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文学史综合:中国文学史综合顾名思义,考察内容是各个阶段的中国文学史知识,每年题型都有变化,16年的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填写作品的朝代和作者、简答题、论述题,还有一道自由发挥,类似于写作的题,16年的题看似基础,但是最后大家的得分都不高,没有超过120的,历年文学史科目的高分也很少,评分时应该更在意答题的深度吧。
今年文学史的题印象较深的有概括苏轼诗文特点,《红楼梦》中最喜欢哪个人物及原因,《边城》艺术价值分析,看似基础但是也很值得探索,所以难得分。文学史内容庞杂,加上考研周期很长,所以很容易忘,我一共复习了三轮,第一轮广撒网,我是跨考,所以弄得比较细致,古代文学史大概花费了两个半月,三月中到五月末,后来期末考试浪费一个月,现当代又两个月,然后就到九月份开学了,第二轮是九月到十一月吧,就是按时间捋下来,同时用真题训练思路。第三轮就是抓重点了,这个看个人灵感了。
(二)文艺理论与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一共就七道题,题型包括名词解释、论述、写作。名词解释就是背的,论述偶尔会出一些教材上提及较少的内容,比如16年考的后结构主义。16年的文学评论主题是文艺工作者应根据时代进行创作,弘扬主旋律、正能量。很官方的角度,毕竟中国社科院嘛……这门考试的分数打出来相对较高。复习要点就是一定要抓住框架来梳理文艺理论内容,在没有书的情况下说出《文学理论教程》有哪些章,每章有几节,介绍了什么理论分几点……一遍一遍捋。
最后还要重视一些重要的西方文艺理论,最好能理清脉络,不过我是忽视了这一点的。
(三)公共课:也就是英语和政治,其实上线的同学公共课差距并不是很大,拉开分数差距的就是英语和政治。我失算了,唉,不给自己找借口了,总之我两门公共课都是60多是很吃亏的。考研英语和四六级是两码事,我的六级在大二的时候就一次过了,于是我就谜之自信,大概八月末才开始复习英语,果然打脸了……最后我的考研英语分数,真的不如虽然曾经英语基础不好,但是努力奋战八个月的同学。
如果英语基础一般的话,一定要尽早复习。英语复习方法最好是先背单词,然后翻译阅读,坚持下去阅读水平会有所提升。如果英语成绩一直不尽如人意也没关系,我身边好多英语不好,但是在考研期间怒学,最后70+,80+的朋友。
文学是一门需要热爱和天赋支撑的学问,我不愿意以纯应试的角度去看待这次考试,毕竟落笔的是一梦二十年的情怀。
社科院不看重本科出身,进复试的同学涵盖各个层次。学渣不要慌,跨考不要怕,考研的时候,所有人的起点都是一样的。考研这条路很漫长,咬牙坚持下来,或许真的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