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袍加身”是发生在哪个朝代的历史事件,请详细谈谈事件经过?

如题所述

北宋历史上有两次黄袍加身。
宋朝在中原王朝之中有前所未有之富,也有前所未有之弱,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朝代。北宋起于960年的陈桥驿黄袍加身,亡于1127年的靖康之变,在这167年里曾经发生过两次黄袍加身的故事,不一样的是一次是立国,一次是亡国。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汴京城里传来了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时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乘机取得后周的最高军权,奉命去前线抵抗外敌。正月初三日,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距开封东北20公里的陈桥驿。当晚就发生众所周知的“黄袍加身”陈桥兵变,带兵出征的大将军就“不情不愿”的“被迫”当了皇帝,这就是北宋历史上的第一次“黄袍加身”。由兵变而来的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大将权利,遵循“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的原则,以文臣御武事,为大宋武力积弱埋下了隐患。

公元1125年,在金军即将打过黄河的时候,宋徽宗下旨,将皇位禅让与太子赵桓。当时北宋朝政被“六贼”把持,国家昏乱到了极点,再加上金军在汴京城外虎视眈眈,赵桓也不想接下这么个烂摊子,于是坚决辞让,一日之内哭昏数次,决不当皇帝。在宰相、皇后两次传旨催促登基无果后,汴京群臣冲进太子寝殿,强行将黄袍披在赵桓身上,抬往皇宫迫使他继承皇位。最终,这位北宋的末代皇帝,在昏迷之中登上了皇位,改元靖康。这便是北宋史上的第二次“黄袍加身”。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7
周恭帝即位的时候,年纪太小,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后周的政局不稳。京城里人心
浮动,谣言纷纷,说赵匡胤(音yìn)快要夺取皇位啦。
赵匡胤本来是周世宗手下得力大将,跟随周世宗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周世宗在世
的时候,十分信任赵匡胤,派他做禁军统帅,官名叫殿前都点检。禁军是后周一支最精锐的
部队。
世宗一死,军权落在赵匡胤手里。五代时期,武将夺取皇位的事情多得很,所以,人们
有这种猜测也是不足为奇的。公元960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的时候,忽然
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
大臣们慌作一团,后来由范质、王溥作主,派赵匡胤带兵抵抗。
赵匡胤接到出兵命令,立刻调兵遣将,过了两天,就带了大军从汴京出发。跟随他的还
有他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谋士赵普。
当天晚上,大军到了离开京城二十里的陈桥驿,赵匡胤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兵士们
倒头就呼呼睡看了,一些将领却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有人说:“现在皇上年纪那么小,
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将来有谁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现在就拥护赵点检作皇帝吧!”
大伙听了,都赞成这个意见,就推一名官员把这个意见先告诉赵匡义和赵普。
那个官员到赵匡义那里,还没有把话说完,将领们已经闯了进来,亮出明晃晃的刀,嚷
着说:“我们已经商量定了,非请点检即位不可。”
赵匡义和赵普听了,暗暗高兴,一面叮嘱大家一定要安定军心,不要造成混乱,一面赶
快派人告诉留守在京城的大将石守信、王审琦。
没多久,这消息就传遍了军营。将士们全起来了,大家闹哄哄地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
一直等到天色发白。
赵匡胤隔夜喝了点酒,睡得挺熟,一觉醒来,只听得外面一片嘈杂的人声,接着,就有
人打开房门,高声地叫嚷,说:
“请点检做皇帝!”
赵匡胤赶快起床,还没来得及说话,几个人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脚地被在
赵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高呼“万岁”。接着,又推又拉,把赵匡胤扶上
马,请他一起回京城。
赵匡胤骑在马上,才开口说:“你们既然立我做天子,我的命令,你们都能听从吗?”
将士们齐声回答说:“自然听陛下命令。”
赵匡胤就发布命令:到了京城以后,要保护好周朝太后和幼主,不许侵犯朝廷大臣,不
准抢掠国家仓库。执行命令的将来有重赏,否则就要严办。
赵匡胤本来就是禁军统帅,再加上有将领们拥护,谁敢不听号令!将士们排好队伍开往
京城。一路上军容整齐,秋毫无犯。
到了汴京,又有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作内应,没费多大劲儿就拿下了京城。
将领们把范质、王溥找来。赵匡胤见了他们,装出为难的模样说:“世宗待我恩义深
重。现在我被将士逼成这个样子,你们说怎么办?”
范质等不知该怎么回答。有个将领声色俱厉地叫了起来:
“我们没有主人。今天大家一定要请点检当天子!”
范质、王溥吓得赶快下拜。
周恭帝让了位。赵匡胤即位做了皇帝,国号叫宋,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历史上称
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经过五十多年混战的五代时期,宣告结束。
宋太祖做了皇帝,他的母亲当然成了太后。当大臣们向太后祝贺的时候,太后却皱起眉
头,显出很忧愁的样子。
等大臣退了朝,侍从们问太后说:“皇上即位,您怎么还不快活?”
太后说:“我听说做天子很不容易。能够把国家管理好,这个位子才是很尊贵的;要是
管理不好,出了乱子,再想做一个老百姓还做不成哩。”
太后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宋太祖虽然即了位,但是全国还没有统一,别说周围还有
一个个割据政权,就是原来后周统治的中原地区,也还有一些节度使,对宋太祖即位,很不
服气呢。
第2个回答  2021-11-27
提起“黄袍加身”,很多人都会想到宋太祖赵匡胤,会想到发生在公元960年的那次著名的“陈桥兵变”。一件象征皇权的黄袍,一次精心策划的政变,使赵匡胤从后周节度使、殿前都点检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为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据《说岳全传》记载:“(宋太祖)自从陈桥兵变,黄袍加体,即位以来,称为真龙天子。”黄袍是事先准备好的,赵匡胤此举显然是在效仿前朝皇帝的装扮。因此,赵匡胤虽是“黄袍加身”典故的原型,但不是第一个“黄袍加身”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身披黄袍的皇帝是唐高祖李渊。王懋《野客丛书·禁用黄》中云:“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那么,李渊为什么喜欢穿黄色的袍服呢?笔者认为有三点。一者,隋唐时期盛行袍服。二者,李渊是马上皇帝,身披战袍,更显威武英姿。三者,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遵循“终始五德说”,为自己建立的唐王朝寻找统治根据。

“终始五德说”,是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一种历史观点。邹衍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交替统治,周而复始。李渊曾受爵唐国公,后建立大唐,这与曾封于唐,故称“唐尧”的千古明君尧帝,有着如出一辙之巧,异曲同工之妙。按“终始五德说”,唐尧属于“土德”,李渊有意效仿尧帝,便推当时的五行为“土德”,服色尚黄,戴黄冕,着黄袍。

自李渊首穿黄袍起,黄袍正式成为皇权的象征,也称作“龙袍”。唐高宗时,重申“一切不许着黄”。赵匡胤“黄袍加身”后,更是禁止任何人穿黄袍,否则以谋反论处。宋仁宗时又规定:一般人士衣着不许以黄袍为底或配制花样。自此,不仅黄袍为皇帝所独有,连黄色亦为皇帝专用。这种制度,为后来的历朝历代所沿袭,一直到清朝灭亡。(刘秉光)
第3个回答  2021-11-27
“黄袍加身”是发生在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时发生的故事。陈桥兵变是公元960年初赵匡胤发动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公元960年恭帝年幼政局不稳,赵匡胤便假借抗敌为名率大军出城,行军到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煽动士兵发起兵变。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胁迫周恭帝禅位,改国号为‘宋’。所以陈桥兵变又称黄袍加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6-27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发生在:北宋乾德年间。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北宋乾德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被视为宽和典范。其后,宋太祖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大大强化了北宋中央集权。后来,“杯酒释兵权”演变为一个成语,引申为轻而易举解除将领兵权。扩展资料:事件评价:“杯酒释兵权”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反映。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使用和平手段,不伤及君臣和气,轻而易举地就解除了大臣的权力威胁,成功地防止了军变,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内方略,影响深远。不同意此观点的人则认为宋太祖专力巩固中央政权,“杯酒释兵权”含有对内严防的性质,直接造成内政腐朽。在外患强烈的背景下,削夺大将兵权也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原因是皇帝直接掌握兵权,不懂军事的文官控制军队,武将频繁调动,致使宋朝与辽、西夏、金的战争连连败北,无力解决边患。军事积弱,还使两宋亡于社会制度落后于自己的游牧民族。 宋朝确立的文人治军的军事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彻底消除造成强唐灭亡的藩镇军制,其出发点是好的,结果是富有成效的,思想也是先进的。两宋亡于游牧民族原因则是多方面的,与两宋朝对峙的先是辽、夏,再是辽、金,最后是金、蒙,从作战态势来看,北宋面临的是两线作战只能主守。

“黄袍加身”是发生在哪个朝代的历史事件,请详细谈谈事件经过?
北宋历史上有两次著名的“黄袍加身”事件。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独特,既有空前的繁荣,也有空前的脆弱,给人留下了复杂的印象。北宋从960年的陈桥兵变起家,到1127年的靖康之变覆灭,167年的时间里,见证了两次“黄袍加身”的重要事件,一次是建国,一次是亡国。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汴京(今开封)传...

“黄袍加身”是发生在哪个朝代的历史事件,请详细谈谈事件经过?
北宋历史上有两次黄袍加身。宋朝在中原王朝之中有前所未有之富,也有前所未有之弱,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朝代。北宋起于960年的陈桥驿黄袍加身,亡于1127年的靖康之变,在这167年里曾经发生过两次黄袍加身的故事,不一样的是一次是立国,一次是亡国。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汴京城里传来了辽国联合北...

黄袍加身指哪一人物的哪一事件???
【解释】: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出自】:《宋史·太祖本纪》:“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示例】:~御海宇,五代纷争从此休。 ◎清·陈忱《水...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夺取皇位的事件。一、事件概述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指的是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时的一个历史事件。赵匡胤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和兵变策略,最终在陈桥这个地方,将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二、详细解释 陈桥兵变: 当年,后周将领赵匡胤通过发动政变控制了军队。其...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杯酒释兵权的大致概括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周时期,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兵权。周世宗柴荣死后,他的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这时,赵匡胤看到夺取后周政权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精心策划了一场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周恭帝即位的时候,年纪太小,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后周的政局不稳。

为什么赵匡胤黄袍加身?
赵匡胤立即率兵回京师,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等在宫中做内应,于是,赵匡胤轻而易举地夺取了皇权。因为赵原是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所以他把新建立的王朝叫“宋”。仍建都开封(又称汴梁、汴京、东京)。这就是历史上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宋太祖)当上皇帝以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巩固自己的...

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是哪个朝代的?
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

陈桥兵变发生在哪一年?
这一年是公元960年,这是陈桥兵变的详细资料。赵匡胤与陈桥兵变的关系赵匡胤,宋朝的开国君主,发动了陈桥兵变,然后迫使周公皇帝沉思,建立了大宋王朝。赵匡胤、陈桥兵变给历史留下了许多疑问。起初,人们以为是赵匡胤的部下发动了兵变,直到黄袍加身,他们才知道这件事。这也是这次兵变和其他兵变的区别。然而...

宋朝的重要历史事件
1、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

赵匡胤黄袍加身,为什么宋朝皇帝都穿红色?
1、历史上的数起黄袍加身戏码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契丹入侵,宋太祖赵匡胤临危受命,大军行至陈桥驿,军士集结,高呼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当是时即有人以黄衣加盖在赵匡胤身上,于是,众军士均跪拜于地,高呼万岁。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宋太祖黄袍加身事件。这样的戏码并非是赵匡胤首创,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