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星象学

如题所述

  中国占星术的论命与推运皆以二十八宿为准。《果老星宗》卷三张果与李之问答有如下一例:“先生因取王勃命示之。勃命坐翼。水退朝阳于轸,木作援。又滋培奎壁之次。故其人秀而善属文。以名立身,以名败身。金曜斗。行井木,对照受伤。孛罗一锋一双,互争胜负,恶死无疑,子其待之。
  这些恒星二十八宿,大多是暗星,只有角宿是一等亮星。根据近年来占星家的研究,发现对命盘作用最大的是那些亮度最大又接近黄道的恒星。每颗闪亮的恒星就像太阳一样能自行发光。我们将肉眼能够看到最亮的十几颗星叫做一等星。这些亮星发出的光芒,对人的出生命盘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除了黄道以外,在北天极附近的三垣也有许多恒星。在紫微垣内的勾陈就是现代的北极星。值得一提的是坊间流行的“紫微斗数”,有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和破军星。概括根据《中国天文学史》一书考证,这些都是梵文译音,出自唐僧一行(张遂)译述的《梵天火罗》。它们其实就是大熊座的天枢、天璇、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等北斗七星。根据翻译的佛典,印度以北斗为镇将之象,它们的名称,顺次为贪狼星(欲)、巨门星(家)、禄存星(禄)、文典星(文)、廉贞星(正)、武曲星(武)和破军星(军)。这些北斗七星与黄道近乎垂直,离黄道十二宫甚远,因此在占星术中没有作用。
  恒星的作用,大体来说,是增强命盘上行星。举例来说,命盘上木星若与轩辕十四同度,则益增其辉。土星若大陵五,一生凶灾连连。恒星同命盘,人运会暴起暴跌,可使人转成巨富,亦可使人妻离子散。公卿王侯、贩夫走卒之别,就在于命盘的恒星。
  中国占星术由于历代战乱纷纭,测候失传,行星的观测欠准,因此连推运也仰赖二十八宿的度,再掺杂一些神煞的迷信成分,如今几近失传。反之,西洋占星术掌握了行星的运动规律,以行星推运,既精准又灵验。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29
古代的星象学是指观星测度,定天文历法。估计你是想问,星命术吧。可以多看果老星宗,入门的话,看下 果老星宗入门图示。

古时所说的星象可信不???
1. 古时星象学是基于天文观测和哲学思考的产物,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2. 古人通过观察天体的运行,尝试解读自然界的规律和人事的变迁。3. 星象学在古代被用于预测天气、指导农业生产、甚至关联到国家政治和军事行动。4. 尽管如此,现代科学已经揭示了星象学中许多概念的不足和错误。5. 星象的...

古代的星象学
星象学,亦称占星学,是“天文学之母”,是探讨天体对生物与无生物的作用,以及它们对天体影响力的反映。星象学在人类最早期的史料中已有记载,一般认为星象学是起源于古代两河流域的闪米特人、印度、欧洲或中国的河洛民族。星象学首先在巴比伦盛行,接着向东传到波斯、印度和中国;向西由希腊传到埃及、罗马...

中国古代的星象学谁知道
中国古代的星象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由古代的天文学家和占卜师通过观测天象来预测人事变迁和吉凶祸福。明确答案:中国古代的星象学是古代天文学和占卜的交融领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星象学在中国古代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通过观测日月星辰的运动来推测未来的吉凶。这门学问结合...

中国古代的星象学谁知道
中国古代的星象学不叫星象学, 有时看到什么"夜观天象"的,就是中国古代研究天象的人们干的事了.秦、汉至南朝,太常所属有太史令掌天时星历。隋秘书省所属有太史曹,炀帝改曹为监。唐初,改太史监为太史局,嗣曾数度改称秘书阁、浑天监察院、浑仪监,或属秘书省。开元十四年(726),复为太史局,属秘书省。乾元元...

关于古代的占星术
占星术,亦称星象学,是用天体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尤其是太阳系内的行星的位置)来解释或预言人的命运和行为的系统。它是原始占卜术士观测天体,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各种变化后,作出解释,来预测人世间的各种事物。占星术士认为,天体,尤其是行星和星座,都以某种因果性或非偶然性的方式预示人间万物的...

古代人是怎么观星的
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天象来推算节气和制定历法。在各个朝代,都设有专门负责观星的机构,其中最著名的是钦天监。天象种类繁多,其中两种最为著名的是五星连珠和荧惑守心。这两种天象对于帝王来说是非常罕见的,它们的出现往往预示着重大变革。古代的星象学是研究天象的科学,其中包括了28星宿的概念。心宿是28星宿...

古代的星象学
概括根据《中国天文学史》一书考证,这些都是梵文译音,出自唐僧一行(张遂)译述的《梵天火罗》。它们其实就是大熊座的天枢、天璇、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等北斗七星。根据翻译的佛典,印度以北斗为镇将之象,它们的名称,顺次为贪狼星(欲)、巨门星(家)、禄存星(禄)、文典星(文)、廉贞星(正)、...

中国古代将星象分为多少种?
中国古代将星象分为二十八宿 三国时代吴国人陈卓以甘德、石申与巫咸三家的全天星图为蓝本,将星空分别283官,共有1465颗星;283官含叁垣、二十八宿及其他星官。隋代对于星空的区域划分采用三垣四象二十八宿方法,一直沿用到近代。三垣(yuán)将北极周围的天空星象分为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三个区域 ...

中国古代的星象
中国古代的星象研究源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太史令就负责天时星历的观测。从隋朝到清朝,星象机构名称多变,如太史监、司天台、钦天监等,都体现了对天文学的重视。中国古代创制了自己的星区划分体系,以星官命名恒星组合,如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二十八宿,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天区和天文...

古代星象学
中国古代的星象学谁知道 中国古代的星象学不叫星象学, 有时看到什么夜观天象的,就是中国古代研究天象的人们干的事了. 秦、汉至南朝,太常所属有太史令掌天时星历。隋秘书省所属有太史曹,炀帝改曹为监。唐初,改太史监为太史局,嗣曾数度改称秘书阁、浑天监察院、浑仪监,或属秘书省。开元十四年(726),复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