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窟艺术
重庆市的大足石刻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它集中国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艺术的精华,以鲜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成为中国石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九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中叶中国石刻艺术的风格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前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许多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对大足石刻宠爱倍加。
大足石刻是大足区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大足是石刻之乡,全县有40多处石刻,造像达5万多个。
其中最著名、规模最大的有两处,一处叫宝顶山,一处叫北山。这两处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晚唐以后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大足县是重庆市所辖郊县,星罗棋布,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
大足石刻开凿于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盛于宋代。现存摩崖石刻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宁,遍布100多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北山(包括北塔)、宝顶山、南山、石门、石篆山石刻,是大足石刻中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刻造像代表。
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具有石窟造像的特征,属于石窟艺术的范畴。早期的“庙宇殿堂”式结构,完全是摩崖造像,如大佛湾造像全都裸露在外,与山崖连成一片,给人一种非常直观的感觉。突破了一些宗教的约束,使造像更具人性化。
雕刻形式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凸浮雕、阴雕五种,但主要以高浮雕为主,辅以其他形式。不仅有不计其数的各阶层人物形象,以及众多的社会生活场面,而且还配有大量的文字记载,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二、艺术价值
中国石窟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石窟艺术都积淀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模式及内涵。以云冈石窟为代表的早期石窟艺术魏晋时期,公元四至五世纪受印度犍陀罗和笈多式艺术的影响较为明显,造像多呈现出"胡貌梵相"的特点。
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中期石窟艺术隋唐时期,公元六至九世纪表现出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作为晚期石窟艺术(晚唐至南宋时期,公元九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中叶)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于题材选择、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诸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
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大足石刻“三教”造像俱全,有别于前期石窟。以南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公元十一至十三世纪中叶的道教造像,是中国这一时期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备的道教造像群。
石篆山摩崖造像中以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为主尊的“儒家”造像,在石窟艺术中可谓凤毛麟角。以石篆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造像,以及以石门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在中国石窟艺术中亦极为罕见。就保存状况而言,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群中保存最完好之一。
“五山”摩崖造像保存完好。全部龛窟与造像,除历史上对少数雕像肢体残损部分有过补塑外,未遭受大的人为和自然灾害的破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日常维修保护中,严格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以确凿文献、碑刻题记为依据,采用传统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进行。
其设计、材料、工艺、布局等方面均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在对“五山”造像主体进行保护的同时,注重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基本上没有改变其环境关系。因此,从总体上看,“五山”摩崖造像基本上保持了历史的规模、原状和风貌。
大足石刻的千手观音是国内唯一真正的千手观音,约1006个。北山造像依岩而建,龛窟密如蜂房,被誉为公元九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中叶间的“石窟艺术陈列馆”。宝顶山大佛湾造像长达500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变相与变文并举,图文并茂;布局构图谨严,教义体系完备,是世界上罕见的有总体构思、历经七十余年建造的一座大型石窟密宗道场。造像既追求形式美,又注重内容的准确表达。其所显示的故事内容和宗教、生活哲理对世人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福乐,威之以祸苦。
涵盖社会思想博大,令人省度人生,百看不厌。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精雕细琢,是中国石窟艺术群中不可多得的释、道、儒“三教”造像的珍品。
分布
大足石刻群共包括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余尊,其中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最为著名和集中。另外县级16处重点保护的石刻,普圣庙、玉皇庙、峰山寺、麻杨村、光明殿、眠牛寺、斗碗寨、陈家岩、玄顶村、杨施庙等10处安排人员夜间守护。
1、宝顶山摩崖造像
宝顶山石刻位于大足城区东北15公里。造像开凿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历时70余年。创始人为宋蜀中名僧赵智凤。
宝顶山是佛教圣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宝顶山石刻造像以大佛湾为中心共13处景观。其中以大佛湾石刻造像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完好。
2、北山摩崖造像
北山石刻位于大足城区以北1.5公里的北山。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46年完成,历时250多年。
北山摩崖分南北两个区域,南区多是晚唐、五代作品,北区则多为两宋时期作品。现存雕刻四千六百多尊,其中造像264龛窟,阴刻图1幅,经幢8座,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优秀代表。
3、南山摩岩造像
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城区南面约2公里的南山之巅的玉皇观内,古称广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山石刻主要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明清有增补,属道教石刻,展现了宋代完美的道教神系,是中国南宋时期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备的道教造像群,是道教演变史的重要资料。
南山石刻共编有15号,有造像5龛窟(分别为真武大帝像、后土三圣母像、三清像、佛道合龛、龙洞)、宋碑5通(分别为大足县令何光震饯行碑、知剑州张宗彦诗碑、知昌州何格非诗碑、邓早跋碑、吕元锡诗碑)、题记7则、清碑15通、民国楹联1则、碑刻题记共28通(则)。
4、石门山摩崖造像
位于重庆市大足区石马镇石门村(原新胜村,位于城区东20公里),主要开凿于北宋绍圣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之间(1094~1151年),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释、道合一造像区,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石门山因有大石夹峙如门故名,造像崖面全长71.8米,高3.4-5米,共有300余造像,通编为16号,其中有造像12龛,宋碑2通,民国年间碑刻1通。
5、石篆山摩岩造像
位于重庆市大足区三驱镇佛会村(原属石桌乡,位于城区西南约20公里),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十分罕见,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石篆山因冈峦回环如篆故名,山有佛惠寺(佛会寺),庙西一里许为佛湾(子母殿),有造像10龛,200余尊,均为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三年间(公元1082~1096年)铜鼓石篆庄庄主严逊主持开凿。因系严逊一手主持开凿,内容无一相同。
佛惠寺现已残破,存宋碑1通,明清碑5通,少许圆雕石像。造像崖面长约130米,高约3-8米,通编为10号。
6、大足多宝塔
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北山北塔坡,俗称北塔或白塔,兴建于南宋绍兴十七年至二十五年(1147年~1155年),为楼阁与密檐相结合的砖塔,外13级,高33米,8面,腰鼓形,底边宽4米,8角,每角立1石柱,蟠龙缠绕,顶托莲台。塔门向南,内有8层,可由中心梯道盘旋而上。
内外共有127龛造像,镌记70余则。塔底层外壁有北、东、西3龛造像,塔门西侧有“大宋丁卯赵瓦造”题记,北龛刻释迦佛坐像,东龛刻有文殊骑狮,西龛刻有普贤乘象。每层均有石刻、浮雕,顶层已有损坏。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大足石刻
1999年12月1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因为满足世界文化遗产下列评定标准而登录:(i)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ii)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iii)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1999年12月1日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Ⅱ)(Ⅵ) 在摩洛哥历史文化名城马拉喀什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上表决通过,将我国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申报的世界遗产只有一项获得批准,那就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这也是我国的洞窟石刻类遗产在1987年莫高窟之后的第二次入选。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大足地区的险峻山崖上保存着绝无仅有的系列石刻,时间跨度从9世纪到13世纪。这些石刻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并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 重庆市的大足石刻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它集中国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艺术的精华,以鲜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成为中国石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中国石刻艺术的风格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前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许多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对大足石刻宠爱倍加。
大足石刻是大足区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大足是石刻之乡,全县有40多处石刻,造像达5万多个。其中最著名、规模最大的有两处,一处叫宝顶山,一处叫北山。这两处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晚唐以后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大足县是重庆市所辖郊县,星罗棋布,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
大足石刻开凿于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盛于宋代。现存摩崖石刻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宁,遍布100多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北山(包括北塔)、宝顶山、南山、石门、石篆山石刻,是大足石刻中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刻造像代表。
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具有石窟造像的特征,属于石窟艺术的范畴。早期的“庙宇殿堂”式结构,完全是摩崖造像,如大佛湾造像全都裸露在外,与山崖连成一片,给人一种非常直观的感觉。突破了一些宗教的约束,使造像更具人性化。雕刻形式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凸浮雕、阴雕五种,但主要以高浮雕为主,辅以其他形式。不仅有不计其数的各阶层人物形象,以及众多的社会生活场面,而且还配有大量的文字记载,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中国石窟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石窟艺术都积淀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模式及内涵。以云冈石窟为代表的早期石窟艺术魏晋时期,公元4—5世纪受印度犍陀罗和笈多式艺术的影响较为明显,造像多呈现出胡貌梵相的特点。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中期石窟艺术隋唐时期,公元6—9世纪表现出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特点。作为晚期石窟艺术(晚唐至南宋时期,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于题材选择、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诸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大足石刻三教造像俱全,有别于前期石窟。以南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公元11至13世纪中叶的道教造像,是中国这一时期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备的道教造像群。石篆山摩崖造像中以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为主尊的儒家造像,在石窟艺术中可谓凤毛麟角。以石篆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造像,以及以石门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在中国石窟艺术中亦极为罕见。就保存状况而言,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群中保存最完好之一。
五山摩崖造像保存完好。全部龛窟与造像,除历史上对少数雕像肢体残损部分有过补塑外,未遭受大的人为和自然灾害的破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日常维修保护中,严格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以确凿文献、碑刻题记为依据,采用传统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其设计、材料、工艺、布局等方面均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在对五山造像主体进行保护的同时,注重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基本上没有改变其环境关系。因此,从总体上看,“五山”摩崖造像基本上保持了历史的规模、原状和风貌。
大足石刻的千手观音是国内唯一真正的千手观音,约1006个。北山造像依岩而建,龛窟密如蜂房,被誉为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的石窟艺术陈列馆。宝顶山大佛湾造像长达500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变相与变文并举,图文并茂;布局构图谨严,教义体系完备,是世界上罕见的有总体构思、历经七十余年建造的一座大型石窟密宗道场。造像既追求形式美,又注重内容的准确表达。其所显示的故事内容和宗教、生活哲理对世人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福乐,威之以祸苦。涵盖社会思想博大,令人省度人生,百看不厌。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精雕细琢,是中国石窟艺术群中不可多得的释、道、儒“三教”造像的珍品。
对中国石窟艺术贡献
大足石刻注重雕塑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发展的佳例。在立体造型的技法上,运用写实与夸张互补的手法,摹难显之状,传难达之情,对不同的人物赋予不同的性格特征,务求传神写心。强调善恶、美丑的强烈对比,表现的内容贴近生活,文字通俗,达意简赅,既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又有着极大的社会教化作用。在选材上,既源于经典,而又不拘泥于经典,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创造性,处处反映出世俗信仰惩恶扬善、调伏心意和规范行为的义理要求。在布局上,是艺术、宗教、科学、自然的巧妙结合。在审美上,融神秘、自然、典雅三者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重鉴戒的审美要求。在表现上,突破了一些宗教雕塑的旧程式,有了创造性的发展,神像人化,人神合一,极富中国特色。总之,大足石刻在诸多方面都开创了石窟艺术的新形式,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石窟艺术的典范。同时,作为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大足石刻所出现的许多有异于前期的新因素又极大地影响了后世。
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典范
大足石刻以其浓厚的世俗信仰,纯朴的生活气息,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把石窟艺术生活化推到了空前的境地。在内容取舍和表现手法方面,都力求与世俗生活及审美情趣紧密结合。其人物形象文静温和,衣饰华丽,身少裸露;形体上力求美而不妖,丽而不娇。造像中,无论是佛、菩萨,还是罗汉、金刚,以及各种侍者像,都颇似现实中各类人物的真实写照。特别是宝顶山摩崖造像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情景之广泛,几乎应有尽有,颇似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中叶间(宋代)的一座民间风俗画廊。无论王公大臣、官绅士庶、渔樵耕读,各类人物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大足石刻中的“五山”摩崖造像,可以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生活画卷,它从各个侧面浓缩地反映了公元9~13世纪间(晚唐、五代和两宋时期)中国社会生活,使源于印度的石窟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此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
对中国佛教密宗史贡献
按过去佛教史籍记载,中国密宗盛行于公元8世纪初叶,流行于黄河流域,至公元9世纪初日本僧人空海东传日本后,中国汉地渐至衰落。而北山、宝顶山大量造像及其碑刻文字无可争辩地表明,公元9至13世纪,密宗在四川不仅未见绝迹,而且处于兴盛。公元9世纪末(晚唐)四川西部的柳本尊自创密宗,号称“唐瑜伽部主总持王”,苦行传道,弘扬大法。到公元12至13世纪中叶间(南宋中期),高僧赵智凤承持其教,号称“六代祖师传密印”,在昌州大足传教布道,创建了宝顶山摩崖造像这座石窟史上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密宗道场,从而把中国密宗史往后延续了400年左右,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页。
宗教信仰的变化
信神不信教、信仰多元化,是中国民间宗教信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大变化。大足石刻作为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产物,便是其重要实物例证。一方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三大主体的儒家、道教及佛教,在其长期的发展进程中,总趋势是由相互对抗走向相互融合。其表现之一,是使原本属于佛教产物的石窟艺术为道教和儒家所借用,且三教创始人不分高下的出现在同一个石窟之中。大足石刻中有释、道、儒三教分别造像者,有佛、道合一和三教合一造像者。这些造像表明,公元10至13世纪,孔、老、释迦皆至圣,惩恶助善,同归于治的三教合流的社会思潮已经巩固;世俗信仰对于三教的宗教界线已日渐淡漠。
另一方面,大足石刻丰富多样的造像题材又有力地反映出这一时期源于印度的佛教神祇和道教早期的神仙系统已与中国民俗信仰的神灵融合,呈现出信仰多元化的趋势。大足石刻所展示出的这种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成为后世民间信仰的基础,影响深远。
2007年5月8日,重庆大足石刻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8年5月,国家文物局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的修复工程定为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并组织专家进行了会诊。历经近3年的前期勘察研究,结果令人忧心:石质、彩绘、金箔等34种病害侵蚀千手观音,受害面积达200多平方米。
2011年4月,千手观音开始启动全方位修复,思路是:先治本,即在不损坏表面金箔的前提下,加固严重风化的岩体;后治表,包括金箔回贴、彩绘复原、缺失部位补型等程序。国家文物局拨付了4500多万元经费。从那时起,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以及龙门石窟的修复专家,加上大足石刻研究院的工作人员,组成了20多人的修复团队。他们将千手观音划分为上、中、下三层,逐一向下修复。
大足石刻的文化价值是:
中国石窟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石窟艺术都积淀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模式及内涵。以云冈石窟为代表的早期石窟艺术魏晋时期,公元四至五世纪受印度犍陀罗和笈多式艺术的影响较为明显,造像多呈现出"胡貌梵相"的特点。
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中期石窟艺术隋唐时期,公元六至九世纪表现出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作为晚期石窟艺术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于题材选择、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诸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
大足石刻对中国佛教密宗史贡献:
按过去佛教史籍记载,中国密宗盛行于公元八世纪初叶,流行于黄河流域,至公元九世纪初日本僧人空海东传日本后,中国汉地渐至衰落。
而北山、宝顶山大量造像及其碑刻文字无可争辩地表明,公元九至十三世纪,密宗在四川不仅未见绝迹,而且处于兴盛。
公元九世纪末四川西部的柳本尊自创密宗,号称“唐瑜伽部主总持王”,苦行传道,弘扬大法。到公元十二至十三世纪中叶间,高僧赵智凤承持其教,号称“六代祖师传密印”。
在昌州大足传教布道,创建了宝顶山摩崖造像这座石窟史上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密宗道场,从而把中国密宗史往后延续了400年左右,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1、极高的文物价值
大足石刻普遍建造年代是晚唐到两宋时代,跨度约250年左右。石刻的艺术形象中不乏有一些当时人物的借鉴,这就为后人研究唐宋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形象资料。
再者,石刻多用为佛教文化传播,所以研究大足石刻就能很清晰的收获9世纪到13世纪这段时间中国佛教文化的情况,是非常宝贵的资料。
2、传承教育意义
其实佛法本来就是一种教育方式。大家信佛,也是让一种信仰的力量去约束自己的一些不好习惯。所以在大足石刻作品中,教育的意义也是非常明显的。
大足石刻造像发源
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自公元三世纪传入中国后,分别于公元五世纪和七世纪前后(魏晋至盛唐时期),在中国北方先后形成了两次造像高峰,但至公元八世纪中叶(唐天宝之后)走向衰落。
于此续绝之际,位于长江流域的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异军突起,从公元九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中叶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形成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从而把中国石窟艺术史向后延续了400余年。
此后,中国石窟艺术停滞,其他地方未再新开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建设史上最后的一座丰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重庆的大足石刻有哪些文化价值
重庆的大足石刻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大足石刻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上。这些石刻作品栩栩如生,充满了生动的气息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例如,其中的“千手观音”雕像,整个雕像比例匀称,线条流畅,手势生动,展现出...
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吗
大足石刻因其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殊荣不仅是对大足石刻本身的认可,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国际赞誉。如今,大足石刻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游客和学者争相探访的文化圣地,其独特的魅力将继续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大足文化遗产独特的人文历史价值
大足文化遗产具有独特且深厚的人文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精湛的雕刻艺术、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对中国石窟艺术的重大贡献上。大足石刻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而著称。这些石刻造像不仅技艺高超,更融入了鲜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例如,在石刻中可以看到各种人物形象的细腻刻画,从面部表情到服饰纹理,无不...
大足石刻的历史价值
大足石刻的历史价值在于它提供了关于中国宋代社会、宗教、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实物证据。大足石刻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反映了中国宋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在大足石刻中,佛教题材的作品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信仰和崇尚。同时,石刻艺术中的造型和线条也体现了当时...
大足石刻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有哪些艺术价值?
大足石刻开凿于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盛于宋代。现存摩崖石刻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宁,遍布100多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北山(包括北塔)、宝顶山、南山、石门、石篆山石刻,是大足石刻中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刻造像代表。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具有石窟造像的特征,属于石窟艺术...
如何看懂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创于晚唐、盛于两宋,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造像并存,美轮美奂,璀璨夺目,真正体现了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儒教、道教文化的历史性融合,集中呈现了中华民族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的核心价值理念,至今影响着中国,感染着世界,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宝顶山石刻 大足宝顶山...
大足石刻旅游文化价值
2011年4月,千手观音开始启动全方位修复,采用先治本、后治表的思路,国家文物局拨付了4500多万元经费,组织修复团队进行详细修复工作,确保了大足石刻的保护与传承。综上所述,大足石刻不仅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更是石窟艺术、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的典范。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保存...
大足石刻位于哪个城市?
建议游玩时长为4-5小时,这足以说明其内容的丰富性和观赏价值。作为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大足石刻对于热爱历史文化的游客而言,是一处不应错过的景点。在旅游业日益兴盛的今天,大足石刻作为重庆乃至中国旅游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总而言之,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
大足石刻历史背景
同时,大足石刻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至今,大足石刻依然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研究,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将继续以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精湛的石刻艺术,向世界展示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与灿烂。
大足石刻值得去吗
首先,大足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包含佛像、菩萨和神仙等形象,展现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精湛技艺。无论是造型的逼真性,还是线条的流畅度,以及雕工的细腻度,都让人叹为观止。无论是佛教信徒还是艺术爱好者,都能在其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其次,大足石刻的历史价值不容忽视。从唐代发展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