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是什么意思?

《龙纹鞭影》就是以此为顺序, 好像《声律启蒙》也是。

这是什么顺序?

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古体诗则可用仄声韵。诗韵如下:

上平声15韵: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15韵: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29韵:
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音语),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音闪),十六铣,十七篠(音小),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音现)。
去声30韵:
一送,二宋,三绛,四寘(音制),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音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个(音个),二十二祃(音骂),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入声17韵:
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辑,十五合,十六枼(音叶),十七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词韵:

第一部 平声:一东二冬通用,仄声:上声一董二肿、去声一送二宋通用
第二部 平声:三江七阳通用,仄声:上声三讲二十二养、去声三绛二十三漾通用
第三部 平声: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通用,仄声:上声四纸五尾八荠十贿[半]、去声四寘五未八霁九泰[半]十一队[半]通用
第四部 平声:六鱼七虞通用,仄声:上声六语七麌、去声六御七遇通用
第五部 平声:九佳(半)十灰(半)通用,仄声:上声九蟹十贿(半)、去声九泰(半)十卦(半)十一队(半)通用
第六部 平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通用,仄声:上声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半)、去声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半)通用
第七部 平声: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通用,仄声:上声十三阮(半)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去声十四愿(半)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通用
第八部 平声:二萧三肴四豪通用,仄声:上声十七篠十八巧十九皓、去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通用
第九部 平声:五歌[独用]仄声:上声二十哿、去声二十一个通用
第十部 平声:九佳(半)六麻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一马、去声十卦(半)二十二祃通用
第十一部 平声:八庚九青十蒸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三梗二十四迥、去声二十四敬二十五径通用
第十二部 平声:十一尤[独用],仄声:上声二十五有 去声二十六宥通用
第十三部 平声:十二侵[独用],仄声:上声二十六寝、去声二十七沁通用
第十四部 平声: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 去声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通用
第十五部 入声:一屋二沃通用
第十六部 入声:三觉十药通用
第十七部 入声:四质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通用
第十八部 入声: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六枼通用
第十九部 入声:十五合十七洽通用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24
这是古人的一种排序,类似现代人的A,B,C,D....之类,没有什么其他深层用意的.

古籍中的“一东、二冬、三江、四支”是什么意思?
古籍中的“一东、二冬、三江、四支”是字韵分类的名称。一、二、三、四是顺序,“东”和“冬”古代发音是有区别的,“二冬”以ong韵相对的词语和短句;“三江”是以ang韵相对应的词语和短句;“四支”是以zhi韵相对的词语和短句。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古体诗则可用仄声韵。诗韵如下: 上平声15韵...

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的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什么的是什么?我想学写对联,我就...
所谓的“一东、二冬、三江、四支”是将汉字根据古代汉语声韵分类将不同韵的字整合在一起的集合,简单地说,就是将韵脚相同的字放在一起。而用开头第一个字标识这个“韵脚”。按这种分类,将汉字分为一百零六个韵部。第一个是“东”,所以称“一东”,第二个是“冬”,所以称“二冬”……需要注明...

一东,二东,三江,四支,五微这都什么意思,代表
诗韵韵部的名称。(应为“二冬”)古人制定韵书时,将押韵的字排在一起,称为“部”,每一部用一个字取名。比如“一东”,意思是第一部、“东”的押韵字。由于古代人读音与现代人有差别,东部的字和冬部不同韵。

为什么叫一东二冬
古代汉语声韵分类。“一东、二冬、三江、四支”是将汉字根据古代汉语声韵分类将不同韵的字整合在一起的集合,即将韵脚相同的字放在一起。

笠翁对韵中的一东、二冬、三江等是什么意思?
在《笠翁对韵》中,"一东"指的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东韵。而"二冬"则指的是上平声中的第二个韵部——冬韵。"三江"则是下平声中的第三个韵部,以ang韵相对应的词语和短句。对于现代人来说,东和冬的发音可能听起来没有太大区别,但在古代,这两个字的发音是有区别的。比如,有一种...

笠翁对韵中的一东、二冬、三江等是什么意思?
三江是第三节,是以ang韵相对应的词语和短句。我们现在看东、冬二字,读音一样,好像没有什么区别,但在古人那个朝代,二者就有略微差异。比如有一个说法是隋唐的东韵字收ung,东就念dung;冬韵字收ong,冬就念dong(这只是一种为了区别二者很粗略的说法)。发音区别小,但确有不同。

笠翁对韵 三江的意思
诗韵的编写和索检的次序: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 齐,九佳,十灰‘,十一 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笠翁对韵中的一东、二冬、三江等是什么意思?
在《笠翁对韵》中,一、二、三.是顺序,“东”和“冬”古代发音是有区别的,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理解“东”“冬”这两节词语和短句,后一个字都是“ong”为韵母,也就是本节作者李渔以ong韵相对的词语和短句;“三江”是第三节,是以ang韵相对应的词语和短句.

笠翁对韵中的一东是什么意思
一东,是韵部名称。《笠翁对韵》是清代的李渔仿照《声律启蒙》写的旨在作诗的韵书,因李渔的号为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笠翁对韵》分上下两卷,每卷各有十五个章节,上卷的十五个章节分别为: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

声律启蒙中的一东,二冬等是什么意思
一东、二冬在《声律启蒙》中是指不同的韵部。在古代诗歌创作中,诗人会根据字的韵母相似性将汉字归类到不同的韵部中。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每个韵部都会选取一个代表性的字来代表整个韵部,这就是所谓的“韵母代表字”。因此,我们有了“东韵”和“冬韵”这样的称呼。在《声律启蒙》这本书中,韵部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