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称“社会”为江湖?

如题所述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可见“江湖”二字包罗万象,最直白的就是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我们知道古人把“社会”称为江湖,但原因是什么?

江湖的称谓最早是由庄子提出的,出自《庄子大宗师篇》,原句为“泉涸,鱼双与予处于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原文意思是: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开,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动弹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使对方保持湿润。此时,两条鱼便缅怀起往日在江河湖水里自由自在,彼此不相识的生活。

而后古龙在一本武侠书中借杀手燕十三之口说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更成为惊世之言,至此,江湖的称谓为更多的人接受,也有了更深更广的内涵。最终,还是由古龙先生为江湖的称谓做了总结: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追溯庄子,历来以寓言的形式阐述玄妙的真理,可谓寸字寸金。江湖,而非溪海,正因为溪水不能容纳更多,给人的感觉更是潺潺细水、清澈见底,我们不能忍心看到浑浊;海,又过于巨大,猛烈而骇人,心中只有敬畏,感觉望而却步。

只有江湖,才能真正表现意境,江有溪之隽永绵长、且有奔渤之势,复杂的水境泥沙混杂;湖,另有海之深沉,无穷的生命蕴涵之中。

“江湖”的词源:从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到江湖文化第一元典《庄子》

陈平原对“江湖”一词的释义是:“‘江湖’原指长江与洞庭湖,也-可泛指三江五湖。”这一浮泛释义的症结在于,他找到的最早出处是秦以后的《史记》:“《史记?货殖列传》述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

他显然知道,这不可能是“江湖”的词源,于是又自己加以否定:“其中的‘江湖’即指五湖。故《国语?越语下》又称范蠡‘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

“江”、“湖”两字分开使用时单独成词,作为专名固然特指长江和洞庭湖,作为共名固然泛指三江和五湖,然而“江湖”一词既不是“江”、“湖”两个专名分开解释后的简单相加,也与“三江”、“五-湖”的共名无关。

在中国文化中,“江湖”是一个意义特殊的专名,“江”、“湖”两字仅仅是词素,不能单独成词,也不能分开释义。

更重要的是,“江湖”这一专名的特殊意义,决非从唐代豪侠小说到当代武侠小说对此词的事后追加,而是唐以前的先秦时代早就有的:民间社会的江湖文化与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相对。

因此并非先有“侠客”,后有“江湖”,而是先有意义特殊的“江湖”,后有纵横笑傲的“侠客”。这是因为,此词的真正词源出自始终不被儒家传统承认为正式经典的中国文化第一元典《庄子》。在《十三经》和所有先秦典籍中,都没有出现过“江湖”一词。

《庄子》全书使用“江湖”是汉语中最早出现的“江湖”,按顺序依次如下: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内篇?逍遥游第一》)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内篇?大宗师第六》

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内篇?大宗师第六》)

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外篇?至-乐第十八》

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犹旦胥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于罔罗机辟之-患。(《外篇?山木第二十》)

有意思的是庄子与韩非是针锋相对、不共戴天的两个先秦思想家,尽管庄子死后-数年韩非才出生。但庄子左右了江湖文化,韩非则主宰了庙堂政治。

陈平原说:“‘江湖’的这一文化意义,在范仲淹如下名句中表现得-最为清楚: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儒道两家对于“江湖”理解最大的区别在于政治立场不同:

儒家庙堂所推销的政治人格是忠君牧民的“君子”,道家江湖所弘扬的文化人格是傲视王侯的“自由人”。“江湖”的文化意义,与范仲淹的儒家思想自然难以兼容,所以范仲淹笔下的“江湖”并非文化中国的“江湖”,而是政治中国的“江湖”。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因而揭示的只是因失意而暂处江湖的儒家政治人格,却远未揭示那些安居江湖、乐处江湖、傲立江湖的“自由人”的文化人格。

说到底,江湖之大独不能达庙堂,庙堂之下尽是江湖。从古到今,有人追求庙堂之高,亦有向往江湖之远,因志向和立场不同,对于“江湖”的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庙堂和江湖的界限就那么泾渭分明?都说‘山林’少烟火味,而‘江湖’多血腥气”。庙堂之高那看似风平浪静,道岸貌然底下的现实,谁说不是你死我活的尔虞我诈,腥风血雨?只不过是明暗之别罢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都把社会称之为是江湖,这种叫法主要也是为了和朝廷进行区分,因为在古代的时候,朝廷都是有一定的界限和范围,而江湖相对来说就无边无界,这其实也是一个相对的叫法,也是为了更好地和朝廷进行区分,这样子也能够有一定的划分界限。

相信大家对于历史比较了解,或者说看电视剧的时候都知道,古代的时候,社会是被称之为是江湖,而它主要的原因就是和朝廷进行一定的区分,因为江湖相对来说就没有界限,而朝廷是有非常严格的政界,所以自然除了朝廷之外,就是江湖,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相对来说也是有一定的道理,这样子区分的话,也能够更加清楚明了。

同时,相信大家也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也是古人经常用到的句子,相忘于江湖,那自然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当然,这个也是在不同的时间段所称呼的差异,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区分,只是由于历史文化在不同阶段所体现出来的形式会有一定的区别,大家在平常的时候也可以对这些历史文化进行一定的了解,也能够更好的增长我们的知识面。

总之,在古代的时候,社会确实是被称之为江湖,大家在平常的时候也可以多进行了解,这主要也是为了和朝廷进行相应的区分,而且也是传统文化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不一样。

古代人为什么称“社会”为“江湖”
“江湖”是相对于“朝廷”而言。朝廷:指官府也就是政界。当官人的圈,朝廷指封建社会(分封制)下,被王国、诸侯国拥戴为共主,共主建立的统治机构(政府)的总称。在这种统治制度下,共主通常被称为皇帝。中国历代的中原王朝通常被认为中国的正统王朝,属于中央政权,周边被征服的民族、部落,绝大多数臣服...

古代侠者为什么要称"社会"为"江湖"呢?
“江湖”一词还有一种解释就是:“‘江湖’原指长江与洞庭湖,现在也可以泛指三江五湖。”因为古代的武侠总是打打杀杀,所以怎么也绕不开“江湖”,所以古代在社会中行走的侠者总是把社会称为“江湖”,常在江湖走,哪能不湿鞋。虽然说,过去人们所说的民间社会的江湖文化与当时社会背景中的专制朝廷...

古代为什么称“社会”为江湖
江湖,古代春秋时期道家哲学发明用词,在中国文化中有多重引申含义。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大宗师》:“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江湖的本意是指广阔的江河、湖泊,后演生出与河流、湖泊并无关系,也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场所。指远离朝廷与统治阶层的民间;在许多中国文学作品中,尤其是武侠小说中,...

古代为什么称社会为江湖
”的江湖则用来指民间社会,有与朝廷相对的意思。也因为高人隐士不甘于受朝廷指挥控制,鄙弃仕途,以睥睨傲然之情,逍遥于适性之所,所以江湖也被近代武侠小说,引为豪杰侠客所闯荡的社会。

古代人为什么叫社会为江湖?
“江湖”是相对于“朝廷”而言,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江湖与河流、湖泊并无关系,也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场所。江湖在中文中的本义是指四处流浪、卖艺、卖药的人的一种生活状态;这个词也经常与朝廷(官方政府)相对,所以叫社会为江湖。朝廷指指官府也就是政界。当官人的圈,朝廷指封建社会(分封制...

为什么社会这个名词,在古代被称为是江湖?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都把社会称作是江湖,这类说法关键也是为了更好地和官府做好差别,因为古代的情况下,官府全部都是有相对应的边界和范畴,而江湖相对而言就无边无界,这实际上也是一个相比较的说法,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和官府做好差别,这样子也能够有相对应的区分边界。我相信大伙儿对历史人文相对...

古代为什么称“社会”为江湖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都把社会称之为是江湖,这种叫法主要也是为了和朝廷进行区分,因为在古代的时候,朝廷都是有一定的界限和范围,而江湖相对来说就无边无界,这其实也是一个相对的叫法,也是为了更好地和朝廷进行区分,这样子也能够有一定的划分界限。相信大家对于历史比较了解,或者说看电视剧的时候都...

古代称呼社会
在古代,社会被称为“江湖”。这种称呼主要源于朝廷和江湖之间的区别。在古代,朝廷有严格的政治界限,而江湖则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江湖成为了一个相对无界的概念,可以用来描述社会。此外,“江湖”这个词也可以指代一些非官方的、民间的组织或活动。

古人为啥总说江湖,大家都这样说,但为什么这样叫江湖?
其实社会和江湖是一样的含义,都是指人聚集的地方、工作的地方等等。在现代人的理念中,世界分为两个板块,一个板块是生活,一个板块是社会,离开生活场所之外所有地方都可以称为社会。同时,社会也并非是指某一个地方或某一块区域,而是指一种抽象的概念,与除了家人朋友外的其他人打交道就是身处在...

为什么现在人说的社会,古代人喜欢叫做江湖呢?
因此,把社会称之为江湖,已成为习惯称呼了。因为古代江河湖海众多,造船业虽然发达,但也有船翻人亡的事故常常发生,那么有些水性好的船手即使船翻了也能活着回来,于是就诞生了一批敢冒险行船的人,后来就有了闯江湖的说法,也叫弄潮儿。假如你想在本地做点生意,同道会帮助你选场子,与官府打招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