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杜鹃在诗词中象征哀婉的意象?

如题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这只在诗词中飞来飞去的小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悲悲切切的,这好生奇怪啊,在中国诗词中,被提起过的鸟儿可不在少数,燕子、大雁、鸭子、鸳鸯、鸥鹭、黄莺……可是,它们没有一个,能比杜鹃更凄婉,更哀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恐怕要从杜鹃名字的由来说起吧。在民间传说中,有这样的一个口耳相传的故事。据说,在很久以前,蜀国有一个勤勉的君主,叫做杜宇,他常常亲自到田间地头,催促大家珍惜春光,耕耘农作,就算是在死后,也没有抛弃他的子民们,他化身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一到播种的时候,就四处啼鸣,提醒大家,这鸟儿,就被后人称为杜宇,也叫布谷鸟,杜鹃鸟。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种鸟儿究竟是为什么被叫做布谷鸟的,因为它与杜宇化鸟,催人布谷有关,但是,这个民间传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勤勉的君王的形象,就算人们因为怀念他而心生悲哀,也不至于像某些诗歌中所描写的那样,让人想起黍离之悲吧。所以,我疑心这个故事是经过了老百姓的加工的,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春日播种是最重要不过的了,于是,就将神话传说修改润色,只保留了其中与催种有关的部分。

这样的话,这杜宇传说又有怎样与众不同的版本呢?在扬雄的《蜀王本纪》中,给我们描述了一个与此截然不同的故事。在杨雄的版本中,杜宇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他任命了一个名叫“灵”的人作为自己的宰相。当时,蜀地出现了一场大水,生灵涂炭,幸亏有灵鼎力相助,打通了玉山的缺口,才避免了灾祸。

“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灵决玉山,民得安处。”但是,这位望帝却做了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他趁着灵治水的功夫,与其妻通,不过好在,他及时醒悟过来了,望帝“惭愧,自以德薄,不如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舜”。“望帝去时,子鸣,故蜀人悲子鸣而思望帝;望帝,杜宇也。”这就是望帝杜宇与杜鹃鸟之间的另一个版本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杜宇是因为羞惭自己失德,所以才主动禅位的。

除此之外,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清代王谟的《汉唐地理书钞》,元代陶宗仪的《说郛》中,也都各自引用了一些文章,诉说了一个与杨雄所说差不多的故事,虽然文句有所不同,但是,或多或少都提到了“治水”、“禅位”这样的内容。

只是,对于望帝为何会禅位,有一些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因为望帝“积百余岁”,觉得自己年老,遂禅位;有的说是因为他做了失德之事,但是有所悔过,心甘情愿地自行禅位;也有的说是因为臣子篡夺他的王位,将其放逐山中,或者是他自行仓促逃往山中避难。

但是不管是从哪一种情况看,这望帝都是一个值得让人为他扼腕哀痛的君王,所以,当蜀地的老百姓听见了杜鹃的哀鸣之后,便不由自主地将它和望帝联系在了一起。

在民间传说中,人们常常用凤凰来比喻百鸟之王,而现在,杜宇却由于种种原因而流落民间,化身为一只小鸟,这又怎能不让人感到悲从中来呢。得知了这样的故事之后,就让人更加理解,这只鸟儿为什么在诗词中总是那么悲悲切切的了。

不过,我一直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鸟儿又会叫“杜鹃”呢,它的名字叫“杜宇”,这很好理解,因为传说中那位君王的名字叫做“杜宇”,叫“布谷鸟”,我也能理解,因为与这鸟儿的叫声相似,同时,人们还认为它的鸣叫与催促播撒谷种有关,所以,才会叫“布谷鸟”。那么,“杜鹃”呢,它又是如何与杜鹃花扯上关系,共用一个名字的呢?

我一直都对此不甚理解,但是,后来当我看到唐代诗人的一首诗歌后,突然有了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首诗中写道:“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据说,杜鹃鸟的嘴巴是红颜色的,估计与杜鹃花的颜色有相似之处吧,于是,富有想象力的古人,便将它和满山遍野红艳艳的杜鹃花联系在了一起,认为那杜鹃花之所以如此红艳,是因为杜鹃鸟口中的鲜血滴在了上面。

想来也是,如果再与那位名叫杜宇的古代君王联系在一起的话,就更有一种凄婉悲凉的感觉了。那杜宇魂化为鸟,哀啼不止,口中滴血,呕心沥血,浸染了花儿,才有了杜鹃花这般摄人魂魄的嫣红啊。想来,李商隐那首著名的《锦瑟》中,“望帝春心托杜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在我看来,这只小小的杜鹃鸟,它是从神话传说中飞来的,又飞入了诗词丛中去。虽然,它比不上传说中与日神为伍的金乌那么神秘,也没有那瑶池王母的青鸟那么高贵,但是,它绝对是所有鸟儿中最浪漫,最具有诗意的一个,谁让它飞入了诗词丛中去的呢。

更何况,不管是金乌还是青鸟,都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已,杜鹃可不一样啊,每年春天的时候,它都会悄然从诗词丛中飞出,飞到我们这些普通人的身边,“布谷——布谷——”你听,这不就是它在歌唱吗,不过,是听出凄苦悲哀之声,听出羁旅怀乡之苦,还是听出催促播种之意,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啊。不管怎样,我就是喜欢这只在诗词丛中飞来飞去的小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杜鹃在诗词里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杜鹃在诗词里意象普遍有悲愤、凄婉、哀怨与愁思的象征。之所以会形成这个独特的意象,一个是因为它的传说:相传古代有位君王“望帝”,名叫杜宇,他深得人民爱戴,但是却因冤屈而死,死后化为杜鹃,在每年芒种节气前后,日夜啼鸣“布谷、布谷”,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播种。另一个是因为它的叫声:杜鹃的叫声...

杜鹃的意象是什么?
杜鹃在诗词中通常象征着悲愤、凄婉、哀怨和愁思。这种意象的形成与多个因素有关:首先,杜鹃的传说故事影响深远。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杜宇的君王,深受人民爱戴,却因冤屈而逝,化为杜鹃鸟。在每年的芒种时节,杜鹃昼夜不停地啼叫“布谷、布谷”,提醒人们及时播种。其次,杜鹃的叫声亦给人以深刻印象,其声...

杜鹃在古代诗歌中有哪些内涵
1. 表达家国之痛:诗人们如朱敦儒、文天祥、真山民和杜甫等,通过杜鹃的意象,传达了他们对家国的深切思念和痛楚。例如,朱敦儒在《临江仙》中写道:“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文天祥在《金陵驿》中则表达了他对家国的沉痛之情:“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2...

如何写解读古诗词中的杜鹃意象
杜鹃鸟的意象在不同的诗歌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既是春天的象征,也是离别的象征。杜鹃的悲啼在诗人的笔下化作了对故乡、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也表达出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惋惜。杜鹃意象的使用,使得诗歌更加丰富多彩,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为什么杜鹃在诗词中象征哀婉的意象?
在民间传说中,人们常常用凤凰来比喻百鸟之王,而现在,杜宇却由于种种原因而流落民间,化身为一只小鸟,这又怎能不让人感到悲从中来呢。得知了这样的故事之后,就让人更加理解,这只鸟儿为什么在诗词中总是那么悲悲切切的了。不过,我一直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鸟儿又会叫“杜鹃”呢,它的名字叫“...

为什么杜鹃在诗词中象征哀婉的意象?
因为杜鹃的叫声就特别的凄凉,所以听着听着,免不得就带入了我们的情感,进去觉得杜鹃是在哀叹人们的不幸。

求杜鹃鸟在古时的象征意义
杜鹃鸟在古代中国神话中,传说蜀王杜宇因被迫让位给臣子,隐居山林后,其灵魂化作杜鹃。因此,古诗词中的杜鹃常被用来象征凄凉与哀伤。唐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提到:“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里的子规鸟即指杜鹃,诗句通过描写萧瑟...

杜鹃在古代诗歌中有哪些内涵“杜鹃”在古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杜鹃鸟,亦称布谷或子规,在古诗中的象征意义丰富:它代表着凄凉与哀伤,是离别和思念的象征。根据古代神话传说,蜀王杜宇在被迫退位后,隐居山林,最终化身为杜鹃鸟。其啼声悲切,常被解读为“不如归去”的哀叹。例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提到:“杨花落尽子规啼”,子规即指杜鹃。...

杜鹃鸟在古文中承载的情感?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凄凉哀伤的象征.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子规啼声哀怨动人,听起来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

为什么诗歌中频繁出现“杜鹃”这个意象
蜀王杜宇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化为杜鹃。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在诗句中引用杜鹃表达自己的哀婉悲伤之意,更加含蓄

相似回答