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生活,诚信人生

急求 以诚信生活,诚信人生为主题的文章一篇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的题目是诚信。什么是诚信?顾名思义,诚实守信。大家坐在这里听我演讲,是诚信;商家合法经营,是诚信;人们之间相互平等交往,是诚信。孔孟之家,礼、义、仁、信;商鞅变法,“徙木为信”。诚信,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受到人们的自觉信奉和推崇。而时至今日,我们为何又重提诚信?是的,这是因为有许多的事令人骇然:假烟、假酒、假种子、假化肥、假文凭、假职称、假名子……不胜枚举。“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去诚信,必定失去发展的空间,失去坚强有力的支持,失去人格和尊严。有一名德国留学生,成绩优异。毕业后,到处求职,屡屡受挫。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档案记录表明,他曾经逃避公共汽车票被抓三次。在新加坡,有人拿着飞机票却不能登上飞机。因有资料显示他借阅的图书还没有归还图书馆。可见,诚信对于每个人至关重要。诚信,公司才能聘用你;诚信,银行才能借钱给你;诚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诚信,才能融入社会,求得生存和发展。诚信无处不在,无处不需。当代社会,信用最集中的地方非金融行业莫属。行业自律,诚信经营,可以赢得客户的信赖,赢得长远的发展前景;客户监督,诚信接受服务,可以赢得较高的信用等级,及时得到资金补充,进而产生经济效益;而两者相互给予的诚信,就是无言的承诺,有效的融合和交流,他会使得金融业务有存有贷,资金流通通畅、安全、高效。“信用为天,俯首大众”是我们农村信用社服务于民的文化理念,我们对客户最大的诚信莫过于严格按照行业管理规定,合规合法经营,用高质量的服务,高水平的能力,高效率的工作取信于民,造福大众。在我市一个农村信用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农民攒下两万块钱,想存到信用社可又怕信用社给少算利息。这可怎么办?精明的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把两万块钱在同一天分别存入信用社下属的四个代办站,每个站5000元,存期半年。到期后,他找到信用社主任进行咨询并计算到期利息。然后他跑到四个网点取出他的存款。结果发现,四个网点和社主任算出的利息一分也不差。他信了,他逢人就说,信用社真的是可信赖的咱农民自己的银行。值得反思是:在我们要求商家诚信经营的同时,是否也诚信接受服务呢?超市的货架,不知不觉少了东西,出口的检测仪发出嘀嘀的警报声,并由此引发了一连串诸如道德、侵犯人权的官司纠纷;街头美丽的灯箱,曾几何时,装饰着我们的城市,也装饰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可不知什么时候,已变得伤痕累累。我们农村信用社是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通过收拢社会富余资金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支持企业、个人,补充资金缺口,调济资金周转,按照国家政策,能优惠的优惠,能支持的支持,可以说为武安的经济腾飞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我们的客户登记薄上,有许多重合同守信用的好客户被视为黄金客户,可遗憾的是,总不免还有一些这样的人。有的逃、赖帐思想严重,企业效益好的时候,钱装进自己的口袋,亏损了就留下一个烂摊子,任你处置,他们认为反正亏了是公家的,这种不负责任,不讲诚信的行为,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当然,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我们不排除人力之外的因素,可有的人就是欺骗。明明好端端的企业,造假帐,搞转移,就是不按时还息还贷。更有甚者,干脆直接造假,利用假存折、假汇票、假挂失,骗取资金,然后逃之夭夭。这时,道德显得无奈,法律显得苍白。我们追求诚信,渴望诚信,我们希望诚信是一种自觉的道德规范,可面对现实,我想还应该用法律来维护人类的这种美德,将一个人的信用问题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建立一套完善的个人档案记录,随时随地调用,使人们清晰地认识到不诚信寸步难行,不诚信将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试想,谁还会弃诚信于不顾呢?
本文来自: 作文屋(http://www.zuowen5.com)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zuowen5.com/huati/chengxin/159021.html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31
参考以下一篇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借鉴

诚信-人生之花

普天之下,心胸坦荡者莫非君子也,,君子,集天下之高贵品格于一身:公平,正直,宽容,善良,清廉……当然,也少不了“诚信”这个人格栋梁。

在这个大千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经成为各种社会活动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诚信”—这个人际关系之本,也就是变得异常重要。诚信,包括诚实和信用两个方面。一个人要变得高尚,就必须诚信,也就是必须待人诚实,将信用。有位文化名人说:“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故曰:诚者,物之始终,不诚为物。”这句话是说“诚”对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生死存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诚实是绝对重要的。

诚实是事业成功和快乐的源泉。一个士兵在二战期间训练时参加越野赛。他不大擅长赛跑,所以很快就远落人后。到了一个岔路口,出现了两条路。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是士兵跑的小径。他停了一下,暗自咒骂做教官的占便宜,但仍然朝着士兵跑的小径跑去。没想到过了半个钟头他到达了终点,名列第九。他以为他们弄错了,因为他从没跑过前十名甚至前50名也没有跑过。主持赛跑的年青军官笑着说:“没错,你就是第九名。”过了好几个小时,大批人马到了,人们跑得筋疲力尽,而那个士兵却正在悠闲自在地喝着咖啡。岔路的诚实让他赢得了荣誉,也赢得了快乐。相反,那些精疲力竭的人们则因不诚实而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喜欢诚实的人,试问谁想和一个满口谎话的人打交道呢?以诚实待人,关系疏远的人变得密切;待人虚伪,亲戚也会与之疏远。真诚待人,情义会长留别人心中;为人虚伪,终究会因败露而被人鄙弃

在学习中,我们也需要诚实。首先,我们要对自己诚实,正确地估计自己,防止抄作业,考试舞弊等不诚实的行为。其次,我们要对同学和老师诚实。诚心诚意地与他们讨论各种学习上的问题,不刻意隐瞒自己所得知识,做到开诚布公。这样,你才能得到人家回复,双方才能共同提高,共同进步。须知,在学习中的不诚实只能导致自己的基础知识不牢固,能力得不到提高,将会成为我们成长的绊脚石。若是这种不诚实被带到以后的工作中,将会成为事业成功的巨大障碍。

同时,信用也是人类灵魂美德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常说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讲的就是人海的信用,一个没有信用的人,是为人所不齿的。现在的生意场上,公司,企业做广告,做宣传,树立公司,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就是想提高公司,企业的信誉。信誉度高了,人们才会相信你,和你有来往,和你合作,做生意。某公司仲裁曾是一个代销商,因为资金不够,一直无法扩展自己的事业。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他每次去银行借一笔钱,当然是保证自己在还款期之日能还清的数目。每到还款日,他会准时将贷款还清。如此反复多次,他也就慢慢地赢得了银行的信任。终于有一次,他提出申请一笔巨额贷款而银行老板基于他以前的信用,竟然稍作考虑便把款贷给了他。于是,他便用那笔贷款开始发展自己的业务。直到现在,他还颇有感触。他说,要不是“信用”,自己可能还只是那个无所作为的经销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信用”对事业成功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啊!

人无信不立,一个没有信用的人是将会一事无成的,因为你不讲信用,人们便也不会对你讲信用,你也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谁也不会把工作交给一个保证不了质量和效率的人。那么你也就没有提升能力和发展事业的机会,你的人生也就会平平庸庸,碌碌无为。遵守并实现你的承诺,会使你在困难的时候得到真正的帮助,回使你在孤独的时候的到友情的温暖。因为你信用诺言,你的诚实可靠的形象推销了你自己,你便会获得工作和事业的成功。失信于人,不仅显示其人格卑贱,品行不端,而且是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只顾短暂不顾长远的愚蠢行为,是绝对应该摈弃的。

对人诚恳守信用,即使别人原先不信任你,也会教为信任;对人虚伪不讲信用, 即使原先信任你的人,也会较为不信任。为了自己能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坚守“诚信”吧!

让我们领略诚信的真谛,沐浴灵魂的芳香。坚持诚信,我们的人生花园将会花团锦簇,馨香久远!
第2个回答  2008-04-06
诚信古今说

记得孔子曾说:“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这话我不同意。有时我想,会不会是弟子们编《论语》的时候记错了老师的话呢?“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先生若是在船上,是决计不会抛下那个装着“诚信”的背囊的。这我相信。
中国本来有“已然诺”的传统,说不定比德国人还守信些。《战国策》里已不乏其例,何况还有“尾生抱柱”这样极端的例子。该足以让后辈自豪了吧!但是很奇怪,恰恰相反,后来的演变很出人意料。先是韩非子把“诚信”好好消解了一番;后来,好多权术家将开头孔子那句值得怀疑的话奉为圭臬。无怪康有为写了一本《新学伪经考》,说《论语》是后世无赖伪造的。这种转变在文学作品里也不乏其例。《三国演义》里鲁肃的诚信有目共睹,到头来落得毛宗岗一句批语:忠厚乃无用的别名。有点可悲。悲谁呢?鲁肃还是毛宗岗?
话或许说的有点过分,但真真是因为有些失望之故。新文化运动把这些不好的“文化”都扫除掉了,此乃大大好事,值得拍手。我们接下来面临的任务,就是尽力提倡“诚信为本”、“一诺千金”的优良传统,并亲自蹈行。这儿说一件事,或许是值得深思的。一位大学新生去北大报到,当天事务确实很多,拿饭票,领学生证,铺床,买热水瓶……这位新生带着沉重的行李,不知如何是好。恰巧对面走来一位老人,新生以为是工友,就说老师傅替我看个行李成吗?老头说行。后来新生就去忙乎了。从早忙到傍晚,新生忽想起自己的行李还在校门口让老头看着呢。他满心愧疚地往校门口跑,也没抱多大希望。谁知那老头颤巍巍地还在那儿等他,白头发在风里飘啊飘的。新生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第二天入学典礼,新生这才知道老人就是著名学者、北大副校长季羡林。
几年后新生也毕业了,老校长说不定又在替哪个刚报到的看行李。新生是我哥,他说这件事的时候眼里仍闪着泪光。
老一辈人给我们留下了多好的榜样!旧的糟粕多半剔除,新的风尚正在形成。我们青年该怎么做,是不言自明的。写作此文时,我脑海里回响着康德的名言:“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同样使我们敬畏。”当然,不能忘记的,还有季老在风中飘动的一头银丝啊……
第3个回答  2008-04-06
尽管不是文章

诚信
一、何为诚信

诚信是什么?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

二、诚信:从传统走向现代

诚,是先秦儒家提出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学和哲学概念,以后成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直到孔子时期,“诚”还未形成为理论概念。孟子时不但已经形成为理论概念,而且位置十分重要。他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在这里,诚不但是天道本体的最高范畴,也是做人的规律和诀窍。荀子发挥了“诚”的思想,指出它为“政事之本”。他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在《礼记·中庸》里,“诚”成为礼的核心范畴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至诚如神,有了诚笃的品德和态度,就可以贯通多种仁义道德,成己成人,甚至能够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赞天地只化育而与天地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学》把“诚意”作为八条目之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成为圣贤们体察天意,修身养性和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宋代周敦颐进一步认为“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把包括诚实在内的“诚”看作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基础和各种善行的开端。程颐更为直截了当地说:“吾未见不诚而能为善也”其见解入木三分。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批判地继承了“诚”这个范畴,肯定诚实是社会公德中的一个重要规范。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诚实之主要的道德要求逐渐明晰为:忠诚、正直、老实。忠诚的主旨是对祖国、对人民、对正义事业的忠诚。当然,这种忠诚不是盲目和狭隘的“愚忠”,而是认同于崇高的理想,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和努力奋斗,从而表现出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正直,是指为人正派,处事公正坦率。老实,则特指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信,也是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范畴。“信”的含义与“诚”、“实”相近。从字形上分析,信字从人从言,原指祭祀时对上天和先祖所说的诚实无欺之语。隋国大夫季梁说:“忠于民而信于神”,“祝史正辞,信也。”后来,由于私有经济和私有观念的发展,原有的纯朴的社会被逐渐破坏。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得不订立誓约。但誓约和诺言的遵守,仍然要靠天地鬼神的威慑力量维持。春秋时期,经儒家的提倡,“信”始摆脱宗教色彩,成为纯粹的道德规范。孔子认为,“信”是“仁”的体现,他要求人们“敬事而信”。他说:“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和孟子都将“信”作为朋友相交的重要原则,强调“朋友信之”,“朋友有信”。而历代当权者大都将“信”作为维护秩序的重要工具。《左传·文公4年》中说:“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吕氏春秋·贵信》对社会生活中的信与不信之后果,作了淋漓尽致的剖析:“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会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乎!”汉代董仲舒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视为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并对“信”作了较详尽的论述:“竭遇写情,不饰其过,所以为信也”。他认为“信”要求诚实,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朱熹提出“仁包五常”,把“信”看作是“仁”的作用和表现,主要是交友之道。他说:“以实之谓信”,其说与孔子、孟子基本相同。在儒家那里,诚与信往往是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的。“信,诚也”,“诚”与“信”的意思十分接近。

由此看来,传统伦理将诚信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认为诚实是取信于人的良策,是处己立身,成就事业的基石。总之,是一种个人生活的准则。

三、与诚信有关的故事

1、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2、郭沫若与芭蕉花

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四、诚信的作用

从哲学的意义上说,“诚信”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无论对于社会抑或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国家的主体是人民,国家的主权也归于人民。中国自古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明训,这些话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但国家的领导者依靠什么去团结人民呢?靠的是明智的政策和精神信念,“诚信”就是取信于民、团结人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

对于一个社会单位(如一个企业)、一项社会事业(如一个行业、一项职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互信、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很难设想,一个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单位或企业,在现代法治社会会有长期立足之地。一项社会事业也只有依靠诚信立业,才能顺利发展。

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人生立于世间数十年,必须不断学习,以获得知识、增进知识,知识既是个人谋生的工具,也是个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但是,要真正做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光靠“知识”工具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否则,知识也可能成为滋生罪恶的工具。“诚信”精神就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个人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我们可以说,“诚信”的原则和精神,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它不仅对促进社会稳定繁荣、导正社会风俗、医治社会精神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加强社会成员的个人道德涵养,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培养有知识、有作为、讲道德、守法纪的一代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立国、立业之本,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法宝。

五、如何恪守诚信

我们青少年要做到恪守诚信,就要对自己讲的话承担责任和义务,言必有信,一诺千金。答应他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同他人约定见面,一定要准时赴约。上学或参加各种活动,一定要准时赶到。要知道,许诺是非常慎重的行为,对不应办或办不到的事情,不能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要努力兑现。如果我们失信于人,就等于贬低了自己。如果我们在履行诺言过程中情况有变,以至无法兑现自己的诺言,就要向对方如实说明情况并表示歉意。这与言而无信是完全不同两件事。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恪守诚信的传统美德,还要把“江湖义气”与恪守诚信区别开来,认清“江湖义气”的实质和危害,不被这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坏习俗所污染,做到恪守诚信。
第4个回答  2008-04-01
你要哪个层次的文章啊?是初中的还是大学的,拜托说清楚一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