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物,蕴含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蕴含着一座城市的故事。近年来,心理学上的一些细化研究显示,通过分析一个人爱吃的食物可以粗略判断其性格。
亚伦·赫希(Aaron Hershey)博士在《你是哪种食物性格》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食物性格(Food personality)这一概念,强调一个人的食物偏好决定了他的性格特点,两者相互影响,具体而言:
爱吃辣:为人热情,做事果断,脾气火爆
爱吃咸:性格外向,喜欢随大流
爱吃甜:积极乐观,随心所欲
口味另类(甜中带哭):心思缜密,独来独往
那么,食物偏好主要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地域文化影响饮食习惯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食品科学系副教授约翰·
海耶斯曾指出,人们的饮食习惯会随着主流文化的改变而改变,地域文化也是影响人们对食物选择的重要因素。
以我国为例,重庆人民可以说是无辣不欢,上海人则偏爱甜食,昆明一带偏好咸口……而我们总说“山城”重庆的都是“
辣妹子”,性格直爽,而上海人则相对精明,说话更谨慎。
所以,在大方向上,地域文化的确影响着食物选择,而食物选择影响着人们的性格。根据海耶斯和拜恩斯的研究显示,嗜辣者往往是享受表扬、被认可,脾气火爆,做事痛快果断的人。
食物与性格
另一方面,或许这和辣的作用效果有关,其实是辣刺激了人的细胞,在大脑中形成轻微灼烧感,可见爱吃辣的人颇有一些自虐倾向,痛并快乐着是他们的格言,如辣椒一般火火热热的性格也有了出处。
我们都知道
多巴胺能使人体亢奋,心情变好。很多刺激下,人体都会分泌多巴胺这种物质。研究发现,甜食则会强烈刺激人分泌多巴胺,长期喜甜的人往往乐观积极,做事随心且不留遗憾,不过吃甜食过多也会让大脑迟钝,这或许是他们乐观大神经的另一种解释。
与此同时,味苦的食物则不会令人分泌多巴胺,喜欢吃苦味食物的人也并非那么友善。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心理学研究显示,喜欢苦味食物的人更具有反社会倾向,“冷酷”“不愿意受人摆布”是他们的显著特征。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喜苦之人极大可能通过机体不喜欢的来提醒惩罚自己,这样的人怎么能不刚硬?譬如“卧薪尝胆”就是最好的例子。
同时,现代社会中,上班族们总喜欢在早晨来一杯咖啡,抛开提神醒脑,爱喝不加糖的
黑咖啡人士,往往是工作中的领导型人物,拥有果决冷静的性格。
而常年素食的人,因为蔬菜中的物质可以镇定神经,则性格更为沉着冷静,内敛安静也有了出处。这也解释了僧人
修身养性的一大忌讳就是吃肉喝酒,而僧人的性格则偏向沉稳的一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