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释义:
我四岁的时候,母亲每天教我《四书》中几句话。苦于我太小,不会拿笔,就把竹枝削成细丝,把它折断,弯成一撇一捺一点一画,拼成一个字,把我抱上膝盖教我认字。
一个字认识了,就把它拆掉。每天教我十个字,第二天,母亲叫我拿了竹丝拼成前一天认识的字,直到没有错误才停止。到六岁时,母亲才叫我拿笔学写字。
回忆母亲教我的时候,刺绣和纺织的工具,全放在一旁,她膝上放着书,叫我坐在膝下小凳子上读书。母亲一边手里操作,一边嘴里教我一句句念。咿咿唔唔的读书声,夹杂着吱吱哑哑的织布声,夹杂在一起。
我懈怠时,她就拿戒尺打我几下,打后又抱着我哭泣,说:“儿啊,你这时候不肯好好学习,叫我怎么去见你父亲!”到了半夜,天气很冷,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住双脚,解开自己衣服用胸口的体温暖我的后背,和我一起吟诵读书;我读得疲倦了,就在母亲怀里睡着了。
一会儿,母亲摇摇我,说:“醒过来呀!”我张开双眼,看见母亲泪流满面,我也哭起来。歇一下,再叫我读。直到头遍鸡叫,母亲才和我一同睡觉。
原文: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
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
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
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此文出自清代文学家蒋士铨作品《忠雅堂集·鸣机夜课图记》
写作背景:
清雍正三年(1725年 )十月二十七日(12月1日)雨夜,蒋士铨降生于南昌垣东街小金台前旧宅,适逢响雷,因得乳名“雷鸣”。他的父亲蒋坚是位秀才,性好任侠,擅长刑名之学,有古烈士遗风,曾长期佐幕于山西泽州,屡雪疑案,为当世所重,著有《求生录》四卷,《晋昌纪狱》二卷,《铁案》、《剑旁诗》、《书法指南辑说》各一卷。
他的母亲钟令嘉也知书识礼,工诗善文,著有《柴车倦游集》。士铨出生时,家境清寒,但父母的知书识礼,却使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蒋士铨四岁时,他的母亲便断竹篾为点画,攒簇成文,教之识字。稍稍长大后,即教以《四书》、《礼记》、《周易》、《毛诗》等经,使他能够背诵。母亲教子得法,且课督甚严,酷暑严寒,未尝少倦。甚至在病中,仍书以唐诗贴四壁,母抱士铨行走其间,教之低吟以为戏。
作者简介:
蒋士铨(1725年12月1日—1784年4月3日),字心馀、苕生,蕖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铅山(今属江西)人,祖籍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
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
精通戏曲,工诗古文,少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诗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横出锐入,苍苍莽莽,不主故常,盖受黄山谷影响,讲究骨力。又工古文辞,雅正有法。其词笔墨恣肆,自是奇才。戏曲亦为清代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蒋士铨著有《忠雅堂集》43卷,包括文集12卷、诗集27卷及补遗2卷,词集2卷、还附有南北曲。蒋士铨也写词和散文。此外他还是位重要的戏曲作家,他写成杂剧、传奇戏曲16种,均存。其中《临川梦》、《冬青树》等9种,合称《藏园九种曲》。
《蒋母授书》原文: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
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
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蒋母授书》文言文翻译:我四岁的时候,母亲每天教我《四书》中几句话。苦于我太小,不会拿笔,就把竹枝削成细丝,把它折断,弯成一撇一捺一点一画,拼成一个字,把我抱上膝盖教我认字。
一个字认识了,就把它拆掉。每天教我十个字,第二天,母亲叫我拿了竹丝拼成前一天认识的字,直到没有错误才停止。到六岁时,母亲才叫我拿笔学写字。
回忆母亲教我的时候,刺绣和纺织的工具,全放在一旁,她膝上放着书,叫我坐在膝下小凳子上读书。母亲一边手里操作,一边嘴里教我一句句念。咿咿唔唔的读书声,夹杂着吱吱哑哑的织布声,夹杂在一起。
我懈怠时,她就拿戒尺打我几下,打后又抱着我哭泣,说:“儿啊,你这时候不肯好好学习,叫我怎么去见你父亲!”到了半夜,天气很冷,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住双脚,解开自己衣服用胸口的体温暖我的后背,和我一起吟诵读书;我读得疲倦了,就在母亲怀里睡着了。
一会儿,母亲摇摇我,说:“醒过来呀!”我张开双眼,看见母亲泪流满面,我也哭起来。歇一下,再叫我读。直到头遍鸡叫,母亲才和我一同睡觉。
扩展资料:
蒋士铨在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蒋士铨与袁枚、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著有《忠雅堂集》43卷。
父亲蒋坚是位秀才性好任侠,擅长刑名之学,有古烈士遗风,曾长期佐幕于山西泽州,屡雪疑案,为当世所重,著有《求生录》四卷,《晋昌纪狱》二卷,《铁案》、《剑旁诗》、《书法指南辑说》各一卷。
他的母亲钟令嘉也知书识礼,工诗善文,著有《柴车倦游集》。士铨出生时,家境清寒,但父母的知书识礼,却使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蒋母授书》文言文翻译
白话释义:我四岁的时候,母亲每天教我《四书》中几句话。苦于我太小,不会拿笔,就把竹枝削成细丝,把它折断,弯成一撇一捺一点一画,拼成一个字,把我抱上膝盖教我认字。一个字认识了,就把它拆掉。每天教我十个字,第二天,母亲叫我拿了竹丝拼成前一天认识的字,直到没有错误才停止。到...
《蒋母授书》文言文翻译(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
译文 蒋士铨四岁的时候,母亲每天教他《四书》几句。苦于蒋士铨太小,不会拿笔,她就削竹枝成为细丝把它折断,弯成一撇一捺一点一画,拼成一个字,把蒋士铨抱上膝盖教他认字。一个字认识了,就把它拆掉。每天教蒋士铨十个字,第二天,叫蒋士铨拿了竹丝拼成前一天认识的字,直到没有错误才停止。到...
蒋母授书,在追忆自己的读书经历中侧重点是什么
一、蒋母授书【翻译】:我四岁的时候,母亲每天教我《四书》中几句话.苦于我太小,不会拿笔,就削把竹枝成为细丝把它折断,弯成一撇一捺一点一画,拼成一个字,把我抱上膝盖教我认字.一个字认识了,就把它拆掉.每天教我十个字,第二天,母亲叫我拿了竹丝拼成前一天认识的字,直到没有错误才停止....
蒋母授书译文
在蒋士铨年仅四岁时,他的母亲开始以独特的方式教授他《四书》。由于蒋士铨年纪尚小,无法握笔,母亲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她选择削细竹枝,将其裁剪成笔画的形状,如撇、捺、点和横,然后耐心地拼凑成一个个汉字。她让蒋士铨坐在她的膝盖上,通过这种方式教他识字。每个新学的字,母亲会在蒋士铨理解...
文言文翻译:“蒋母教子”
翻译:我四岁的时候,母亲每天教我《四书》几句。苦于我太小,不会拿笔,她就削竹枝成为细丝把它折断,弯成一撇一捺一点一画,拼成一个字,把我抱上膝盖教我认字。一个字认识了,就把它拆掉。每天教我十个字,第二天,叫我拿了竹丝拼成前一天认识的字,直到没有错误才停止。到我六岁时,母亲...
鸣机夜课图记节选文言文翻译
1. 《蒋母授书》文言文翻译(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 译文 蒋士铨四岁的时候,母亲每天教他《四书》几句。苦于蒋士铨太小,不会拿笔,她就削竹枝成为细丝把它折断,弯成一撇一捺一点一画,拼成一个字,把蒋士铨抱上膝盖教他认字。一个字认识了,就把它拆掉。每天教蒋士铨十个字,第二天,叫蒋士铨拿了竹丝...
蒋母授书的介绍
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
文言文父母之教
1. 文言文蒋母教子翻译 我九岁时,母亲教我学《礼记》、《周易》、《毛诗》,都能够背诵。她有空又抄下唐宋诗人的诗,教我朗诵古诗。母亲和我两人都身体弱、多病。每当我生病,母亲就抱了我在室内来回走动,自己不睡觉;我病稍稍好一点,她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戏。母亲生病,我总是坐在她枕...
蒋母授书注释
"左右"是一个方向性的词汇,表示两个相对的方向,如"左右两侧",也可以形容位置关系,如"他的座位在老师右边"。"任"字在古文中常常表示任凭、听凭的意思,如"任其自然",意味着听从事物的自然发展,不加干预。最后提到的"夏楚",是古代学校中用于教育和训诫的一种工具。"夏"在这里指的是木贾木,...
蒋士铨传_文言文阅读
图成,母视之而欢。铨谨按吾母生平勤劳,为之略。 3. 《蒋母授书》文言文翻译(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 译文 蒋士铨四岁的时候,母亲每天教他《四书》几句。苦于蒋士铨太小,不会拿笔,她就削竹枝成为细丝把它折断,弯成一撇一捺一点一画,拼成一个字,把蒋士铨抱上膝盖教他认字。一个字认识了,就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