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转型期的黄龙
作者:陈小健 来源:一点地带 点击:3808 编辑:七娃
--------------------------------------------------------------------------------
正是在公元1000年前后,中华文明经历着相当重大的历史转折时代——中华文明转型期。
中华文明转型期的两大历史特征是:一方面,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封建文明走向鼎盛阶段;另方面,从这个鼎盛阶段开始,中国社会内部也开始孕育着近代化的最初历史先兆和历史萌芽。 从宋代开始,中国龙的形态也有一个重大转型,从“炎黄时代的原龙——殷周之际的夔龙——春秋战国秦汉时代的飞龙”,发展为宋代以后的黄龙,向着以“三停九似”为标志的综合化、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三停九似论
根据现有的研究水平来看,宋代的董羽、郭若虚二人,先后提出了“三停九似论”的观点,为宋代黄龙走向规范化、综合化、统一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董羽是宋代以前的画龙之道的集大成者,不仅在绘画实践上是画龙高手,而且在《画龙辑议》中第一次提出了以三停九似论为核心的画龙理论。
三停九似论,以“三停”把握之子型的龙体结构,以“九似”把握龙的形象的综合特征: “古今图画者,固难推其形貌。其状乃分三停九似而已。
自首至顶,自项至腹,自腹至尾,三停也。 九似者,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角似鹿,耳似象,鳞似鱼,须似人,腹似蛇,足似凤,是名为九似也。” 在董羽《画龙辑议》之后一百多年,宋代美术理论家郭若虚在1074年发表的《图画见闻志》一书中,再次阐发了三停九似论: “画龙者,析出三停(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也)。分成九似。(角似鹿,头似蛇,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也。) 穷游泳蜿延之妙,得回蟠升降之宜,仍要鬃鬣肘毛,笔画壮快,直自肉中生出为佳也(凡画龙开口者易为巧,合口者难为功。画家称开口猫儿合口龙,言其两难也。)
画水者,有一摆之波,三折之浪。布‘之’字之势,分虎爪之形,汤汤若动,使观者浩然有江湖之思为妙也。” 比较而言,两类说法的共同之处,在于“角似鹿,鳞似鱼,爪似鹰”这三似,而在其他六似上,则有微妙差异。 “三停九似论”的提出与传播,对于宋代龙的形态发展,起了三个方面的理论基础作用: “三停九似论”的提出,首次对龙的总体特征,作了简明扼要的总体概括,便于对龙的形态特点作出整体把握; “三停九似论”把龙的多源综合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炎黄时代的每一种原龙形态通常是两三种动物特征的综合,夏、商、周三代的夔龙形态通常是五六种动物特征的综合,而宋代以后的黄龙形态通常是九种以上动物特征的综合。 “三停九似论”也推动了龙的形态走向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在此之前龙的形象并没有统一的公认标准,宋代以后则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统一尺度。
宋元明清各代的黄龙
三停九论的提出与流行,使宋、元、明、清各代的黄龙,使中国龙的形态走向更高的综合性、兼容性、创造性,可以说是历史上“原龙——夔龙——飞龙”这三大形态的更高综合。
下面我们不妨对龙的四大形态“原龙——夔龙——飞龙——黄龙”,做些比较,看看三停九似的宋代黄龙,怎样成为原龙、夔龙、飞龙的更高综合。
第一,通过“原龙——黄龙”的比较研究表明,三停九似的宋代黄龙,把多样化的原龙的多种原型与特征,基本上都吸收进来,综合起来。原来的原龙阶段,在六大文化区系,同时并存九种原龙,大体上是“马——猪——鱼——鲵——鳄——蛇——鹰——虎——鹿”等九种原型的原龙,原本多半是外在的兼容性并关系。而到了三停九似的宋代黄龙这里,九种原龙的特征,乃至其他更多动物的特征,都内在地有机地综合到一种龙身上。
第二,通过“夔龙——黄龙”的比较研究表明,三停九似的宋代黄龙通过“角似鹿”、“掌似虎”两个特点,把殷周时代夔龙的主要特征综合进来。殷周时代夔龙的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头上有角,二是以虎型原龙为基调的兽面纹、饕餮纹是殷周夔龙的主流形态。
第三,通过“飞龙——黄龙”的比较研究表明,三停九似的宋代黄龙,具有“能腾云飞行”的重要特征,这样就把春秋战国、秦汉时代基本定型的飞龙特点,也综合到自己身上。自古以来,各种龙的一个本质功能、本质特点,就是能通天、飞天、升天,“鹰龙——应龙——飞龙”,这个发展链条集中代表了这个龙的基本特点。宋代黄龙集中体现了这个特点,不过它们多半不像春秋时代的飞龙那样明显出双翼,而是多半靠腾云飞行,表现出“云从龙”的特点。
第四,三停九似论的提出,使宋代黄龙主要是向着身体修长的蟒蛇型飞龙的方向发展,并带有更广泛的兼容并包性。颈长体宽的走兽型飞龙的比重则大为减少。“身体修长的蟒蛇型飞龙——颈长体宽的走兽型飞龙”,在秦汉时代基本上是呈双线发展,比重相差不了多少。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龙的一体化。身体近似于蛇,造型有三停,这就使得宋代以后的黄龙明显地主要沿着蟒蛇型飞龙的轨迹发展,在一体化的方向上迈出一大步。
为了更好地把握这种“来龙去脉”,不妨让我们具体分析几个实例,以便弄清两宋时代黄龙形态的新变化,以及宋代以后元、明、清各代的黄龙演化史。
宋代是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鼎盛时代,从宋代瓷器上绘制的龙的形象,可以窥见三停九似的宋代黄龙走向。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北宋定窑印花云龙纹盘,堪称三停九似的宋代黄龙的一个典型:从头部来看,头型近似于鳄鱼而偏长,长吻顶端却有些近似于猪鼻子和猪拱嘴;双角如鹿,且有长长的龙须,迎空漂洒;整体体型近似于巨型蟒蛇,蜷曲盘旋,尾部分成两叉;浑身鳞片,近似于鲤鱼;四肢近似于虎而有利爪;四周却布满云纹,以示龙在腾云飞行。
我们不妨对“宋——元——明——清”四代的龙,再做点简要比较研究,借以揭示龙在公元1000至2000年这一千年间,龙的发展变化的基本轨迹。
总的说来,公元1000年前后的宋代黄龙,是龙的形态的转型期,由此决定了此后一千年间,包括宋以后的元、明、清三代的龙的走向。
元龙与宋代的龙大体相近,只是身体更趋于修长,龙头也趋于扁长,龙角多如鹿角伸展脑后,因而更显得黄龙飞天,纵横驰骋,飘逸舒展。谨以瓷器上龙纹而论,江苏扬州的元代蓝釉白龙纹瓶,河北保定出土的元代青花纹八棱瓶,都堪称是元代黄龙典型。它们与宋代瓷器上的龙相比,在三停九似上可谓大同小异,只是线条造型更显得苗条修长一些,也更显得多点道家佛家神采飘逸。
明代的龙大体继承了宋元时代的基本走向,只是更加突出了龙的封建皇权和宗教神权意味,龙的体型比元龙更为粗壮有力,龙的神态也更增加了几分凝重、端庄、威严,减少了元龙的那种清新、飘逸、神韵。今天我们在北京城里看到的古代的龙,多是明清时代的黄龙,也多半体现了三停九似的基本特征。较能代表明代黄龙的典型,我们举出以下几个:北京故宫太和殿石阶上的二龙戏珠图;北京故宫收藏的里光漆嵌螺钿大案;南京博物馆收藏的明代永乐年间青花云龙扁瓶;台北故宫的掐丝珐琅青玉龙宝月瓶。
清代龙的形态与宋、元、明三代大多相近,只是在细节上更增加一些精雕细刻,在体态上比明龙更纤细一些,虽表现手法更多,却难以掩盖封建社会后期颓势。清龙典型,可见北海公园九龙壁,北京故宫的金丝银线孔雀羽彩绣龙袍。
龙生九子说
在宋、元、明、清四代,龙的多样化、多源化的发展趋势,又以一种有所变形的特殊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在明清时代官方、民间都曾有所流传、而在民间更广泛流传的“龙生九子说”。 明代学者陆容的《菽园杂记》列出了十四种怪异动物纹像,并初步指出了其中几种与龙的关系:
屭赑,其形似龟,性好负重,故用载石碑; 螭吻,其形似兽,性好望,故立屋角上; 徒劳,其形似龙而小,性好吼叫,有神力,故悬于钟上;
宪章,其形似兽有威,性好囚,故立于狱门上; 饕餮,性好水,故立桥所; 蟋蜴,形似兽,性好腥,故用于刀柄上; 虫蛮虫全,其形似龙,性好风雨,故用于殿脊上; 螭虎,其形似龙,性好文采,故立于碑文上;
金猊,其形似狮,性好火烟,故立于香炉盖上; 椒图,其形似螺蛳,性好闭口,故立于门上,今呼“鼓了”非了; 虭虫多,其形似于龙而小,性好立险,故立于护朽上; 鳌鱼,其形似龙,好吞火,故立于屋脊上; 兽吻,其形似狮子,性好食阴邪,故立门环上; 金吾,其形似美人首鱼,尾有两翼,其性通灵不睡,故用巡警。 这里直接点出了与龙相关的,是其中五种: 徒劳; 虫蛮虫全; 螭虎; 椒图; 虭虫多。 最后,陆容交待了出处,有些可见诸于《山海经》、《博物志》,但更主要的是民间传说、民间创造、民俗文化。 “龙生九子说”的具体得失,尚有待具体分析。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反映出龙文化发展趋势的二重化走向:
在宋、元、明、清时代,在黄龙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的大趋势下,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中黄龙日趋成为皇权象征而失去生机活力的同时,在中国龙文化中还存在一股清流,就是以“龙生九子”的特殊形式表明,在民间传统、民俗文化中中国龙依然保持着多源化、多样化的发展格局,几乎与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保持着血肉联系。 “龙的一体化——龙的多样化”,这是中国龙文化在上下五六千年中的一个基本矛盾,成为中国龙文化生生不息的活的源泉。
参考资料:http://www.qiwa.net/ndwh/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