,在计策方面有很大的过错,他的做事行为必定造成后来的楚国灭亡,这是不可避免的。
看到刘备讨伐东吴,诸葛亮不拦着是有哪些想法?
的方针。所以他是蜀汉阵营里的亲吴派,再加上他的兄长诸葛瑾又是东吴大将军,吴蜀联盟被孙权单方面撕毁,诸葛亮也好尴尬的有没有。所以,即便知道这战不好打,诸葛亮也没有劝阻刘备,反而还尽表忠心,称必为陛下守好西川,你就放心地去吧。倒是可怜了,赵云忠言逆耳,最终也没有啥成就。
三国里为什么吴国不打蜀国啊
这是由于两家的统治者都深切明白他们“不能”打。三国鼎立形成之后,魏蜀吴三家的边境趋于稳定,这时候的魏国“拥兵百万,上将千员”占很大优势,可采取的战略却是坚守各要害关塞,不主动出击,摆明就等着蜀吴两家出问题。而这个时候只能是两个弱小的联合起来对抗大国,互为援引,牵制魏国,只要其中一...
诸葛亮死后,蜀汉为什么还能坚持29年?
然而随着荆州的易主,刘备北伐曹魏就只能从汉中出发,曹军只要屯大军挡住要道,刘备很难北伐成功。也正因如此,刘备在登基称帝后,一定要起兵伐吴,想要将荆州给夺回来,因为只有荆州汉中同时在手,他才能有争夺天下的希望。不过遗憾的是,刘备最终还是失败了。夷陵大败后,蜀汉精锐尽丧,国力遭到严重打击,...
刘备为什么后来没有统一中国
刘备不能统一中国的原因:1、国力。打仗打的是国力,蜀汉偏安当时候最闭塞穷困之地。国力过于弱小,又不占中原和江南富庶之地,从西南伐中原之地,胜算太小。2、人才。五虎上将和诸葛死了,蜀国人才凋零。没什么人才和战将了。3、军力。太弱,蜀汉最强盛之时也就20几万军队,也就是倾全国之兵,也没...
如果关羽攻下樊城蜀汉可以实现一统天下吗?
我一直觉得,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即使成功了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打得下来也几乎不可能守住,更不要谈什么伐魏吞吴,一统天下了。襄樊之战,是一场非常“谜”的战争,因为从此战的时间、规模、结果来看,你根本搞不懂关羽干什么要打这一仗。我们只能理解为,关羽“飘”了,...
求关于赵云的所有资料
而刘备早期无人可用,顾不上讲究门第。但卧龙一到,这套玩意儿就又活了。魏、蜀、吴三国,蜀汉对门阀制度的坚持是最明确的,赵云也就倒霉了。同时,孔明的任人唯亲,也是史有定论的,马谡、杨议就是例子。难怪在孔明当政的后期,蜀汉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了。 刘备称帝,群臣上贺表,列了前五十个人的名字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