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理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下面是我对《自体心理学导论》中“主体间性理论”部分的理解

事实知识不是根据某人的观察推理,而必须能够与他人交流与分享。独立观察事实的理性个人会对这些事实得到一致结论。这被称为主体间性。

—引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五版)P95

主体间性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史托洛洛、阿特伍德和布兰德卡尔特。

主体间性理论受到三种思想的影响:

1、 人格心理学家亨利.莫里及其追随者的的影响。

莫里的基本信念是主张只能通过系统且深入地研究个体,关于人格的知识才能向前发展。(《自体心理学导论》P155)史托洛洛和阿特伍德在人格心理学的影响下,研究了多位精神分析理论家的传记之后,提得出结论:精神分析理论需要关于主体性本身的理论。

2、 德国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德现象学的影响。

胡塞尔坚称所有的体验都是主观体验。我们不可能了解他人,我们了解的是我们想象的他人。

3、 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的影响。

科胡特说主体体验构成精神分析探索的全部领域,从驱动动机为主转变为自体体验为主,史托洛洛和阿特伍德同意科胡特说的话:唯一适用于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是那些经由内省和共情而获得的。

主体间理论的基本概念有主体间场,是关于病人与分析师两个主体交汇构成的特定的心理场,是一个心理系统,是一个经验。保持关系性和情景性观点。每个病人与分析师的二元关系都是一个持续发展的相互影响系统,分析师是主体间场内部的一个基本成分,作为主要观察方法的内省和共情必然属于中心位置。比如:病人说:我很悲伤。分析师回味病人的话语“病人说:‘我很悲伤’”分析师内省自己曾经悲伤的经验,试图理解他很悲伤,并把自己体会到的悲伤的意味告诉病人,这就是分析师的共情。病人收到分析师的表达,比对自己的感受,内省后部分认同分析师的表达,这就是两个人的主体交汇形成的主体间场。

主体间性认为人一出生就具有人类功能和人际关系。

主体间理论的心理治疗原则有两个:

第一个原则,治疗的基本目标是病人主体世界的展开、阐明和转化。

第二个原则是,治疗中的转变过程和脱轨,病人的成长或停滞,是病人与治疗师共同构成且独一无二的运作结果。主体间性更像是一种感受力和敏感性,提供一种精神分析治疗的视角,是一种精神分析元理论。

主体间理论关于精神病理发展的观点,认为致病起源于孩子与双亲主体结构之间的严重断裂和不同时性。孩子重要的发展需要或自体客体需要都无法从双亲那里得到足够好的回应,为了维持所需的关系,孩子会发展一个内在冲突,并使之结构化。称之为病理性涵容结构,孩子的主体世界在很大程度上被外在现实所建构,负性治疗反应被潜藏起来。

主体间性理论者认为,双亲情感不同调是精神病理的常见来源。情感整合是自体客体体验的核心。如果孩子核心的情感状态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有效回应,结果就是这些感受被否认、隔离,发展受阻。因为缺失的是核心情感状态的整合,所以个体的自体感变得脆弱或弱化。

主体间理论者重新概念化无意识,提出三种类型的无意识:即前反应无意识、动力无意识和未确认无意识。

前反应无意识是孩子从原生家庭的主体间体验中提炼而来的情感推论,包括关系规则、对自体的看法和情感体验等。

动力无意识是指情感信念深藏这潜意识,一旦被意识知道,就必须“被忘记”或者“被隔离”。

未确认的无意识是指未被清晰表达为意识体验的那些主体生命面向,比如兴趣、才能和性格特征,没有从依恋对象那里得到确认回应。通过活力使自己的人格面向得到确认,这个用在职业生涯规划是很好的。一个人要确认自己的主体生命面向,走出未确认的无意识,把里面的模糊变清晰。

主体间理论的移情和反移情。

主体间理论认为移情是病人关于分析师和分析关系的组织活动;反移情是分析师关于病人和分析师关系的组织活动。移情和反移情共同形成主体间场,病人的移情塑造分析师的反移情,分析师的反移情强烈影响病人的移情。主体间联结和失联都会对移情和反移情产生巨大影响。联结使咨询双方经验高度重叠,探索失去意义;失联使病人的体会被忽视,失去了探索总要信息的契机。

主体间移情有两个纬度:自体客体纬度和重复性纬度。自体客体纬度建构的移情是镜映、理想化和另外,有助于恢复病人自体的统整感。重复性纬度的移情是治疗师被病人体验为早期某个苛责的客体,让病人体验到令人恐惧和冲突的情感,分析师需要给病人提供镜映体验以消除其潜藏的匮乏感或缺陷感,促成病人内部生成新的组织原则。

主体间性理论在治疗中,通过诠释和关系体验,促进病人的发展,创建新的组织原则,这些组织原则无意识且自动化地塑造病人新的体验。所以主体间性视角的治疗过程的关键是展开旧有组织原则并因此获得新的组织原则。

主体间性(3)
由Charles Spezzano博士撰写的文章探讨了欧文-霍夫曼在其辩证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主体间性观点,该理论强调了治疗师与病人经验的互动性和背景性。霍夫曼认为,治疗过程中的参与不仅是个人的,而且无意识地受到治疗师情感和人格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分析情境中难以避免的(Hoffman 2009, p.635)。治疗师的行为和内心...

主体间性理论
主体间性理论者认为,双亲情感不同调是精神病理的常见来源。情感整合是自体客体体验的核心。如果孩子核心的情感状态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有效回应,结果就是这些感受被否认、隔离,发展受阻。因为缺失的是核心情感状态的整合,所以个体的自体感变得脆弱或弱化。主体间理论者重新概念化无意识,提出三种类型的无意识...

主体间性社会学(包括伦理学)的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社会学,特别是其在伦理学中的应用,探讨的是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和价值共识的深层次问题。这个概念起源于伦理学,但在近代和现代哲学家的扩展下,逐渐成为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例如,康德、黑格尔以及马克思和哈贝马斯等学者都在他们的理论中涉及了主体间性问题,关注的是人类如何在社会中实现个体价值...

互文性主体间性
互文性主体间性在文学理论中占据核心地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一直是理论关注焦点,“互文性”理论相较于结构主义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引入了对创作主体的更多关注。文学起源于人际交流,其关系集中的表现为“主体-主体”间的关系。互为主体间的“对立、对峙-对话、交流”体现为双方的能动、双向互动,而非单纯反...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交往理论
-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交往作为人的社会存在方式,与生产互为前提,构成了社会实践的基本方面。- 实践不仅是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转化的基础,而且是消解物质与精神对立的神话,揭示人的存在的现代意义的关键。2. 主体间性理论 - “主体间性”是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核心,它揭示了行为...

...如何正确地理解“主体性”\/“主体间性”这个概念?
从英文角度看,subject<\/与intersubject这两个词根清晰地揭示了核心概念:前者代表着本体、主体的核心地位,后者则强调主体间的关系。在哲学的范畴里,主体性<\/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洞穴寓言起,就成为了认识论的核心议题。而社会学领域,主体间性<\/则是在胡塞尔和舒茨的现象学理论引入后逐渐发展起来,...

认识论的主体 认识论研究的主体间性视域
1.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解决认识论研究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使认识论有了本体论生存论的根基。 哲学实质上就是一种思维方式,哲学的进步与发展依赖于认识论的进步与发展。现代 哲学转向的困难就在于认识论的转向尚未突破。哲学思维方式是人类思想成果的最集中 的体现,它不同于科学思维方式,而是以...

间性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什么?
“间性”理论作为“主体间性”、“文本间性”、“文化间性”甚至“媒体间性”等诸理论观点的综合,其主要的哲学理论基础在于主体间性。文本间性,又称“文间性”“互文性”或“文本互涉”,即文本的互文性,(英文是intertextuality,这个词由两部分组成,inter前缀表明了一种相互交织的意思。)作为一个重要...

数字化时代主体间性问题研究内容简介
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主体间性问题研究》以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为核心,对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内容分为两个主要线索。首先,从哲学历史的角度,分析主体间性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它起源于近代主体性哲学,随着语言学转向在现代哲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研究追溯了主体间性思想从萌芽到成熟的历史脉络。其次...

什么叫主体性教育
理论上的主体间性是一种充分的主体间性,实践中的主体间性是一种不充分的主体间性。不充分的主体间性向充分的主体间性不断变化的过程,就是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不断提高的过程。关键词:现代教育;主体性;主体间性一、主体教育思想的探索:从主体——主导论到双主体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