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和兖州之战,这两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对曹操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兖州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东郡太守曹操在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地区击败黄巾军的作战。此战,曹操以少胜多,不仅取得了兖州根据地,而且收编精兵数万,成为曹操的基干部队,为曹操尔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此战曹操善择良策,攻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对获取胜利起重大作用,集中体现曹操卓越的用兵谋略和指挥才能,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反观袁绍,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屡拒部属的正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地丧失良机。终致粮草被烧,后路被抄,军心动摇,内部分裂,而全军溃败。
扩展资料:
兖州战役背景
192年,青州黄巾军余党入侵兖州,占领东平和任城。兖州刺史刘岱想进攻他们,被济北相鲍信谏止。刘岱不听鲍信警告,正面迎战黄巾军,最终败死。
此时,曹操的谋士陈宫敦促他夺取兖州作为扩张的根据地,并主动说服刘岱旧部归顺曹操。鲍信素与曹操为友,来到东郡请曹操出任兖州刺史。
曹操攻黄巾于寿张,但未能取胜。曹操改革军制,严正军令,激励将士。他认识到叛军靠劫掠养活自己,并没有稳定的补给线。
因此,他突袭叛军,阻止其劫掠,取得最终胜利,迫使叛军北退。曹操追击叛军并再败叛军于济北。包括10万百姓在内的30万黄巾军投降曹操。曹操改编降卒,组建青州兵,并完善屯田制以使百姓能养活自己和军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官渡之战
第一场、曹操7万人打败了袁绍号称70万大军的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曹操在战事初期处于劣势,当中全赖三人为曹操扭转困局——刘晔、荀攸、许攸。
客观条件上,曹操处于劣势,但由于他能正确分析客观条件,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所以能扬长避短,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使战争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经过自己主观上的努力,终于赢得了胜利。官渡之战,曹操击溃了最大的敌人袁绍,由他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官渡之战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第二场、曹操8万(一说14万)人号称“二十万”,打败了马超韩遂35万联军的西凉之战。
七月,曹操率大军亲征关中,大败关中联军,马超等因之欲割地求和,曹操不允。九月,马、韩等再次请求割地,并送任子以求和,曹操采纳贾诩的建议,并再次大败韩、马军。韩遂、马超败走凉州,杨秋则逃回安定,曹军阵斩成宜和李堪等叛将,关中自此平定。
十月,曹操进军安定,杨秋投降。曹操率军撤回,命夏侯渊督众将继续西征,在两年内,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凉州地区基本平定。
扩展资料
官渡之战历代评价
官渡之战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列举的中国历史上“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著名战例之一。
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条件,但首当其冲的是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实力明显不如人力物力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袁绍,但他却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并最终大获全胜,其取胜之道是值得后人很好地深思的。
此战曹操善择良策,攻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对获取胜利起重大作用,集中体现曹操卓越的用兵谋略和指挥才能,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反观袁绍,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屡拒部属的正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地丧失良机。终致粮草被烧,后路被抄,军心动摇,内部分裂,而全军溃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官渡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
请写出三国时期两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以及战役结果所造成的影响
〈三国演义〉中两例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官渡)( 赤壁),作战双方分别是[( 曹操)(袁绍 )],[(孙刘联盟 ) ( 曹操 )]。1.曹操在官渡突袭袁绍兵粮重地乌巢以少胜多 2.孙刘联盟在赤壁用连环计以少胜多,战胜曹操 望采纳
三国演义中以弱胜强的两次著名战役是
2、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
曹操以少胜多的两长战役是什么
兖州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东郡太守曹操在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地区击败黄巾军的作战。此战,曹操以少胜多,不仅取得了兖州根据地,而且收编精兵数万,成为曹操的基干部队,为曹操尔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
曹操亲身经历的两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之间间隔了几年
一是官渡之战,二是赤壁之战。一场胜,一场败。官渡之战是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赤壁之战是 名称:赤壁之战 地点:湖北,赤壁市 时间: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中间差8年,望采纳。
东汉末年发生的两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各自起了什么作用
东汉末年两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的作用是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赤壁之战的作用是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官渡之战。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和袁绍军十万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最后,曹操利用袁绍阵营的...
《三国演义》中以弱胜强的两次著名战役
官渡之战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占据黄河中下游以南的地区,控制了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了优势,势力迅速发展。公元199年,北方的最大军阀袁绍率10万精兵南下攻许(今河南许昌东),企图一举消灭曹操。当时,曹操兵少将寡,率...
试举三国演义中两例以少胜多的战役
官渡之战 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此战决定了曹操在北方的优势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打败曹操,此战决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夷陵之战 刘备发起的攻打东吴的战争,以刘备失败告终,使魏吴两分荆州,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
三国演义中两例以少胜多的战役,作战双方分别是
官渡之战,200年,曹操胜袁绍。赤壁之战,208年七月—十二日,孙刘联军胜曹操。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
三国以少胜多的战役是哪两个?
官渡之战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余人 赤壁之战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曹操的两大战役
官渡 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