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的起源发展以及成熟的标志

如题所述

今天太晚了,明天如果此题还没有沉,再来回答。

刚才的回答居然被吃了,岂有此理?

中国戏曲的起源发展以及成熟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
在前期是以各种上古舞蹈的形式出现,大致有这么几种:
(1)原始部落的歌舞。那是古人在狩猎或部落间战争结束时为表达喜悦、满足、愉快的活动。
(2)上古时代的傩舞。那是原始人驱鬼逐疫的一种舞蹈。
(3)巫觋的宗教祭祀舞蹈。商汤时有《大舞》(武舞)和《韶舞》(文舞),以宣扬统治者的“文治武功”。
(4)到西周末年出现“优”,是专司声色之娱的职业艺人。倡优指女性演员,徘优指男性员。
后期出现了先秦的宫廷歌舞、汉代百戏,所谓百戏,是泛指各种表演形式,例如扛鼎、寻幢(爬竿)、冲狭(类似钻刀圈)、燕跃(跳高)、跳丸(抛小球)、走索、吞刀、吐火、振童(小孩翻斤斗)、幻术。百戏的演出是为了供人娱乐,这与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发展关系极大。
隋朝是中国戏剧形成的转折点,除了百戏兴盛外,还出现了“九部伎”,并且至唐代演变为“十部伎”
2、形成阶段
主要表现为唐代歌舞与参军戏。
(1)唐代歌舞。唐代音乐歌曲的形式已经较为完整。如“大曲”,已经有散板、慢板、中板而转为快板。有了大曲,就可以配上故事,于是戏曲的雏形便形成了。加之唐代出现了变文与传奇小说,为后来形成戏曲艺术的演出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变文是通俗小说,又名“俗讲”,是讲唱艺术,流行于民间。传奇小说是在以前的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成熟起来。
(2)参军戏。“参军”原为一种官职的名称,始自汉末。舞台上两位打扮成参军的演员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表演,称为参军戏,盛行于唐代,是以滑稽问答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参军戏起初主要表演嘲讽赃官的种种情状。后来情节逐渐发生变化,成为经常表演的戏剧形式、仍然称为参军戏。
3、成熟阶段
中国戏曲的成熟阶段经历了宋杂剧、宋元南戏和元杂剧的漫长岁月。
(1)宋杂剧。 宋杂剧是继承唐代参军戏的传统,并吸收表演、歌唱的技艺,进一步综合而成的戏曲。
宋杂剧已经出现了“末泥”“副净”“副末”的分工。“末泥”是戏的主角;“副净”是挨打的;“副末”是打浑的角色,专管逗乐。还可添一人,名为“装孤”(装官),还有“装旦”。
宋杂剧有强烈的人民性与战斗性,以滑稽戏的形式出现,针对当时的社会矛盾,尽情揭露,批评非常尖锐。对封建王
朝统治的不合理现象以及官吏的腐败无能,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对人民生活的困苦有所反映。
宋杂剧分为两大类:滑稽戏和歌舞戏杂剧。
(2)南戏的形成。在金人人侵、宋室南渡之际,汁梁的杂剧分为以燕京为中心的北戏和以临安为中心的南戏。南戏是以浙、闽里巷歌谣歌唱民间小戏为基础,吸收北来的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和民间的说唱伎艺,以表演故事情节为主,亦称“戏文”。期间出现了四大南戏 《荆钗记》、《拜月亭记》、《白兔记》、《杀狗记》。其中《拜月亭记》被簇称为南戏的最高成果,后人评论它是我国古典戏曲中一枝永不凋谢的花朵。
南戏的形成,不但确立了我国戏剧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而且它把各种表现手段(如大曲、诸宫调、歌舞、滑稽戏等要素,并在演出结构和塑造人物方面受宋杂剧、平话、说唱艺术和傀儡戏的影响)综合在一起开创了我国戏曲舞台艺术独有的表现原则与表现方式。
第一,南戏已经有了时间与空间的灵活性,即歌舞艺术的虚拟表演。演员扮演人物外,没有固定的舞台装置,无论是打坐官邸、古庙,还是爬山越岭、长途跋涉,都由人物自述或表演来表现。俗称“唱一段慢板五更天,走一个圆场百十里”,时间、空间不固定。同时,剧本上有了“分场”结构。大场、小场交错,低潮场与高潮场、悲苦场与欢乐场、紧张场与轻松场、简场与繁场等有机结合,有了所谓转场、圆场、过场等形式。
第二,南戏初步形成综合性艺术,歌、舞、白成为剧本的三要素。宋杂剧是一人主唱,南戏则是各角色都可以唱。唱又分为独唱、接唱、同唱、合唱等多种形式。介与白都很重要。
第三,各种艺术手段运用的程式性,如定场引子、诗、自报家门、剧本的结构、场次的安排、曲调的连缀、念白与唱词的格律、行当的划分,都有了一定的程式。
第四,行当,宋杂剧已有副净、副末两个主要行当。两个角色都善于滑稽表演,所谓“副净发乔”“副末打浑”。到南戏里则有了生、旦、外、贴、净、丑、末等七个角色。生、旦二行当的形成是南戏发展的新成就,生、旦概括生活中男女两种性别的主要人物,副净·副末保留其插科打浑的特色。
南戏的发展尚不完善,分场过于琐碎,多次重复交代人物身份等。
第五,南戏的演出很少有布景,演出条件十分简陋。
第六,南戏的化妆,对旦角已有浓妆、淡妆,打扮已经十分浓艳。脸谱已经初步出现。丑角画“乌嘴”、“白鹿”。
南戏在元统一后,又受昆山腔一的影响,唱法进一步丰富。在剧本结构上,也开始确立了分场的形式,各角色都能充分发挥作用,表演也加强了 舞蹈性,运用曲牌比较灵活自由。
(3)元杂剧。蒙古族建立元朝后,南北戏大规模交流,形成元杂剧。
元杂剧的代表剧目有:关汉卿的《窦娥冤》《望江亭》《单刀会》《玉镜台》;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石君宝的《秋胡戏妻));康进之的《李逵负荆》。
至此,中国戏曲走向成熟。
以后,又经过了明清时代的传奇、昆曲和京剧的形成,使中国戏曲走向了巅峰。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03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西汉(汉武帝)时期,在民间出现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百戏”。“百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中国戏曲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1. 中国戏曲成熟的标志是元代元杂戏的诞生。2. 元杂戏在原有戏曲基础上进行了大力创新,将音乐与戏剧结构有机结合。3. 这种创新使得元杂戏在体制上达到了成熟和完善,出现了《窦娥冤》和《汉宫秋》等经典作品。4. 这些作品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征,标志着中国戏曲进入了成熟和繁荣的时期。5. 中国戏曲...

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标明其形成的标志
唐朝时期,戏剧艺术迅速发展,形成了较为规范的表演形式,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正式诞生。 (三)宋金时期——戏曲的进一步发展。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以及“诸宫调”等讲唱艺术,在乐曲、结构及内容上的进步,为元杂剧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与巅峰。元代杂剧在前期基础上取...

中国戏曲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1. 标志着中国戏曲成熟的是元代元杂剧的出现。2. 元杂剧在传统戏曲艺术的基础上进行了重要创新,将音乐和戏剧结构融为一体。3. 这一变革使得元杂剧在艺术体制上达到了成熟的水平,并孕育出了如《窦娥冤》和《汉宫秋》等传世之作。4. 这些作品展现了戏剧的基本元素,确立了中国戏曲作为一个成熟艺术形...

中国戏曲的发展脉络
3. 明清时期:戏曲的成熟与繁荣 明清时期是中国戏曲艺术成熟与繁荣的阶段。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艺术的巅峰时期到来。在这一时期,各地的地方戏也开始蓬勃发展,如昆曲、粤剧等。这些戏曲形式在内容、表演技艺、音乐风格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魅力。同时,民间曲艺也为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养分。这一时期...

下面哪一项是戏曲成熟的主要标志
剧本是戏曲成熟的主要标志。中国古典戏剧的发展史:1、先秦至中唐——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到汉代,在祭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

中国戏曲的起源发展以及成熟的标志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西汉(汉武帝)时期,在民间出现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百戏”。“百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

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戏剧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发展 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汉代,民间出现了“角抵戏”中的《东海黄公》等表演。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滑稽表演的“参军戏”开始出现。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南...

我国戏曲最早起源于何时
(二)唐代(中后期)标志着戏曲的形成。在中唐时期之后,我国的戏剧艺术迅速发展,戏剧形式逐渐成熟。(三)宋金时期是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以及讲唱形式的“诸宫调”,在乐曲、结构以及内容上,都为元杂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四)元代是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基于原有...

中国戏曲的起源于原始歌舞,当时是如何演变成戏曲的?有何依据?_百度知 ...
5. 元朝的《窦娥冤》标志着戏剧的成熟,而《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白毛女》等作品则将戏剧推向了高潮。6. 大约在13世纪,中国戏曲的逐步完善从杂剧开始,经过明朝清代的飞速发展,进入了现代。7. 中国戏曲在其悠久的发展历程中,曾相继出现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地方戏及现代...

②中国戏曲最早起源于哪些艺术形式?大约成熟于什么时代?
金院本与宋杂剧在本质上相似,但又有独特之处,它是从宋杂剧到元杂剧过渡的重要环节。金院本的出现,标志着元杂剧诞生条件的成熟,为元杂剧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是一段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这三种艺术形式相互交织,最终汇合成独特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