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革命先辈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的读后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15
[读革命先辈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的读后感]

李大钊的这篇短文,不满五百字,却是充满诗意的散文诗,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终身的宣言书,是鼓午人生前进的冲锋号,读革命先辈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的读后感。全文虽短,却是作者革命人生的全透露,一身正气的整个人格的全展现。作者赞颂祖国和激励人民的伟大精神使用了“雄健的精神”,实质正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一种坚定的理想和一定可以克服困难的信念。而“浊流滚滚”,“一泻万里”又表现出作者对中国人民的一种期待,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憧憬与期望。“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的事”这句话,更是画龙点睛地表现出作者李大钊在中国陷入困境时的一种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乐观主义精神。中国的历史确实是一条坎坷、曲折的长河旅途。中国艰难的国运中,却孕育出许多雄健的国民。屈原、苏武、司马迁、杜甫、岳飞、陆游、文天祥、鲁迅、李大钊、彭湃……等系列人物,他们勇敢,坚强,爱国爱民。虽然生活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但他们执意寻求光明,如日之升,如月之恒。他们坚信只要努力,敢于挑战自我,太阳一定会在东方大地升起,光明就一定会来迎接自己。只有在这段旅途中挑战的人,才能够感受到这是一种雄壮美丽的情趣。只有在那善良、勇敢的他们心中,才指点出真正的光明在哪个方向。也许到死,他还没有感受到光明的实味,但他会将自己的使命、精神已传于下一代。星星火炬,点燃了千万颗雄健国民的心。先烈们在艰难中创建国家的思想,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代表着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他们汇成一支雄壮高昂的生命交响曲,在万里长河,在空旷辽远的历史殿堂中回响。他们虽然离我们远去,但将永远活在有灵性、有良知、有追求的后人们心中。先人裁树、后人乘凉。先烈们已付出了许多许多,我们后人已经收获了大量大量。当前,我国的GDP总量已达世界老二,但贫富差距却拉大,社会阶层分化,流动加速,利益多元,新老矛盾叠加交织,社会问题不断涌现,社会转型、社会管理的任务千头万绪、复杂繁重。总之,现在的社会矛盾确实很多,而且还比较尖锐。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某些地方的工作中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政治思想工作灵魂淡化了,优秀的革命传统教育不讲了。加之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潮的影响,旧的封建残余思想泛滥,许多解放后绝迹的东西,死灰复燃了。什么“共产主义渺茫论”、“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颇有市场。总之,在精神思想方面存在着种种丑恶现象,急需改变、急需转型,读后感《读革命先辈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的读后感》。作为群众的思想问题,领导的责任不可避免、必需担当。打铁更须自身硬。特别在市场面前,在金钱面前,希望我们更多的党领导干部确实需要具有清醒的认识,更要发扬先辈的“雄健的精神”,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人生观与幸福观。更要倡导“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勇气期望,以清正廉洁的正气远离铜臭的侵蚀。更需要要坚持“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的事”的高尚情操,以公仆之心、党员本色,为人民群众做出更多有益的工作。这样才能真正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诺言,切实做到要把广大群众最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切实做到遵从人民的意愿,服务于社会,把经济增长,民生改善,污染治理,公平彰显,合理分配,房价医改……等等落实到实处、落实到明处,使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受到保护和尊重。我想:有了坚持公平的原则上的民生发展,必将可改善人民生活,必将可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必将可促进生产力的真正发展。
转载《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作者李大钊

原文欣赏: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原载1928年12月20日<新民国>第1卷第2号)
作者简介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入天津法政专门学校学习,1913年赴日本,就学于[1]。1916年回国,任北京《晨报》主笔。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1920年3月,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嗣后,对党的建设,工人、学生运动,统一战线,均有重大贡献。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平(现北京)。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1939年出版)、《李大钊选集》(1959年出版)、《李大钊诗选注》(1979年出版)。
  〔读革命先辈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的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艰难 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500(把以前与现在作对比)
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他说的“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的事”这句话。它表现了李大钊在中国陷入困境时的一种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乐观主义精神。确实,中国的历史是一条坎坷的旅途。有人付出了许多,有人收获了许多。中国艰难的国运中,却孕育出许多雄健的国民。他们勇敢,坚强,爱国...

革命李大钊先辈相关的故事读一读的感受写一写作文
[读革命先辈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的读后感]李大钊的这篇短文,不满五百字,却是充满诗意的散文诗,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终身的宣言书,是鼓午人生前进的冲锋号,读革命先辈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的读后感.全文虽短,却是作者革命人生的全透露,一身正气的整个人格的全展现.作者赞...

初一下册人教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读后感300字
前几天学了一篇李大钊先生写的文章,名叫《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完后我感悟至深,文章从侧面描述了当时中国的危机和共产党看到的一丝希望,告诉我们要以雄健的精神去对待困难与危机,最终克服它们。蜡烛只有站直了不会流泪,民族只有不低头才能站起,依靠的是这不灭的精神,依靠的是这种民族的勇气...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300
这雄健的精神应该像长江、黄河的浩浩荡荡,应该有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阻遏不住,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是的,李大钊这一预言早已成了现实。然而,在今天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长征途中,也同样会“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遇见“崎岖险路”,出现“奇绝...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300字左右
这篇短文一共五段。第一段,说明人类历史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艰难险阻的境界。第二段,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长 江大河有时在平原上一泻万里,有时却在丛山叠岭中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亦复如是”。在这里,与第一段相呼应,第一段讲的是“历史的...

《昌盛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读后感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再次读完这本书,心中还是存在这个愿望,就是希望随尼摩船长一起探尽海底所有的秘密,可恨没有阿龙纳斯教授的好运。故事起于1866年一件闹的满城风雨的怪事,许多船只在海上发现了海怪,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受邀追逐怪兽淮知,落入水中,与同伴一起周游四海,最后不堪海底的沉闷,...

怎样理解题园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李大钊创作的一本散文。作者在文章中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告诉我们应该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放弃,对革命保持必胜的信念,要拥有豪壮雄健的气魄。全文流露出了革命的乐观主义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艰难的国运: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国情...

0734翻译: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
但这正是展现出壮美风景,唤起人们坚韧精神的时刻。正如扬子江和黄河,即使遭遇沙漠和峡谷,它们仍气势磅礴,勇往直前。在这样的困境中,我们应展现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前行的歌曲,让悲壮的旋律伴随我们走过这段崎岖的道路。因为在艰难的国运中建设国家,正是人生中最富有趣味的经历之一。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有关资料
在“艰难的国运”面前,是临阵脱逃,垂头丧气,还是挺起胸膛,振奋起民族精神?摆在每一个革命者和爱国者面前的是严峻抉择和明确回答。在社会黑暗,人们彷徨苦闷之时,李大钊大声疾呼,振奋起雄健的民族精神。在历史关头,树立起冲破险阻的必胜信心,给当时的思想文化界带来极大鼓舞和振奋。文章从历史的高度...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的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李大钊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遇的史路。这一比喻作用在于,通过形象描绘民族历史的波折与起伏,增强了说理的说服力,激发了读者的共鸣。在文章中,比喻的运用,不仅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而且通过长江大河的流动与旅途经验的描述,形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