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互联网,仅供学习
浅谈胶州湾民间故事的特色
刘好军
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沿岸有着独特的人文和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千百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民世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劳作,这里的山山水水,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是我国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植根于人民的沃土,在民间世代飘香,争奇斗艳。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经青岛市民间文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先后出版了《崂山民间故事集》、《城阳民间故事集》、《红岛民间文学集》和《黄岛民间故事集》(资料本)等。这些民间故事集所收录的部分胶州湾民间故事,仅仅是胶州湾民间故事的一个缩影。纵观这些故事集(包括资料本),在艺术上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具有浓郁的胶州湾地域特色
我们知道,民间文学(或者干脆说是民间故事)的传承形式有五种形式;一是家庭传承,二是地域传承,三是职业传承,四是江湖传承,五是书面传承。其中的地域传承,主要是指同一地缘或辖区甚至是乡镇、村居范围内的民间故事传承。中华民族是一个乡土观念极强的民族,邻舍百家,乡里社会是人们除了家庭以外相处接触最多的社交范围,农村尤为明显,城镇则具有更大接触的社交范围。许多民间故事讲述者所讲述的故事来源于此。崂山、城阳、黄岛等民间故事讲述者所讲述的故事同样带有地域传承的形式。这些故事的讲述者由于绝大多数是胶州湾沿岸土生土长的农民、渔民、盐民和其它劳动人民,因此,他们是本地域民间故事的传承者。其一,他们所讲述民间故事的主要听众是本地域的人们;其二,关于本地域内的民间故事,特别是风物故事、人物故事、生活故事等主要靠他们来传承。上述故事集中收入的民间故事,有许多带有明显的胶州湾地域特色。如风物故事中《青岛的传说》、《青岛和黄岛的传说》、《黄岛的来历》、《胶州的传说》、《胶州湾的传说》、《白沙河的传说》、《马濠的传说》《摩天岭的传说》、《海西湾的由来》等,这些民间故事通过神奇、大胆而又合理的想象,生动形象的向人们解释了这些风物的来历。而另一类风物故事,如《流亭的传说》、《城阳村的由来》、《院后庄的由来》、《管家楼的来历》、《李仙庄的来历》等则在反映过去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同时,也反映了胶州湾沿岸人民不畏强暴、征服自然,战胜邪恶的坚强毅力。此外,胶州湾的民间故事,也不无例外地涉及到人物故事,《孙同告官》、《铁腿苟明郎》、《薛禄的传说》、《高风翰嫁女陪画》、《孔子为什么没到黄岛来》等故事,通过历史名人或地方名人的传说,使地域传承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显示出浓厚的胶州湾地域特色。
二、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
胶州湾自团岛北上沧口、女姑、棘洪滩,经上马、红岛、河套南入营海、红石崖,终于薛家岛,面积约43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560平方公里,是山东最大的半封闭型内湾。古往今来,富饶的胶州不仅养育了沿岸儿女,也孕育出独特的海洋文化。而胶州湾民间故事,作为胶州湾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具有浓厚的胶州湾海洋文化色彩。在近年编辑出版的民间故事集中,《红岛民间文学集》中海洋文化色彩最为明显。该有100余篇民间故事,有近三分之一与胶州湾有关。在反映海洋文化的民间故事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海洋风物的传说。这些故事很多,它是千姿百态,呈奇显秀的自然景物和虚拟想象巧妙结合的产物,显示出胶州湾浓厚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城阳民间故事集》中《青龙沟的故事》、《红岛民间文学集》中《大洋十二景观的传说》、《姊妹石、石船、点灯崖和姊妹屋》、《鱼骨庙、龙母和龙王庙的传说》等,用神奇独特的故事解释了这些景观的来历。胶州湾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地,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便傍海煮盐,以盐入贡。《皂户村的来历》是多年来民间故事采风中唯一的一篇反映胶州湾盐民煮盐的故事,篇幅不长,但却反映了胶州湾煎盐的过程和盐民的困苦,对胶州湾盐业的兴起作了生动的注释。另一类能反映胶州湾海洋文化的民间故事,则是海洋生物故事,主要是鱼虾的传说。《崂山民间故事》中《蟹子和虾为什么一进锅就变红》、《黑鱼和鳗鱼》、《鳝鱼》,《红岛民间文学集》中的《鲸鱼巡航队》、《海蜇》、《光鱼》等,通过妙趣横生的故事,反映了这些海洋生物的来历和特性,这些故事,为构筑胶州湾海洋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具有胶州湾沿岸劳动人民鲜明的美学特色
在民间故事中,什么是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学?我认为应做如下的解释:这就是;大公无私,舍已为人,主持公道,同情弱者,善良朴实,勇于牺牲,反对邪恶,坚持正义,憎恶罪恶。勤劳与懒惰,善与恶,美与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善的一定美,恶的一定丑,这就是劳动人民的美学,胶州湾的民间故事,同样具有鲜明的胶州湾沿岸劳动人民的美学特征。
马克思说过:“没有爱情,就没有人类。”作为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民间文学,从来没有脱离这一题材。胶州湾民间故事里,表现这一题材的主题思想十分鲜明,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包办婚姻,歌颂坚贞不屈的纯洁爱情,深刻地表达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愿望和理想,既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又闪耀着浪漫主义色彩,充满着劳动人民的美学哲理。故事中的男女青年,无论是人、是神,大都忠厚老实,勤劳善良,乐于助人,心慧貌善,纯洁无瑕,忠贞不渝。如《青岛和黄岛的传说》、《哭长城》、《红蛇姑娘》、《画中人》等故事里的主人公,都在追求美好的生活和朴素的爱情。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夫妻情深》中李洪喜和刘小姐历尽磨难,几经坎坷终成百世良缘。刘小姐的形象,经过讲述者的艺术提练,具有了劳动妇女对美好婚姻追求与向往的个性。
扬善惩恶,褒贬分明,是劳动人民美学的重要内容。在胶州湾的民间故事中,农民、渔人、长工、穿山甲、狐仙等都是勤劳善良、正直勇敢的美的化身,而龙王、皇帝、县官、官兵、和尚、地主、阎王、鬼怪等,又无一不是贪婪狠毒、恃势凌弱的丑恶象征。这些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心境,是真实生动的。
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劳动人民要在民间文学作品中表现自己的美学意识,表现人民的力量、智慧、正义和同情,常常要突破时空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去大胆而合理的杜撰想象。于是,民间故事中的幻想诞生了。
幻想的产生,不仅丰富了民间故事的内容,而且也是劳动人民的美学观念更加瑰丽多彩。民间故事中的想象是民间艺术中浪漫主义的表现。由于民间故事产生于现实生活的土壤,所以内容更加反映了现实斗争。有些悲剧故事的结尾里,表现的异常明显。《胶州的传说》中,最后是这样收的尾:两条蛟龙与四个鱼头人身的怪物打斗,怪物败阵而逃,蛟龙正要追赶,却见陆地下沉,两只蛟龙扎进水里,用身子扛起了正在下沉的陆地。后来人们在陆地上建起了一座新城,起名叫“胶州”。其实,那两只蛟龙与四只怪物同归于尽了,但讲述者没有满足现实,而是将两只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蛟龙,化作人们为之崇敬和爱戴的形象,唤起人们对其中永久的怀念和崇高的爱,这种浪漫主义的神奇结尾,正是劳动人民乐观主义精神的深刻表现。
在胶州湾民间故事中,还常常运用拟人化、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等一些特别手法,丰富幻想。动物可以说话,狐仙是人类的忠实朋友,并参与人的社会生活及斗争,帮助弱者克服困难,这在胶州湾的民间故事中常见。《公治长》中主人公通晓的鸟语甚是有趣;《白花蛇治麻风病的传说》让人们感受到了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穿山甲》可以帮人惩治恶狼;《狐妻》、《狐治赌》等虽然说的是狐仙助人和惩治坏人的故事,但都分明是描写劳动人民同自然和邪恶的斗争。这些幻想不仅合理,且很富有诗意,极大地完善和升化了劳动人民的美学内容。
三、地道的胶州湾沿岸民间文学语言特征
民间故事是口头语言艺术。语言技巧,对于故事讲述者来说至关重要。我所接触到的胶州湾民间故事讲述者,大都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有的不通文墨。但他们都有着较好地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由于他们大都是祖居胶州湾畔的劳动者,因而故事语言并非文雅凝炼、词藻华丽,使人生涩难懂,而是既熟悉民间的俗言俚语,又精通五行八作的习惯用语和套话,使所讲的故事,朴实无华的保持质朴的本色,通过庄户话、百姓腔、方言土语灵巧得当的运用,使故事内容保持了原貌,适应了群众的欣赏习惯,从而使民间故事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穿山甲》中的开篇介绍穿山甲的药用价值时,这样说道:“有个祖传治奶的秘方共五味药,那就是:王不留、穿山甲、当归、通草、天花粉,各用三钱,水煎后给缺奶的小媳妇喝了,那奶立时就来了,能把小孩灌得咕嘎咕嘎的喘不过气儿来。”还有《智斗小鬼阎王》,开头这样说:“这人姓刘,叫刘聪明。说他聪明,其实远远抵不过他老婆。平常过日子打谱,动个心眼什么的全都指着老婆”。《酒鬼成仙》中的开头更有趣:“古时候有个酒鬼,离了酒就没法活,喝得家里连锅也揭不开了,就要去做贼挖窟窿”。这些故事语言非常朴实凝炼,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浓郁,寥寥数语,便引人入胜,使人想知道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如何。
四、几点值得商榷的意见
胶州湾民间故事是青岛市民间文学三集成工作的一个丰硕成果,是民间文学界一件可喜可贺之事,对于研究胶州湾的历史学、社会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但仍然存有一些不足之处,现将我的几点意见谈出来,供与会的同志及有关部门参考。
我们知道,胶州湾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1世纪的上古时代,劳动人民就在这块沃土上生息繁衍,至今沿岸还保留着中国古老的长城遗址齐长城、秦朝不其城、明代的马濠运河等遗址,阳武侯墓以及秦代方士徐福的炼丹洞,但由于在组织采风中,人员少、采风时间短,对有关齐长城、不其城、马濠运河以及阳武候薛禄和盐业的故事只采集到故事的个别小段,片言只语,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此外,在胶州湾民间故事的众多讲述者中,缺少象宋宗科那样的民间故事讲述大家。宋宗科由于身世独特,阅历丰富,所讲故事不仅在数百个之多,而且故事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博古通今,形成多采多姿,要文有文,要武有文,灵活自然,妙趣横生,可谓庞然驳杂,缤纷有致。而胶州湾的民间故事讲述者不仅缺乏宋宗科那样的身世阅历,而且所讲故事的数量和质量也远远不如宋宗科。胶州湾沿岸究竟有无民间故事家,目前难以断定,如通过发掘有这样的民间故事讲述家,集中力量组织采录,岂不是为胶州湾民间文学宝库再添瑰宝?
另外,就整个胶州湾民间故事而言,各篇故事搜集整理者众多,水平不一,形成艺术风格,特别是语言特色的不统一,是允许的,不可强求的,正因为如此,反显出故事格调的完美统一,浑然一体,但对个别庸俗化的民间故事,整理者在落笔时,是否应有取舍,我想应对某些内容做去伪存真的工作,取其精华,除其糟粕,净化艺术语言,使其更加科学化、艺术化,增加美感,那么,我们胶州湾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工作定将再结硕果。
作 者:刘好军
作者单位: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办事处
电话:0532—87805406 邮编:266111
追问晕死,一点重点都没
参考资料: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