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之死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三国志》真的靠谱吗?

如题所述

任何史书记载,只要是人就难免受限于环境和个人因素,是不可能尽善尽美,完全复原历史的,但总体上三国历史流传最广的,最为全面客官的,陈寿的《三国志》还是首屈一指的。

陈寿和诸葛亮的渊源

当然陈寿和诸葛亮父子的不和以及有传言说陈寿索贿不成,而不为丁仪父子做传等问题,但实际上蜀汉没有史官,陈寿即是汉官,却并不受重用,所知道的和收集的资料是不可能完全全面的,有所出入和矛盾是必然的,这一点《史记》中也是有的,《三国志》和《汉书》、《后汉书》以及《史记》合称“前四史”可见是被历代学者所推崇的。

再说陈寿和诸葛亮的矛盾在于陈寿父亲曾经是马谡的参军,马谡失街亭之后,陈寿父亲也被连累。诸葛瞻掌握权力之后对陈寿也非常轻视,因此《晋书》中就已经说陈寿对诸葛亮父子做传是故意贬低,但实际上诸葛亮传中,陈寿是非常推崇诸葛亮的,只是被人们抠住了“诸葛亮军事谋略非其长处,又无临敌应变之才;说诸葛瞻只工于书法,名过其实。

然而在诸葛亮集中陈寿写道“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至今梁、益之民,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过也。

又在《亮传》后评曰:‘亮之为治也,开诚心,布公道,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恶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这些话也是陈寿写的,陈寿笔下的诸葛亮是非常光辉而又伟岸的,那么诸葛亮在军事上的能力和其政治教化相比,自然是军事谋略非其长处了,这一点,刘备也是非常清楚的,因此入川是庞统为谋主,后来争夺汉中是法正谋主,而诸葛亮更像萧何而不是张良,兵法谋略本就不是诸葛亮的长处,这句话是无可非议的。

诸葛瞻的事迹是真的乏善可陈的,绵竹之战中诸葛瞻为主将,虽尽忠死节却无一亮点,诸葛瞻自己也评价自己“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这还是开战前就这样说,可见一无战心,二无战略,不过诸葛瞻应该也是知道,蜀汉已经日薄西山,即使能赢一两次,也无济于事,于是临难而死义。诸葛亮死的时候,诸葛瞻才8岁,几乎并没有受到诸葛亮的教诲,诸葛瞻在蜀汉威武虽高,但只是因为诸葛亮而已,所以陈寿评价名过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


马谡之死言之未尽

其实马谡之死所说的三种不同说法是非常正常的,古代文献和史书是非常讲究的,同一件事情如果写三遍在不同人的传记里,这是非常没有文采也是没有机锋和伏笔的,没有马谡传,后人想知道马谡的事迹是可以从不同人的传记中推测和还原马谡的生平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8
我认为《三国志》是靠谱的,因为历史学家基本上都认为《三国志》里面所记载的内容才是正史,而且现在研究三国的学家基本上都以《三国志》为基础。
第2个回答  2020-12-17
三国志应该是靠谱的,因为三国志可以说是对三国历史总结最完善的一个。
第3个回答  2020-12-18
相对于《三国演义》都是假的而言,《三国志》靠谱的多,对于马谡的三种死法,我认为《三国志》中的还是很靠谱。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