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心动念是业 思考也是动念 那又如何悟道 无念发呆又怎么讲

如题所述

发呆不是悟道,也不是真正的悟道,因为还有一个明明了了的我在,也就是说还有能所对立,但已经是悟道的边缘。这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时解脱,一种是不时解脱。时解脱就是在平时多保持这种无念的状态,(但并不是总是发呆,而是改动念动念,过后放下。)或者平时念佛、持咒、参话头达到一心,突然有一天一个外缘把这个状态打破了,(最多的就是闻声悟道)根尘脱落,能所双亡。不时解脱就是打坐的时候参“无”,或者“放下”,达到连“无”也“无”,连“放下”也“放下”,用第六意识把我执主动放下,如砖木取火,火燃木尽,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这是禅宗的初关破本参,破见思惑,证得法身,也就是南怀瑾老师说的三际托空,元音老人说的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此时才是真正的无念)另外所谓“大悟十八回,小悟无起数”,中间会有各种各样的境况出现,都不要执着。更何况此时的无念只是小乘的有余涅槃。这时需要回小向大,一方面照顾本来,绵密保任,另一方面起妙用,扫除习气,积功累德。等习气渐除,大放光明,成就报身,就是禅宗的重关,破尘沙惑。再进一步连光明也不住,无为也不为,另一方面入金刚喻定,把八识习气种子都消光,百千万化身,照而常寂,寂而常照,破无明惑,既是末后牢关。
一、南怀瑾谈三际托空:(摘自《禅宗与道家》)

明心见性与神秀的两个偈语问题:由历代相传,几种不同版本的《六祖坛经》,与

禅宗各种典籍的记述,有关六祖最初得道开悟的事迹,大体并无多大出入。中国禅宗,

自五祖弘忍开始,教人念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便可由此人道,一变达摩大师以

《楞伽经》印心的教学方法,这只能说是教授法的改变,对于禅宗的宗旨,并无二致;

《金刚经》以明心见性为主旨,处处说明般若(智慧)性空的真谛,其中的修行求证方

法,以“善护念”三字为重点,以“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而

说明性空实相,了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为指标。

现在为了普通了解禅宗的治心道理,用现代的观念,先作一比较容易明了的说明,

也可使大家依此修习,做为修心养性的简捷方法:

(1)首先我们先要静静地观察自己内在心理的意识思想,再把它简单地归纳为两

部分来处理:一部分是由于感觉所生的思想和观念,例如痛苦、快感、饱暖、饥寒等等,

都是属于感觉的范围,由它而引发知觉的联想和幻想等等活动。一部分是由于知觉所生

的意识思想,例如莫明其妙而来的情绪,烦闷、苦恼、对人我内外种种事物的分别思维

等等,当然包括知识学问的思维,以及自己能够观察自己这种心理作用的功能。

(2)其次,到了能够了解自己心理作用的活动,不管它是感觉的,或知觉的,总

而言之,统统叫做一念,能够作到在念念之间,起心动念的每一观念,自己都能观察得

清楚,再无不知不觉,或莫明其妙的情况,然后,就可把它处理作为三段观察:凡是前

一个念头(思维意识)过去了的,便叫做过去心,也就是前念。后一个念头(思维意识)

来了的,便叫做现在心,也就是当前的一念。还没有来的,当然便是未来心,也就是后

念了,可是它还没有来,不去管它。不过,你不要忘记,当你觉得后一个观念还没有来

的时候,这个正是现在当前的一念了,而且才觉到是现在,立刻便已成为过去。

(3)复次,如此内省观察得久了,你把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看得清清楚楚,

于是你便练习,当前念的过去心过去了,后念的未来心还没有生起的一刹那之间,当前

的心境,就会微微的、渐渐的,呈现一片空白。

但这空白,不是昏迷、或晕厥、或同死亡以前的状况,这是清清楚楚的,灵灵明明

的一段空灵,也就是宋明时代禅师们所说的昭昭灵灵的时候。

如果真能切实到达这个情况,就会觉得自己所有的意识思维,不管它是感觉的或知

觉的,都如一片浮光流影,像雁过长空,风来水面,所谓踏雪飞鸿,了无踪迹可得,才

知平生所思所为的,都只是一片浮尘光影而已,根本无法把捉,根本是无根可依的,那

你就会体会到“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的心理状态了。

(4)再次,你若了解了心念过去、现在、未来三段的不可得,譬例成下面这个公

式,自己反省看来,翻成一笑。

…………未来……现在……过去……

————————————————无始以来

……未来……现在……过去…………

0+1-1——1-1=0

因此认得此心中的一切一切云为,都是庸人自扰,由此再进一步,观察破除生理感

受上所起的压力,和思想促使身体所作的行为活动,都是犹如泡沫空花,虽然在不加自

我观察的时候,表面看来好像都是我一连串成直线的活动,实际所谓这个我的活动,也

只是像电流、像火花、像流水一样,都是由于无数接连不断的前后念的因缘凑成了一条

线,其中毕竟没有真正的东西存在,所以你会自然而然地觉到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身

不是身、心不是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只像梦幻般的浮沉起伏在世间而已,因此你会

自然而然的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实就是“本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妙用了。

(5)如次,你要保持这个明白了心理上意识思维的状态以后,经常在静中动中,

保持这一段昭昭灵灵的灵明觉性,犹如万里晴空,不留点翳的现象,那就够你受用去享

受了,你才真会懂得人生的真谛,找到真正归宿的安身立命之处,可是你不要认为这样

便是禅宗的明心见性了!更不要认为这样便是禅宗所谓的悟道了!因为你在这个时候,

正有一个昭昭灵灵、灵灵觉觉的作用存在,你还不知它的来去与起处呢!这个时候,正

是明代憨山大师所说:“荆棘林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

以上所讲的一切,是借用比较现代化的方法,说明人们心理活动状态的情况,同时

也以此而说明禅宗六祖当时听到别人念诵《金刚经》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领悟的

一些消息,由此使你可以了解六祖的师兄神秀所作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自己内在用工夫心得的程度;那么,你由此可知六祖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心得境界。如把两者作一比

较,自然可以了解五祖弘忍要叫六祖三更人室,付嘱他的衣钵了,但是,就凭“本来无

一物,何处惹尘埃”,还是未达传付禅宗衣钵的造诣,不要忘记我们上面所列举的情形,

因为“本来无一物”的情况,正如雪月梅花的境界,虽然清冷而美妙,到底是空寂孤寒

的一面,毫无生机存在。六祖在大彻大悟的时候,是他在三更人室,五祖法问他初闻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质疑,使他再进一步而澈底了解心性本元的究竟,所以他便说:

“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

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才是代表了禅宗言下顿悟的“顿”与“悟”的境界。

可是不要忘了,他后来还是避居在猎人队中,由悟后而修持了十五年的经过,由此你就

可以了解《楞伽经》中是顿渐并举,禅宗是顿渐并兼,犹如《楞严经》上所说的:“理

须顿悟,乘悟并销,事资渐修,因次第尽。”所指顿渐并重的道理了。现在谈谈禅学,

抓住一句“本来无一物”,就无所而不可为,那不落在狂禅的知见才怪呢!须知禅宗正

有严谨修持工夫的层次存在,不是落在空谈或狂妄自是上,才会与真正的禅有相近之处。
达照法师打七开示:
大家在做功夫的时候,都是要在心地上看住了一念不生、如如不动的状态。你不能看到自己没有念头的样子,一定是心随境转。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而生,互动的。所以境由心生,心由境转。你在打坐当中出现的任何境界,只要能看得到,想得到,说得出来,不管是见光、见佛、见魔、见人、见事,这一切境界都是由心而生,所以是境由心生。生了这些境以后,我们又在那里害怕、高兴、欢喜、担忧。见到光、见到佛、见到空,就开始高兴了:我这一座坐得不错,我还见到佛了呢。见到不如意的情景,在那里担忧、受怕,怕自己打坐走火入魔了,怕自己的烦恼恶习翻腾起来了,也样被境所转,所以心又随境转。这样境由心生,心随境转,无有穷尽,才是轮回。

想截止轮回、打破生死,那必须要让心不随境转。任何境界现前,都能看住自己没有妄想的样子,无心——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就在你用心专注、观照,这个时候,无有一心可用。所以,我们上师告诉我们,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之性,即是佛性。有些人在这里有所体会,欢喜雀跃,以为找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我曾经给大家说过,平常的凡夫,我执未断。你能够看住自己一个念头都没有,非常清净的状态——它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你是可以进去,也可以出来的,这才是我们回归家门的大门,并不是门内,还是门外。到这里,充其量也只是一个门外汉,但是已经进入了佛法的正道;道路已经到家门口,就是内道。如果你不能在这里用功,不能在一念不生之前,而向心外一切相去求,观想、气功、打通气脉,观想身心以外的虚空,专注在某一个身体以外或者身体的丹田,某一个位子,某一个点上……如此用功,皆为外道。连正路、正道还没进来。所以道路还在外面。能在一念不生之前用功,这个道路已经进入正路了,但是还是在门外。正路,要通达自家,登堂入室,归家宴坐,这才是正路。因为心性的本面,就是本来面目,是无法言说;要说,只能站在门口说。所以有些人就在那里疑惑,说上师说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就是佛性,你怎么说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又不是佛性了呢?说不是佛性,那是不对的,因为一切法都是佛性的展现。你就起心动念、妄想纷飞,也是佛性的展现;说你已经见到了,见到真心,明心见性,那是不对的。因为强烈的我执还没有透过。
元音老人:
至于做无念功夫,切不可压念不起,而须念起不随不攀缘,不住境相。人非木石,何能无念!成佛乃是大机大用,活泼玲珑的觉者,更何能不起心念!故《圆觉经》教导我们:“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金刚经》则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师救卧轮灭心偈亦云:“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故我人但时时心空,于一切事物无取无舍,不动情想,尽管应缘接物,不见有心起应,事完之后,更渺无用心痕迹。所以终日动而未尝动,镇日起念而一念未起。懒融禅师无心颂云:“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诚乃最好之无心写照也。
  复次,做无念功夫,也不是把前念断、后念未起的真空无念时间逐渐延长为进步,譬如今日无念只一分钟,慢慢延长为五分钟、十分钟,乃至一小时或二十四小时为成功。须知无念是活泼泼的,不是呆板如木石一块。僧问赵州:如何是无念?州云:急水上打球子!后人下语云:念念不停留!所谓无念不是一念不生为无念,而是随起随息,无丝毫住相痕迹。故如上所述,正起念应缘时,亦不见念起,既无起又焉有灭?无生灭,故云无念。于不应缘接物时,虽一念不生,也只如虎尾春冰,遇缘即起,非如木石死寂无知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05
你说起心动念是业,但要看那个业是好的还不好的啊,在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第501卷中第三分现窣堵波品第五之二,有段经文是说 :
是菩萨摩诃萨常作是念:『我不应随悭贪势力,若随彼力则我布施波罗蜜多不得圆满;我不应随破戒势力,若随彼力则我净戒波罗蜜多不得圆满;我不应随忿恚势力,若随彼力则我安忍波罗蜜多不得圆满;我不应随懈怠势力,若随彼力则我精进波罗蜜多不得圆满;我不应随散乱势力,若随彼力则我静虑波罗蜜多不得圆满;我不应随愚痴势力,若随彼力则我般若波罗蜜多不得圆满。若我六种波罗蜜多不得圆满,终不能得一切智智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且看佛陀要菩萨们常作是念,所以别发呆了( 懈怠、散乱 愚痴 全包了)

发呆放空不是悟道的方法,是浪费生命而已。
第2个回答  2012-06-05
水清明月现,这和明心见性的意思有些相同。为什么心经里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用的是“照”这个字。如同镜子蒙上了一层灰,而这些灰便是我们的种种念头。一旦念头去掉了,妄想执着分别不存在了,如同擦掉了镜子上的灰,本有的自性便会显现一切。即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这才真的是大智慧。也是佛境界。
你说的发呆,并不是无念,而是又进入了一种执着的状态,也许执着有,也许执着空,真正的悟道是什么都有,但是什么都不留痕迹。如同清水,明镜,能照见一切,但上面却不留一点痕迹。真空妙有。
现在的末法时期,外缘纷乱,众生又福薄慧浅,真的能做到除掉一切妄念,比登天还难,所以净土法门契机而兴。它所修的是将一切妄念转成一句阿弥陀佛佛号,这一句佛号具足了阿弥陀佛所有功德,依靠佛力,出离六道轮回。所以如古大德所讲,念佛为无上妙妙禅。
第3个回答  2012-06-05
思考是业,但为了见性而思考,这是正业,得到的果就是见性。
没有见性前,无念是没有用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6-05
类似化蝶,需要一个蜕变的过程。
悟道的确需要动念,而所悟的乃是为了追求一种平常心,拿起来很容易,放下很难,所以我们称悟道为苦修,其过程是很艰辛的。
不是每个人都能悟透,所以得道的人少。

...思考也是动念 那又如何悟道 无念发呆又怎么讲
发呆不是悟道,也不是真正的悟道,因为还有一个明明了了的我在,也就是说还有能所对立,但已经是悟道的边缘。这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时解脱,一种是不时解脱。时解脱就是在平时多保持这种无念的状态,(但并不是总是发呆,而是改动念动念,过后放下。)或者平时念佛、持咒、参话头达到一心,突然有一天一个外缘把这个状...

起心动念诸念头 清净凉水化心魔
起心动念—于自身每一日、每一时、每一分,皆有对应之起心动念的念头来涌现,有时只是一瞬而过,有时则会反覆思索,累积良久,形成一大思索,更控制自身之念头,起了欢喜心、嗔恨心、痴欲心、贪恋心、我慢心、疑惑心之种种心境念头来浮现,而无法抑制、控制,又如何有平等对待心?只是对其心念来...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清净心?
“无住”就是心里不能有一丝毫念头,有念就住了,要想学菩萨,先学无住,无住就是清净心、本来无一物。一切时、一切处,他一念不生。起心动念,一个念头起、一个念头灭,前念灭后念又生了,念头是生灭法。生灭法里有个不生不灭的法,在我们身上,你知道这个秘诀,你就很欢喜,为什么?没...

业力和想做
如果起心动念是欲望,那么就是五阴炽热,就像每次做爱一样,渴爱-爽-不爽-再来一下-爽-不爽,就这样轮回反复,欲望像个反复的蛆虫,如果这份念头 还只是外部的想法刺激大脑产生的,不是你内心的欢喜和自在,就会越做越大,业力就越来越强,内心就容易迷失,天天胡想,忘了自己只是一个简单又微渺...

怎么让自己起心动念不会有坏思想
.把门看好最重要。这是学佛的朋友一直在努力达成的目标之一...这个答案就是整部金刚经了...心若起时,不随它起...起心自觉。心若去时,不随它去...去心自觉。心若住时,不随它住...住心自觉。对境无念则念念归宗;遇缘无心则心心契道。顺问老团长好......

起心动念皆是因当下所受皆是果是什么意思?
当下的每一个念头,都会成为一个种子。如果不觉悟,当下的念头,其实也是一种结果,是必然生起的念头,而非主动。只有觉悟的人,才能在最高的视野上俯瞰时空因果的长河,主动地用心。种下合适的种子,才能得到合适的结果。这句话的启示:因果循环是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是...

一切都是唯心所造,任何起心动念无不是造业,业力成熟时自然发生_百度知 ...
答案是越清明无念越好!把目标瞄准在你想要的理想人格、理想境界、理想人际关系和理想生活上;不要老惦记着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到来。放松心态、与人为善、全力努力、做好你该做的,这些东西就会一个个的来到你的身边。相反,就越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有好的信念是一种福报,想给...

昨天看佛学的东西,觉得使得自己心态好了很多,放下一些,但同时感觉自 ...
依照戒律不要说一举一动都有规矩,就是起心动念也不能稍涉邪私,一有过失,就要在佛前至诚忏悔。儒教讲诚敬,军队讲纪律,都没有像佛教这样周密而严格。儒家讲五常是抽象的,使人不易实行,佛教的五戒是具体的,界说分明,教人容易做。但论事实却是一般无二,不杀是仁,不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信,不饮酒...

起心动念
起心动念皆能量,能量不是永恒不变的,是可以转换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念即转,地覆天翻,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的就是这个心念,不同心念决定了不同选择和结局,任何时候懂得转念,人生也就有了转机和希望!有些人气场强大就是因为意识里的自身能量大,就是心能特别强,形成的能量场就是一个大...

请教几个和佛法有关的问题:
普贤菩萨在佛法中代表行愿,学佛容易行愿难,悟了道以后,要去修行,所谓修行是修正 自己的行为,从内在起心动念的心行,到外在的行为。所谓发起慈悲心,必须要实际做到,天天坐在家里的佛堂里讲慈悲,你慈悲了谁?那是人家慈悲了你。行菩萨 道要具备大愿力,所以普贤菩萨所代表的坐骑是象,印度的象等于是沙漠中的骆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