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历史问题(超级简单,快进来!

连线题: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1北京人 C定居生活
D制造陶器
2半坡居民 E使用天然火

回答此题格式如(1A)

“华夏民族并不是一个民族形成的,自太古以来,各部落居住在一起,互相接触交流,去小异存大同,后世的人成为诸夏。”——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梁启超关于或下形成的说法是否正确?

2:简要列举华夏族形成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1)材料中的“卫鞅”指的是谁?文中的“孝公”是在哪一年任用“卫鞅”变法的?

(2)材料反映了“卫鞅”什么主张?它代表了那个阶级的利益?

(3)“卫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他为什么能够成功?

东汉末年,曹操在争霸活动中“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了优势地位。有人认为,他是吸取了春秋时期齐桓公争霸的经验。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

所有题都答出来再追加5分!

(1)
连线题: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1北京人 C定居生活
D制造陶器
2半坡居民 E使用天然火

答:1北京人是 A打制石器 和 E使用天然火 ;2半坡居民是 B磨制石器、C定居生活 和 D制造陶器。

(2)
“华夏民族并不是一个民族形成的,自太古以来,各部落居住在一起,互相接触交流,去小异存大同,后世的人成为诸夏。”——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梁启超关于或下形成的说法是否正确?

答:中国号称华夏。华夏二字源于何处?现代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各无华夏条。而《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华夏(Hua Xia)条目为:“中国和汉族的古称,...‘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的夏人、商人、周人和其它部落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华夏族。”《辞海》华夏条为:“中国古称华夏。《左传.定公十年》(孔子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疏:‘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疏:‘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由此可知华夏之称早于春秋,先于中国。然而由左传引文可见,华为荣,夏为大等解释均为不妥。这似乎只是中华成为泱泱大国以后的望文生义。我认为,华夏应类似炎黄,源于实体,并非形容词。夏应源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名字。正如阴历又名夏历,据说因为夏朝就已经采用此历。华先于夏,与夏并称,故来源应相似。遍阅辞源、古典,华应该源于中华始祖伏羲的故土,华胥国之名。

2:简要列举华夏族形成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答: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带是在狭义上的中原,即黄河中游、今河南境内。这一地带处于东西、南北浸润的中心,使其无论在吸附还是扩散方面较其他区域均具有优势。由此向外扩展才是广义上的中原,是与华夏文明源地直接毗连的地带。这一地带东部是齐鲁文化,北部是燕赵文化,西部是关中文化。随着华夏文化从源地向四周扩展,在秦汉以后,中华文化圈逐渐明晰、定型。在早期,华夏源地文化向北、向西扩展较为顺利,远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的肃慎族曾向周王朝贡矢,周穆王西行昆仑也表明了周文化的远播,东北、北方、西北各游牧民族很早加入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家庭中,后经元朝、清朝两个少数民族所建的王朝,使他们进一步被纳入中华文化圈。华夏源地文化向南扩散在早期则遇到顽强的阻力,如周昭王兴兵伐楚惨遭败绩就表明周文化向南传播所遇到的挫折。但在东汉晚期以后,北方战乱导致中原移民一次次南迁,使源地文明随人口迁徙而向南传播,至长江流域、西南、岭南、闽台等地。汉文化还辐射到中国的一些近邻,东北方的朝鲜和日本、北方的蒙古和西伯利亚、西部的中亚、南部的中南半岛和东南亚诸国等,这些地方构成了中华文化圈的外缘。

问题补充:“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1)材料中的“卫鞅”指的是谁?文中的“孝公”是在哪一年任用“卫鞅”变法的?

答:“卫鞅”指的是商鞅;从公元前356年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的。

(2)材料反映了“卫鞅”什么主张?它代表了那个阶级的利益?

答:反映了治理国家不能用一种方法,要根据现实情况来具体的变化的主张;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3)“卫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主要内容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奖励耕织多的人(反对弃农经商);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编定户口。

(4)他为什么能够成功?

答:因为他的革命已经深入人心了。

东汉末年,曹操在争霸活动中“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了优势地位。有人认为,他是吸取了春秋时期齐桓公争霸的经验。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

答:我觉得是对的,因为在齐恒公的时候,齐恒公也有这样做过.

谢谢。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25
超级简单就自己解决,印象更深刻,何必上知道
第2个回答  2008-01-31
1AE,2DBC
1“卫鞅”指商鞅,孝公于公元前356年任用商鞅变法的。
2 反映了商鞅主张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3主要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可免除徭役。建立县制。
4 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
第3个回答  2008-02-11
卫鞅为商鞅 变法主张 使秦国成为 战国后期最富有的国家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奖励耕织多的人 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编定户口。

初一的历史问题(超级简单,快进来!
问题补充:“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1)材料中的“卫鞅”指的是谁?文中的“孝公”是在哪一年任用“卫鞅”变法的?答:“卫鞅”指的是商...

问一道历史题
赵云旗《隋代均田令补遗与分期》和《论隋代均田令的诸问题》(1993)对内容穿插交织、条理不清的田令予以考订补遗,并讨论了关于中男受田和职分田的问题。赋税与徭役。张泽咸的《五代赋役史草》(1986)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赋税和徭役问题,赋税包括租庸调、地税户税、资课勾剥、两税法、工商税杂税等;徭役包括力役、杂...

历史高手进来
我想要初一上学期,就是从夏开始一直到魏晋南北朝的所有成语,象三顾茅庐啦,草木皆兵拉,最好写清朝代,和谁有关。我知道有些难度,但好的我一定会加分!(不全也没关系,能写多少就... 我想要初一上学期,就是从夏开始一直到魏晋南北朝的所有成语,象三顾茅庐啦,草木皆兵拉,最好写清朝代,和谁有关。我知道有些难...

历史白痴的提问。。 古时候的一个真实故事,老师上课给我们简单的提
古时候的一个真实故事,老师上课给我们简单的提了一下,一个人为了讨好另一个人不惜在他生病的时候品尝他的粪便来博取信任。。好像还把妲己送了过去。。求这两个人... 历史白痴的提问。。古时候的一个真实故事,老师上课给我们简单的提了一下,一个人为了讨好另一个人不惜在他生病的时候品尝他的粪便来博取信任。

懂历史的进来,快快快快
当然皇帝是不会计较的。一个国家有他具体的机构,和专门的职能,不是说你皇帝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的,如果不好好当皇帝,乱搞的话,迟早是要被杀掉或者下台的,历史上那么多昏君被干掉的例子也不少。楼主的历史观海是有问题的,或者说对历史几乎一无所知,多看看历史书,少听电视剧胡扯。

七年级上册历史的笔记和复习资料
初一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 第1课: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其生活距今约170万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 2、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使用粗糙的 打制石器,使用 天然火,过着 群居 的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在北京周口...

历史问题
当时县令盛宴吕公,但参宴者须备礼金,由于此是当地一件大事,所以规定参宴者够一千金可在堂上就座,不够一千者在堂下就坐,当时的记账先生就是后来辅佐刘邦成就天下的萧何,刘邦没带一金也来参加宴会,进的堂来就大声喊到“泗水亭长刘季(即刘邦)贺钱万”,然后就旁若无人做到堂上,谈笑风生。他...

中国历史故事,你们就回一下嘛,老师要啊,快快快快快快快!越快越好!
项伯立即进来见刘邦。刘邦就奉上一杯酒为项伯祝福,(并)约定为亲家,说:“我进入关中,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日日夜夜盼望着将军的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你(对 项王)详细地说明,...

适合推荐给初一同学的一篇文章。
如果我们主动一些,大胆和同学搭话,热情为班级体做事,彼此做自我介绍,多探讨问题……。无形之中你就和同学们老师们“混”熟了。朋友也多了,越来越融入集体,陌生感自然会消失。三、面对新环境尽快适应。初中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不是避风的港湾,而是拼搏的战场,初中的学习更紧张,竞争更激烈,不过...

为了我的历史闹翻了天...求助。全部分数… 快崩溃了。
为了我的历史闹翻了天...求助。全部分数… 快崩溃了。 80 我的女朋友为了我的过去。几乎是一想起来就分手,我快撑不住了,每次都是讥笑讽刺。我从前谈过两个女朋友,第一个谈了有2年8个月那么长,第二个仅一天。我和第一个女朋友谈的时候我和... 我的女朋友为了我的过去。几乎是一想起来就分手,我快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