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的启示

如题所述

洋务运动的启示: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制压下充分地发展起来的,西方国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故不可一切仰赖外国,需自己独立自主,新式企业需要新的管理体制。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虽然自我标榜“自强新政”,但由于他们都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卫道者,根本无意于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极力反对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

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认为有所新创而洋洋得意,所以最终也没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表现出“自强”、“中兴”。相反,在列强侵略势力的进攻下,这些封建思想的卫道者们所举行的“壮举”迅速归于失败。



扩展资料

洋务运动的影响: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同时改进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三是建立近代军事学堂,培养新式陆海军人才。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一大批大型近代军事工业相继问世。1885年设立的海军衙门,统领海军、海防事宜,推进了海军建设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

清军队战斗力有所提高,对外国的侵略势力有一定的抵抗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使中国军队以近代新式武器装备投入反对日本侵略的甲午战争。开始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务运动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5
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最早启动:   首先,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现代化思想。19世纪中叶,现代化浪潮已从欧美席卷到世界各地,它打破了各国的隔绝状态,将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连为一体,人类历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而在中国,清王朝遇到了开国以来最大的统治危机: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蓬勃发展;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凭借洋枪洋炮打败了“天朝”军队。日趋衰落的清王朝犹如一座将倾的大厦,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政治统治的危机,促使统治集团发生了分化,出现了新的组合――洋务派。他们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李鸿章语),提出了应变的思想,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然而应当指出,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实已是一革命性的态度”③。从实践上看,这一思想不再像经世派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那样停留在书本上和口头上,而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有效的影响,它具有冲破传统思想的禁锢,开阔人们视野,引导人们追求新知的积极作用。即以当时设立的学堂而论,尽管每所学堂以及每次派遣留学生几乎都强调“以义理为体,以格致为用”,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际上是以西学为主的。有的只是规定“仍兼讲中学”:有的只是说“汉文经学,原当始终不已”,并不列为正式课程;有的只是要求学生在“闲暇”时阅读一些史鉴之类的书。当发现某些学生偏重中学、荒废西学时,还认为是背离了设立学堂的宗旨而着力加以整顿④。毫无疑问,“中体西用”思想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化理论⑤,它使中国人迈出了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的脚步。   其次,洋务运动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和机器生产,实现了中国从手工业制造转入机器生产的起步。美国比较现代化学者布莱克指出,在人类历史中,有三次伟大的革命性转变,第一次革命性转变发生在100万年前,原始生命经过亿万年的进化以后,出现了人类;第二次革命性转变是人类从原始状态进入文明社会;而第三次革命性转变则是近几个世纪正在经历中的事,全世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国家从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逐渐过渡到工业文明⑥。社会学者、历史学者一般把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转变理解为现代化⑦。从这个意义上说,洋务运动就成了中国现代化运动的起点。   1861年初,清政府宣布设立总理衙门和北洋与南洋两位通商大臣,是洋务运动的先声,然后以派员采购外洋船炮并自行仿造为开路,随之在各地建立起一批机器局、船政局、枪炮厂等军事工业。70年代洋务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洋务派在继续兴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又着手兴办民用工业。   洋务企业尽管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机械化的程度还很低,各企业内部仍大量使用手工劳动,但它们毕竟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在生产技术方面发生了空前的大变革,使中国破天荒出现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曙光。再则,无论是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和棉纺织业,即当时所谓“机器矿路”。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的规律的。   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属于社会生产力。在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中,已较普遍地采用了雇佣劳动,大部分工人都是自由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他们的工资大体上是按照技术高低而决定的。例如:在江南制造总局,“华匠学徒,按日点工给价”;“内地工匠、小工则人无定数,视工务之缓急为衡;价有等差,较技艺之优劣为准”⑩。这显然存在着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而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在性质上与军事工业相比则有很大的不同,它们不仅大量雇佣工人,而且以私人投资为主,所生产的产品计价出售,有明确的利润目的,进行的是商品生产。企业中很明显地存在着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总之,洋务运动使中国迈出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第一步,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从此真正开始。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一、要比较彻底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二、“布新需除旧”
三、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四、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更要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五、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7-03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他们只是零星的学习一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体制,是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而且洋务企业还存在着管理上的弊端
第4个回答  2012-06-21
改革要从根本上进行制度的变革

洋务运动的教训启示
启示:1. 中国民族经济要实现真正独立和发展,必须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国家基础上,而非在封建制度和半殖民地状态中求生。2. 发展民族经济和培养新人才,需根本改变中国制度,废除封建主义,甚至可能需要推翻清朝政府。3. 民族企业发展需与时俱进,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同时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制度,建...

洋务运动给我们什么启示
一、洋务运动启示我们,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政治体制改革会导致国家难以持久发展。当时清朝统治者专注于发展实用型经济,试图通过此途径维护其统治地位,却对政治体制改革重视不足,最终形成难以支撑的局面。二、更新观念是发展的关键。洋务运动告诉我们,只有彻底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才能引领社会进步。...

洋务运动的教训启示
启示之三,民族企业需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引进科技的同时,更要引入先进管理制度与监督机制。

洋务运动给中国留下了什么启示?
启示:不改变封建制度,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不能成功的。积极学习外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防止办事官员贪污腐败,中饱私囊;注意体制的变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注意调动工人的积极性。19世纪6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出现了暂时的“中外修好”的和局,清政府统治集团内的一些开明人士为了维护清政府的...

洋务运动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一、洋务运动强调发展实用型经济,但忽视政治体制改革,导致单一支柱难以支撑全局的被动局面。二、必须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三、新旧更替是必要的。四、独立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五、在引进科学技术的同时,还需引入先进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六、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或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至90...

洋务运动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启示:一、着意于发展功利型经济,以维护其传统统治,而对政治体制改革则重视不足,从而形成独木难撑危局的被动局面。二、要比较彻底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三、“布新需除旧”。四、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五、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更要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六、简介 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给中国留下了什么启示?
洋务运动是中国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间进行的一系列现代化改革尝试。尽管洋务运动在发展现代产业和军事实力方面并未取得长远成功,但它给中国留下了一些重要的启示:1、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洋务运动强调引进西方的知识和技术,意识到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紧跟科技和知识的进步,这一观念至今仍然重要。在当代...

洋务运动的历史启示
1. 洋务运动揭示了新生产力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不兼容性。在封建制度的压制下,新生产力无法获得充分发展。2. 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真正富强的态度持保留态度,因此我们不能过分依赖外国,必须独立自主。3. 新式企业的发展需要新的管理体制。洋务派虽然提倡自强新政,但由于他们坚持封建传统思想,并...

洋务运动的影响和启示
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一、影响:1. 经济发展:洋务运动催生了近代工业的起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为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2. 教育改革:新式学堂的建立为培养现代人才提供了平台,促进了教育的现代化。3. 军事强化:通过建立近代海军和军事工业,增强了国防实力...

6.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探索留下哪些有益的启示?
主要有以下几点:1. 解放思想:洋务运动启示我们,要敢于突破旧有的封建体制框架,单纯的技术引进无法带来成功。必须积极吸收和学习外国的最先进科学技术,以确保生产关系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 开放合作:解决中国近代化问题,不能仅靠国内保守力量,应积极与西方先进国家进行合作,从中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