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理论上讲,我以为文本的层次至少有三,即外在的语言层次,中间的形象层次和内在的意蕴层次。从最外层的语言层次看,此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寻隐者不遇的故事,地点在松下,人物是我与童子以及未曾出场的隐者,事件是一问一答。第一句交代了地点、人物、事件,二、三、四句则都是写答的内容,此应该为诗之重点。我们知道贾岛的“推敲”典故非常有名,可见他是非常重词语的凝练的,但是从这首诗看,凝练功夫倒不是很明显,而篇章的构思却颇具匠心,此所谓无佳句而有佳篇是也,大异于平常那些只有佳句而无佳篇的诗人。再从诗的人物形象看,我与童子似乎是主角,其实不然,那个未出场的隐者才是真正的主角,这种以实衬虚的写法在文学作品中是十分常见。我以为,这首诗最为值得一提的便是诗歌的意蕴层面,从审美的角度讲,寻是一种生命的本质,而不遇自然会产生怅惘之情,这无论是人类的爱情还是理想都有着相似的情境,追求的终极向度与因此而产生情感深度会形成一种内蕴上的张力,使诗歌的意境更为牵动人的心灵。从哲学层面上看,隐者代表的是一种中国式的生活方式,淡泊、清高、悟道,代表是中国哲学中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也可以看作是中国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一种普遍情结。结合诗人的人生际遇,诗人本来是僧,后还俗,但仕途并不得意,因此始终倾羡高洁超俗的世外生活。“但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实际不独是诗人对隐者的描绘,也正是诗人自己所追求向往的人生境界。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