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制冷剂有哪些种类

如题所述

1、R22R22制冷剂也属于氟利昂制冷剂。化学名称为二氟氯甲烷,化学式为CHF2Cl。R22制冷剂也是中压中温制冷剂,沸点-40.8℃,凝固点-160℃,临界温度96℃,临界压力4.974MPa,R22不燃烧不爆炸,毒性低,但渗透能力很强,泄漏不易发现。R22的单位体积类似于氨制冷剂的单位体积。虽然最低温度可以达到-80℃,但是不经济。一个目前,R22制冷剂在空调使用中仍占最大比例,主要是一些老式空调。R22制冷剂中含有“Cl”元素,对臭氧层危害极大。它已经被淘汰了。2、R410AR410a是由R32和R125以50%和50%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的HFCs制冷剂。R410A相变温度滑移小于0.2°C,因此制冷剂泄漏不需要再加注。410a制冷剂的容量和压力比R22高,工作压力高50%-60%。R410a的运行噪音明显比R22压缩机低2-4分贝。2由于R401A的高压和高密度,制冷剂管径可以大大减小,压缩机尺寸和排量也可以大大减小。同时,R410A液相具有高导热、低粘度的特性,使得其传输特性明显优于R22。R410A是国际公认的最适合替代R22的制冷剂,已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推广。当使用R410A时,系统的总传热特性大于R22,因此可以提高系统效率,并且可以减小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3、R32R32是二氟甲烷的缩写。R32无色无味,微燃(A2级)。其在空气中的燃烧极限为14%~31%,遇明火会燃烧爆炸。R32制冷剂溶于油,但不溶于水。臭氧破坏潜力ODP为0,全球变暖系数GWP为670。压力比R22高60%左右。产品要耐高压,维修用的工具设备也要耐高压。压力相当于R410A,R32和R410A的热力性质非常接近。三此外,R32具有低粘度系数和高导热率。虽然R32有很多优点,但是R32是易燃易爆的制冷剂。空调安装和维修本来就是危险的工作。现在再加上R32的不确定因素,不得不考虑安全问题。需要关注!R32制冷剂需要抽真空,禁止明火!4、R290R290(丙烷),又称冷煤,是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主要用于中央空调、热泵空调、家用空调等小型制冷设备。R290作为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其ODP值为0,GWP值小于20。与R600a、R134a和R404A相比,R290在制冷性能上具有突出的优势。因其易燃易爆特性,灌装量有限,安全等级为A3。立正!R290应抽真空,空气的混合物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一定要明火!5、R600aR600a异丁烷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烃类制冷剂。源自天然成分,不破坏臭氧层,无温室效应,环保。其特点是蒸发潜热大,冷却能力强;流动性能好,输送压力低,功耗低,负荷温度恢复慢。兼容各种压缩机润滑油。常温下为无色气体,自身压力下为无色透明液体。R600a主要用于替代R12制冷剂,现在多用于家用冰箱设备。R600a也是一种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时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并发生剧烈反应。它的蒸气比空气重,能从较低的地方扩散到很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火。注意:制冷系统中R600a不足时,会造成压力过大,机器异响,压缩机寿命缩短。6.R717(氨)R717(氨)制冷剂,氨是一种中温制冷剂。纯氨对润滑油没有不良影响,但有水分时会降低冷冻油的润滑效果。氨制冷系统中的管道和阀门不使用铜和铜合金。R717(氨)合成技术成熟,易于制备,价格低廉,不破坏臭氧层,无温室效应。单位体积制冷量大于R22汽化潜热大,制冷放热系数高。氨制冷剂广泛应用于大型冷库和超市食品展示柜。四氨蒸汽无色,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氨对人体有毒,氨液溅到皮肤上会造成冻伤。当空气中氨蒸气的体积达到0.5-0.6%时,可引起爆炸。因此,机房空气中的氨浓度不应超过0.02毫克/升..氨在常温下不易燃烧,但加热到350℃时分解成氮气和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会发生爆炸。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3

1、氨。氨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中压中温制冷剂。氨的凝固温度为-77.7℃,标准蒸发温度为-33.3℃,在常温下冷凝压力一般为1.1~1.3MPa,即使当夏季冷却水温高达30℃时也绝不可能超过1.5MPa。

2、氟利昂-12。R12为烷烃的卤代物,学名二氟二氯甲烷,分子式为CF2Cl2。它是我国中小型制冷装置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中压中温制冷剂。

3、氟利昂-22。R22也是烷烃的卤代物,学名二氟一氯甲烷,分子式为CHClF2,标准蒸发温度约为-41℃,凝固温度约为-160℃,冷凝压力同氨相似,单位容积标准制冷量约为454kcal/m3。

4、碳氢制冷剂。主要是节能和环保这两大优点;节能方面:用R433b的空调要比用R134,R22的空调节省能耗15%至35%左右。

扩展资料

常用制冷剂的相关介绍

1、高温制冷剂又称低压制冷剂。其蒸发温度高于0℃,冷凝压力低于0.3MPa,如R21等,适用于离心式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2、中温制冷剂又称为中压制冷剂。其蒸发温度为-50~0℃,冷凝压力为1.5~2.0MPa,如R22等。其适用范围较广,适用于活塞式压缩机的电冰箱、食堂小冷库、空调用制冷系统、大型冷藏库等制冷装置中。

3、低温制冷剂又称高压制冷剂。其蒸发温度低于-50℃,冷凝压力为2.0~4.0MPa,如R13、R14等,主要用于低温的制冷设备中,如复叠式低温制冷装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制冷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27

    无机化合物

这类制冷剂很早就被应用了,氨和水仍然是当前常用的制冷剂,而有狴因工作压力高、临界温度低以及制冷量小而被淘汰,如二氧化碳等。其热力性质见表

2、 氟利昂

这类制冷剂在本世纪30年代出现并逐渐被开始使用,其种类较多 ,热力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它们都是甲烷和乙烷的衍生物。这些衍生物中是用氟、氯和溴的原子代替原来化合物中的全部或一部分氢原子。

若氟原子数愈多,氟利昂的毒性愈小,化学稳定性愈高;氢原子数愈少,则燃烧和爆炸的可能性愈小;而氯原子愈多,其蒸发温度愈高。其热力

3、共沸溶液

共沸溶液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制冷剂按一定比例相互溶解而成的混合物。它们和单一的化合物一样,在一定的压力下其蒸发温度也是一定的。

4、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制冷剂有甲烷、乙烷、丙烷、乙烯和丙烯等,其热力性质。这类制冷剂主要使用于石油化工工业,其优点是易于获得,价格低廉,凝固温度低等。但安全性差、易燃烧和爆炸。

5、R-404A制冷剂

物化特性:R404A是一种不含氯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30

常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12、氟利昂-22、R-134a、R-404A制冷剂、R-410A制冷剂、共沸制冷剂和碳氢制冷剂八种:

1、氨

氨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中压中温制冷剂。氨的凝固温度为-77.7℃,标准蒸发温度-33.3℃。氨作为制冷剂的优点是:易获得、价格低廉、压力适中、单位制冷量大、放热系数高流动阻力小。缺点是有刺激性臭味、有毒、可以燃烧和爆炸,对铜及铜合金有腐蚀作用。

2、氟利昂-12

R12为烷烃的卤代物,学名二氟二氯甲烷,分子式为CF2Cl2。它是我国中小型制冷装置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中压中温制冷剂。R1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9.8℃,冷凝压力一般为0.78~0.98MPa,凝固温度为-155℃,单位容积标准制冷量约为288kcal/m3。

在小型氟利昂制冷装置中不设分油器,而装设干燥器。同时规定R12中含水量不得大于0.0025%,系统中不能用一般天然橡胶作密封垫片,而应采用丁腈橡胶或氯乙醇等人造橡胶。否则,会造成密封垫片的膨胀引起制冷剂的泄漏。

3、氟利昂-22

R22也是烷烃的卤代物,学名二氟一氯甲烷,分子式为CHClF2,标准蒸发温度约为-41℃,凝固温度约为-160℃,冷凝压力同氨相似,单位容积标准制冷量约为454kcal/m3。

R22的许多性质与R12相似,但化学稳定性不如R12,毒性也比R12稍大。但是,R22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却比R12大的多,接近于氨。当要求-40~-70℃的低温时,利用R22比R12适宜,故发文时R22被广泛应用于-40~-60℃的双级压缩或空调制冷系统中。

4、R-134a

沸点为-26.26℃ , 凝固点为-96.6°C ,临界温度是101.1 ℃ 。R134a的毒性非常低,在空气中不可燃,安全类别为A1,是很安全的制冷剂。R134a对系统的干燥和清洁要求更高。R134a对钢、铁、铜、铝等金属未发现有相互化学反应的现象,仅对锌有轻微的作用。

R134a 是发文时国际公认的替代 CFC-12 的主要制冷工质之一,常用于车用空调,商业和工业用制冷系统,以及作为发泡剂用于硬塑料保温材料生产,也可以用来配置其他混合致冷剂,如 R 404a 和 R 407c 等。

5、R-404A制冷剂

物化特性:R404A是一种不含氯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主要用于替代 R22 和 R502 ,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大量用于中低温冷冻系统。

6、R-410A制冷剂

常温常压下, R410A 是一种不含氯的氟代烷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其ODP为0 ,因此R410A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大量用于家用空调、小型商用空调、户式中央空调等。

7、共沸制冷剂

用在复叠式制冷机中,在空气冷凝的前提下,蒸发温度可以达到-150度左右。

8、碳氢制冷剂

主要是节能和环保这两大优点;节能方面:用R433b的空调要比用R134,R22的空调节省能耗15%至35%左右。环保方面:碳氢制冷剂属于天然工质,因此对大气无污染、对臭氧层无破坏和温室效应几乎为零。

扩展资料 

早期的制冷剂,几乎多数是可燃的或有毒的,或两者兼而有之,而且有些还有很强的腐蚀和不稳定性,或有些压力过高,经常发生事故。

十九世纪中叶出现了机械制冷。雅各布.帕金斯在1834年建造了首台实用机器。它用乙醚作制冷剂,是一种蒸气压缩系统。二氧化碳(CO2) 和氨(NH3)分别在1866年和1873年首次被用作制冷剂。

二十世纪初,制冷系统开始作为大型建筑的空气调节手段,位于德克萨斯圣安东尼奥的梅兰大厦是第一个全空调高层办公楼。1930年代出现了—氯氟烃CFCs与含氢氯氟烃HCFCs制冷剂。

20世纪30年代,一系列卤代烃制冷剂相继出现,杜邦公司将其命名为氟利昂。这些物质性能优良、无毒、不燃,能适应不同的温度区域,显著地改善了制冷机的性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制冷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2
当前能用作制冷剂的物质有80多种,最常用的是氨、氟利昂类、水和少数碳氢化合物等。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是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利用制冷剂的相变来传递热量,既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汽化时吸热,在冷凝器中凝结时放热。

  1987年9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室召开了专门性的国际会议,并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的蒙特利尔协议书》,于1989年1月1日起生效,对氟利昂在的R11、R12、R113、R114、R115、R502及R22等CFC类的生产进行限制。1990年6月在伦敦召开了该议定书缔约国的第二次会议,增加了对全部CFC、四氯化碳(CCL4)和甲基氯仿(C2H3CL3)生产的限制,要求缔约国中的发达国家在2000年完全停止生产以上物质,发展中国家可推迟到2010年。另外对过渡性物质HCFC提出了2020年后的控制日程表。 HCFC中的R123和R134a是R12和R22的替代品。

  热力学的要求
1 在大气压力下,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沸点)ts要低。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ts愈低,则不仅可以制取较低的温度,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的蒸发温度to下,使其蒸发压力Po高于大气压力。以避免空气进入制冷系统,发生泄漏时较容易发现。
2 要求制冷剂在常温下的冷凝压力Pc应尽量低些,以免处于高压下工作的压缩机、冷凝器及排气管道等设备的强度要求过高。并且,冷凝压力过高也有导致制冷剂向外渗漏的可能和引起消耗功的增大。
3 对于大型活塞式压缩机来说,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qv要求尽可能大,这样可以缩小压缩机尺寸和减少制冷工质的循环量;而对于小型或微型压缩机,单位容积制冷量可小一些;对于小型离心式压缩机亦要求制冷剂qv要小,以扩大离心式压缩机的使用范围,并避免小尺寸叶轮制造之困难。
4 制冷剂的临界温度要高些、冷凝温度要低些。临界温度的高低确定了制冷剂在常温或普通低温范围内能否液化。
5 凝固温度是制冷剂使用范围的下限,冷凝温度越低制冷剂的适用范围愈大。
制冷剂 分子式 分子量u 正常蒸发温度ts(℃) 凝固点tf(℃) 临界温度 tkp(℃) 临界压力PKP绝对压力 绝热指数K 水(R718) H2O 18.02 +100 ±0 +374.1 225.6 1.33 氨(R717) NH3 17.03 -33.4 -77.7 +132.4 115.2 1.31 R11 CFCL3 137.39 +23.7 -111 +198 44.6 1.17 R12 CF2CL2 120.92 -29.8 -155 +111.5 40.86 1.15 R13 CF3CL 104.47 -81.5 -180 +28.8 39.4 - R22 CHF2CL 88.48 -40.8 -180 +96 50.3 1.19 R115 C2F5CL 154.48 -38 -106 +80 33

  物理化学的要求
1 制冷剂的粘度应尽可能小,以减少管道流动阻力、提换热设备的传热强度。
2 制冷剂的导热系数应当高,以提高换热设备的效率,减少传热面积。
3 制冷剂与油的互溶性质:制冷剂溶解于润滑油的性质应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如果制冷剂与润滑油能任意互溶,其优点是润滑油能与制冷剂一起渗到压缩机的各个部件,为机体润滑创造良好条件;且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热换热面上不易形成油膜阻碍传热。其缺点是从压缩机带出的油量过多,并且能使蒸发器中的蒸发温度升高。部分或微溶于油的制冷剂,其优点是从压缩机带出的油量少,故蒸发器中蒸发温度较稳定。其缺点是在蒸发器和冷凝器换热面上形成很难清除的油膜,影响了传热。

  类别溶解性制冷剂产生的影响
1 难溶 NH3、CO2、R13、R14、R15、SO2 无
2 微溶(在压缩机曲轴箱和冷凝器内相互溶解,在蒸发器内分解) R22、R114、R152、R502 溶解时降低润滑油的沾度
3 完全溶解 R11、R12、R21、R113、烃类、CH3CI、R500 降低润滑油的沾度和凝固点,并使油中石蜡下沉,蒸发温度升高
4 应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这样就不致在制冷系统中形成“冰塞”,影响正常运行。
5 应具有化学稳定性:不燃烧、不爆炸,使用中不分解,不变质。同时制冷剂本身或与油、水等相混时,对金属不应有显著的腐蚀作用,对密封材料的溶胀作用应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